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道德经讲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教人返朴归真,返本还源,由后天复返到先天。人自降生成长,有了后天知识之后,先天本性便被七情六欲所蒙蔽,先天智慧亦被后天识心所湮没。所以纯粹以后天意识用事,堕(duo)入贪嗔(chn)痴的苦海中,自造业障,自害其性,轮转于六道(指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难以拔脱。人们若能知有欲有知的害处,便自然“使知者不敢为也”。
圣人慈悲教化,化民以道德,教人要抑制后天欲望。开发先天智慧,以先天驾驭后天,以无为之道治理心身,以恬淡之心处世应物。能如此,天下自然归于无识无欲之先天大道。民无知而自朴,无欲而自正。圣人既以无为之道治民,人们也会保持淳朴的自然之性,不敢炫耀机巧之谋,不敢施以狡诈之心。同入无为,乐享天真。这是以德化民之根本,而并非无知者所言的“愚民政策”。
“为无为”,是说“道”的体性是“无为”,而道的功用,却是“无不为”。“为无为”就是用中之道,就是大道之一。概而言之,就是立于旋极,心处无极,运用太极。是体用的完美结合。若能使人民效法天地,常处于这种“无知无欲”的自然之道,虚无自然,无执无偏,则天下德化,民风纯朴,百姓自安。修真人心能常处“无知无欲”之境,自能以以无驭有,行“为无为”之事。无论治心治身,处世应物,心君自能清明,身体自能康宁,道果自可成就。
【本章说解】
此章名为“安民”。安民即安心。圣人秉天地之元炁而生,聚道德于一身而存。以无为之道教民,所以万善具备,万德周身。无私无我,无余无欠,无亲无疏,无分无别。济物之心无穷,忧民之心重重。天地虽大,圣人之德与天地同广;万民虽多,圣人与万民同其心。所以圣人不显山,不露水;不以聪明才智露于世,不以所能惑于人。倘若少有能所欲之心,少有聪明才智的显露,少有异常功能的炫耀,那便是有欲有为。此等所为,都是落入了后天的尘迹,都是无道的表现。自古以来,无论是功高天下的大德者,无论是德贯古今的大智慧者,从来都是效法天地之道,默默奉献,含而不露,功成身退。故圣人能以无为之治,安天下人之心。
此章经要,要在谈“无为”与“有为”的辩证关系。太上所说的“无为”,是言大道虚无之体,并非不为;而是不主张妄为,不用后天欲心去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相反相对立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相生相成的关系。有为与无为,就是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太上在本章中又引申出不争、不盗、不乱,以至于无知、无欲、无为。最终归结为“为无为”,这既是一个由后天返先天的过程,也是有为与无为的最好结合点。
人生存在这个有形世界,要生存,要发展,无论做人作事,无论学道修真,天天都在“为”。不为何以立命?不为何以为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为?以何种心态去为?以无私之心奉献社会,将小我溶于大公之中,则心中无私天地宽。其所为当为之事,为之有理,既能利己,又能利人,何乐而不为?怕只怕以一颗污浊的私欲之心,去为争名争利之事。其所为不仅害人,更在于伤己,乃至为害社会,那是罪恶之为!
对于修真者而言,“为无为”更有一层深义。不仅要无欲无私,心地纯静;更要在“为”中学会“无为”,身在尘中不染尘;在闹中去取静;在尘中学脱尘。经受顺逆正反的风雨洗礼,承受社会熔炉的冶炼。磨成一颗金刚不动心,造就成为大道器。造到无心无欲,无物无我:有无结合,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则道果垂手可得!
详究“民之争”,是因为“有欲”才有争;民之盗,是因为“有欲”才有盗;民之乱,是因为“见欲”而心才乱。心乱则行乱,才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宁。所以说,无论争、盗、乱,所表现的形式虽然不一,但其根源皆生于欲。所造成的失德、失性之害,却是一样的。所以经文末句以“为无为则无不治”,总归于治国、治家、治身、治心之实理,都在于无欲无为之道。
本章河上公名之为“安民”,而以“除嗜欲”、“守五神”为解,即所谓“治国与治身同也。”《汉书·艺文志》称道家之学为“君人南面之术”,其要旨为“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隋薛道衡《老氐(di)碑》文说:五千文“用之治身,则神清自静;用之治国,则反朴还淳。”统观《道德经》全文,自始至终,兼以治国与治身并论,做人与修真共参。它是站在宇宙本源的高度,阐述天地人万物之理。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其理就在身边,就在人心。悟与不悟,得与不得,却全在各人把握了。
