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明朝当官那些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袁炜和李春芳退出大殿,袁炜才斜眼道:“子实对‘花面逢迎,世情如鬼’一句,理解颇深,语似深恶之,却不知道刚才奏对,是不是逢迎,是不是谀君?”
李春芳作揖道:“学士谬矣,春芳不是谀君,实在是春芳对《白蛇传》爱不释手,对作者,也是爱屋及乌了。”
袁炜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大殿之中,嘉靖帝却道:“袁炜定是对李春芳施以睚眦了。自来文无第一,文人相轻,乃是常事。”
“陛下圣明,”黄锦道:“不过李学士今日确实侃侃而谈,令人惊讶。”
“非他,朕还不能明白陈惇这小子,为何敢把自己与太史公比肩,”嘉靖帝嗯了一声,道:“原来是因为太史公在《史记》中,为黔首作传,他也效仿太史公,写的都是用恶鬼狐妖,来讽刺世情,也给这些遇到恶鬼狐妖的人作传,希望他们能警戒世人。”
“这小子也在变着法儿地说朕设立皇史宬,收录天下名书,”嘉靖帝又哼了一声,不满道:“都是为帝王将相作传,没有一本写百姓的,真是自以为是!”
嘉靖十三年,嘉靖帝下令重修累朝皇帝的实录,并令大臣筹议建阁收藏皇帝的御像、宝训、实录,听取了华盖殿大学士张孚敬的建议,正式在南池子一带建造“石室金匮”,和南京之斋宫相同,上里面存放各朝皇帝的实录和国家大事文书,及内府中所藏可用于编修全史的文书。
本来是一所皇家档案馆,但《永乐大典》的副本也存贮皇史宬,所以陈惇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皇史宬”,要说皇史宬里书籍众多,却无一本民间之书,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嘉靖帝也是又好气又好笑。
但陈惇就是这样有志气,用坚定的语气说:“天子圣明盛德,百官天天夸赞您,功臣、世家、贤大夫的功业也说得太多了,唯独百姓的几乎很少听闻。所以我才要独树一帜,多写些百姓的东西,这就是我做《管赵谭》的心志。”
“一部志怪罢了,”嘉靖帝道:“又比不上《山海经》,又不如《博物志》,却自吹自擂,说秉承的是太史公遗志,这小子的脸皮,比城墙还厚呢。”
黄锦早就察知到皇帝虽然说得不留情,其实也没有生气,反而很是欣赏,也笑道:“那还不是圣心海纳,才能包容这小子自恃不凡。”
“你也是一知半解,”嘉靖帝又看了一眼陈惇的手书,才道:“为什么李春芳能解释地这么清楚,因为他感觉到了陈惇这小子笔上写着志怪,其实内心还是坚持圣人之道的儒子罢了。”
黄锦这下才恍然大悟了,道:“陛下,难道这陈惇是以文述志,希望您能将他看做太史公,而不是……只会写鬼神故事博人眼球的人?”
“他是不想让朕以为他精通这些阴阳杂学,像召陶仲文一样,把他召来,”嘉靖帝道:“也不想让朕把他看做柳三变,有奉旨填词之遗憾。他这九曲十八弯的心思,你不多读几遍,哪里瞧得出呢?”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好作艳词,宋仁宗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且去填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自此后柳永终身不得仕,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他的心思既然在出仕之上,”嘉靖帝悠然道:“那朕和他,总有相见的一日。若翌日他有南宫之荣,皇极殿上,朕再亲自问他,一展其抱负。”
黄锦一震,“那他真是天大的福分了。”
“朕看他还未有字,”嘉靖帝一笑:“干脆就把‘梦龙’二字赐他,他日朕当以此为前缘也。”
嘉靖帝对陈惇的青眼还未止于此,他甚至考虑到了陈惇坐过牢,在籍册上会添一笔,因此影响科举考试——还再三嘱咐陆炳,让他把陈惇的这些事情都办好。
... -->>
袁炜和李春芳退出大殿,袁炜才斜眼道:“子实对‘花面逢迎,世情如鬼’一句,理解颇深,语似深恶之,却不知道刚才奏对,是不是逢迎,是不是谀君?”
