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道德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1]者,吾得执[2]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3]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4]斫。
夫代大匠斫[5]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
[1]奇:奇怪,诡异。
[2]执:捉拿,押解。
[3]司杀者:指专管杀人的人。
[4]大匠:高级工匠。
[5]斫:砍、削。
译文
人民不怕死,为何还用死来威胁呢?
如果人民真的怕死,那对于那些作恶作乱的,我就可依法杀掉他们。
谁还敢作恶呢?
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代替刑戮者乱杀人。
这就好像代替高级木匠去砍木头,那些代替木匠去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解读心得
1.本章说明统治者不要施暴政,乱杀人民。因为这不仅是违背天道的,而且民不畏死,以死相威胁并不能起到作用。
2.老子反对重刑,但不得不施行刑罚时,也要有专人负责,司杀者不能代替刑戮者,小工不能代替大匠。天地万物各有所司,不能胡乱代替。否则,就只能自伤伤人。
3.现实中,很多人操心过多,或者严苛于人,对人不放心,横加干涉,插手别人的事,甚至越俎代庖,岂不知,这不仅于事无补,好心没好报,而且会打乱原有的秩序,好心做成坏事。所以当戒之。
前人校注
治国者刑罚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
--河上公
见利则忘生,是不畏死。
--司马光
政烦刑重,民无所措手足,则常不畏死。虽以死惧之,无益也。民宽于政,常乐生畏死。
--苏辙
天将去恶,必假手于一人。
--司马光
天道至明,司杀有常,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斗勺运移,以节度行之。人君欲代杀之,是犹拙夫代大匠斫木,劳而无功也。代天杀者,失纲纪,不得其纪纲,还受其殃也。
--河上公
天之生民,必有以养之。而人不知天,不安命,横肆贪欲以养生。甚至不顾利害,而无忌惮以作恶,是乃不畏三威。天道昭昭,必将有以杀之矣。
--憨山德清
经典故事
越俎代庖的故事
《庄子·逍遥游》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阳城有一位很有才能和修养的人,名叫许由。他在箕山隐居,人们都对他心向往之,都久仰其大名,都很想见到他。
当时,尧帝也听说了许由的贤名,想把帝位禅让给他。于是,尧帝就把他召来,对他说:"你看,天上有日月在,而蜡烛还不熄灭,它的光亮同日月比,真是太微不足道了!上天已经下了及时雨,但还要人工去灌溉,这不是徒劳吗?说明我们天下还有很多问题要处理。先生很有才华,如果当了帝王,一定会治理好天下。如果我继续占着这个帝位,实在感觉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吧!"许由并不想登帝位,连忙推辞说:"您已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再来代替你,这怎么行呢?鹪鹩在森林里筑巢,占一根树枝就行了;鼹鼠在河边饮水,顶多喝满一肚子就够了。算了,我的君主!我要天下有什么用呢?厨师在祭祀时,又做菜,又备酒,忙得不可开交,可是掌管祭祀的人,并不能因为厨师忙碌就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丢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厨师做菜、备酒。就算你丢了天下不管,我也决不会代替你。"说罢,许由就回到自己隐居的箕山种田去了。
后人十分欣赏尧帝和许由互相推让的态度,所以产生了越俎代庖这个成语。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做饭备酒,比喻超出自己的能力和业务范围去干涉和处理别人的事情。
许由推让帝位,正是他有自知之明,安分守己,不轻易越位的表现。相反,一些人不自量力,自以为是,动辄干涉他人的事情,甚至越俎代庖,结果往往不得人心,于事无补,而且还容易给自己带来多事的祸患,所以老子说"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1]者,吾得执[2]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3]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4]斫。
夫代大匠斫[5]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
[1]奇:奇怪,诡异。
[2]执:捉拿,押解。
[3]司杀者:指专管杀人的人。
[4]大匠:高级工匠。
[5]斫:砍、削。
译文
人民不怕死,为何还用死来威胁呢?
如果人民真的怕死,那对于那些作恶作乱的,我就可依法杀掉他们。
谁还敢作恶呢?
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代替刑戮者乱杀人。
这就好像代替高级木匠去砍木头,那些代替木匠去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解读心得
1.本章说明统治者不要施暴政,乱杀人民。因为这不仅是违背天道的,而且民不畏死,以死相威胁并不能起到作用。
2.老子反对重刑,但不得不施行刑罚时,也要有专人负责,司杀者不能代替刑戮者,小工不能代替大匠。天地万物各有所司,不能胡乱代替。否则,就只能自伤伤人。
3.现实中,很多人操心过多,或者严苛于人,对人不放心,横加干涉,插手别人的事,甚至越俎代庖,岂不知,这不仅于事无补,好心没好报,而且会打乱原有的秩序,好心做成坏事。所以当戒之。
前人校注
治国者刑罚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
--河上公
见利则忘生,是不畏死。
--司马光
政烦刑重,民无所措手足,则常不畏死。虽以死惧之,无益也。民宽于政,常乐生畏死。
--苏辙
天将去恶,必假手于一人。
--司马光
天道至明,司杀有常,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斗勺运移,以节度行之。人君欲代杀之,是犹拙夫代大匠斫木,劳而无功也。代天杀者,失纲纪,不得其纪纲,还受其殃也。
--河上公
天之生民,必有以养之。而人不知天,不安命,横肆贪欲以养生。甚至不顾利害,而无忌惮以作恶,是乃不畏三威。天道昭昭,必将有以杀之矣。
--憨山德清
经典故事
越俎代庖的故事
《庄子·逍遥游》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阳城有一位很有才能和修养的人,名叫许由。他在箕山隐居,人们都对他心向往之,都久仰其大名,都很想见到他。
当时,尧帝也听说了许由的贤名,想把帝位禅让给他。于是,尧帝就把他召来,对他说:"你看,天上有日月在,而蜡烛还不熄灭,它的光亮同日月比,真是太微不足道了!上天已经下了及时雨,但还要人工去灌溉,这不是徒劳吗?说明我们天下还有很多问题要处理。先生很有才华,如果当了帝王,一定会治理好天下。如果我继续占着这个帝位,实在感觉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您吧!"许由并不想登帝位,连忙推辞说:"您已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我再来代替你,这怎么行呢?鹪鹩在森林里筑巢,占一根树枝就行了;鼹鼠在河边饮水,顶多喝满一肚子就够了。算了,我的君主!我要天下有什么用呢?厨师在祭祀时,又做菜,又备酒,忙得不可开交,可是掌管祭祀的人,并不能因为厨师忙碌就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丢下手中的祭祀用具,去代替厨师做菜、备酒。就算你丢了天下不管,我也决不会代替你。"说罢,许由就回到自己隐居的箕山种田去了。
后人十分欣赏尧帝和许由互相推让的态度,所以产生了越俎代庖这个成语。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做饭备酒,比喻超出自己的能力和业务范围去干涉和处理别人的事情。
许由推让帝位,正是他有自知之明,安分守己,不轻易越位的表现。相反,一些人不自量力,自以为是,动辄干涉他人的事情,甚至越俎代庖,结果往往不得人心,于事无补,而且还容易给自己带来多事的祸患,所以老子说"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