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空间之重活一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雨下到第四天,乡里开始每天都有人下来查看,上面指示:不能让百姓居无定所,有饿死冻死的现象出现。先把危房里的百姓安置好,乡里会有人每天来巡视指导。上面有指示,下面就要照办,上坨村在指示下达前就这样做了,危房里的百姓安置进大院,粮食每家出点,剩下的由村里出,这点远远不够,都知道现在每家每户没啥余粮,村里更是不多,所以吃食就成首要问题。雨依然没停下来的迹象,李有福望向远处的草泊,吃的只能指望那里了,再从空间拿粮食不太合适,但是草泊的鱼却很多,大锅炖好鱼一样当饭吃,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觉得只有吃饭才能饱肚,对于河里的鱼常常当添头,可有可无,却不知鱼一样是饱腹的好东西,野菜都能果腹何况是鱼?一是人的观念不同,二是鱼做不好了真的很腥,常吃谁都吃够了。但是李有福还是决定组织捞鱼给大伙果腹。
想好就好办,村上壮劳力多,每天派出几个人等雨小下来就出村去河塘捕鱼,渔网是李有福让乡里人从镇上带来的,找人教会撒网打渔,因为常年没有大量捕捞过,河塘的鱼很丰富,每天收获量很大,大院儿搭上两个棚子支上锅,柴火由李有福提供,哪来的没人去问,因为大伙儿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锅里炖的鱼,李晓梅负责教会村里大婶怎么大锅炖鱼好吃,首先锅里放油把葱姜爆香,然后一条条收拾干净的鱼下锅,加足汤,再放好大酱花椒大料盐,盖上锅盖烧吧,直到香味溢出,汤都烧进去才撤火,因为加的盐不多,盛上一碗就可以开吃,小孩子给大块鱼,刺少好择,大人吃什么都一样,尝到过一次甜头的村民,下次不用吩咐交代都知道该做什么,早晚加上菜粥,晓梅几乎每天都会去大院帮着做饭,好方便往里添加粮食,就放那么一把玉米面能熬成粥吗?一天下来柴草也很费,如果不是晓梅暗中帮忙李有福就得多拉上两辆车。油盐哪样都要照顾到了,人多什么都费!原本失去家无着无落的百姓却过上了最舒心的日子!
没搬去大院的纷纷找李有福都说家里房屋漏雨,快倒了也要去,李有福哪里不知道他们小心思,:“大院没那么多地儿,想吃鱼也好办,各家出人手,帮着捕鱼,每家都可以分到鱼,回家后自己去做!”“恩恩,我们明天都去!”众人纷纷表态,他们就是冲着鱼说事的,既然有鱼吃还在自家呆着舒坦!人多也好办事,大不了再买俩张网,草泊就鱼多。晓梅偷偷叮嘱李有福,草泊鱼再多也不能过度捕捞,抓大放小,要给子孙留下资源。这点对老百姓来说算小事,也很理解。吃上几顿后村民对鱼越来越热切,以前没当回事,原来鱼也可以果脯,肚里有食做事更上心,村里组织人手每天巡视地里村里排水情况,有问题及时上报解决。尽管雨给全村带来从没有过的麻烦,可每个人却从一件件事上看到上级给与的关心,和从没得到过的关照,感激之情由内而发,原来真有一心为百姓的政府!以前想都不敢想,要是解放前这场雨灾说不定得多少人流离失所。晓梅不得不说百姓最善良也最受不得好,你给她一份心他就想拿十分来回报,用淳朴两字来形容最是恰当!
