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biquge3.cc,独断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现在朝局之所以动荡,晦暗不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定山柱石毕自严将要致仕,由此还引发出了一系列事情。
这些事情,至今还是没有消停,很多人都在猜测,毕自严不想走。如果毕自严不想走,皇上又要赶他走,君臣二人对峙,可以想见会是一场多大风波,牵连多少人!
张荣穘抬起头又忽然警醒,将头低下来,心中无比慌乱,颤巍巍的等着。
毕自严倒是没有张荣穘想的这么多,神情平静如常,沉吟片刻,语气轻松自然,同在京中与朱栩商讨政务别无二致,道:“皇上,臣由北向南,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我大明承平两百多年,很多问题已经深入骨髓,若不痛下决心,刮骨疗毒,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是以,臣近来一直在反思过去的政策……”
朱栩安静的听着,没有打断。
毕自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道:“臣也对商事进行了观察,臣发向,他们的势力已经很大,用商事来缓解农事固然可行,但日后还需做出足够的调整,甚至的防范。商人逐利,若是他们进入朝廷,恐会影响国政……”
毕自严说的是两个大方面,一个旧有的顽疾,一个是新势力。这两个问题应该是困扰大明上下的最核心的问题,毕自严与朱栩说这些,也是表达了一种态度。
一种平和的态度,他不会出手阻挡新势力,会平稳的移交权力。
这是毕自严正式的表态,当着朱栩的面。
朱栩心里无比的欣慰,看着毕自严,轻轻点头。
这位老大人是他倚重多年的左膀右臂,是他的老师。这些年若不是他稳住朝局,善后那些大小事情,大明上下还不知道乱什么样子。
或许毕自严有历史局限性,困在固有的认知里,与他的想法,期待有很大距离,但为大明确实是呕心沥血,贡献了一切。
大明能有今天,毕自严的功劳是首屈一指的。
朱栩对他有尊敬,在这个错乱的时代里,还能有这样的能力与魄力,着实难能可贵,同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朱栩心里分外舒坦,虽然曾暗自决定不管如何都给这位老大人一个体面的结局,但他在最后还能冷静,睿智的有这样一个态度,实在是令他欣喜。
朱栩拿起茶杯,掩饰内心的波动,过了一阵子,才道“嗯,这两件事朕也思索很久了。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新政’,‘新政’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变,时移世易,我们的政策,施政的方式方法都要变,不能墨守成规,马放南山的坐吃山空。这件事,老大人回京后,与孙白谷好好谈,朕也会与内阁多商议……”
毕自严倾身,道:“是。臣回京之后,打算与内阁六部等再商讨一番,对‘新政’进一步的完善,对一些事情进行定调,对一些人事进行处置……”
朱栩听出来了,毕自严这是要在临走之前给孙传庭扫清一些障碍,他背负这些‘罪名’。
朱栩看了他一眼,默然一阵,道:“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控制资本,不让他们变成怪兽,吞噬大明,这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认真的商讨。但现在来说还早,商人不过是在‘新政’刚刚获得甜头,还远没有到登堂入室的地步……”
大明这个时候最多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更多的是大地主阶级的附有,想要发展起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毕自严对这件事有保留,没有多言,点点头,继而道:“另一个问题,就是科举。皇上筹建书院,这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无可非议,必可流芳百世。只是,政院现在主导了科举,将天启之前的士子几乎都排除在外,外加东林党等事,朝廷与士林间的对峙已非一日,如此旷日持久的内耗下去,始终不是办法,若是他们改头换面进入朝廷,臣担心张居正旧事会重演……”
所谓的‘张居正旧事’,就是张居正死后,保守势力反扑,将他的改革几乎全数推翻,辛苦几十年一朝化为乌有。
这不仅是改革失败,如此一番折腾,将张居正改革后稍好的形势悔之殆尽,朝政迅速沦落,加速了大明的衰落。
所以,一些人讨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居正的改革,非但没有给大明续命,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这是后话,朱栩理解毕自严的担心,目光冷峻,哼了一声,道:“朕在一日,就容不得宵小翻身!”
