笔趣阁 www.biquge3.cc,恐怖机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距离电厂下游500多米处有一座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水文站,它是建在开都河上最早的一批站点,它的历史比电厂还要早三十多年,站点和我们电厂名字相同(应该说电厂和它起了同样的名字),叫大山口水文站。
水文站不大,平日里只有一两个人,最多时不过三人,有时只有一个人值班,位于天山腹地,深山峡谷里的水文站几十年前周围是一片原始荒原,人迹罕至。很难想象从那时就有人坚守在这里。但稍了解水文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要掌握一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多年平均流量等水文水情需要经年累月的数据积累,很多原始河流在未开发前,最先到达的往往都是水文,地质等工作者。工作特点决定了它注定要驻在深山峡谷里。了解了小站历史,让我对这个小站有了敬慕之心。
沿着一条小路,经过一片果园就到了小站,用石头堆砌的院墙上扎着凌乱的红柳枝条,推开吱呀作响的木栏进到了小站的院子里,迎面的是用土块修筑的几间老房子。紧锁的屋门,破旧的门窗,原本是白色的墙面经过风雨的侵蚀已经变成了斑驳的土灰色,屋的上方墙面上可以看到有些模糊的“大山口水文站”几个字。一旁坐南朝北的是几间砖混房间,外墙贴着白色的瓷砖。一看就知道是近一些年才修建的。据现在的站长阿不力米提介绍土块房是早年的站房,现在早已不用了,上班工作都在新站房里。
土块修筑房屋称的上是新疆建筑一大特色,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大都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童年就是在土块房里度过的。那时因为建筑材料紧缺,人们就用泥土和干苇叶等用盐水和在一起搅拌匀后,倒在四四方方的模子里。凉上两三天干了,去掉模子就成了“砖”的样子,也就是土块。盖几间屋子需要几百上千块土块,所以打土块是个体力活。新疆风沙大,夏日炎热,冬季寒冷。土块修筑的房屋适合新疆的气候特点,住在里面夏天凉快,冬天烧着火墙屋里暖烘烘的。现在,在这里居然还能看到这样的土块房,不禁也勾起我一些童年的记忆。
小站更像是一个农家的四合院,几间老房加几间新房围成一个院落,院子里种着几棵杏树,院墙外有是茂密的白杨林,遍布着红柳,沙棘子等野生戈壁植物。院子周围有五六颗粗壮的老榆树,其中最大一颗需要三个成人手拉手才能抱拢,据说已有好几百年的树龄。历经百年,老榆树生长的依然很旺盛,枝繁叶茂,高大、虬劲有力的身躯挺立在空旷的原野上,开裂的树干尽显岁月的沧桑,沾满尘土枝叶显出亘古的荒凉。几棵老榆树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着小站的历史变迁。
一切都显得自然、古朴
、静谧。走进小站听戈壁的风沙吹过原野,划过岁月的印痕发出沙沙的声音,看着寂寞的沙棘、红柳在风中摇曳,阳光透过高高的白杨缝隙洒在院子里,落在院墙上,沐浴在秋日暖阳里的小站散发着浓烈的西北乡土气息。
就是这样一个独门独院,隐没在深山里的小站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俗话说“铁打营盘流水的兵”。小站自建成到现在先后换了好几拨人,现在的站长阿不力米提是个80后的维族小伙,来小站已经5年了,还有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汉族小伙符万洋,50多岁的老职工吐逊是这里的元老,今年已经退休回家了。现在站里就剩下站长阿不力米提和站员符万洋两个人。两个人还要倒班轮流回家休息,有时站里就只有一个人。他们日常的工作就是观测气象,按时测量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等参数,周而复始。走进小站的值班室,一张桌子,几条凳子,墙角的柜子上放着一台老电视,桌子上有笔和尺子,一旁放着厚厚的一沓水文记录表,设施简单,条件简陋。与工作室相隔就是他们的卧室和“锅炉房”。所谓的“锅炉房”就是一个烧煤的大铁炉子,供冬季取暖。卧室的陈设简简单单,他们日常起居都在这里。地处偏远,生活也因陋就简。生活用水靠院子中的一眼机井,院子当中有一块菜地,这里距离最近的乡镇也有40多公里,站里没有现代交通工具... -->>
