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biquge3.cc,唐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五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早间, 沈绥在晋国公主府逗留了不到半个时辰便离开了。其间只在书房与李瑾月、徐玠交谈, 未曾离开过书房的范围。临走时她也没去见杨玉环,这是问了问杨玉环的情况。小姑娘自宫中回来后, 就一直将自己关在屋内,根本不出来,但好歹还能进食, 暂时无碍。
沈绥的行踪, 也在金吾卫的监视之下, 不久后,她在公主府内做了什么事, 就都传入了宫中。沈绥之所以未曾拿到晋国公主府的通行令, 正是因为圣人对她起了疑心,怀疑她与李瑾月之间的关系。因为据报, 沈绥在幽州时与李瑾月过从甚密,皇帝对李瑾月的动向素来关心, 自然不会遗漏。所以早先李瑾月背上谋害武惠妃的嫌疑时, 圣人下意识地对沈绥也有了怀疑之心, 自觉不能放手让她单独破案, 因此让明珪主持此案的审理, 沈绥只作为协理。之所以没有完全将沈绥撇除在外, 除了确实欣赏她的破案能力之外,也有几分试探她与李瑾月关系的意图。
当然这一切, 沈绥都是知情的。在幽州时, 她确实是故意流露出了与李瑾月关系匪浅的消息, 也是故意让长安这边注意到她与李瑾月可能站在同一阵营。她的目的,也在于试探。长安朝堂的水很深,究竟有多少人是李瑾月潜在的敌人,即便是沈绥也很难一次性看清。她稍稍流露自己与李瑾月的关系,一切有异动的人也就一目了然了。即便可能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处在观望状态,但至少她可以弄清楚一部分最先动起来的人,这一部分人也是目前最为需要她们注意的人。他们在得知沈绥有可能效忠李瑾月后就坐不住了,显然与李瑾月之间存在比较强烈的利害关系。换言之,也是比较危险的一部分人。
如今看来,这一部分人,已经浮出水面了。右相萧嵩、黄门侍郎李林甫,此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的势力集团,很有可能与策划了武惠妃之死以嫁祸李瑾月的罪魁祸首有着不同程度的牵连。在李瑾月背上谋害罪名时,他们拼命落井下石,做得也已然很是明显。
萧嵩乃是大教皇的人,六大祭司中,他正是天之祭祀。沈绥这么长时间也一直在调查他,手中已经握有了他暗中经营黑火/药,克扣军需物资,与邪教成员勾结牟取暴利等等实锤铁证。一旦亮出来,必会在萧嵩所代表的陇右军一系内掀起巨大波澜。萧嵩也很有可能知道沈绥的秘密,但奇怪的是他完全没有声张出去,可能是遵循了大教皇的命令。二人虽然看似毫无接触,也全无仇怨,但实际上已然是水火不容之势。萧嵩率先发难,要一下摁死她和李瑾月,沈绥很能理解。但是,他之上的大教皇,却像是影子一般,无论千羽门如何去查,都查不到蛛丝马迹,所有线索在即将指明大教皇身份之前,都被巧妙地切断了。
李林甫,在沈绥看来此人或许并不是邪教内部成员,但他是墙头草,之前他因着武惠妃受宠,站在了寿王的阵营之中,故而武惠妃过世,他必然会利用此机会给寿王的政敌一记重击,至少要打得对方长时间内爬不起来才算成功。他到底与武惠妃之死有没有关系,若有,又是什么关系?沈绥目前很难判断。殿审之时,他虽然也说了两句风凉话,但实际上态度暧昧,也很难判断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要陷害李瑾月。或许在他看来,寿王与李瑾月注定难以结成联盟,又或许他不知从什么途径知晓了李瑾月与忠王私下的联盟关系,如此才能形成他借用武惠妃之死向李瑾月发难的理由,然而实际上这个理由并不充分。
李林甫心思复杂,与其相比,年轻的寿王就显得很是稚嫩了。不过寿王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忍,或许是有个强势的母亲的缘故,他无论被别人如何攻讦挤兑,都像是没事人一般,显得毫不在乎。这份气度,倒也算是不俗。这一次杨玉环之事,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打击,而且这个女孩子是在他与他父亲之间“选择”了他的父亲,这让他简直无地自容。不过,估计寿王这会儿也该回过味来,想明白当时大殿上杨玉环为何会那般说话了。
当时大殿上,站在寿王、萧嵩与李林甫对立面的,是左相韩休、右金吾卫大将军杨朔与大理寺少卿明珪。杨朔大将军素来忠心耿耿,这么多年担任宫廷守卫,只效忠于皇室与皇帝,他是中立态度基本可以确认。虽然此次,他手底下有个守卫宫门的裨将很奇怪地做了假证,以至于对李瑾月形成了很不利的证词。但沈绥仍然不认为这是杨朔指使的,因为他的动机太微弱了,几乎可以忽略。那个奇怪的裨将,应当背后藏着更深的内幕。
左相韩休与右相萧嵩乃是政敌,这是朝中人都心知肚明的事。萧嵩眼下似乎是支持寿王,那么想来韩休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忠王阵营的人。不过沈绥却认为他是直臣,此人的脾气出了名的直,也是屡次犯言直谏,惹恼了圣人。其实韩休是个很简单的人,他卷入朝堂争斗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卷入,以他的脾气也很难赢到最后。故而,沈绥基本将其排除在外。
