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六千个晨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天。
古城下了当年第一场雨。
张清林从印刷社出来,怀里抱着很多书。
“清林,那我就走了,咱们等秋天约喝酒。”
“好的。”
张清林扶了下自己的镜框,挥手跟别人告别。再回头间,看到印刷社的黑底银字匾已经被换下。
朱兰从工厂下班路过,看到张清林就下了车,推车走在他身边:“今天就摘匾啦?真是多一天都不愿意等呢!”
张清林点点头。
“晚上来我家里吃饭吗?”
“不了,谢谢。”
朱兰听到后突然将车横在他面前,抬头看着他:“那我去你家行不行?”
“都是邻里街坊,你来我家里做客,我们家自然是欢迎的。”
朱兰闻言一笑,把车移过来给张清林放行。张清林走路比平常快一些,速速拐进巷子,消失在朱兰视线中。
张清林到了结婚年纪,父母想为他操持婚事。性子向来恭顺的他对婚姻大事就一个态度:自己做主。
长辈是看中朱兰的,她家在古城也算大家族,颇有一点家底。加之朱兰的工作也体面,对张清林也非常上心,长辈们就觉得这似乎是一门好亲事。
细雨如丝,张清林没有撑伞,头发微微湿着,外套罩在书上,怕它们被这场雨打湿。他的家在清衣巷靠里的地方,百十年的书店,去年才重张。
一个姑娘在书店门口把伞撑起,单手抱着两本书,回头看到张清林,对他点点头,走了。是裁缝铺子家的女儿春早,早年养在乡下,去年才回来。春早穿着一件雾霭色的短褂,袖口绣着一个小桔灯,经过张清林身边的时候微微移了伞,怕雨滴落在他身上。
“春早。”张清林终于鼓起勇气叫了她一声,可叫完了又不知该说什么。
春早停下来,站在两步远的地方,微微一笑:“其实我不叫春早。春早是长辈们起的小名,我叫蒋之恩,意思是生下来不容易,要知恩图报。”
“那我还是叫你春早吧。”张清林笑了:“知恩图报,感觉有点怪。”
“好。”
“你又来租书?回去还要誊抄?”
“是。”
春早在乡下有几房亲戚,亲戚家里都有小孩,被春早教识字,也都爱上了书。可书是稀缺物,又贵重,就租回去誊抄下来,有序传阅,能省不少钱。
张清林是听父亲说春早抄书的。
“我走啦?”春早抬头望天,一大团乌云缓缓滚过来:“要下大雨了。回见。”
张清林因为遇到春早,进门时候脸还红着。把书放到桌上,去到院后换了一件干净衣服,胳膊肘那里因为常年在桌面摩擦变薄,打了两块补丁。
“我帮您。”张清林扶着梯子让父亲从上面下来,他上去继续对书目。弟弟张路清从外面回来,说:“经常来店里租书的春早你们还记得吗?”
“刚走。”父亲扶了扶花镜:“怎么了?”
“刚刚听面馆的爷爷说她要嫁人了,市长家的公子。”
张清林拿着书的手顿一顿,听到父亲说:“春早是个好姑娘。市长家的公子,不瞎。”
“就来这租几次书,您就知道人家是好姑娘了?”张路清笑了。
“能静下心来看书抄书的姑娘,至少心性是稳的。”父亲摘掉眼镜:“你让朱兰抄一次试试?”
母亲从外面进来,敲了敲手中的木盆:“朱兰怎么了?我就看朱兰好,性格好、家境好。”
张清林知道母亲下一句大概就是“朱兰看上清林,也是清林的福气”。他不喜欢听这样的话,下了步梯拿过门边的旧伞:“我出去打酱油。”
酱油铺子在良子巷,他拎着酱油瓶走到良子巷,看到裁缝铺子还亮着灯,站在门口犹豫片刻,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袖,终于推门走了进去。
铺子里亮着一盏很暗的灯,春早母亲坐在灯下缝制一件喜衣,春早在一边描一个花样子。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有点拘谨的张清林。
“书店的张清林?”春早母亲眼睛不太好,依稀看见个模糊人影。这人影她有一点印象,瘦高的人,白净斯文,戴一副眼镜,讲话慢条斯理,见人先笑三分,也是古城顶出挑的男子,除了家道中落这些年日子始终清贫,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是的。”张清林叫了人,四下看了看。
“你要做衣服?”