道用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冲而用之”,“冲”,即中和、虚中之义。是言阴阳造化的机理。“或不盈”,不自满之义。大道以虚为体,以和为用。以虚为体者,体之于静也;以和为用者,用之于中也。故“冲”之所用,就是无为自然。换言之,冲就是虚而不满,但又源远流长,绵绵不绝。也可以解释为用中之道,不执一端,不执一偏,使阴阳处于平和之中。道的妙用在于用柔,在于中谦不已,犹如来自高山上的流泉,涓涓而流注不休,终而汇成无底之深潭。低谷之处,从不拒绝细流之水,无盈满,无止境。大道冲虚之用,又像宇空生天地万物一般,生生不已,源源不绝,永无休止,应用无方,量同太虚。天地虽大,天地却不知其大;万物虽多,万物却不觉其多。大道用冲之妙,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虚而有实,实而有虚。取之而不可得,舍之而不能去。其妙难探,其用莫测。此即是大道的“匿名藏誉,其用在中”之妙。
“冲而用之”的内涵,就是用中之道,凡事执两用中,器物不盈满才能盛物;山谷不盈,才能纳气;江海不盈,才能汇聚千流。从个人修养而论,修道的基本,首先要能冲虚处下,无论是修心养性,或是炼气养神,都要冲虚自然,永远不盈不满。人心不盈满,才能容纳天地万物,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去阴增阳,流存无碍而不住。凡是太过尖锐,或是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需冲之,使之平息。倘若尚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杂念,需要冲虚解脱。对于气息与精神,也要保养不拘,任其冲而不盈。如此存养纯熟,太和之炁,自然畅通无阻;心中的天地,自能太平祥和。
人体在有生之初,先天五行与后天五行两而为一,五物为五元所统摄,五贼五欲被五德所制,一举一动,都是先天主宰,后天意识只是役从,这是一种先天后天相统一的最佳状态,是修真者应当实践达到的最佳心身内环境。也是修道者复返先天,返老还童的心身生理状态。婴儿是以先天为主的生理状态,其静时,是先天五元状态;其动时,则是五德状态。他们的动静都是先天用事,虽也有喜怒哀乐夹杂其中,但都是出于无心,喜而不留,怒而不迁,哀而不伤,乐而不淫,都处在正常的生理阈(yu)值以内,处在中间值状态。
古人将这种“虽发皆中而不偏”状态,称之为“和”,统称为“中和”或“冲和”。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无欲”或“清心寡欲”状态。修道者所说的“无欲”,并不是木呆状态,更不是植物人状态,而是要使后天心理活动保持在中和的状态。虽说喜怒哀乐欲等人的属性难免不有,但都是轻微而和谐的反应而已。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体内的精、神、魂、魄、意这些生理系统,就会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不生紊乱而内哄。体内也不会出现超过生理阈(yu)值时所产生的毒素、抑制素、干扰素等毒汁的伤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五元五德系统的主宰作用,使修者不断进入更深层的先天领域,终而完成复返先天的全过程。
人体内的先天系统与后天系统,在中和的心理状态下,才能和谐统一,体内的阴阳系统就会自然相冲相交。河图所表达的二五阳阳中所含的精华,就会发生玄妙的结合,凝结为一体。这种耦合过程,就是相冲相生,阴阳相合,不是先天动而后天成,便是后天动而先天成。真不离假,假不离真,真赖假以全,假赖真而存。浑然一体,无伤无损,圆成具足。就像河图中的阴阳五行同居,先天五行处于主导之先,后天五行处于辅从之后,形成一气流行之象。古人教导的“穷取娘生面”,就是指的这种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冲和心理生理状态。
人体成长发育成熟之后,先天光炁发育盈足,就会出现阳极而阴生,先天交于后天。由先天占主导,后天处仆从,发展到后天占主导,先天居偏位。于是体内先天三元系统逐渐亏损,发生不稳定状态,出现魂魄不定,欲心起而精窍开,心意乱而性迷蒙。因体内失去先天正气的主宰,识神、浊精、游魂、鬼魂、妄意等阴性物质一并兴浪,而生成喜怒哀乐欲。这五贼相互勾结,兴风作浪,扰乱内环境,戕(qing)害真主人。先天的元神、元精、元气、元性、元情这五大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受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仁义礼智信这五德的稳定,使人体内环境的五元、五德这两大先天机制渐次剥销。直至体内先天尽失,阴气猖獗,阳气耗尽,步入死亡之路。这就是“顺生人”之道。
惟有圣人能掌握先天之学,能在先天未发展到颠峰,尚未由阳转阴之前,及时依理依法保阳不损,这个阳就是五元五德。在后天将生成,尚未对心身内环境造成干扰破坏时,就及时依理依法退阴,此阴就是后天识心欲望所产生的五物五贼。圣人知此先天与后天的变化之机,并能自如地借用后天养先天,以先天化后天,行“为无为”之道,直入圣基。
“或不盈”三字,“或”,常也。道常虚无而不盈满,故曰“或不盈”。“或不盈”是对大道德性的强名比喻。大道实际未尝不盈,只是就其虚中而言,所以谓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渊兮似万物之宗”,“渊”者,深广莫测之义。“宗”者,根也。道渊深而不可测,广而不可量。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但它却是生化天地万物的根宗,是宇宙的本源。