毕自严看着朱栩年轻的脸庞,想着他不过二十岁,确实有时间慢慢解决,便道:“最后一个问题……臣知道,皇上一直想要建立新的大明,不断的试图与过去进行切割,但我大明传承自太祖,两百余年,想要一朝切割干...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现在朝局之所以动荡,晦暗不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定山柱石毕自严将要致仕,由此还引发出了一系列事情。
这些事情,至今还是没有消停,很多人都在猜测,毕自严不想走。如果毕自严不想走,皇上又要赶他走,君臣二人对峙,可以想见会是一场多大风波,牵连多少人!
张荣穘抬起头又忽然警醒,将头低下来,心中无比慌乱,颤巍巍的等着。
毕自严倒是没有张荣穘想的这么多,神情平静如常,沉吟片刻,语气轻松自然,同在京中与朱栩商讨政务别无二致,道:“皇上,臣由北向南,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我大明承平两百多年,很多问题已经深入骨髓,若不痛下决心,刮骨疗毒,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是以,臣近来一直在反思过去的政策……”
朱栩安静的听着,没有打断。
毕自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道:“臣也对商事进行了观察,臣发向,他们的势力已经很大,用商事来缓解农事固然可行,但日后还需做出足够的调整,甚至的防范。商人逐利,若是他们进入朝廷,恐会影响国政……”
毕自严说的是两个大方面,一个旧有的顽疾,一个是新势力。这两个问题应该是困扰大明上下的最核心的问题,毕自严与朱栩说这些,也是表达了一种态度。
一种平和的态度,他不会出手阻挡新势力,会平稳的移交权力。
这是毕自严正式的表态,当着朱栩的面。
朱栩心里无比的欣慰,看着毕自严,轻轻点头。
这位老大人是他倚重多年的左膀右臂,是他的老师。这些年若不是他稳住朝局,善后那些大小事情,大明上下还不知道乱什么样子。
或许毕自严有历史局限性,困在固有的认知里,与他的想法,期待有很大距离,但为大明确实是呕心沥血,贡献了一切。
大明能有今天,毕自严的功劳是首屈一指的。
朱栩对他有尊敬,在这个错乱的时代里,还能有这样的能力与魄力,着实难能可贵,同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朱栩心里分外舒坦,虽然曾暗自决定不管如何都给这位老大人一个体面的结局,但他在最后还能冷静,睿智的有这样一个态度,实在是令他欣喜。
朱栩拿起茶杯,掩饰内心的波动,过了一阵子,才道“嗯,这两件事朕也思索很久了。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新政’,‘新政’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变,时移世易,我们的政策,施政的方式方法都要变,不能墨守成规,马放南山的坐吃山空。这件事,老大人回京后,与孙白谷好好谈,朕也会与内阁多商议……”
毕自严倾身,道:“是。臣回京之后,打算与内阁六部等再商讨一番,对‘新政’进一步的完善,对一些事情进行定调,对一些人事进行处置……”
朱栩听出来了,毕自严这是要在临走之前给孙传庭扫清一些障碍,他背负这些‘罪名’。
朱栩看了他一眼,默然一阵,道:“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控制资本,不让他们变成怪兽,吞噬大明,这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认真的商讨。但现在来说还早,商人不过是在‘新政’刚刚获得甜头,还远没有到登堂入室的地步……”
大明这个时候最多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更多的是大地主阶级的附有,想要发展起来,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毕自严对这件事有保留,没有多言,点点头,继而道:“另一个问题,就是科举。皇上筹建书院,这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无可非议,必可流芳百世。只是,政院现在主导了科举,将天启之前的士子几乎都排除在外,外加东林党等事,朝廷与士林间的对峙已非一日,如此旷日持久的内耗下去,始终不是办法,若是他们改头换面进入朝廷,臣担心张居正旧事会重演……”
所谓的‘张居正旧事’,就是张居正死后,保守势力反扑,将他的改革几乎全数推翻,辛苦几十年一朝化为乌有。
这不仅是改革失败,如此一番折腾,将张居正改革后稍好的形势悔之殆尽,朝政迅速沦落,加速了大明的衰落。
所以,一些人讨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居正的改革,非但没有给大明续命,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这是后话,朱栩理解毕自严的担心,目光冷峻,哼了一声,道:“朕在一日,就容不得宵小翻身!”
毕自严看着朱栩年轻的脸庞,想着他不过二十岁,确实有时间慢慢解决,便道:“最后一个问题……臣知道,皇上一直想要建立新的大明,不断的试图与过去进行切割,但我大明传承自太祖,两百余年,想要一朝切割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