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3.cc,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对称逻辑;属于合理范畴。

    对称逻辑使逻辑系统化,逻辑系统逻辑化、认知化,使逻辑不但成为证明的工具,而且成为认知的工具。

    对称逻辑是元逻辑

    对称逻辑规范各种逻辑的基础、定位、体系及其相互关系,因而是元逻辑。

    世界本身是对称的——

    物质与反物质的对称。

    能量与暗能量的对称。

    粒子与反粒子的对称。

    质子与反质子的对称。

    中子与反中子的对称。

    电子与反电子的对称。

    经济科学本质与经济客观本质的对称。

    经济科学规律与经济客观规律的对称。

    感性认识与客观现象的对称。

    时间、空间、层次的对称。

    宇宙是对称的。

    经济社会是对称的。

    经济主体发展是对称的。

    哲学发展是对称的。

    经济发展是对称的。

    经济社会是对称的:

    贡献与索取的对称。

    公平与效益的对称。

    男人与女人的对称。

    人类思维作为自然界发展的最精致成果,同自然界是同源同构的,因而也是对称的。对称是宇宙的本质、经济社会的本质、思维的本质、逻辑的本质。源于宇宙对称性的对称逻辑的对称性,决定其它逻辑的对称性。所以对称逻辑是元逻辑。

    【图_中_不_figure_0031_0001_em】

    对称逻辑是直觉的逻辑

    全息关系是一切推理形式中最根本的关系,全息推理是最根本的推理,全息逻辑是最根本的逻辑。全息关系只有靠创造才能体现,创造又只有主客体的对称关系才能发挥。全息逻辑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关系→创造关系→全息关系使思维全息化的逻辑。对称逻辑就是全息逻辑,全息逻辑就是直觉逻辑。

    传统逻辑认为人的思维的逻辑和“非逻辑”、人的非理性与超理性是非逻辑、非对称的。而对称逻辑则揭示人的潜意识和人的超理性、逻辑和非逻辑的对称性,“非逻辑”的逻辑性。

    在人的潜意识中,潜化意识和潜生意识是对称的。在人的超理性中,灵感、顿悟,直观、直觉,联想、想像是对称的。人的潜意识和人的超意识也是对称的。

    智力是意识系统的整体功能,智慧是智力的运用,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相互碰撞的火花。把智力转变成智慧,本身就需要智慧。

    【图_中_不_figure_0032_0001_em】

    对称逻辑是创新的逻辑

    人的认识是从模糊到精确、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因而人的认识过程也就是悖论的产生和消除的过程。悖论的发现与消除,是认识发展、科学发展的契机。对称逻辑,可以提高人们发现、消除悖论的自觉性,提高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称逻辑的非线性、发散性的推理方式,使对称逻辑能极大地提高人的思维效率。

    纯粹的量变不会引起真正的质变。量变必须通过序变,才会引起质变。对称逻辑通过建立思维的和谐结构,能够发挥最佳的思维功能,提高人的创新能力。

    对称逻辑本身是对逻辑和逻辑学解悖、创新的成果。对称逻辑是现代逻辑。

    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本质与现象得以对称,思维规律与客观规律得以同构,思辨与实证得以统一。没有创新—创造—创业,一切思辨都只能是概念游戏。

    只有创新→创造→创业,才能为思辨与实证的统一、天与人的合一提供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论证,为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提供最后的说明与论证。

    对称逻辑是对各种逻辑的综合运用。如果说,对称逻辑是客观存在的思维规律,以往人们取得创新成果是由于不自觉地运用对称思维规律,那么对称逻辑则可以提高人们运用对称规律思维的自觉性,从而更快更好地出创新成果。

