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开元天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翌年三月,万物生发之际,安禄山上疏明皇,准备出兵讨伐契丹,明皇也巴不得灭了契丹,边塞清宁,立即下制,准许安禄山再次领兵北上。
为了一击而胜,再次出战,安禄山集齐了二十万步骑兵。他对几个心腹文官和武将们说:“上回兵马少了,因而吃了大亏,差一点就全军覆没。这一回,我二十万大军雷霆出动,管教契丹人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武威将军田承嗣说:“大人,末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田承嗣是个将才,治军严整,深得安禄山青睐。安禄山扬扬下巴:“你说,在座的,都是我安某的左膀右臂,还有什么说不得的!”
田承嗣说道:“大人,二十万大军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末将以为,对付契丹人,兵马多多益善才是。”
安禄山鼓起了眼睛:“还少么!二十万,我范阳、平卢、河西三镇兵马几乎是倾巢出动,少了?哪里去找兵源?”
严庄转转眼珠:“大人,田将军的话有道理。我三镇无兵将可调,其他地方的,难道就调不得么?!”
“调哪里的?”
严庄一笑,说出三个字来:“李献忠。”
安禄山一拍大腿:“嗨,安某真是糊涂了,竟然把他给忘了!”
李献忠原是突厥人,是九姓铁勒同罗部落首领,本名阿布思。开元初年率铁勒同罗部族向大唐投诚。明皇特意赐名李献忠,表彰阿布思对朝廷的一遍忠心,并册封他为奉信王。把铁勒同罗部落安置在朔方节度使所属的河南地区。李献忠官拜朔方节度副使,因为鄙视安禄山人品,他从来不与安禄山打交道,对此安禄山甚为不满,对李献忠恨之入骨。
田承嗣道:“大人可向圣上上疏一道,请圣上下旨,命李献忠同去进击契丹。到时候,把铁勒同罗部落的人排在前阵,叫他们去与契丹人厮杀,杀得差不多了,我军再相机参战,这正是所谓的鹬蚌相争,我们坐收渔人之利。”
安禄山先是点头赞同,后来,又摇头道:“这不行,如果同罗精骑伤亡惨重,安某岂不是白白地垂涎于它了。老夫想把它搞到手,想了不是一年两年的了,有了同罗精骑,赛过十万精兵!”
同罗精骑是李献忠手下一支骑兵,共有数万人之众。这几万余人久经沙场,骑术精湛,作战英勇,堪称当时最为精锐的骑兵队伍。安禄山对同罗精骑梦寐以求日思夜想,想把这支精锐骑兵纳入自己的麾下,可惜的是一直找不到机会,能够把同罗精骑从李献忠手上抢夺过来。
严庄说:“这个不难,大人只要上疏,圣上必定下旨令李献忠与我部一起出征,在军中,他只能是一员副将,事事要听命于安大人调遣,大人只管命他去前阵迎敌,如果被契丹人一刀砍了,或是一箭射死,那同罗精骑岂不是不费日吹灰之力就归属了大人。”
安禄山破颜为笑:“好好好,这才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严庄,你立刻就写上疏,说得可怜些,圣上肯定要依着安某。契丹是他的几个心腹大患其中之一,他若是不肯依了安某,安某就听任契丹在北边坐大!犯他疆土掠他子民,叫他在长安城里坐不稳龙椅!”
果然,半月之后,一道圣旨到了朔方河南,命李献忠即刻出兵助力安禄山讨伐契丹。李献忠听了旨意,双眉紧锁,手下几个谋士和将军也都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李献忠。
“这分明是安禄山的诡计,要借契丹人的手残害铁勒同罗部落,残害吾等!”李献忠气愤地说。
“将军,出兵配合安禄山进击契丹人是圣上的旨意,如果抗旨不遵,也是死罪一条啊。”
李献忠手上拿着圣旨,沉重地点头。
一个谋士说:“将军,既然安禄山上疏朝廷,你也可以向圣上上疏,讲明安禄山手下兵精粮足,握有三镇重兵,足以剿灭契丹。让我们铁勒同罗出兵,分明是别有用心另有他图!”
