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死得其所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子其人水有多深,安安稳稳地过些日子,再言其他,可哪曾想,这之后,短短数月,风起云涌,京都血色不断。
先是二皇子被告发勾结藩王,窥伺东宫;后是案情反转,大皇子被查构陷手足,残害兄弟。
整个过程极具戏剧性,二皇子身死狱中,大皇子谋反被诛,三皇子受到诛连。唯一硕果仅存的,又是亲近二皇子的四皇子。于是,四皇子赵珂最终被立为太子。
储君之争,尘埃落定。
一年后,皇帝大行,太子登基,沈文蓁的身份随之水涨船高,以潜邸旧人的资历封妃。
这其间有一事,讲来颇为好笑。
沈文蓁初时,曾质疑过赵珂心机。然而,随着日渐相处,却是看出来,这位四皇子,竟是真的如传言那般,木讷寡言,没什么存在感。
那日救人,不过是阴差阳错,是被三皇子赵环,一脚踹得跌落池中。那赵环也不知怀揣何等心思,许是见不得有人扒着二皇子,许是想讨好大皇子,许是,就想欺负欺负赵珂。
赵珂既是落了水,也就顺势把沈文蓁捞了上岸。呵,虽说好笑,却也是善良。
在四皇子宫中,沈文蓁察言观色,投其所好,二人倒是相处得宜。
待到赵珂初登大宝,手忙脚乱,沈文蓁一时没忍住,就帮着出谋划策,竟是收获了一箩筐的感激。赵珂自此倒是颇为倚重自己,父亲乐见其成,沈家资源向自己倾斜。
那时局势,在沈文蓁看来,真有几分内忧外患的架势。
在内,大皇子并许家逼宫谋反,皇帝指挥禁军迅速扑杀。其后,又是雷霆之势的大清洗,京中可谓元气大伤。众臣噤若寒蝉,各怀心思。在外,江南声势颇大,赵王声望正浓。
帝王孱弱无能,藩王虎视眈眈。
这时候,沈文蓁想到了外祖姚复。外祖生平所愿,便是君臣各安其位,朝廷集权削藩,天下安定承平。现今,沈家已是上了皇帝这艘船,而自己,生死荣辱,也是与赵珂休戚相关。
再者,沈文蓁神色暗了暗。
沈文蓁啊沈文蓁,你乃大儒之后,自小勤学不辍,不论寒暑,不曾间断。
你可真甘愿做一个深宫妇人,老死宫闱?
你可真甘愿胸中抱负湮没于这红墙之下?
你可真甘愿腹中才华只用于追逐帝宠?
机会正在眼前,光复姚家,实现外祖遗愿,你真愿意错过?
这番自我诘问,胸臆激荡,唤起了沈文蓁内心深处的渴望。那么,选择自是不言而喻。
这便有了后来的贵妃沈氏,帝王信重,言听计从,宠冠后宫。
三年间,说服严家,平衡各方,拉拢世家,费尽心思。一点点地限制藩王,如履薄冰。先帝后期急功近利,直接套用削藩策很大可能会直接逼反赵昊,任何政策的施行也要因时制宜,赵珂毫无根基,应是稳妥为上。
然则,不曾料到,三年后,赵昊竟是突然发难,毫无征兆,出兵理由居然是自己?清君侧?