    【图_中_不_figure_0033_0001_em】

    对称逻辑是整体的逻辑

    不能对意识空间和社会空间这两大类现象作出和自然现象统一说明的宇宙学,不是完整的宇宙学。不能同完整的宇宙学相互建构的逻辑学,不是完整的逻辑学。

    五度空间理论提供了对自然、社会、意识空间作出统一说明的框架。对称关系是五度空间的核心。对称逻辑就是同完整的宇宙学相互建构的逻辑。

    对称逻辑不但揭示“逻辑”思维的规律,而且揭示“非逻辑”思维的规律;不但揭示思维的规律,而且揭示整个人的认识的规律;不但揭示意识的规律,而且把意识规律和客观规律一一加以对应。

    潜逻辑:凝结在人类潜意识中的逻辑结构。

    潜规则:凝结在人类社会潜意识中的逻辑结构。

    对称逻辑通过揭示宇宙整体的对称关系,来揭示思维整体的对称关系。

    宇宙整体的对称关系:

    时间、空间、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关系。

    认识和对象的对称关系。

    行为模式的对称关系。

    思维整体的对称关系:

    认知的不同阶段的对称关系。

    思维的不同类型的对称关系。

    逻辑的不同学科的对称关系。

    【图_中_不_figure_0034_0001_em】

    对称逻辑是本质的逻辑

    宇宙的本质是对称的,宇宙的发展对称是绝对的、不对称是相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对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基本过程。

    只有对称逻辑,才能抓住最深层的本质,才能把“悖论”和矛盾、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放在同一个框架中研究,而不会出现用悖论来研究悖论、用矛盾来解决矛盾的困境。

    应用对称逻辑,是解决诸如“矛盾”、“二律背反”、“困局”、“二难选择”、“三元悖论”等思维、社会、行为“悖论”的根本途径。

    【图_中_不_figure_0035_0001_em】

    解决的共同方法:协调与对称。

    对称逻辑是实证逻辑

    对称逻辑,是根据宇宙的对称规律,从主观推知客观、主体推知客体、已知推知未知的逻辑。

    其它逻辑都是结论包含在前提里面,惟有对称逻辑是从已知推出未知的逻辑。它的结论虽然不能由所谓的“实践”(即人的肉眼可观察的“事实”)来“检验”,然而却是必然存在、客观存在的事实。例如,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质能关系定律、能量定恒定律,本身无实物质量的太阳每年释放出来的大量能量,根据对称逻辑,就足以推出暗物质的存在。不但暗物质的存在可以由对称逻辑推出,而且“明物质”(即通常同“意识”相对而言的、作为宇宙“本体”的物质)也可由对称逻辑推出。用对称逻辑来推出物质的存在,可以扬弃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做到思辨与实证的统一。以往的哲学之所以在宇宙本原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就是由于各方(各种唯物论和唯心论、独断论和不可知论以及二元论)都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传统逻辑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决定了不可能“超越”的结论已经包含在前提之中。只有对称逻辑才可以直接从意识本身推出物质,在人的意识的内在性中推出外在性。

    所有那些无论如何都不能通过所谓的“实践”(或人类“实践”的总和)来证实的问题,如世界的无限性、终极原因、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问题等等都可以也只能用对称逻辑的方法来解决。

    对称逻辑通过使实践逻辑化,使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思辨与实证得以同构,思辨与实证得以统一。

    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是对称的。

    科学规律与客观规律是对称的。

    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是对称的。

    自为真理和自在真理是对称的。

    为人之物和自在之物是对称的。

    形上与形下是对称的。

    现象与本质是对称的。

    思辨与实证是对称的。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内在与外在、形下与形上是同一的。这是内在的超越。只有内在的超越,才是真正的超越。只有对称逻辑,才能真正实现内在的超越。只有真正实现内在的超越才能真正做到思辨与实证的统一。