“渊兮似万物之宗”,是承接上句而进一步言道。是说大道不仅“冲而用之”,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道的太和之气,充满乾坤,其量包容天地,其神贵乎古今,其德遍乎天下。无论胎卵湿化,无论飞潜动植,这种太和之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大道的本体却是空空洞洞,浑然无一物,视若不见,用却有余。好象百川朝海,而海却永不见其盈满。其势浩浩渊渊,永无穷尽。这就是“渊兮似万物之宗”之义。
万物非道而不生,非道而不成,非道而不有,非道而不立。大道之本体,涵养万物而不匮;大道之妙用,冲和万物而不遗。其理幽深,不可以人的主观意识心所能得;其用隐妙,不可能以文字语言说清楚。但是世间万物,物物有道,处处是道,道皆负载在事物之中。但若探其大道冲用之机,参其深玄之理,似乎既非一、又非二,无穷无尽。万物来自大道无极之宗。万物在大道主宰下生育发展。万物最终又复返于本源。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锐”者,锋芒毕露之利刃也。“挫”,就是磨砺、抑止之意。“挫其锐”,是说凡是过刚过强的事物,都有棱角,容易伤人,故不合道性。譬如人心的争胜好强,恃才高傲,盛气凌人,逞能显才。这种傲气十足的人,处事待物,咄(duo)咄逼人,言谈举止,必失谦德。若不挫其锐气,不磨去棱角,必会伤己害人。故应当敛神以静,去识忘巧,悔过自省,使锋芒不露,棱角无存。故曰“挫其锐”。
修真人当知:人若有过锐之傲气,皆因体内阴性物质偏盛,中气不足;正不压邪,阳不制阴,阴阳不平所致。故修真者应当不断加强清阴增阳,常处下位,常立谦德。有才而不露,有智而不用,虽有功能而不乱施。抱素致和,若痴若愚,抱中守一,遇事冷静。如此持久自磨,锐气自可销匿,其道自可用中。
“解其纷”,挫锐之法,在于解其纷。“纷”者,人心之乱也。不解纷,锐也难以挫去。“锐”与“纷”,都是指人心欲望而言。人欲之锐,可以起争盗心;人欲之纷,可以生烦乱心。故“挫其锐,解其纷”,与“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等训导,都是太上教人要减少欲望,效法于大道之用中。天下事物错综复杂,有藤缠而不能解者,有凝结而不能散者。人心欲望过盛,凡心过重,就如同作茧自缚,划地为牢一样,非要自挫其欲,自己解脱自己。就像蚕蛹一样,自解其缚,自脱而出。此即“解铃还需系铃人”。
修真人身处红尘,若能明心见性,不沉溺贪欲尘境,不陷入是非争讼,不过贪名利权贵。应事应物,随缘就势,万般矛盾,视若为一;万变纷纭显前,我心寂然不动;应对红尘,心如止水。眼明如日月,顺逆皆不迷。这是太上教给我们“解纷”的妙方。
“和其光”者,是说修真人混迹世俗,共处于凡尘之中,能以本性之光,独见其明。知其明,亦知其暗,不以独耀而去乱人。“和其光”,就是和其心德之光。一切有情无情众生,种种形色万物,虽形象不一,皆有此光。你我他之光,万物众生之光,皆来自宇宙本源,天下众生皆受佛光道烛的沐浴滋养。故我与万物同体同源。如能将我之光融合于众生之光中,则我心德之光即可通天彻地,可以直通本源,可以交感万物。和光之妙,有如以水投水,其水无二;以火投火,其火皆明;又如千万盏灯合聚一室,其光不分彼此,其明无际无量。修真人能混迹和光,与世同俗,一若灵芝与众草为伍,凤凰偕群鸟并飞,不闻其香而益香,不见其高而益高。此即“和其光”之妙。
修真人应视自己为一滴水,视众生万物为大海,惟有将这滴水融入大海,自体与共体合一,才能有所作用。与众生同体,与万物和光,其心境宽广如宇宙;与大道合一。无私奉献于众生,才能得众生万物之助,才能修道有成。“尘”即凡尘世界。既然能“和其光”,必能“同其尘”。“同尘”之妙,在于物我两忘,心清意定,常与众庶同尘世,不脱离社会,不逃避现实,不畏红尘艰难,不染世俗污垢,不弃于人,不弃于物。在红尘中能洁身自好,能化恶而取善,不自爱而爱人。观三界,犹如琉璃净界,一体同然;视万物,犹如灯灯相照,没有异色。心无起灭,意无憎爱;静观世界,无有则有,有有则无,一切皆即一,一即一切。如此“和光同尘”,则修心炼己之功成矣。
【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湛”即深沉之貌。“湛兮似若存”,是说修真者既得大道冲和之用,性海虚灵,心渊湛寂,可以融一真而入妙,可以混万理以归元。天外无极之眼睛,无不豁然通透;世间的凡欲凡情,无不了然觑(qu)破,看得湛湛清清。虚灵圆妙,浑浑沦沦,独立而不移。虽劫数升沉,天地改易,但我之真体如然,不灭不坏。故曰“湛兮似若存”。
我之真体既然常存,那个无体的真我之性,即与无极真空之体合为一体;我的无相之相,即与太极妙相之相同其相。到了这种境界,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我之妙性,未尝不是天地之始;我之真心,未尝不是万物之母。天地之造化,万物之生成,皆由乎我;造化既由我,造化即是我,我即是造化。如此非人非神,神通广大,长存不灭者,太上反问说:“吾不知谁之子?”这是太上对修道成真者的比拟。人人具有真性。这种先天真性,来自宇宙本源,在未分天地之先,即有此性;未立太极之始,我己在先,我之真我,便是有象帝之先。文中言“吾不知为谁之子,象帝之先”二句,即是此义。