李献忠思来想去,木然地摇摇头:“安禄山在圣上面前说一不二,只要他开口,圣上就言听计从,从不驳回。吾等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出兵难免一死,抗旨也是一死,这么说来,我们铁勒同罗部落面前就没有一条活路了么!”
一阵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献忠身上。李献忠抬起眼睛,环顾众人一周:“左右都是死,要想求生,眼前,只有一条路了!”
“反了?”有人轻声问道?
“将军,你是说,反了?”又有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发问。
“反了!”李献忠语气侃切:“安禄山不让我们活,唐王听信谗言,也不给我们同罗部落留活路。我们不反,还待怎样!”
“将军说得有理,只有反出大唐,才有我们铁勒同罗的一条生路!”
见众人都赞同他的主张,李献忠说:“部族的落脚点已经被回纥占据,我们此去,要先从回纥手中夺回我们的故土。”
众人一致说:“李将军,我们跟着你走,你说怎么走,我们就怎么走。”
李献忠目光炯炯,环顾众人一周:“从此刻起,你们就不要叫我李献忠了,我是阿布思!”
“是,阿布思将军!”
“要反,宜早不宜迟,就在此刻。”阿布思下定了最后的决心:“把部族人召集起来,立刻出发,回返我们的故土。”
抢掠清空了朔方河南一带的仓库,阿布思带着部族北上,军队在前面开路。队伍浩浩荡荡,却没有人说话,大家迈着沉重的步履,默默地行进,连牛羊马匹似乎也知道主人心中忧虑,悄无声息地跟随主人前行。道路茫茫,前途未卜,道路一寸一寸地在身后退去,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渐渐地出现在眼前。
行走几十天,已经踏上了故乡的土地,草原上绿草刚刚发出嫩芽,草地泛着灰黄,在天宇下平铺开来,浩浩茫茫直接天边,迎面扑来的风... -->>
翌年三月,万物生发之际,安禄山上疏明皇,准备出兵讨伐契丹,明皇也巴不得灭了契丹,边塞清宁,立即下制,准许安禄山再次领兵北上。
为了一击而胜,再次出战,安禄山集齐了二十万步骑兵。他对几个心腹文官和武将们说:“上回兵马少了,因而吃了大亏,差一点就全军覆没。这一回,我二十万大军雷霆出动,管教契丹人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武威将军田承嗣说:“大人,末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田承嗣是个将才,治军严整,深得安禄山青睐。安禄山扬扬下巴:“你说,在座的,都是我安某的左膀右臂,还有什么说不得的!”
田承嗣说道:“大人,二十万大军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末将以为,对付契丹人,兵马多多益善才是。”
安禄山鼓起了眼睛:“还少么!二十万,我范阳、平卢、河西三镇兵马几乎是倾巢出动,少了?哪里去找兵源?”
严庄转转眼珠:“大人,田将军的话有道理。我三镇无兵将可调,其他地方的,难道就调不得么?!”
“调哪里的?”
严庄一笑,说出三个字来:“李献忠。”
安禄山一拍大腿:“嗨,安某真是糊涂了,竟然把他给忘了!”
李献忠原是突厥人,是九姓铁勒同罗部落首领,本名阿布思。开元初年率铁勒同罗部族向大唐投诚。明皇特意赐名李献忠,表彰阿布思对朝廷的一遍忠心,并册封他为奉信王。把铁勒同罗部落安置在朔方节度使所属的河南地区。李献忠官拜朔方节度副使,因为鄙视安禄山人品,他从来不与安禄山打交道,对此安禄山甚为不满,对李献忠恨之入骨。
田承嗣道:“大人可向圣上上疏一道,请圣上下旨,命李献忠同去进击契丹。到时候,把铁勒同罗部落的人排在前阵,叫他们去与契丹人厮杀,杀得差不多了,我军再相机参战,这正是所谓的鹬蚌相争,我们坐收渔人之利。”
安禄山先是点头赞同,后来,又摇头道:“这不行,如果同罗精骑伤亡惨重,安某岂不是白白地垂涎于它了。老夫想把它搞到手,想了不是一年两年的了,有了同罗精骑,赛过十万精兵!”