    对称逻辑是哲学的逻辑

    对称逻辑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称,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称逻辑是形而上学逻辑。对称逻辑使形而上学与实证科学得以统一,形而上学不是割裂主客观的屏障,而是连接主客观的桥梁,从而充分发挥了它的认识功能。对称逻辑,把形上与形下统一起来,是形而上学的逻辑化。对称逻辑用对称的方式认识世界。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对称逻辑揭示哲学的时间、空间、层次之间、哲学范式同实践模式之间相互对应、相互转化的规律。对称逻辑使哲学逻辑化。对称逻辑真正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本体论、历史观、认识论、逻辑学的统一。对称逻辑,是哲学发展的逻辑、逻辑发展的哲学,是和谐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对称逻辑高于矛盾逻辑。“矛盾”的概念不能对悖论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统一的解决,对称逻辑可以做到。所以对称哲学高于矛盾论,对称方法高于矛盾分析法,对称逻辑高于现有的矛盾逻辑。对称逻辑是具体与抽象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科学与人本的统一;思辨与实证的统一。

    对称逻辑是哲学发展的逻辑。与人类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也经过了独断唯心论、独断唯物论、实证唯心论、实证唯物论四个阶段,它们分别体现了以客体为中心的统一、以客体为中心的分裂、以主体为中心的分裂、以主体为中心的统一的人类实践发展的不同阶段。

    无既是宇宙的起点,又是对意识还原的终点。作为对称逻辑的起点的无是对二者的相容和超越。在这个无的基础上,展开物质和意识的对称演化。对称逻辑是对迄今为止认识史、意识还原史的相容与超越。在哲学的大圆圈扣着小圆圈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条直线上升的中心线索,这就是哲学的两种出发点:探讨出发点和历史逻辑(表述)的出发点的对称统一:前者的出发点,正是后者的终点,后者的出发点,也正是前者的终点。哲学发展的重心,正是由前者的终点、后者的出发点向前者的出发点、后者的终点逐步移置的自我上升过程。这是圆圈中的核心、曲线中的中轴线、哲学发展的最基本的中心线索。所以哲学发展的逻辑就是对称的逻辑。

    对称逻辑是全息逻辑

    所谓宇宙的全息关系,就是:宇宙中任何组成部分同其他部分之间都有共同的本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宇宙的全息关系源于宇宙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共同的本源,宇宙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这个共同本源的展开。世上固然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同和异相比,同比异更根本。同是绝对的,异是相对的。同是异的原因,异是同的展开。人类经济社会求同存异,追求和谐经济社会、大同经济社会的理想;人类思维通过抽象概括,化异为同,认识宇宙不同层次的本质,都是同宇宙本身同异关系相对称的同异关系,也是宇宙同异关系的组成部分。

    对称逻辑是根据宇宙的对称关系和全息关系规律,从主观推知客观、已知推动未知、经济主体建构经济客体的逻辑。其中,从归纳到演绎、从分析到综合,是从经济客体到经济主体、客观到主观、具体到抽象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从对策到对称,是从主观到客观、经济主体到经济客体的过程。

    对称逻辑是方法的逻辑

    对称逻辑,使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统一起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内容和形式、观点和方法相统一的逻辑体系。对称逻辑是根据对称的规律,以对称为坐标,去认识旧事物、发现新事物的方法。用对称的方式认识世界,是用建构的方法把握世界。

    没有对称的方法,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就不能统一,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就不能统一,宇宙统一性原理就不能建立。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建立相对论,把时空、物质和力统一起来,靠的就是对称性原理。对称性原理决定着基本相互作用大统一理论的发展方向,并在弱电和强相互作用的统一中得到体现和证明。对称是宇宙的本质,对称性原理是经济科学的最基本原理。

    对称是出发点和归宿,抽象和辩证是手段和途径。不对称是“二律背反”的本质与根源。对称就是“二律背反”的融解。扬弃“二律背反”,必须靠非理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方法、逻辑与非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非理性与理性的统一、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就是对称的逻辑。

    所谓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也是对称的。二者统一起来的逻辑就是对称逻辑。

    对称逻辑是对策逻辑

    任何概念都有一个从模糊到精确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和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过程是对称的。博弈源于封闭,对策来自沟通。均衡是博弈的结果,对称是对策的成就——和谐经济时代要有同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之对称。对称逻辑通过对对策与博弈、对称与均衡等概念的分离与重新定位,使之内涵与时代的发展、新范式的要求相对称。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是对策还是博弈,构成了新旧经济模式、管理模式的本质区别。对策学还是博弈学,是新旧经济学范式、管理学范式的本质区别。它们体现了两种世界观、两种思维方式的本质区别。

