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督抚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了那个时候,朕先让人控制住各路禁军,反过来抓捕和珅归案,再对他家产进行查抄,只要和珅贪纵之象败露,我们能从他府中抄出家财,这大计便成了。可其中许多关要之处,朕还是毫无头绪啊。”嘉庆想着亲政锄奸大计,在此一举,也不再顾忌,将自己计划的雏形告诉了阮元。
“其实皇上顾虑,虽是有理,和珅却未必如此着想。”阮元听着嘉庆言语,也答道:“臣想着,既然和珅交结呼什图,将这外送密信之事给臣商议,就证明和珅心中,对这些心腹同党,并非绝对信任。和珅也在担心万一皇上亲政,就立即拿捕于他,所以才会联系到臣这里。可见和珅真正的死党应该不多,他的想法,还是胜负之事,决于武力。但皇上所言也有道理,若是皇上不能拿出一个让各路禁军信服的理由接管他们,只恐皇上想要捕拿和珅,却也无人响应啊。”直说到这里,阮元的计划终于渐渐成熟,于是他先从禁军说起,自宫禁诸军以至兵部传信,定下了后面的诱敌深入、将计就计之策,和珅眼看兵部之门大开,这才终于放下心来着手控制各部之事,也就进了嘉庆和阮元的圈套。
其实无论嘉庆还是和珅,对对方的认知,本就各有不全之处。但既然和珅认罪伏法,一切尘埃落定,再思考定计之前各人思虑是否完备,似乎也没有意义了。
“这样想来,这番计议之中,最难的一步,应该就是让和珅主动交结内外,行谋逆之事了。可这二十条罪状之内,却对和珅交结禁军边将,图谋犯上之事只字不提,却是何故?还是说……”阮元为官十年,虽然一力坚持心怀仁善,但也清楚,防人之心不可无,嘉庆此举,或许也是在裁抑于己,不希望他在十年官升二品之后,再因为此番定计立下过大功劳,否则,嘉庆也会担心自己的地位。
毕竟,一旦将和珅勾结内外之举明示天下,自己假意传信之事,也很难再被遮掩。
但即便如此,阮元还是决定,如有得蒙奏对之时,就主动向嘉庆询问,希望在嘉庆面前弄清其中缘故。
而阮元更没想到的是,次日在南书房内,竟然是嘉庆主动向他问起了这件事。
这时朱珪尚未归京,南书房本来人手便少,嘉庆似乎也不愿其他人听到,只叫了阮元到殿外。看着四下无人,便问道:“阮侍郎,先前和珅二十条大罪,你可都看到了?若是看了,朕这里还有一事,也要与你商议。和珅矫诏引三部兵马入宫禁,又企图向外传送信件,勾结前线将官,这些证据,朕现已收在毓庆宫中,若要问他一个大逆之罪,也足够了。但朕想着,这其中牵连,还是有些复杂。若是问了和珅一个大逆之罪,只怕当初只罪一人,绝无牵连之语,就成了一句空话了,不知阮侍郎有何想法呢?”
阮元听着,心中也暗自有些惊恐,其实嘉庆之意,已然明白不过,若是和珅大逆之事真的问罪,自己定策、传信之事,就难免不被一一记录在册。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的功劳也就定下来了。但反过来说,自己如果继续升迁,不仅嘉庆会对自己加强防范,只怕当朝重臣之中,自己也没有足够能力获取其他人信服。另一方面,无论怎么说,自己帮和珅传信,确实事实,虽然是为了将计就计,但有此一举,将来登记在册,自己也难免遭人非议。
甚至……万一有一日嘉庆不再信任自己,这些事再被翻出来,难道在别有用心之人眼中,自己就不是“谋逆”了吗?