“象”者,如日月星辰之挂于天,山川河流之显于地,这些便是象。“帝”者,主宰万物,运御乾坤,此便是帝。“象”与“帝”都是喻言大道运用之妙。人若能做到冲虚自谦,不盈不满,自然可以顿挫坚锐,化解烦忧。然后参和它的光景,互同它的尘象。但它依然是澄(chng清澈,透明)澄湛湛,和而不杂,同而不流,若存若亡于其间。倘若真能造到这种心境,完成这种素养,性命合一,形神俱妙,变化无穷。虽仍在尘世混迹,与常人无异;但却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实在是无法比拟他像个什么。假使真有一个能主宰万有的大帝,那么能创造大帝的又是谁?这种创造大帝与万物的根本功能,太上强名之曰“道”。但是道本无形,道本无名,叫他为“道”,便已非道。因此,只好形容他是“象帝之先”。
本章的原文原义,它的内涵流变,后世多是各取所需。有从修养方面去体会它的本意的;也有从对人处事等事功方面去领略它的妙用的。其实大道本是一个全息性、多层面的整体,它无处不有,无处不用,修之者存,失之者亡,丝毫不爽。
【本章说解】
大道之本体实用,说其大,天下莫能载;说其小,天下莫能破。荡荡无边,无声臭之可闻;空空无际,无征兆之可见。虽无影无声,却有理有气,无时不旋转于天地之间。经中所讲,正是大道冲用之妙义。人若能悟得此“冲”之用机,则一身之中,真气无时而不流通,阴阳无往而不顺适,无处而不生春。至此,即是“阴阳在吾手,造化在吾身”。此时,我之身,未尝不是象帝之先。身既同此身,必如此体认,冲用之旨,即可得矣。“冲”就是中,道冲而用之,就是执两用中,就是自然而然的用中之妙。
无为之道,就是先天河图中所深含的妙理。河图是从“中”而生发阴阳两大五行系统,也就是天地顺生人生物之道。河图中阴阳五行相合,呈现一气浑然的中和状态,这就是生圣逆运之道。“逆运”与“返还”的概念并不相同。逆运是运化五行归于中黄太极,形成先天占主导,后天为辅从的状态,复见父母未生前的面目,一气浑然。无为之中,是一种以道全角的修炼过程。以道全角,就是用五德这个根本、关键元素之一的“信”德,统驭其它四德,使仁义礼智四德散居在周边的基本元素,复归于中央一“信”之中,也就是将仁义礼智归于一心中,归于那个圆陀陀、光灼灼、活泼灵动的先天本源真心中。这就是“道冲而用之”的基本内涵。
圣人之德,在于和光同尘,这是圣人的虚心自然之妙。虚心就是冲用,冲用就是不盈;冲用不盈,就是由无极而太极,即是五行综整之三五合二五,二五合于一五,一五归本根的逆修之道。中,就归根而言,就是一气,一气流行,五元五德凝结不散,浑然形成先天的太极,不渗不漏。后天的五物五贼,先归服于先天的五元五德,进一步化而为纯阳。这样一来,先天气,后天气,两合为一,了性即了命,上德无为之道,河图的理义,就会完全展现出来。若能会得此义,则万物之宗,宇宙之本源,即可通可达。
修道者的“和光同尘”,正像魏伯阳真人在《参同契》中所云:“被褐怀玉,外示狂夫”。所以自古以来的大成者,为了济世度人,往往装疯卖傻,蓬头垢面,大智若愚,混迹世俗。例如济公活佛的喝烧酒、吃狗肉;吕纯阳(洞宾)祖师的三戏白牡丹等等。都是从和光同尘的观念出发,在尘中炼道心,在闹中磨真性,逆凡俗之反,修常道之真,这正是世人难以理解,更是难以做到的“颠倒颠”。
历史资料和文艺作品中的济公活佛,手中摇蒲扇,“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衣着破烂,一副行脚罗汉模样。有人说他爱食狗肉,好饮酒,疯疯颠颠,以为他不正经,其实这是把他看错了。济公看到一些出家修行者,口吃素斋,心怀鬼胎,少有善知识开悟佛法,多是心口不一。他不忍佛门慧命悬丝欲断,来到人世,化名“修缘”,普化众生,故装疯卖傻,游戏人间,专门与那些假修行者“作怪”。人说不能吃的,他偏要吃;你说不能去的,他偏要去。这种疯狂颠倒,逆法度人之为,一些浅智薄慧者,无法理解,以为他这个野颠僧是佛门的魔鬼。哪知他身颠心不颠,念的是“真正经”,不比那些“假正经”、“假悟空”强吗?其实那些假慈悲者,只不过混世而已。故当时的僧人都气他、骂他、恨他,时至今日,还有人误解他,说他是个“不净和尚”。而不知他乃是罗汉化身,日光之体,深藏三昧真道,故吃肉喝酒只到喉中,胃肠空空如也,只在口中幻化一下,以讽剌警醒僧侣同修而已。同时,他混迹世俗,和光同尘,不到佛寺,却到俗家,在尘世间广度化人,使世人德化归道,万家生佛。他那副没有“伪装”的德性,才是度化世人的“方便法门”。“世人笑我颠,我替世人怜”。这正是“和光同尘”的真义。
用中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仁”,就是爱护人与万物的仁慈、仁爱等爱心的表相。“天地不仁”,是说天地是在无心无意、无欲无为状态下,化生养育万物的仁善之德。天地本无心,以无心生养万物,不声不息,施恩无遗,为而不恃,生而不占有,为而不图报。这种纯粹质朴、大公无私的舍己精神。这种不言之仁,天地不知,人也不觉,故曰“天地不仁”。
天地的这种“不仁”,其实才是至高的上德。人若能知此“不仁”的内涵,修此“不仁”之至善,达到这种“不仁”的上德,即可与天地相融,感而遂通。身中之河车自会常转,性命的圆机即能无所不到,阴阳二气自然交感,真气自然充盈,就能与天地合一不二。
“仁”者,善也。爱人施善,慈悲为怀;无私无欲,真诚奉献;心地宽广,包容万物;舍己施人,不求回报者,才能称为真仁上德。仁为“五德”之首,五德即仁义礼智信。仁德有层次之分。修仁德要循序渐进,初修者要先分清善恶,划清善恶界限,见善者为之,见恶者远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除恶务尽,抑恶扬善,积沙成塔,积善累德。继而再由“有心”入“无心”,从“有仁”到“不仁”,终而进入此种上仁之境。有心行善不为德,无心修善即上德。此上德就是效法天地无心无为的“不仁”上德。