眼下,有一个人的行为却让沈绥迷惑了,那就是明珪。原本沈绥也认为明珪乃是中... -->>
五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早间, 沈绥在晋国公主府逗留了不到半个时辰便离开了。其间只在书房与李瑾月、徐玠交谈, 未曾离开过书房的范围。临走时她也没去见杨玉环,这是问了问杨玉环的情况。小姑娘自宫中回来后, 就一直将自己关在屋内,根本不出来,但好歹还能进食, 暂时无碍。
沈绥的行踪, 也在金吾卫的监视之下, 不久后,她在公主府内做了什么事, 就都传入了宫中。沈绥之所以未曾拿到晋国公主府的通行令, 正是因为圣人对她起了疑心,怀疑她与李瑾月之间的关系。因为据报, 沈绥在幽州时与李瑾月过从甚密,皇帝对李瑾月的动向素来关心, 自然不会遗漏。所以早先李瑾月背上谋害武惠妃的嫌疑时, 圣人下意识地对沈绥也有了怀疑之心, 自觉不能放手让她单独破案, 因此让明珪主持此案的审理, 沈绥只作为协理。之所以没有完全将沈绥撇除在外, 除了确实欣赏她的破案能力之外,也有几分试探她与李瑾月关系的意图。
当然这一切, 沈绥都是知情的。在幽州时, 她确实是故意流露出了与李瑾月关系匪浅的消息, 也是故意让长安这边注意到她与李瑾月可能站在同一阵营。她的目的,也在于试探。长安朝堂的水很深,究竟有多少人是李瑾月潜在的敌人,即便是沈绥也很难一次性看清。她稍稍流露自己与李瑾月的关系,一切有异动的人也就一目了然了。即便可能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处在观望状态,但至少她可以弄清楚一部分最先动起来的人,这一部分人也是目前最为需要她们注意的人。他们在得知沈绥有可能效忠李瑾月后就坐不住了,显然与李瑾月之间存在比较强烈的利害关系。换言之,也是比较危险的一部分人。
如今看来,这一部分人,已经浮出水面了。右相萧嵩、黄门侍郎李林甫,此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的势力集团,很有可能与策划了武惠妃之死以嫁祸李瑾月的罪魁祸首有着不同程度的牵连。在李瑾月背上谋害罪名时,他们拼命落井下石,做得也已然很是明显。
萧嵩乃是大教皇的人,六大祭司中,他正是天之祭祀。沈绥这么长时间也一直在调查他,手中已经握有了他暗中经营黑火/药,克扣军需物资,与邪教成员勾结牟取暴利等等实锤铁证。一旦亮出来,必会在萧嵩所代表的陇右军一系内掀起巨大波澜。萧嵩也很有可能知道沈绥的秘密,但奇怪的是他完全没有声张出去,可能是遵循了大教皇的命令。二人虽然看似毫无接触,也全无仇怨,但实际上已然是水火不容之势。萧嵩率先发难,要一下摁死她和李瑾月,沈绥很能理解。但是,他之上的大教皇,却像是影子一般,无论千羽门如何去查,都查不到蛛丝马迹,所有线索在即将指明大教皇身份之前,都被巧妙地切断了。
李林甫,在沈绥看来此人或许并不是邪教内部成员,但他是墙头草,之前他因着武惠妃受宠,站在了寿王的阵营之中,故而武惠妃过世,他必然会利用此机会给寿王的政敌一记重击,至少要打得对方长时间内爬不起来才算成功。他到底与武惠妃之死有没有关系,若有,又是什么关系?沈绥目前很难判断。殿审之时,他虽然也说了两句风凉话,但实际上态度暧昧,也很难判断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要陷害李瑾月。或许在他看来,寿王与李瑾月注定难以结成联盟,又或许他不知从什么途径知晓了李瑾月与忠王私下的联盟关系,如此才能形成他借用武惠妃之死向李瑾月发难的理由,然而实际上这个理由并不充分。
李林甫心思复杂,与其相比,年轻的寿王就显得很是稚嫩了。不过寿王唯一的优点就是能忍,或许是有个强势的母亲的缘故,他无论被别人如何攻讦挤兑,都像是没事人一般,显得毫不在乎。这份气度,倒也算是不俗。这一次杨玉环之事,对他来说也是一次打击,而且这个女孩子是在他与他父亲之间“选择”了他的父亲,这让他简直无地自容。不过,估计寿王这会儿也该回过味来,想明白当时大殿上杨玉环为何会那般说话了。
当时大殿上,站在寿王、萧嵩与李林甫对立面的,是左相韩休、右金吾卫大将军杨朔与大理寺少卿明珪。杨朔大将军素来忠心耿耿,这么多年担任宫廷守卫,只效忠于皇室与皇帝,他是中立态度基本可以确认。虽然此次,他手底下有个守卫宫门的裨将很奇怪地做了假证,以至于对李瑾月形成了很不利的证词。但沈绥仍然不认为这是杨朔指使的,因为他的动机太微弱了,几乎可以忽略。那个奇怪的裨将,应当背后藏着更深的内幕。
左相韩休与右相萧嵩乃是政敌,这是朝中人都心知肚明的事。萧嵩眼下似乎是支持寿王,那么想来韩休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忠王阵营的人。不过沈绥却认为他是直臣,此人的脾气出了名的直,也是屡次犯言直谏,惹恼了圣人。其实韩休是个很简单的人,他卷入朝堂争斗的可能性不大,即便卷入,以他的脾气也很难赢到最后。故而,沈绥基本将其排除在外。
眼下,有一个人的行为却让沈绥迷惑了,那就是明珪。原本沈绥也认为明珪乃是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