七天过后,雨渐渐停息下来,阳光终漏出云层,闷了一个星期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大院,太多的事等着他们做,倒塌房屋的需要重新盖,地里的庄稼需要扶正排水除草,柴火要摊开晒,积攒了一个星期的衣物需要洗----。泥泞的道路阻止不了忙碌的脚步,李有福和村委的人挨家统计房屋情况,需要重建的和修补的分开统计,有集体就要发挥集体作用。“支书,我倒塌的房子怎么办?我就一个孤老头子,没能力再盖了!能不能让我在大院接着住啊?”老王头一脸期盼的望着李有福说道,李有福知道老王头儿子被鬼子抓走,其他家人也在鬼子扫当时死的死逃的逃,这里解放后只有老王头一个人回来,别人问起家里人时,换来的只有叹息声和两行泪,大伙看着也跟着难受,以后再也没人问过。“老王哥,大院还得做学校,您家的房子不要着急,我们决定村上出人手帮着大伙儿把房子建起来,你啊先在大院住着,各家都出人手,村里人都会有房子住”李有福好声安慰着老王头,把村里的决定顺便也公布出来“真的吗?太好了,我也能干活,我会编笆,会脱土坯”老王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真是社会不同了,说到做到。“李支书,什么时候盖还管饭不?”一个小子调皮的问,李有福还没回答,就引来众人一阵哄笑“你小子,现在天天有鱼吃,还管支书要饭吃!”小伙子摸摸头道:“不是想上次的菜饽饽了嘛,真好吃!”“这样吧,参加建房的队上还管饭!不过菜饽饽我不能保证天天有,大锅鱼一定管够!”李有福呵呵笑道,”那也行啊,我不挑食,吃饱就行“小伙子嘿嘿笑道。
有章程就好办事,现在村民只要是村委安排下来的就照办,人员很好管理,只要合理安排好就成,太阳把地面一晒干,全村老少又行动起来,开打算的没用这么多人,架不住村民热情,人家可说了来帮忙的不吃饭只干活,结果不忍打击大伙儿的热情那就一起上吧!李有福又暗自拿出一批粮食贡献出来,王守成分派人很是熟练,人也各尽其用有条不紊,所以看着做活儿的人多却不乱,脱坯、编笆、挖地基,砍树、做门窗的还有做饭送水的,可以说除了老的小的不能干活的几乎全村都动起来,每每乡里来视察的见了都是赞许不已,这个上坨村就是团结啊!精神面貌可嘉。他们还想说那大锅鱼炖的老好吃呢!吃过一次后,再下来就掐好饭点,绝不错过这里的午饭!这可是他们乡里的共识。嘿嘿!
雨下到第四天,乡里开始每天都有人下来查看,上面指示:不能让百姓居无定所,有饿死冻死的现象出现。先把危房里的百姓安置好,乡里会有人每天来巡视指导。上面有指示,下面就要照办,上坨村在指示下达前就这样做了,危房里的百姓安置进大院,粮食每家出点,剩下的由村里出,这点远远不够,都知道现在每家每户没啥余粮,村里更是不多,所以吃食就成首要问题。雨依然没停下来的迹象,李有福望向远处的草泊,吃的只能指望那里了,再从空间拿粮食不太合适,但是草泊的鱼却很多,大锅炖好鱼一样当饭吃,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觉得只有吃饭才能饱肚,对于河里的鱼常常当添头,可有可无,却不知鱼一样是饱腹的好东西,野菜都能果腹何况是鱼?一是人的观念不同,二是鱼做不好了真的很腥,常吃谁都吃够了。但是李有福还是决定组织捞鱼给大伙果腹。
想好就好办,村上壮劳力多,每天派出几个人等雨小下来就出村去河塘捕鱼,渔网是李有福让乡里人从镇上带来的,找人教会撒网打渔,因为常年没有大量捕捞过,河塘的鱼很丰富,每天收获量很大,大院儿搭上两个棚子支上锅,柴火由李有福提供,哪来的没人去问,因为大伙儿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锅里炖的鱼,李晓梅负责教会村里大婶怎么大锅炖鱼好吃,首先锅里放油把葱姜爆香,然后一条条收拾干净的鱼下锅,加足汤,再放好大酱花椒大料盐,盖上锅盖烧吧,直到香味溢出,汤都烧进去才撤火,因为加的盐不多,盛上一碗就可以开吃,小孩子给大块鱼,刺少好择,大人吃什么都一样,尝到过一次甜头的村民,下次不用吩咐交代都知道该做什么,早晚加上菜粥,晓梅几乎每天都会去大院帮着做饭,好方便往里添加粮食,就放那么一把玉米面能熬成粥吗?一天下来柴草也很费,如果不是晓梅暗中帮忙李有福就得多拉上两辆车。油盐哪样都要照顾到了,人多什么都费!原本失去家无着无落的百姓却过上了最舒心的日子!