教人返朴归真,返本还源,由后天复返到先天。人自降生成长,有了后天知识之后,先天本性便被七情六欲所蒙蔽,先天智慧亦被后天识心所湮没。所以纯粹以后天意识用事,堕(duo)入贪嗔(chn)痴的苦海中,自造业障,自害其性,轮转于六道(指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难以拔脱。人们若能知有欲有知的害处,便自然“使知者不敢为也”。
圣人慈悲教化,化民以道德,教人要抑制后天欲望。开发先天智慧,以先天驾驭后天,以无为之道治理心身,以恬淡之心处世应物。能如此,天下自然归于无识无欲之先天大道。民无知而自朴,无欲而自正。圣人既以无为之道治民,人们也会保持淳朴的自然之性,不敢炫耀机巧之谋,不敢施以狡诈之心。同入无为,乐享天真。这是以德化民之根本,而并非无知者所言的“愚民政策”。
“为无为”,是说“道”的体性是“无为”,而道的功用,却是“无不为”。“为无为”就是用中之道,就是大道之一。概而言之,就是立于旋极,心处无极,运用太极。是体用的完美结合。若能使人民效法天地,常处于这种“无知无欲”的自然之道,虚无自然,无执无偏,则天下德化,民风纯朴,百姓自安。修真人心能常处“无知无欲”之境,自能以以无驭有,行“为无为”之事。无论治心治身,处世应物,心君自能清明,身体自能康宁,道果自可成就。
【本章说解】
此章名为“安民”。安民即安心。圣人秉天地之元炁而生,聚道德于一身而存。以无为之道教民,所以万善具备,万德周身。无私无我,无余无欠,无亲无疏,无分无别。济物之心无穷,忧民之心重重。天地虽大,圣人之德与天地同广;万民虽多,圣人与万民同其心。所以圣人不显山,不露水;不以聪明才智露于世,不以所能惑于人。倘若少有能所欲之心,少有聪明才智的显露,少有异常功能的炫耀,那便是有欲有为。此等所为,都是落入了后天的尘迹,都是无道的表现。自古以来,无论是功高天下的大德者,无论是德贯古今的大智慧者,从来都是效法天地之道,默默奉献,含而不露,功成身退。故圣人能以无为之治,安天下人之心。
此章经要,要在谈“无为”与“有为”的辩证关系。太上所说的“无为”,是言大道虚无之体,并非不为;而是不主张妄为,不用后天欲心去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相反相对立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相生相成的关系。有为与无为,就是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太上在本章中又引申出不争、不盗、不乱,以至于无知、无欲、无为。最终归结为“为无为”,这既是一个由后天返先天的过程,也是有为与无为的最好结合点。
人生存在这个有形世界,要生存,要发展,无论做人作事,无论学道修真,天天都在“为”。不为何以立命?不为何以为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为?以何种心态去为?以无私之心奉献社会,将小我溶于大公之中,则心中无私天地宽。其所为当为之事,为之有理,既能利己,又能利人,何乐而不为?怕只怕以一颗污浊的私欲之心,去为争名争利之事。其所为不仅害人,更在于伤己,乃至为害社会,那是罪恶之为!
对于修真者而言,“为无为”更有一层深义。不仅要无欲无私,心地纯静;更要在“为”中学会“无为”,身在尘中不染尘;在闹中去取静;在尘中学脱尘。经受顺逆正反的风雨洗礼,承受社会熔炉的冶炼。磨成一颗金刚不动心,造就成为大道器。造到无心无欲,无物无我:有无结合,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则道果垂手可得!
详究“民之争”,是因为“有欲”才有争;民之盗,是因为“有欲”才有盗;民之乱,是因为“见欲”而心才乱。心乱则行乱,才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宁。所以说,无论争、盗、乱,所表现的形式虽然不一,但其根源皆生于欲。所造成的失德、失性之害,却是一样的。所以经文末句以“为无为则无不治”,总归于治国、治家、治身、治心之实理,都在于无欲无为之道。
本章河上公名之为“安民”,而以“除嗜欲”、“守五神”为解,即所谓“治国与治身同也。”《汉书·艺文志》称道家之学为“君人南面之术”,其要旨为“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隋薛道衡《老氐(di)碑》文说:五千文“用之治身,则神清自静;用之治国,则反朴还淳。”统观《道德经》全文,自始至终,兼以治国与治身并论,做人与修真共参。它是站在宇宙本源的高度,阐述天地人万物之理。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其理就在身边,就在人心。悟与不悟,得与不得,却全在各人把握了。
道用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冲而用之”,“冲”,即中和、虚中之义。是言阴阳造化的机理。“或不盈”,不自满之义。大道以虚为体,以和为用。以虚为体者,体之于静也;以和为用者,用之于中也。故“冲”之所用,就是无为自然。换言之,冲就是虚而不满,但又源远流长,绵绵不绝。也可以解释为用中之道,不执一端,不执一偏,使阴阳处于平和之中。道的妙用在于用柔,在于中谦不已,犹如来自高山上的流泉,涓涓而流注不休,终而汇成无底之深潭。低谷之处,从不拒绝细流之水,无盈满,无止境。大道冲虚之用,又像宇空生天地万物一般,生生不已,源源不绝,永无休止,应用无方,量同太虚。天地虽大,天地却不知其大;万物虽多,万物却不觉其多。大道用冲之妙,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虚而有实,实而有虚。取之而不可得,舍之而不能去。其妙难探,其用莫测。此即是大道的“匿名藏誉,其用在中”之妙。