李春芳作揖道:“学士谬矣,春芳不是谀君,实在是春芳对《白蛇传》爱不释手,对作者,也是爱屋及乌了。”
袁炜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大殿之中,嘉靖帝却道:“袁炜定是对李春芳施以睚眦了。自来文无第一,文人相轻,乃是常事。”
“陛下圣明,”黄锦道:“不过李学士今日确实侃侃而谈,令人惊讶。”
“非他,朕还不能明白陈惇这小子,为何敢把自己与太史公比肩,”嘉靖帝嗯了一声,道:“原来是因为太史公在《史记》中,为黔首作传,他也效仿太史公,写的都是用恶鬼狐妖,来讽刺世情,也给这些遇到恶鬼狐妖的人作传,希望他们能警戒世人。”
“这小子也在变着法儿地说朕设立皇史宬,收录天下名书,”嘉靖帝又哼了一声,不满道:“都是为帝王将相作传,没有一本写百姓的,真是自以为是!”
嘉靖十三年,嘉靖帝下令重修累朝皇帝的实录,并令大臣筹议建阁收藏皇帝的御像、宝训、实录,听取了华盖殿大学士张孚敬的建议,正式在南池子一带建造“石室金匮”,和南京之斋宫相同,上里面存放各朝皇帝的实录和国家大事文书,及内府中所藏可用于编修全史的文书。
本来是一所皇家档案馆,但《永乐大典》的副本也存贮皇史宬,所以陈惇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皇史宬”,要说皇史宬里书籍众多,却无一本民间之书,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嘉靖帝也是又好气又好笑。
但陈惇就是这样有志气,用坚定的语气说:“天子圣明盛德,百官天天夸赞您,功臣、世家、贤大夫的功业也说得太多了,唯独百姓的几乎很少听闻。所以我才要独树一帜,多写些百姓的东西,这就是我做《管赵谭》的心志。”
“一部志怪罢了,”嘉靖帝道:“又比不上《山海经》,又不如《博物志》,却自吹自擂,说秉承的是太史公遗志,这小子的脸皮,比城墙还厚呢。”
黄锦早就察知到皇帝虽然说得不留情,其实也没有生气,反而很是欣赏,也笑道:“那还不是圣心海纳,才能包容这小子自恃不凡。”
“你也是一知半解,”嘉靖帝又看了一眼陈惇的手书,才道:“为什么李春芳能解释地这么清楚,因为他感觉到了陈惇这小子笔上写着志怪,其实内心还是坚持圣人之道的儒子罢了。”
黄锦这下才恍然大悟了,道:“陛下,难道这陈惇是以文述志,希望您能将他看做太史公,而不是……只会写鬼神故事博人眼球的人?”
“他是不想让朕以为他精通这些阴阳杂学,像召陶仲文一样,把他召来,”嘉靖帝道:“也不想让朕把他看做柳三变,有奉旨填词之遗憾。他这九曲十八弯的心思,你不多读几遍,哪里瞧得出呢?”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好作艳词,宋仁宗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且去填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自此后柳永终身不得仕,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他的心思既然在出仕之上,”嘉靖帝悠然道:“那朕和他,总有相见的一日。若翌日他有南宫之荣,皇极殿上,朕再亲自问他,一展其抱负。”
黄锦一震,“那他真是天大的福分了。”
“朕看他还未有字,”嘉靖帝一笑:“干脆就把‘梦龙’二字赐他,他日朕当以此为前缘也。”
嘉靖帝对陈惇的青眼还未止于此,他甚至考虑到了陈惇坐过牢,在籍册上会添一笔,因此影响科举考试——还再三嘱咐陆炳,让他把陈惇的这些事情都办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