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3.cc,边一文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干粮,一般人以为,就是带上吃的饭。

    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到较远的地方干活,路远中午回不来,或是农活忙碌不想回来,带到地里吃的饭称干粮。

    然而,细想想,干粮与饭还是有区别的,饭有干有稀,干粮,顾名思义,只有干没有稀。用布袋盛着,刚去干活的时候,放个背静的地方,用砖头或大块的土坷垃压着,等活干得差不多了,肚子也饿了,脊背有些柔软了,精神有些萎靡了,这时,把布袋拿出来,取出干粮,啃嚼起来,这是能量的补充,吃完干粮,体力有所恢复,又重新振作,接着干地里的活计。

    在农村,称“干”的东西,有干菜、干草、薯干等,菜、草、白薯都是有水分的,去除水分后,称“干”尽管除去的方法是天然的晒,静悄悄,但那是太阳公公用神奇的力,挤净了娘胎里带来的水。干粮与这些“干”的东西接近,但它不需全将水分挤净,允许有那么一点点,含着苦涩的微弱的水。毛泽东当年有“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的要求“干”指的是饽饽、窝头、馒头、饼之类含水分少的食物“稀”指粥、汤等含水量大的食物,记得小时放不多的玉米面,就可熬一锅粥,这可称稀的食物能有90 %以上的水。做干粮,放的水少得多,只要能把面粉浸湿透,能够拿捏成团,做出人们看惯了容易接受的形状就可以了。不仅出锅时干粮的水分少,带到地里,绝没有保湿装置,仅隔着一层布,风的吹拂,日的照射,那水分还要散失一些,等中午吃的时候,硬邦邦的像木头,尤其是用高粱米面贴的饽饽,其硬度几何?有一次,不注意布袋里的饽饽溜出来,砸在了脚面上,像砖块“哎呀”一声好痛啊。

    干粮,大多是留给主要劳动力吃的,在家里的闲人则没有这个待遇。由于干粮中的干货多“经时间”吃后肠胃的消化慢,所以大多给在地里干重活的带上,以保证他们有好的体力。在家干轻活的,则多以稀为主。在干稀的安排上是有侧重的,记得小时候,干的食物放在龙筐子里,挂在房顶上悬着的钩上,由大人统筹安排,小孩只能垂涎欲滴地翘起脚尖望望,是够不下来的。

    过去粮食紧张,买卖粮食是违法的,人们视粮食为生命。干粮,虽无华丽的外表,也没有什么奇特的味道,但它的作用却能保命。邻居生个孩子,为了使其生命得以辉煌,起了个干粮的小名,叫“大饽饽”这名一直延续下来,外地人打听姓甚名谁不知道,可一提“大饽饽”村里玩泥的孩子都能认得出。

    在家里吃饭,不能保证那么多的“干”以稀为主。记得,人们称某村,晚饭喝粥时,发出的悉悉溜溜的响声,如狂风卷起,传出几里之外,这村喝粥,另一个村子听得清晰,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困苦生活的标志。

    不仅下地带干粮,赶车的、上学的、到较远的地方开会也带干粮。那时有的家里没粮,赶车的出门所带的干粮是几块蒸熟的红薯。我上高中时,那些从村里来的学生到镇里上中学,大多没钱在学校买饭,他们周日下午回到学校时,背上一个星期的干粮,学生们靠吃干粮维持在学校的生活,非常艰苦,学习也刻苦。与现在的学生们比起来,简直不可想象。那年代,农村集会多,一次,公社给各村下通知,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地参加会议,带干粮一吨。各村接到通知后,犯了愁“一吨干粮”谁带得起?最后得知是忙中写错了,应是“带干粮一顿”大家引为笑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