从未真正历经风雨的年轻帝王,安逸了三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皇叔,下意识便选择了最简单的一条路。可是啊,清君侧这种借口,从来就只是出师之名。纵然妥协的再多,一旦起兵,便再不能回头。身为帝王,这般无知短视,哈,这是怎生可笑。
我沈文蓁这一生,无愧天地,无愧祖宗,无愧自己,我,始终不悔。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
这是文蓁,是我的文蓁。
只是,你所托非人,你所效忠的君主,根本担负不了臣子的蓝图。
这一世,那就让我来,我助你一展宏图,我助你挥洒才华,我要让你,堂堂正正,名留青史。
……
本来,程知只是想先保全己身,尽可能减少接下来这场风波的波及面,再徐图后计,和这些人慢慢磨。如今看来,却是要下帖猛药了。
不说别的,文蓁可是自己情窦初开的对象。呵,贵妃?那也只能是我程知的贵妃。这个时空,可是有女帝存在的先例的。
皇子其人水有多深,安安稳稳地过些日子,再言其他,可哪曾想,这之后,短短数月,风起云涌,京都血色不断。
先是二皇子被告发勾结藩王,窥伺东宫;后是案情反转,大皇子被查构陷手足,残害兄弟。
整个过程极具戏剧性,二皇子身死狱中,大皇子谋反被诛,三皇子受到诛连。唯一硕果仅存的,又是亲近二皇子的四皇子。于是,四皇子赵珂最终被立为太子。
储君之争,尘埃落定。
一年后,皇帝大行,太子登基,沈文蓁的身份随之水涨船高,以潜邸旧人的资历封妃。
这其间有一事,讲来颇为好笑。
沈文蓁初时,曾质疑过赵珂心机。然而,随着日渐相处,却是看出来,这位四皇子,竟是真的如传言那般,木讷寡言,没什么存在感。
那日救人,不过是阴差阳错,是被三皇子赵环,一脚踹得跌落池中。那赵环也不知怀揣何等心思,许是见不得有人扒着二皇子,许是想讨好大皇子,许是,就想欺负欺负赵珂。
赵珂既是落了水,也就顺势把沈文蓁捞了上岸。呵,虽说好笑,却也是善良。
在四皇子宫中,沈文蓁察言观色,投其所好,二人倒是相处得宜。
待到赵珂初登大宝,手忙脚乱,沈文蓁一时没忍住,就帮着出谋划策,竟是收获了一箩筐的感激。赵珂自此倒是颇为倚重自己,父亲乐见其成,沈家资源向自己倾斜。
那时局势,在沈文蓁看来,真有几分内忧外患的架势。
在内,大皇子并许家逼宫谋反,皇帝指挥禁军迅速扑杀。其后,又是雷霆之势的大清洗,京中可谓元气大伤。众臣噤若寒蝉,各怀心思。在外,江南声势颇大,赵王声望正浓。
帝王孱弱无能,藩王虎视眈眈。
这时候,沈文蓁想到了外祖姚复。外祖生平所愿,便是君臣各安其位,朝廷集权削藩,天下安定承平。现今,沈家已是上了皇帝这艘船,而自己,生死荣辱,也是与赵珂休戚相关。
再者,沈文蓁神色暗了暗。
沈文蓁啊沈文蓁,你乃大儒之后,自小勤学不辍,不论寒暑,不曾间断。
你可真甘愿做一个深宫妇人,老死宫闱?
你可真甘愿胸中抱负湮没于这红墙之下?
你可真甘愿腹中才华只用于追逐帝宠?
机会正在眼前,光复姚家,实现外祖遗愿,你真愿意错过?
这番自我诘问,胸臆激荡,唤起了沈文蓁内心深处的渴望。那么,选择自是不言而喻。
这便有了后来的贵妃沈氏,帝王信重,言听计从,宠冠后宫。
三年间,说服严家,平衡各方,拉拢世家,费尽心思。一点点地限制藩王,如履薄冰。先帝后期急功近利,直接套用削藩策很大可能会直接逼反赵昊,任何政策的施行也要因时制宜,赵珂毫无根基,应是稳妥为上。
然则,不曾料到,三年后,赵昊竟是突然发难,毫无征兆,出兵理由居然是自己?清君侧?
从未真正历经风雨的年轻帝王,安逸了三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皇叔,下意识便选择了最简单的一条路。可是啊,清君侧这种借口,从来就只是出师之名。纵然妥协的再多,一旦起兵,便再不能回头。身为帝王,这般无知短视,哈,这是怎生可笑。
我沈文蓁这一生,无愧天地,无愧祖宗,无愧自己,我,始终不悔。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
这是文蓁,是我的文蓁。
只是,你所托非人,你所效忠的君主,根本担负不了臣子的蓝图。
这一世,那就让我来,我助你一展宏图,我助你挥洒才华,我要让你,堂堂正正,名留青史。
……
本来,程知只是想先保全己身,尽可能减少接下来这场风波的波及面,再徐图后计,和这些人慢慢磨。如今看来,却是要下帖猛药了。
不说别的,文蓁可是自己情窦初开的对象。呵,贵妃?那也只能是我程知的贵妃。这个时空,可是有女帝存在的先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