    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是非此即彼的传统逻辑,对策论的思维方式是亦此亦彼的对称逻辑。

    对称逻辑就是对策逻辑。对称逻辑是传统经济学中博弈分析与制度分析的扬弃。只有对称逻辑,才能化解这个悖论。只有对称经济学,才能运用对称逻辑。只有对策,才能建构对称经济。

    对策是经济主体化与逻辑化的统一。对策论就是对称的方法论,就是对称逻辑的方**能。对策与对称,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对策的哲学根据是对称原理,对称的方法论应用就是对称逻辑。

    贯穿对称经济学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的核心,是以经济主体为主导同经济客体的对称;由于这个对称,使经济学的主体性和科学性得以统一。

    对称逻辑是把经济、社会和意识的必然性通过对称性,同人的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的活动逻辑化也即规律化了,从而使经济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得以统一。

    对称逻辑是反思的逻辑

    对称逻辑是根据时间、空间、层次相对应、经济科学范式和实践模式相对应的关系,全新认识和整合人类认识史、科学史,使之逻辑化的逻辑。

    对称逻辑是逻辑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对称逻辑的萌芽、要素、结构蕴涵在人类逻辑思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对称逻辑为基本线索,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是哲学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空间上的展开。只是和西方逻辑一开始就出现“逻辑”这一概念不同,要通过反思才能使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对称逻辑由潜逻辑升华为显逻辑。对称逻辑的萌芽先于抽象逻辑的理论形态,对称逻辑的理论形态是对抽象逻辑的扬弃。对称思维,是中国哲学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阴阳对立、义利统一、内圣外王、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对称思维方式,是中国哲学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哲学的独特优势,同宇宙的对称发展规律有着天然的一致性。正是靠着对称思维方式,奠定了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矛盾逻辑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线性逻辑。它虽然可以解决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性问题,但不能解决主客体、主客观的对应问题。而不解决后一个问题,所谓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统一,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话(除非是黑格尔那样客观唯心主义的统一)。真正的统一,必须是自洽性、正确性、合理性的统一。

    西方抽象哲学,渗透的是线性逻辑。东方对称哲学,贯穿的是对称逻辑。中国哲学之所以能够做到内在的超越,就是因为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对称逻辑,中国哲学是对称的哲学。西方哲学之所以不能做到内在的超越,就是因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不对称的,西方哲学是不对称的哲学。

    老子的“道”就是一种内在的超越。贯穿老子思想的基本线索是对称: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对称、阴和阳的对称、上和下的对称、进和退的对称……老子哲学就是对称哲学,老子辩证法就是对称辩证法,老子逻辑就是对称逻辑。

    冯友兰说,中国的释道儒的宇宙观、人生观真谛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宇宙观、天人观上的对称。对称逻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对称的思维方式,源于中国哲学的价值观。西方哲学的“意义”是逻辑上的自洽和主观对客观的符合,中国哲学的意义是价值,即对人的有用性。非功利主义的哲学观造成了西方哲学主客观的对立和不对称,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造成了中国哲学主客观的统一与思维方式的对称。

    把周易以来就有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看成是中国近代以来自然经济科学不发展的根源,是因果关系的不对称,违背了对称逻辑。根据对称逻辑,中国近代以来自然经济科学不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周易以来“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计划体制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封建宗法制度、官本位、人生依附关系和行政化的学术方式、行为方式,限制了人的创业精神、人劳动的自由自觉性和人的经济主体性的发展。缺乏创业自由和人的经济主体性,创新精神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创新精神,经济科学的发展将缺乏内在的灵魂,思辨与实证、天与人之间将缺乏内在的联结。中国近代以来自然经济科学不发展的根源,不在于“天人合一”的对称思维结构,而在于官学不分的一元经济社会结构。