“不是。”张清林看着春早:“我这里有自己做的指套,抄书的时候可以护着手指,不然字写多了手指会疼。”
春早母亲看了眼春早,又看了眼张清林,心想又来了一个痴情种,就低下头去。
“我…”
“不是贵重的东西,扔到街上没人捡。待会儿给你送来。”张清林说完推门出去,心脏噗通跳着,又回头看了眼裁缝铺子的灯。
&...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天。
古城下了当年第一场雨。
张清林从印刷社出来,怀里抱着很多书。
“清林,那我就走了,咱们等秋天约喝酒。”
“好的。”
张清林扶了下自己的镜框,挥手跟别人告别。再回头间,看到印刷社的黑底银字匾已经被换下。
朱兰从工厂下班路过,看到张清林就下了车,推车走在他身边:“今天就摘匾啦?真是多一天都不愿意等呢!”
张清林点点头。
“晚上来我家里吃饭吗?”
“不了,谢谢。”
朱兰听到后突然将车横在他面前,抬头看着他:“那我去你家行不行?”
“都是邻里街坊,你来我家里做客,我们家自然是欢迎的。”
朱兰闻言一笑,把车移过来给张清林放行。张清林走路比平常快一些,速速拐进巷子,消失在朱兰视线中。
张清林到了结婚年纪,父母想为他操持婚事。性子向来恭顺的他对婚姻大事就一个态度:自己做主。
长辈是看中朱兰的,她家在古城也算大家族,颇有一点家底。加之朱兰的工作也体面,对张清林也非常上心,长辈们就觉得这似乎是一门好亲事。
细雨如丝,张清林没有撑伞,头发微微湿着,外套罩在书上,怕它们被这场雨打湿。他的家在清衣巷靠里的地方,百十年的书店,去年才重张。
一个姑娘在书店门口把伞撑起,单手抱着两本书,回头看到张清林,对他点点头,走了。是裁缝铺子家的女儿春早,早年养在乡下,去年才回来。春早穿着一件雾霭色的短褂,袖口绣着一个小桔灯,经过张清林身边的时候微微移了伞,怕雨滴落在他身上。
“春早。”张清林终于鼓起勇气叫了她一声,可叫完了又不知该说什么。
春早停下来,站在两步远的地方,微微一笑:“其实我不叫春早。春早是长辈们起的小名,我叫蒋之恩,意思是生下来不容易,要知恩图报。”
“那我还是叫你春早吧。”张清林笑了:“知恩图报,感觉有点怪。”
“好。”
“你又来租书?回去还要誊抄?”
“是。”
春早在乡下有几房亲戚,亲戚家里都有小孩,被春早教识字,也都爱上了书。可书是稀缺物,又贵重,就租回去誊抄下来,有序传阅,能省不少钱。
张清林是听父亲说春早抄书的。
“我走啦?”春早抬头望天,一大团乌云缓缓滚过来:“要下大雨了。回见。”
张清林因为遇到春早,进门时候脸还红着。把书放到桌上,去到院后换了一件干净衣服,胳膊肘那里因为常年在桌面摩擦变薄,打了两块补丁。
“我帮您。”张清林扶着梯子让父亲从上面下来,他上去继续对书目。弟弟张路清从外面回来,说:“经常来店里租书的春早你们还记得吗?”
“刚走。”父亲扶了扶花镜:“怎么了?”
“刚刚听面馆的爷爷说她要嫁人了,市长家的公子。”
张清林拿着书的手顿一顿,听到父亲说:“春早是个好姑娘。市长家的公子,不瞎。”
“就来这租几次书,您就知道人家是好姑娘了?”张路清笑了。
“能静下心来看书抄书的姑娘,至少心性是稳的。”父亲摘掉眼镜:“你让朱兰抄一次试试?”
母亲从外面进来,敲了敲手中的木盆:“朱兰怎么了?我就看朱兰好,性格好、家境好。”
张清林知道母亲下一句大概就是“朱兰看上清林,也是清林的福气”。他不喜欢听这样的话,下了步梯拿过门边的旧伞:“我出去打酱油。”
酱油铺子在良子巷,他拎着酱油瓶走到良子巷,看到裁缝铺子还亮着灯,站在门口犹豫片刻,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袖,终于推门走了进去。
铺子里亮着一盏很暗的灯,春早母亲坐在灯下缝制一件喜衣,春早在一边描一个花样子。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有点拘谨的张清林。
“书店的张清林?”春早母亲眼睛不太好,依稀看见个模糊人影。这人影她有一点印象,瘦高的人,白净斯文,戴一副眼镜,讲话慢条斯理,见人先笑三分,也是古城顶出挑的男子,除了家道中落这些年日子始终清贫,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是的。”张清林叫了人,四下看了看。
“你要做衣服?”
“不是。”张清林看着春早:“我这里有自己做的指套,抄书的时候可以护着手指,不然字写多了手指会疼。”
春早母亲看了眼春早,又看了眼张清林,心想又来了一个痴情种,就低下头去。
“我…”
“不是贵重的东西,扔到街上没人捡。待会儿给你送来。”张清林说完推门出去,心脏噗通跳着,又回头看了眼裁缝铺子的灯。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