这样看来,眼前这条通达显贵之路,虽然已经唾手可得,可实际却是暗藏杀机。其中凶险,或许更甚于其他功利。
想到这里,阮元不禁有些暗中感谢嘉庆,若是嘉庆真的想处理自己,他只需把这一切都依照事实清楚登记在案,随后给自己封赏,到时候自己必然被人疑忌。那样下来,随便一点小事,都可以成为自己身败名裂的伏笔。嘉庆给自己言事之权,正是进一步的有意试探,若是自己及时收手,不贪慕于名利,那么不仅自己未来性命可以保全,嘉庆对其他将士既往不咎,一样有利于他及早接手军政。
更何况,和珅这二十条大罪,也足以定他死刑了。
想到这里,阮元也沉吟道:“回皇上,臣以为这和珅交结禁军,意图谋逆之事,毕竟只有图谋,却无实行,和珅矫诏发动禁军之时,其亲信便已被皇上捉拿,及早免了一场无妄之祸。既然如此,之后的事,也最好不要多生事端才是。尤其是和珅外送的书信,涉及不少前线统兵的将军,若是这谋逆之罪定了,所涉前线将士,也必然要一一问罪,到时候前线战事未定,皇上却先杀将军,只怕前线人心不齐,而且,一时之间,朝中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补上那许多空缺啊。”
“也就是说,这谋逆之事,朕还是隐过去最好了?”嘉庆道。
“臣正是此意,对和珅,只此二十条大罪,便已经够了。”阮元道。
嘉庆看着阮元,一时似乎也有些不舍,笑道:“阮侍郎,若是这和珅的谋逆之罪成了,你居中策划,一举破了他这阴谋,你说说,朕怎么可能不给你封赏呢?你是想自己入仕不过十年,便已是侍郎,朕再封赏,就只能赏你一品七卿了吧?朕看来却也无妨,皇阿玛初即位之时,傅文忠公二十六岁就封了尚书,二十七岁就是大学士了。但文忠公德足以治国,才足以平天下,皇阿玛有了文忠公辅弼,才有了大清全盛气象啊。你今年都三十六了,封个六部尚书,朕想着也无妨吧?”
“皇上,臣本是六部外臣,本不当为侧近之事,既然臣是外臣,升迁之事就应当依本职劳绩而定,皇上不当因外事而予封赏。更何况臣材质驽钝,哪里是傅文忠公之比?另外,臣一人升迁事小,皇上调度三军,平定川楚战事事大,臣不能因私废公。有此三事,臣绝不可因定计之事得半分封赏,还请皇上秉大公至正之心,再行思量。”阮元道。
当然,这只是阮元能说出来的事。嘉庆看着阮元神色,只觉阮元确实诚恳,并无虚情假意,其他的弦外之音,也自领会了不少。
“既然如此,朕也清楚你心意了。”嘉庆笑道:“朕原本也想着,此事牵连确有些多了。其实和珅这些罪状,大不敬之举,朕看着便不下六七条。他丧心狂悖,天日可鉴,却也不需再加上这一条了。他的罪状,就照这二十条定下吧。”说着点了点头,又去军机处办理其他军政去了。
看着嘉庆渐渐远去的身影,阮元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过得半个时辰,已是退值之时,阮元也收拾了阁中书物,准备归家。方得出西华门,只听后面忽然有人喊道:“伯元且慢走!”回头看时,却是那彦成。
阮元也忙迎了那彦成过来,道:“东甫兄!小弟入京也有三个多月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了空闲,能和东甫兄一叙呢。东甫兄军机处那里,听闻这些时日,也一直有不少军务,平时辛劳,也不容易吧?”
那彦成也笑道:“伯元就不要掩饰了,你在南书房的事,皇上是与我说过的。其实当日我大爷的事,我事后想来,也只有你能想出这般周密的计策。我那日早上入朝,还同额娘和夫人一起,想着怎么能让大爷不与那福长安为伍。谁知到了晚上,这诏书已然下了!要不是皇上身边有个对我家家事颇为熟悉之人,可办不成这件事呢。”
阮元道:“东甫兄客气了,其实皇上与我确实曾谈起东甫兄,甚至谈起各部大臣之事,小弟看着,皇上果然明察,对于朝中这许多重臣动向,大半是料想得不错的。只是皇上那里,我也已经告知皇上,毕竟和珅一事,不要牵连太多,是以我参与其间之事,以后就不会有人知道了。”
那彦成叹道:“伯元,其实你这般才干,按我说啊,就算只为官十年,一样可以去做六部尚书了。可惜啊……倒是也没办法,你说眼下六部之内,汉人尚书哪一个不是你我父辈啊?若是再行提拔与你,皇上也要担心。但即便如此,我想着皇上毕竟仁慈,又愿意量才用人,所以我想着你日后定有大事可做,这一品的官位嘛,你也不要着急,总有一天会有你的机会。”
阮元也不禁笑道:“东甫这样讲,就见外了。你与小弟认识,这也正好十年了,你说说,小弟是那种汲汲于功名利禄之人吗?”