    只有对称逻辑,才能确立中国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中的独特地位,也才能指出中国哲学世界化与现代化的方向。

    对称逻辑是合理的逻辑

    如果说,线性的知性逻辑只能使经济科学成为抽象的真理,辩证逻辑可以使经济科学成为具体的真理,那么对称逻辑则可以使经济科学成为合理的真理。对称逻辑之所以是合理的逻辑,是由于对称逻辑作为整体的逻辑,可以通过对各门学科背后的逻辑基础进行合理定位,实现对各门学科的合理定位,从而消解由于学科错位而造成的悖论。对称逻辑可以解决经济学数学化和经济主体化的悖论,使经济学逻辑化和经济主体化二者得以统一。

    对称逻辑之所以是合理的逻辑,是因为它能够为人类的思维整体提供规律性的说明,使人能合理把握对象事物的立体结构,能完整把握系统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波和粒的统一、不确定和确定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实体属性关系的统一等线性逻辑把握不了的对称关系。

    对称逻辑是审美的逻辑

    对称逻辑是审美的逻辑;是真、善、美的对称与统一的逻辑。

    美也有规律,美的规律就是对称的规律。以对称作为思维规律去认识事物,就是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对称逻辑化,就是审美规律化,审美自觉化。其结果,就是自觉地按美的规律来造型。

    美的对称包括:真、善、美的对称;真知、真理、合理、自由的对称;知性逻辑、理性逻辑、道德逻辑、情感逻辑的对称;经验与理论的对称;现象与本质的对称;因果关系与道德关系的对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对称;理想与现实的对称;主观与客观的对称;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的对称。

    对称逻辑是实践的逻辑

    对称逻辑是和谐的思维结构。建立和谐的思维结构是建立和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前提。在和谐社会中,以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创业——为对称逻辑的基础,吸收西方抽象逻辑和具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对称思维结构将衍化为科学的对称逻辑,演化出对称哲学,并促进科学的极大发展。对称逻辑是和谐社会的思维框架,是人类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实践的深层次的结构。

    任何积极的、主体的实践,都是主观和客观、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相对经济主体和相对经济客体的对称。对称逻辑是使实践逻辑化。

    经济主体还原的过程,就是从外到内、从经济客体到经济主体、从相对经济客体到相对经济主体、从无限到有限、从有到“无”的过程;经济主体创造(构造)的过程,就是从内到外、从无到有、从有限到无限、从相对经济主体到相对经济客体、从经济主体到经济客体的过程。这既是对称的逻辑进程,也是对称的实践过程。

    宇宙的发展,是从深层本质到浅层本质、从本质到现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浅层本质到深层本质、复杂到简单的过程。这是一个双向同步过程。这既是对称的逻辑进程,也是对称的实践过程。

    对称逻辑,通过理清、优化不同逻辑的内部结构与相互关系,优化人的思维结构,使之发挥出逻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最佳功能,为建立国民创新体系服务,为再生经济、和谐经济、可持续经济服务。

    逻辑学范式转换,以人类实践模式转轨为基础,人类实践模式转轨,以逻辑学范式转换为主导。

    一次创业,是实践论向认识论的延伸。二次创业,是认识论对实践论的提升。只有这种提升,才使实践得以分化、催化,从而实现从非经济主体向经济主体、弱经济主体向强经济主体的转化。二次创业,实践论不但不排斥认识论,而且以认识论为前提。反过来,也只有以二次创业的实践为基础,才能实现认识论的正确性、自洽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实践模式的转轨,必将带来逻辑范式的转换。对称逻辑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称、协调、有序发展的逻辑。人类实践总体上是一个以自然和经济社会为中心同人的统一,以自然和经济社会为中心同人的分裂,以人为中心同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分裂,以人为中心同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的对称的过程。人类二次创业实践,体现了对称逻辑,确证了对称逻辑,实现了对称逻辑。