没搬去大院的纷纷找李有福都说家里房屋漏雨,快倒了也要去,李有福哪里不知道他们小心思,:“大院没那么多地儿,想吃鱼也好办,各家出人手,帮着捕鱼,每家都可以分到鱼,回家后自己去做!”“恩恩,我们明天都去!”众人纷纷表态,他们就是冲着鱼说事的,既然有鱼吃还在自家呆着舒坦!人多也好办事,大不了再买俩张网,草泊就鱼多。晓梅偷偷叮嘱李有福,草泊鱼再多也不能过度捕捞,抓大放小,要给子孙留下资源。这点对老百姓来说算小事,也很理解。吃上几顿后村民对鱼越来越热切,以前没当回事,原来鱼也可以果脯,肚里有食做事更上心,村里组织人手每天巡视地里村里排水情况,有问题及时上报解决。尽管雨给全村带来从没有过的麻烦,可每个人却从一件件事上看到上级给与的关心,和从没得到过的关照,感激之情由内而发,原来真有一心为百姓的政府!以前想都不敢想,要是解放前这场雨灾说不定得多少人流离失所。晓梅不得不说百姓最善良也最受不得好,你给她一份心他就想拿十分来回报,用淳朴两字来形容最是恰当!
七天过后,雨渐渐停息下来,阳光终漏出云层,闷了一个星期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大院,太多的事等着他们做,倒塌房屋的需要重新盖,地里的庄稼需要扶正排水除草,柴火要摊开晒,积攒了一个星期的衣物需要洗----。泥泞的道路阻止不了忙碌的脚步,李有福和村委的人挨家统计房屋情况,需要重建的和修补的分开统计,有集体就要发挥集体作用。“支书,我倒塌的房子怎么办?我就一个孤老头子,没能力再盖了!能不能让我在大院接着住啊?”老王头一脸期盼的望着李有福说道,李有福知道老王头儿子被鬼子抓走,其他家人也在鬼子扫当时死的死逃的逃,这里解放后只有老王头一个人回来,别人问起家里人时,换来的只有叹息声和两行泪,大伙看着也跟着难受,以后再也没人问过。“老王哥,大院还得做学校,您家的房子不要着急,我们决定村上出人手帮着大伙儿把房子建起来,你啊先在大院住着,各家都出人手,村里人都会有房子住”李有福好声安慰着老王头,把村里的决定顺便也公布出来“真的吗?太好了,我也能干活,我会编笆,会脱土坯”老王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真是社会不同了,说到做到。“李支书,什么时候盖还管饭不?”一个小子调皮的问,李有福还没回答,就引来众人一阵哄笑“你小子,现在天天有鱼吃,还管支书要饭吃!”小伙子摸摸头道:“不是想上次的菜饽饽了嘛,真好吃!”“这样吧,参加建房的队上还管饭!不过菜饽饽我不能保证天天有,大锅鱼一定管够!”李有福呵呵笑道,”那也行啊,我不挑食,吃饱就行“小伙子嘿嘿笑道。
有章程就好办事,现在村民只要是村委安排下来的就照办,人员很好管理,只要合理安排好就成,太阳把地面一晒干,全村老少又行动起来,开打算的没用这么多人,架不住村民热情,人家可说了来帮忙的不吃饭只干活,结果不忍打击大伙儿的热情那就一起上吧!李有福又暗自拿出一批粮食贡献出来,王守成分派人很是熟练,人也各尽其用有条不紊,所以看着做活儿的人多却不乱,脱坯、编笆、挖地基,砍树、做门窗的还有做饭送水的,可以说除了老的小的不能干活的几乎全村都动起来,每每乡里来视察的见了都是赞许不已,这个上坨村就是团结啊!精神面貌可嘉。他们还想说那大锅鱼炖的老好吃呢!吃过一次后,再下来就掐好饭点,绝不错过这里的午饭!这可是他们乡里的共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