“冲而用之”的内涵,就是用中之道,凡事执两用中,器物不盈满才能盛物;山谷不盈,才能纳气;江海不盈,才能汇聚千流。从个人修养而论,修道的基本,首先要能冲虚处下,无论是修心养性,或是炼气养神,都要冲虚自然,永远不盈不满。人心不盈满,才能容纳天地万物,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去阴增阳,流存无碍而不住。凡是太过尖锐,或是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需冲之,使之平息。倘若尚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杂念,需要冲虚解脱。对于气息与精神,也要保养不拘,任其冲而不盈。如此存养纯熟,太和之炁,自然畅通无阻;心中的天地,自能太平祥和。
人体在有生之初,先天五行与后天五行两而为一,五物为五元所统摄,五贼五欲被五德所制,一举一动,都是先天主宰,后天意识只是役从,这是一种先天后天相统一的最佳状态,是修真者应当实践达到的最佳心身内环境。也是修道者复返先天,返老还童的心身生理状态。婴儿是以先天为主的生理状态,其静时,是先天五元状态;其动时,则是五德状态。他们的动静都是先天用事,虽也有喜怒哀乐夹杂其中,但都是出于无心,喜而不留,怒而不迁,哀而不伤,乐而不淫,都处在正常的生理阈(yu)值以内,处在中间值状态。
古人将这种“虽发皆中而不偏”状态,称之为“和”,统称为“中和”或“冲和”。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无欲”或“清心寡欲”状态。修道者所说的“无欲”,并不是木呆状态,更不是植物人状态,而是要使后天心理活动保持在中和的状态。虽说喜怒哀乐欲等人的属性难免不有,但都是轻微而和谐的反应而已。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体内的精、神、魂、魄、意这些生理系统,就会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不生紊乱而内哄。体内也不会出现超过生理阈(yu)值时所产生的毒素、抑制素、干扰素等毒汁的伤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五元五德系统的主宰作用,使修者不断进入更深层的先天领域,终而完成复返先天的全过程。
人体内的先天系统与后天系统,在中和的心理状态下,才能和谐统一,体内的阴阳系统就会自然相冲相交。河图所表达的二五阳阳中所含的精华,就会发生玄妙的结合,凝结为一体。这种耦合过程,就是相冲相生,阴阳相合,不是先天动而后天成,便是后天动而先天成。真不离假,假不离真,真赖假以全,假赖真而存。浑然一体,无伤无损,圆成具足。就像河图中的阴阳五行同居,先天五行处于主导之先,后天五行处于辅从之后,形成一气流行之象。古人教导的“穷取娘生面”,就是指的这种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冲和心理生理状态。
人体成长发育成熟之后,先天光炁发育盈足,就会出现阳极而阴生,先天交于后天。由先天占主导,后天处仆从,发展到后天占主导,先天居偏位。于是体内先天三元系统逐渐亏损,发生不稳定状态,出现魂魄不定,欲心起而精窍开,心意乱而性迷蒙。因体内失去先天正气的主宰,识神、浊精、游魂、鬼魂、妄意等阴性物质一并兴浪,而生成喜怒哀乐欲。这五贼相互勾结,兴风作浪,扰乱内环境,戕(qing)害真主人。先天的元神、元精、元气、元性、元情这五大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受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仁义礼智信这五德的稳定,使人体内环境的五元、五德这两大先天机制渐次剥销。直至体内先天尽失,阴气猖獗,阳气耗尽,步入死亡之路。这就是“顺生人”之道。
惟有圣人能掌握先天之学,能在先天未发展到颠峰,尚未由阳转阴之前,及时依理依法保阳不损,这个阳就是五元五德。在后天将生成,尚未对心身内环境造成干扰破坏时,就及时依理依法退阴,此阴就是后天识心欲望所产生的五物五贼。圣人知此先天与后天的变化之机,并能自如地借用后天养先天,以先天化后天,行“为无为”之道,直入圣基。
“或不盈”三字,“或”,常也。道常虚无而不盈满,故曰“或不盈”。“或不盈”是对大道德性的强名比喻。大道实际未尝不盈,只是就其虚中而言,所以谓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渊兮似万物之宗”,“渊”者,深广莫测之义。“宗”者,根也。道渊深而不可测,广而不可量。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但它却是生化天地万物的根宗,是宇宙的本源。