那彦成笑道:“那可不行,其实话说回来,这事是因你而起,三年前你升了二品学士,当时我就和西庚、瑟庵他们打过赌,赌你日后能官居何职呢。我当时想着,你这般年纪,便做得内阁学士,那日后还不得做至少二十年尚书,二十年大学士吗?西庚他们啊,可都还不敢下这么大的注... -->>
“到了那个时候,朕先让人控制住各路禁军,反过来抓捕和珅归案,再对他家产进行查抄,只要和珅贪纵之象败露,我们能从他府中抄出家财,这大计便成了。可其中许多关要之处,朕还是毫无头绪啊。”嘉庆想着亲政锄奸大计,在此一举,也不再顾忌,将自己计划的雏形告诉了阮元。
“其实皇上顾虑,虽是有理,和珅却未必如此着想。”阮元听着嘉庆言语,也答道:“臣想着,既然和珅交结呼什图,将这外送密信之事给臣商议,就证明和珅心中,对这些心腹同党,并非绝对信任。和珅也在担心万一皇上亲政,就立即拿捕于他,所以才会联系到臣这里。可见和珅真正的死党应该不多,他的想法,还是胜负之事,决于武力。但皇上所言也有道理,若是皇上不能拿出一个让各路禁军信服的理由接管他们,只恐皇上想要捕拿和珅,却也无人响应啊。”直说到这里,阮元的计划终于渐渐成熟,于是他先从禁军说起,自宫禁诸军以至兵部传信,定下了后面的诱敌深入、将计就计之策,和珅眼看兵部之门大开,这才终于放下心来着手控制各部之事,也就进了嘉庆和阮元的圈套。
其实无论嘉庆还是和珅,对对方的认知,本就各有不全之处。但既然和珅认罪伏法,一切尘埃落定,再思考定计之前各人思虑是否完备,似乎也没有意义了。
“这样想来,这番计议之中,最难的一步,应该就是让和珅主动交结内外,行谋逆之事了。可这二十条罪状之内,却对和珅交结禁军边将,图谋犯上之事只字不提,却是何故?还是说……”阮元为官十年,虽然一力坚持心怀仁善,但也清楚,防人之心不可无,嘉庆此举,或许也是在裁抑于己,不希望他在十年官升二品之后,再因为此番定计立下过大功劳,否则,嘉庆也会担心自己的地位。
毕竟,一旦将和珅勾结内外之举明示天下,自己假意传信之事,也很难再被遮掩。
但即便如此,阮元还是决定,如有得蒙奏对之时,就主动向嘉庆询问,希望在嘉庆面前弄清其中缘故。
而阮元更没想到的是,次日在南书房内,竟然是嘉庆主动向他问起了这件事。
这时朱珪尚未归京,南书房本来人手便少,嘉庆似乎也不愿其他人听到,只叫了阮元到殿外。看着四下无人,便问道:“阮侍郎,先前和珅二十条大罪,你可都看到了?若是看了,朕这里还有一事,也要与你商议。和珅矫诏引三部兵马入宫禁,又企图向外传送信件,勾结前线将官,这些证据,朕现已收在毓庆宫中,若要问他一个大逆之罪,也足够了。但朕想着,这其中牵连,还是有些复杂。若是问了和珅一个大逆之罪,只怕当初只罪一人,绝无牵连之语,就成了一句空话了,不知阮侍郎有何想法呢?”
阮元听着,心中也暗自有些惊恐,其实嘉庆之意,已然明白不过,若是和珅大逆之事真的问罪,自己定策、传信之事,就难免不被一一记录在册。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的功劳也就定下来了。但反过来说,自己如果继续升迁,不仅嘉庆会对自己加强防范,只怕当朝重臣之中,自己也没有足够能力获取其他人信服。另一方面,无论怎么说,自己帮和珅传信,确实事实,虽然是为了将计就计,但有此一举,将来登记在册,自己也难免遭人非议。
甚至……万一有一日嘉庆不再信任自己,这些事再被翻出来,难道在别有用心之人眼中,自己就不是“谋逆”了吗?
