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是一种记忆 (2/2)
笔趣阁 www.biquge3.cc,am750112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着:“来了就行,别磕头了。”故作谦让状,身子稍微欠欠,来者不论一个还是一群,进门就跪,抱拳,起身,继续,反复三次。大年初一到谁家都在蒙头大睡,整个村子显得冷清,空阔。正月走亲戚也是这样,进门先磕头拜年。我却没有拜过一次,婆婆也随了我的性子。我的记忆里老家拜年从来不磕头的,只在年三十晚上,很近的本家聚在最大的长辈家围桌而坐,喝酒唠嗑,各自介绍一年来劳作的艰辛,打工的经历,收获的成果。有的坐坐就去串门了,有的一直陪到底,几乎到午夜,在院子噼噼啪啪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大年初一就去看新媳妇,把全村的新媳妇看个遍,主家要客气地递过花生瓜子糖果,小孩子们随便抓,花枝招展的姑娘媳妇孩子们说不准在这一天遇见几次,夸赞着彼此的新衣,欣赏着彼此的发饰。干净的大街上高高挂着喜庆的“吊鸹”、灯笼,街面上只有零零碎碎的鞭炮屑,干净,宽敞,平整。从初二开始,亲戚之间互相拜访,也就是串亲戚,一直到元宵节。
阡陌交通。这里几乎没有一条笔直的街道。距离国道有十几里地,处处大坑小窝的,没个规则,没个形状,没个规划,连个正儿八经的大队都没有,土坯房随处可见。我老家是三县交界地,交通便利,人心活泛,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里五乡统一规划,大街小巷街道笔直,地面硬化,村里雇着几个老人定期打扫卫生,垃圾深埋,家家高屋大院的。
恋爱婚姻。这里结婚的仪式也似乎很古老,十几年前的新媳妇穿蓝牛仔裤和红褂子,脸蛋抹得跟冻着似的,接亲用马车。乡亲们随礼的盒子堆了半炕,但礼金很少,只有2元、4元、6元,最多的10元,那盒子很古朴,专门随礼用的。直到现在,结婚除了女方多要钱之外没什么改变。有个远房亲戚刚娶了个比我家虫虫大一岁的女孩,也就是周岁十三就结婚了,那男孩比女孩大八岁。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全家都当做笑谈,尤其是虫虫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我老家十几年前的婚礼已经用小轿车了,两边摩托车队开道,红旗猎猎,威风得很。新娘要穿鲜艳的嫁衣,比如我妹妹。近年的婚礼和城里没什么区别了,拍结婚照,新娘子穿婚纱,化妆,一溜儿小轿车,照相、录像,嫁妆里电脑是必备品。比如外甥辈儿的婚礼。这里的观念是不早点定亲就找不到媳妇了,前院家的两个四十出头的哥哥还都没结婚。更不用说离婚的,才难再说上呢,只好打光棍了。我印象中老家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有男孩的家庭早早就盖好房,孩子们自由恋爱的多,到年龄自然结婚,举行很排场的婚礼,恩爱到白头。
智力问题。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里傻子特别多,几乎家家有个精神病。是以上种种造成抑或后天刺激就不得而知了。妇女除了种地就是操持家务,没有出去打工的。我家姐姐妹妹直到现在还折腾着挣钱呢。这里听天由命,迷信,没有一点进取精神,所有的人。我老家的人六十多岁还出去看场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这里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教育方式,人文观念,和我老家二十年前的差不多。两地皆处于华北平原,相距不到五百里,差距却很大。大凡种种,不一而足,不再赘述。
不论这里还是老家,都有我的爹娘,亲情的延续,不因外界条件的不同受到影响,习惯而已。no matter when and where,i love it forever。
着:“来了就行,别磕头了。”故作谦让状,身子稍微欠欠,来者不论一个还是一群,进门就跪,抱拳,起身,继续,反复三次。大年初一到谁家都在蒙头大睡,整个村子显得冷清,空阔。正月走亲戚也是这样,进门先磕头拜年。我却没有拜过一次,婆婆也随了我的性子。我的记忆里老家拜年从来不磕头的,只在年三十晚上,很近的本家聚在最大的长辈家围桌而坐,喝酒唠嗑,各自介绍一年来劳作的艰辛,打工的经历,收获的成果。有的坐坐就去串门了,有的一直陪到底,几乎到午夜,在院子噼噼啪啪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大年初一就去看新媳妇,把全村的新媳妇看个遍,主家要客气地递过花生瓜子糖果,小孩子们随便抓,花枝招展的姑娘媳妇孩子们说不准在这一天遇见几次,夸赞着彼此的新衣,欣赏着彼此的发饰。干净的大街上高高挂着喜庆的“吊鸹”、灯笼,街面上只有零零碎碎的鞭炮屑,干净,宽敞,平整。从初二开始,亲戚之间互相拜访,也就是串亲戚,一直到元宵节。
阡陌交通。这里几乎没有一条笔直的街道。距离国道有十几里地,处处大坑小窝的,没个规则,没个形状,没个规划,连个正儿八经的大队都没有,土坯房随处可见。我老家是三县交界地,交通便利,人心活泛,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里五乡统一规划,大街小巷街道笔直,地面硬化,村里雇着几个老人定期打扫卫生,垃圾深埋,家家高屋大院的。
恋爱婚姻。这里结婚的仪式也似乎很古老,十几年前的新媳妇穿蓝牛仔裤和红褂子,脸蛋抹得跟冻着似的,接亲用马车。乡亲们随礼的盒子堆了半炕,但礼金很少,只有2元、4元、6元,最多的10元,那盒子很古朴,专门随礼用的。直到现在,结婚除了女方多要钱之外没什么改变。有个远房亲戚刚娶了个比我家虫虫大一岁的女孩,也就是周岁十三就结婚了,那男孩比女孩大八岁。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全家都当做笑谈,尤其是虫虫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我老家十几年前的婚礼已经用小轿车了,两边摩托车队开道,红旗猎猎,威风得很。新娘要穿鲜艳的嫁衣,比如我妹妹。近年的婚礼和城里没什么区别了,拍结婚照,新娘子穿婚纱,化妆,一溜儿小轿车,照相、录像,嫁妆里电脑是必备品。比如外甥辈儿的婚礼。这里的观念是不早点定亲就找不到媳妇了,前院家的两个四十出头的哥哥还都没结婚。更不用说离婚的,才难再说上呢,只好打光棍了。我印象中老家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有男孩的家庭早早就盖好房,孩子们自由恋爱的多,到年龄自然结婚,举行很排场的婚礼,恩爱到白头。
智力问题。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里傻子特别多,几乎家家有个精神病。是以上种种造成抑或后天刺激就不得而知了。妇女除了种地就是操持家务,没有出去打工的。我家姐姐妹妹直到现在还折腾着挣钱呢。这里听天由命,迷信,没有一点进取精神,所有的人。我老家的人六十多岁还出去看场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这里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教育方式,人文观念,和我老家二十年前的差不多。两地皆处于华北平原,相距不到五百里,差距却很大。大凡种种,不一而足,不再赘述。
不论这里还是老家,都有我的爹娘,亲情的延续,不因外界条件的不同受到影响,习惯而已。no matter when and where,i love it 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