    对称逻辑是经济的逻辑

    只有用对称的、五度空间的方法,才能建立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统一概括、总结、指导的经济学理论——对称经济学理论。人类经济发展是一个整体,其空间上的差异展示了时间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式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和经济的重新洗牌,后来者可以居上。要掌握后来居上的规律,争取跨越性发展,而不是一步步爬行。中国转型经济具有典型意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产生对称逻辑有历史的必然性。

    对称逻辑是经济学的逻辑

    对称经济学的方法不是各种方法交替使用、或各有则重点,而是把它们统一在对称逻辑中,运用对称逻辑的方法,使各种方法综合使用。对称逻辑是一元化方法与多元化方法的统一。就对称逻辑本身来讲,是一元化方法;就对称逻辑是各种逻辑方法的对称统一来讲,又是多元化的方法。只有对称逻辑,才能够使经济学的思想和现实相对称。

    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不讲道德?他们的科学性与主体性相脱节的不对称逻辑能力限定了他们的“经济学帝国”的狭小范围。一旦涉及到道德领域他们的能力方面的缺陷将使他们成为南郭先生。而真向美转化必须以善为中介,连善都达不到,谈什么“美”。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按美的规律来造型,他们排斥美的结果,就是使自己的理论没有可操作性。反过来,也正因为他们理论的不可操作性,所以他们不敢涉及经济学的美学原理。

    《资本论》的出发点也不是商品经济社会最深层的本质,《资本论》的核心规律不是商品经济社会的核心规律;《资本论》的逻辑推演过程——从抽象到具体,其起点不是最大的抽象,其终点不是最大的具体,并没有真正做到逻辑和历史的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过程是脱节的。所以《资本论》对资本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分析也是不全面、不系统的,不符合五度空间方法论的要求。

    由于《资本论》的出发点不是市场经济的最深层本质,所以《资本论》的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仍然是一种线性的思维和表述方法,而不是从本质到现象展开的方法。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资本论》都没有抓住商品经济社会的本质。《资本论》的所谓辩证逻辑是矛盾逻辑,是从传统形式逻辑到对称逻辑的过渡,其思维方式仍然是线性的,而不是对称的。

    经济现象属复杂性现象,经济科学属复杂性科学。经济科学不但是一门求真的学问,而且是一门求善求美的学问。经济科学本身是一门具体学科,作为经济学的最初出发点的公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在理性抽象基础上的理性具体。它虽然是叙述的起点,然而却是认识的终点;其认识过程是在典型分析的基础上,从感性的具体上升到理性的抽象,再从理性的抽象到理性的具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经济科学的逻辑只能运用对称逻辑,才能使思维方式、思维过程与思维对象相对称。

    对称逻辑的产生与发展,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合乎逻辑的自然历史过程。让我们一起培植,使之由萌芽成长为参天大树。这是消除“主流经济学”内在矛盾的需要,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需要,是逻辑学科本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需要。

    对称和均衡的本质区别,由对策与博弈的本质区别造成。对策的目的是对称,博弈的结果是均衡。对称的途径和手段是对策,均衡的途径和手段是博弈。对称,是通过对策来实现的“均衡”;均衡,是通过博弈来达到的对称。对称和均衡,有着不同的本质,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发展模式。均衡是消极的、自发的,是博弈的结果,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对称”;对称是积极的、自觉的,是对策的结果,是智慧经济时代的“均衡”。均衡,核心是物和物、客体和客体的均衡;对称,核心是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客体和客体的均衡,带来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主体和客体的对称,带来的是资源的优化再生。博弈,不均衡是绝对的,均衡是相对的。博弈经济学就是不对称经济学,不对称经济学就是不和谐经济学。对策,不均衡是相对的,均衡是绝对的。对策经济学就是对称经济学,对称经济学就是对称工程学。对称经济工程方法是:设定经济目标,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条件,拿出对策方案,论证推演评估,操作反馈评价,纠错完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