这样看来,眼前这条通达显贵之路,虽然已经唾手可得,可实际却是暗藏杀机。其中凶险,或许更甚于其他功利。
想到这里,阮元不禁有些暗中感谢嘉庆,若是嘉庆真的想处理自己,他只需把这一切都依照事实清楚登记在案,随后给自己封赏,到时候自己必然被人疑忌。那样下来,随便一点小事,都可以成为自己身败名裂的伏笔。嘉庆给自己言事之权,正是进一步的有意试探,若是自己及时收手,不贪慕于名利,那么不仅自己未来性命可以保全,嘉庆对其他将士既往不咎,一样有利于他及早接手军政。
更何况,和珅这二十条大罪,也足以定他死刑了。
想到这里,阮元也沉吟道:“回皇上,臣以为这和珅交结禁军,意图谋逆之事,毕竟只有图谋,却无实行,和珅矫诏发动禁军之时,其亲信便已被皇上捉拿,及早免了一场无妄之祸。既然如此,之后的事,也最好不要多生事端才是。尤其是和珅外送的书信,涉及不少前线统兵的将军,若是这谋逆之罪定了,所涉前线将士,也必然要一一问罪,到时候前线战事未定,皇上却先杀将军,只怕前线人心不齐,而且,一时之间,朝中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补上那许多空缺啊。”
“也就是说,这谋逆之事,朕还是隐过去最好了?”嘉庆道。
“臣正是此意,对和珅,只此二十条大罪,便已经够了。”阮元道。
嘉庆看着阮元,一时似乎也有些不舍,笑道:“阮侍郎,若是这和珅的谋逆之罪成了,你居中策划,一举破了他这阴谋,你说说,朕怎么可能不给你封赏呢?你是想自己入仕不过十年,便已是侍郎,朕再封赏,就只能赏你一品七卿了吧?朕看来却也无妨,皇阿玛初即位之时,傅文忠公二十六岁就封了尚书,二十七岁就是大学士了。但文忠公德足以治国,才足以平天下,皇阿玛有了文忠公辅弼,才有了大清全盛气象啊。你今年都三十六了,封个六部尚书,朕想着也无妨吧?”
“皇上,臣本是六部外臣,本不当为侧近之事,既然臣是外臣,升迁之事就应当依本职劳绩而定,皇上不当因外事而予封赏。更何况臣材质驽钝,哪里是傅文忠公之比?另外,臣一人升迁事小,皇上调度三军,平定川楚战事事大,臣不能因私废公。有此三事,臣绝不可因定计之事得半分封赏,还请皇上秉大公至正之心,再行思量。”阮元道。
当然,这只是阮元能说出来的事。嘉庆看着阮元神色,只觉阮元确实诚恳,并无虚情假意,其他的弦外之音,也自领会了不少。
“既然如此,朕也清楚你心意了。”嘉庆笑道:“朕原本也想着,此事牵连确有些多了。其实和珅这些罪状,大不敬之举,朕看着便不下六七条。他丧心狂悖,天日可鉴,却也不需再加上这一条了。他的罪状,就照这二十条定下吧。”说着点了点头,又去军机处办理其他军政去了。
看着嘉庆渐渐远去的身影,阮元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过得半个时辰,已是退值之时,阮元也收拾了阁中书物,准备归家。方得出西华门,只听后面忽然有人喊道:“伯元且慢走!”回头看时,却是那彦成。
阮元也忙迎了那彦成过来,道:“东甫兄!小弟入京也有三个多月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了空闲,能和东甫兄一叙呢。东甫兄军机处那里,听闻这些时日,也一直有不少军务,平时辛劳,也不容易吧?”
那彦成也笑道:“伯元就不要掩饰了,你在南书房的事,皇上是与我说过的。其实当日我大爷的事,我事后想来,也只有你能想出这般周密的计策。我那日早上入朝,还同额娘和夫人一起,想着怎么能让大爷不与那福长安为伍。谁知到了晚上,这诏书已然下了!要不是皇上身边有个对我家家事颇为熟悉之人,可办不成这件事呢。”
阮元道:“东甫兄客气了,其实皇上与我确实曾谈起东甫兄,甚至谈起各部大臣之事,小弟看着,皇上果然明察,对于朝中这许多重臣动向,大半是料想得不错的。只是皇上那里,我也已经告知皇上,毕竟和珅一事,不要牵连太多,是以我参与其间之事,以后就不会有人知道了。”
那彦成叹道:“伯元,其实你这般才干,按我说啊,就算只为官十年,一样可以去做六部尚书了。可惜啊……倒是也没办法,你说眼下六部之内,汉人尚书哪一个不是你我父辈啊?若是再行提拔与你,皇上也要担心。但即便如此,我想着皇上毕竟仁慈,又愿意量才用人,所以我想着你日后定有大事可做,这一品的官位嘛,你也不要着急,总有一天会有你的机会。”
阮元也不禁笑道:“东甫这样讲,就见外了。你与小弟认识,这也正好十年了,你说说,小弟是那种汲汲于功名利禄之人吗?”
那彦成笑道:“那可不行,其实话说回来,这事是因你而起,三年前你升了二品学士,当时我就和西庚、瑟庵他们打过赌,赌你日后能官居何职呢。我当时想着,你这般年纪,便做得内阁学士,那日后还不得做至少二十年尚书,二十年大学士吗?西庚他们啊,可都还不敢下这么大的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