同罗精骑是李献忠手下一支骑兵,共有数万人之众。这几万余人久经沙场,骑术精湛,作战英勇,堪称当时最为精锐的骑兵队伍。安禄山对同罗精骑梦寐以求日思夜想,想把这支精锐骑兵纳入自己的麾下,可惜的是一直找不到机会,能够把同罗精骑从李献忠手上抢夺过来。
严庄说:“这个不难,大人只要上疏,圣上必定下旨令李献忠与我部一起出征,在军中,他只能是一员副将,事事要听命于安大人调遣,大人只管命他去前阵迎敌,如果被契丹人一刀砍了,或是一箭射死,那同罗精骑岂不是不费日吹灰之力就归属了大人。”
安禄山破颜为笑:“好好好,这才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严庄,你立刻就写上疏,说得可怜些,圣上肯定要依着安某。契丹是他的几个心腹大患其中之一,他若是不肯依了安某,安某就听任契丹在北边坐大!犯他疆土掠他子民,叫他在长安城里坐不稳龙椅!”
果然,半月之后,一道圣旨到了朔方河南,命李献忠即刻出兵助力安禄山讨伐契丹。李献忠听了旨意,双眉紧锁,手下几个谋士和将军也都一言不发,默默地看着李献忠。
“这分明是安禄山的诡计,要借契丹人的手残害铁勒同罗部落,残害吾等!”李献忠气愤地说。
“将军,出兵配合安禄山进击契丹人是圣上的旨意,如果抗旨不遵,也是死罪一条啊。”
李献忠手上拿着圣旨,沉重地点头。
一个谋士说:“将军,既然安禄山上疏朝廷,你也可以向圣上上疏,讲明安禄山手下兵精粮足,握有三镇重兵,足以剿灭契丹。让我们铁勒同罗出兵,分明是别有用心另有他图!”
李献忠思来想去,木然地摇摇头:“安禄山在圣上面前说一不二,只要他开口,圣上就言听计从,从不驳回。吾等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出兵难免一死,抗旨也是一死,这么说来,我们铁勒同罗部落面前就没有一条活路了么!”
一阵沉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献忠身上。李献忠抬起眼睛,环顾众人一周:“左右都是死,要想求生,眼前,只有一条路了!”
“反了?”有人轻声问道?
“将军,你是说,反了?”又有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发问。
“反了!”李献忠语气侃切:“安禄山不让我们活,唐王听信谗言,也不给我们同罗部落留活路。我们不反,还待怎样!”
“将军说得有理,只有反出大唐,才有我们铁勒同罗的一条生路!”
见众人都赞同他的主张,李献忠说:“部族的落脚点已经被回纥占据,我们此去,要先从回纥手中夺回我们的故土。”
众人一致说:“李将军,我们跟着你走,你说怎么走,我们就怎么走。”
李献忠目光炯炯,环顾众人一周:“从此刻起,你们就不要叫我李献忠了,我是阿布思!”
“是,阿布思将军!”
“要反,宜早不宜迟,就在此刻。”阿布思下定了最后的决心:“把部族人召集起来,立刻出发,回返我们的故土。”
抢掠清空了朔方河南一带的仓库,阿布思带着部族北上,军队在前面开路。队伍浩浩荡荡,却没有人说话,大家迈着沉重的步履,默默地行进,连牛羊马匹似乎也知道主人心中忧虑,悄无声息地跟随主人前行。道路茫茫,前途未卜,道路一寸一寸地在身后退去,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渐渐地出现在眼前。
行走几十天,已经踏上了故乡的土地,草原上绿草刚刚发出嫩芽,草地泛着灰黄,在天宇下平铺开来,浩浩茫茫直接天边,迎面扑来的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