“渊兮似万物之宗”,是承接上句而进一步言道。是说大道不仅“冲而用之”,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道的太和之气,充满乾坤,其量包容天地,其神贵乎古今,其德遍乎天下。无论胎卵湿化,无论飞潜动植,这种太和之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大道的本体却是空空洞洞,浑然无一物,视若不见,用却有余。好象百川朝海,而海却永不见其盈满。其势浩浩渊渊,永无穷尽。这就是“渊兮似万物之宗”之义。
万物非道而不生,非道而不成,非道而不有,非道而不立。大道之本体,涵养万物而不匮;大道之妙用,冲和万物而不遗。其理幽深,不可以人的主观意识心所能得;其用隐妙,不可能以文字语言说清楚。但是世间万物,物物有道,处处是道,道皆负载在事物之中。但若探其大道冲用之机,参其深玄之理,似乎既非一、又非二,无穷无尽。万物来自大道无极之宗。万物在大道主宰下生育发展。万物最终又复返于本源。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锐”者,锋芒毕露之利刃也。“挫”,就是磨砺、抑止之意。“挫其锐”,是说凡是过刚过强的事物,都有棱角,容易伤人,故不合道性。譬如人心的争胜好强,恃才高傲,盛气凌人,逞能显才。这种傲气十足的人,处事待物,咄(duo)咄逼人,言谈举止,必失谦德。若不挫其锐气,不磨去棱角,必会伤己害人。故应当敛神以静,去识忘巧,悔过自省,使锋芒不露,棱角无存。故曰“挫其锐”。
修真人当知:人若有过锐之傲气,皆因体内阴性物质偏盛,中气不足;正不压邪,阳不制阴,阴阳不平所致。故修真者应当不断加强清阴增阳,常处下位,常立谦德。有才而不露,有智而不用,虽有功能而不乱施。抱素致和,若痴若愚,抱中守一,遇事冷静。如此持久自磨,锐气自可销匿,其道自可用中。
“解其纷”,挫锐之法,在于解其纷。“纷”者,人心之乱也。不解纷,锐也难以挫去。“锐”与“纷”,都是指人心欲望而言。人欲之锐,可以起争盗心;人欲之纷,可以生烦乱心。故“挫其锐,解其纷”,与“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等训导,都是太上教人要减少欲望,效法于大道之用中。天下事物错综复杂,有藤缠而不能解者,有凝结而不能散者。人心欲望过盛,凡心过重,就如同作茧自缚,划地为牢一样,非要自挫其欲,自己解脱自己。就像蚕蛹一样,自解其缚,自脱而出。此即“解铃还需系铃人”。
修真人身处红尘,若能明心见性,不沉溺贪欲尘境,不陷入是非争讼,不过贪名利权贵。应事应物,随缘就势,万般矛盾,视若为一;万变纷纭显前,我心寂然不动;应对红尘,心如止水。眼明如日月,顺逆皆不迷。这是太上教给我们“解纷”的妙方。
“和其光”者,是说修真人混迹世俗,共处于凡尘之中,能以本性之光,独见其明。知其明,亦知其暗,不以独耀而去乱人。“和其光”,就是和其心德之光。一切有情无情众生,种种形色万物,虽形象不一,皆有此光。你我他之光,万物众生之光,皆来自宇宙本源,天下众生皆受佛光道烛的沐浴滋养。故我与万物同体同源。如能将我之光融合于众生之光中,则我心德之光即可通天彻地,可以直通本源,可以交感万物。和光之妙,有如以水投水,其水无二;以火投火,其火皆明;又如千万盏灯合聚一室,其光不分彼此,其明无际无量。修真人能混迹和光,与世同俗,一若灵芝与众草为伍,凤凰偕群鸟并飞,不闻其香而益香,不见其高而益高。此即“和其光”之妙。
修真人应视自己为一滴水,视众生万物为大海,惟有将这滴水融入大海,自体与共体合一,才能有所作用。与众生同体,与万物和光,其心境宽广如宇宙;与大道合一。无私奉献于众生,才能得众生万物之助,才能修道有成。“尘”即凡尘世界。既然能“和其光”,必能“同其尘”。“同尘”之妙,在于物我两忘,心清意定,常与众庶同尘世,不脱离社会,不逃避现实,不畏红尘艰难,不染世俗污垢,不弃于人,不弃于物。在红尘中能洁身自好,能化恶而取善,不自爱而爱人。观三界,犹如琉璃净界,一体同然;视万物,犹如灯灯相照,没有异色。心无起灭,意无憎爱;静观世界,无有则有,有有则无,一切皆即一,一即一切。如此“和光同尘”,则修心炼己之功成矣。
【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湛”即深沉之貌。“湛兮似若存”,是说修真者既得大道冲和之用,性海虚灵,心渊湛寂,可以融一真而入妙,可以混万理以归元。天外无极之眼睛,无不豁然通透;世间的凡欲凡情,无不了然觑(qu)破,看得湛湛清清。虚灵圆妙,浑浑沦沦,独立而不移。虽劫数升沉,天地改易,但我之真体如然,不灭不坏。故曰“湛兮似若存”。
我之真体既然常存,那个无体的真我之性,即与无极真空之体合为一体;我的无相之相,即与太极妙相之相同其相。到了这种境界,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我之妙性,未尝不是天地之始;我之真心,未尝不是万物之母。天地之造化,万物之生成,皆由乎我;造化既由我,造化即是我,我即是造化。如此非人非神,神通广大,长存不灭者,太上反问说:“吾不知谁之子?”这是太上对修道成真者的比拟。人人具有真性。这种先天真性,来自宇宙本源,在未分天地之先,即有此性;未立太极之始,我己在先,我之真我,便是有象帝之先。文中言“吾不知为谁之子,象帝之先”二句,即是此义。