在距离电厂下游500多米处有一座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水文站,它是建在开都河上最早的一批站点,它的历史比电厂还要早三十多年,站点和我们电厂名字相同(应该说电厂和它起了同样的名字),叫大山口水文站。
水文站不大,平日里只有一两个人,最多时不过三人,有时只有一个人值班,位于天山腹地,深山峡谷里的水文站几十年前周围是一片原始荒原,人迹罕至。很难想象从那时就有人坚守在这里。但稍了解水文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要掌握一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多年平均流量等水文水情需要经年累月的数据积累,很多原始河流在未开发前,最先到达的往往都是水文,地质等工作者。工作特点决定了它注定要驻在深山峡谷里。了解了小站历史,让我对这个小站有了敬慕之心。
沿着一条小路,经过一片果园就到了小站,用石头堆砌的院墙上扎着凌乱的红柳枝条,推开吱呀作响的木栏进到了小站的院子里,迎面的是用土块修筑的几间老房子。紧锁的屋门,破旧的门窗,原本是白色的墙面经过风雨的侵蚀已经变成了斑驳的土灰色,屋的上方墙面上可以看到有些模糊的“大山口水文站”几个字。一旁坐南朝北的是几间砖混房间,外墙贴着白色的瓷砖。一看就知道是近一些年才修建的。据现在的站长阿不力米提介绍土块房是早年的站房,现在早已不用了,上班工作都在新站房里。
土块修筑房屋称的上是新疆建筑一大特色,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大都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童年就是在土块房里度过的。那时因为建筑材料紧缺,人们就用泥土和干苇叶等用盐水和在一起搅拌匀后,倒在四四方方的模子里。凉上两三天干了,去掉模子就成了“砖”的样子,也就是土块。盖几间屋子需要几百上千块土块,所以打土块是个体力活。新疆风沙大,夏日炎热,冬季寒冷。土块修筑的房屋适合新疆的气候特点,住在里面夏天凉快,冬天烧着火墙屋里暖烘烘的。现在,在这里居然还能看到这样的土块房,不禁也勾起我一些童年的记忆。
小站更像是一个农家的四合院,几间老房加几间新房围成一个院落,院子里种着几棵杏树,院墙外有是茂密的白杨林,遍布着红柳,沙棘子等野生戈壁植物。院子周围有五六颗粗壮的老榆树,其中最大一颗需要三个成人手拉手才能抱拢,据说已有好几百年的树龄。历经百年,老榆树生长的依然很旺盛,枝繁叶茂,高大、虬劲有力的身躯挺立在空旷的原野上,开裂的树干尽显岁月的沧桑,沾满尘土枝叶显出亘古的荒凉。几棵老榆树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着小站的历史变迁。
一切都显得自然、古朴
、静谧。走进小站听戈壁的风沙吹过原野,划过岁月的印痕发出沙沙的声音,看着寂寞的沙棘、红柳在风中摇曳,阳光透过高高的白杨缝隙洒在院子里,落在院墙上,沐浴在秋日暖阳里的小站散发着浓烈的西北乡土气息。
就是这样一个独门独院,隐没在深山里的小站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俗话说“铁打营盘流水的兵”。小站自建成到现在先后换了好几拨人,现在的站长阿不力米提是个80后的维族小伙,来小站已经5年了,还有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汉族小伙符万洋,50多岁的老职工吐逊是这里的元老,今年已经退休回家了。现在站里就剩下站长阿不力米提和站员符万洋两个人。两个人还要倒班轮流回家休息,有时站里就只有一个人。他们日常的工作就是观测气象,按时测量河流的流量,流速,水位等参数,周而复始。走进小站的值班室,一张桌子,几条凳子,墙角的柜子上放着一台老电视,桌子上有笔和尺子,一旁放着厚厚的一沓水文记录表,设施简单,条件简陋。与工作室相隔就是他们的卧室和“锅炉房”。所谓的“锅炉房”就是一个烧煤的大铁炉子,供冬季取暖。卧室的陈设简简单单,他们日常起居都在这里。地处偏远,生活也因陋就简。生活用水靠院子中的一眼机井,院子当中有一块菜地,这里距离最近的乡镇也有40多公里,站里没有现代交通工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