“象”者,如日月星辰之挂于天,山川河流之显于地,这些便是象。“帝”者,主宰万物,运御乾坤,此便是帝。“象”与“帝”都是喻言大道运用之妙。人若能做到冲虚自谦,不盈不满,自然可以顿挫坚锐,化解烦忧。然后参和它的光景,互同它的尘象。但它依然是澄(chng清澈,透明)澄湛湛,和而不杂,同而不流,若存若亡于其间。倘若真能造到这种心境,完成这种素养,性命合一,形神俱妙,变化无穷。虽仍在尘世混迹,与常人无异;但却似人而非人,似神而非神,实在是无法比拟他像个什么。假使真有一个能主宰万有的大帝,那么能创造大帝的又是谁?这种创造大帝与万物的根本功能,太上强名之曰“道”。但是道本无形,道本无名,叫他为“道”,便已非道。因此,只好形容他是“象帝之先”。
本章的原文原义,它的内涵流变,后世多是各取所需。有从修养方面去体会它的本意的;也有从对人处事等事功方面去领略它的妙用的。其实大道本是一个全息性、多层面的整体,它无处不有,无处不用,修之者存,失之者亡,丝毫不爽。
【本章说解】
大道之本体实用,说其大,天下莫能载;说其小,天下莫能破。荡荡无边,无声臭之可闻;空空无际,无征兆之可见。虽无影无声,却有理有气,无时不旋转于天地之间。经中所讲,正是大道冲用之妙义。人若能悟得此“冲”之用机,则一身之中,真气无时而不流通,阴阳无往而不顺适,无处而不生春。至此,即是“阴阳在吾手,造化在吾身”。此时,我之身,未尝不是象帝之先。身既同此身,必如此体认,冲用之旨,即可得矣。“冲”就是中,道冲而用之,就是执两用中,就是自然而然的用中之妙。
无为之道,就是先天河图中所深含的妙理。河图是从“中”而生发阴阳两大五行系统,也就是天地顺生人生物之道。河图中阴阳五行相合,呈现一气浑然的中和状态,这就是生圣逆运之道。“逆运”与“返还”的概念并不相同。逆运是运化五行归于中黄太极,形成先天占主导,后天为辅从的状态,复见父母未生前的面目,一气浑然。无为之中,是一种以道全角的修炼过程。以道全角,就是用五德这个根本、关键元素之一的“信”德,统驭其它四德,使仁义礼智四德散居在周边的基本元素,复归于中央一“信”之中,也就是将仁义礼智归于一心中,归于那个圆陀陀、光灼灼、活泼灵动的先天本源真心中。这就是“道冲而用之”的基本内涵。
圣人之德,在于和光同尘,这是圣人的虚心自然之妙。虚心就是冲用,冲用就是不盈;冲用不盈,就是由无极而太极,即是五行综整之三五合二五,二五合于一五,一五归本根的逆修之道。中,就归根而言,就是一气,一气流行,五元五德凝结不散,浑然形成先天的太极,不渗不漏。后天的五物五贼,先归服于先天的五元五德,进一步化而为纯阳。这样一来,先天气,后天气,两合为一,了性即了命,上德无为之道,河图的理义,就会完全展现出来。若能会得此义,则万物之宗,宇宙之本源,即可通可达。
修道者的“和光同尘”,正像魏伯阳真人在《参同契》中所云:“被褐怀玉,外示狂夫”。所以自古以来的大成者,为了济世度人,往往装疯卖傻,蓬头垢面,大智若愚,混迹世俗。例如济公活佛的喝烧酒、吃狗肉;吕纯阳(洞宾)祖师的三戏白牡丹等等。都是从和光同尘的观念出发,在尘中炼道心,在闹中磨真性,逆凡俗之反,修常道之真,这正是世人难以理解,更是难以做到的“颠倒颠”。
历史资料和文艺作品中的济公活佛,手中摇蒲扇,“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衣着破烂,一副行脚罗汉模样。有人说他爱食狗肉,好饮酒,疯疯颠颠,以为他不正经,其实这是把他看错了。济公看到一些出家修行者,口吃素斋,心怀鬼胎,少有善知识开悟佛法,多是心口不一。他不忍佛门慧命悬丝欲断,来到人世,化名“修缘”,普化众生,故装疯卖傻,游戏人间,专门与那些假修行者“作怪”。人说不能吃的,他偏要吃;你说不能去的,他偏要去。这种疯狂颠倒,逆法度人之为,一些浅智薄慧者,无法理解,以为他这个野颠僧是佛门的魔鬼。哪知他身颠心不颠,念的是“真正经”,不比那些“假正经”、“假悟空”强吗?其实那些假慈悲者,只不过混世而已。故当时的僧人都气他、骂他、恨他,时至今日,还有人误解他,说他是个“不净和尚”。而不知他乃是罗汉化身,日光之体,深藏三昧真道,故吃肉喝酒只到喉中,胃肠空空如也,只在口中幻化一下,以讽剌警醒僧侣同修而已。同时,他混迹世俗,和光同尘,不到佛寺,却到俗家,在尘世间广度化人,使世人德化归道,万家生佛。他那副没有“伪装”的德性,才是度化世人的“方便法门”。“世人笑我颠,我替世人怜”。这正是“和光同尘”的真义。
用中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仁”,就是爱护人与万物的仁慈、仁爱等爱心的表相。“天地不仁”,是说天地是在无心无意、无欲无为状态下,化生养育万物的仁善之德。天地本无心,以无心生养万物,不声不息,施恩无遗,为而不恃,生而不占有,为而不图报。这种纯粹质朴、大公无私的舍己精神。这种不言之仁,天地不知,人也不觉,故曰“天地不仁”。
天地的这种“不仁”,其实才是至高的上德。人若能知此“不仁”的内涵,修此“不仁”之至善,达到这种“不仁”的上德,即可与天地相融,感而遂通。身中之河车自会常转,性命的圆机即能无所不到,阴阳二气自然交感,真气自然充盈,就能与天地合一不二。
“仁”者,善也。爱人施善,慈悲为怀;无私无欲,真诚奉献;心地宽广,包容万物;舍己施人,不求回报者,才能称为真仁上德。仁为“五德”之首,五德即仁义礼智信。仁德有层次之分。修仁德要循序渐进,初修者要先分清善恶,划清善恶界限,见善者为之,见恶者远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除恶务尽,抑恶扬善,积沙成塔,积善累德。继而再由“有心”入“无心”,从“有仁”到“不仁”,终而进入此种上仁之境。有心行善不为德,无心修善即上德。此上德就是效法天地无心无为的“不仁”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