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帝国霸业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他领兵打仗时仿佛一个天才,可是搞起政治来却像一个傻子。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用消极对抗的方式来要挟刘邦,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他应该玩儿命似的为刘邦卖命,然后等事成之后急流勇退。做臣子的就是这样,只可与君王虑始,不可与其乐成。这是时代的游戏规则,谁也别想违背。韩信不懂得与时俱进,他的悲惨结局具有必然性。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开年后的第三个月),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大战开始了,曾经的盖世英雄楚霸王走到了他生命的终点,而为霸王敲响丧钟的正是韩信,他接受汉王刘邦的委任状,全权指挥联军部队。不出意外,楚军被击败了,项羽逃到乌江边自刎而死。
在垓下之战中,韩信将部队分为三队,用车轮战消耗楚军,在楚军被击败,退回营寨坚守不出时,他又想了四面楚歌的办法,彻底瓦解了楚军的斗志,也让霸王的心理彻底崩溃,不战而逃。
击杀项羽后,韩信走到了他人生的顶峰,他当然沉醉了,但是当他醒过来却发现,刘邦已经站在他的旁边,手里拿着兵符,二年前的那一幕又上演了。刘邦在消灭项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夺了韩信的兵权。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都在预料之中了,韩信被剥夺齐王爵位,受封为楚王。虽然同是王,但是偏僻的楚国怎么能与富庶的齐国相比,然后,他又被抓捕进京,刘邦给他的罪名是:“有人说你想谋反。”这或许有吧。一千年后,宋朝有人将刘邦的这一手发扬光大,用同样的罪名处死了国家砥柱,这个罪名就是“莫须有”,这个人就是秦桧。
公元前196年,刘邦出征去平叛,韩信被吕后杀死,这位曾经为刘邦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杰出军事家、白痴政治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36岁。他用他的生命证实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一句箴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九嶷山下,一条河流向东蜿蜒而去,犹如一条长龙,流过上千里,滚滚东逝,注入长江。
这条河,便是著名的湘江。湘江沿岸,是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千年以前,这些是怎样的地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飞此,即向北回,没有丝毫眷恋。长沙,更是荒漠之地,蛮夷之国。过去几千年,多少罪臣流放于此!多少官员贬黜于此!
湘江,你奔腾无语,但你见证了多少迁客骚人的流离!你见过了多少文人们的断肠,你饮尽了多少谪臣的眼泪!
两千一百多年前,几辆破旧的马车从远处缓缓驶来,到了湘江边,车夫吆喝住马,跳下马车,向着江面四处望望。茫茫江水,缓缓流逝着。
没有过客,没有船夫,只有大江奔腾。一切显得这么宁静。
马车夫走到车前,说:“大人,到湘江边了,我们得找条船过去。”
“湘江?”车里的人似乎在喃喃自语。一会儿,帘子掀开,一个年轻人走了下来。他望着茫茫江面,半晌,一句话也没说。车夫看看他,他冷峻的脸上,并没有显出什么表情。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江水呜咽着,似乎在倾诉着什么。
年轻人呆呆地望着,他就这样,一直看着,看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一切似乎都已经进入永恒。
在这一刻,他似乎看到,大江岸边,一个中年人,一路走着,一路高声吟诵着:“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他披头散发,形容枯槁,双手挥舞着,嘴角泛着白沫,他似乎已经疯狂了。
浣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三闾大夫!莫非您是三闾大夫?年轻人的眼睛湿润了。
这个年轻人,便是贾谊。
贾谊所处的时代,正是被后人称为文景之治的时期。这个时候,汉朝开始走向鼎盛,国家逐渐走向富强,这跟众多贤人分不开。文帝因为态度谦虚,允许臣子说话,而且态度相对来说还算很民主,所以,越来越多有才能的人都在这一时期得到重用,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被广泛采纳。
这个时候,天下刚刚平静二十多年,百姓还处于伤痛的恢复期。大乱之后,其实易治,从高祖到孝惠帝再到高后,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尽管高后时期有所谓的吕氏之乱,但那只是朝廷管理层的事情,并不涉及底层社会,风吹河面,水底尚安。而且这也可以说是名分之乱,而并非社会动荡。文帝即位,也是奉行这一思想。一方面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另一方面,选贤任能,参与政治。
文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很有管理才能,连年考核都是第一,觉得此人是个人才,便将他调到朝廷来做廷尉。吴公来到朝廷后,向汉文帝推荐一个人,此人名叫贾谊,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很有才华。
文帝听说后,思贤若渴,一纸诏令,将贾谊征来做博士。于是,年仅二十多岁的贾谊,带着他的行李,以及他超凡的才干来到朝廷,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博士。年轻的皇帝,年轻的博士,相差无几的两人是那么谈得来,只要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总感觉你说的就是我心中所想的。相见恨晚的感觉同时存在于两人心中。狗烹。
的,他领兵打仗时仿佛一个天才,可是搞起政治来却像一个傻子。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用消极对抗的方式来要挟刘邦,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他应该玩儿命似的为刘邦卖命,然后等事成之后急流勇退。做臣子的就是这样,只可与君王虑始,不可与其乐成。这是时代的游戏规则,谁也别想违背。韩信不懂得与时俱进,他的悲惨结局具有必然性。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开年后的第三个月),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大战开始了,曾经的盖世英雄楚霸王走到了他生命的终点,而为霸王敲响丧钟的正是韩信,他接受汉王刘邦的委任状,全权指挥联军部队。不出意外,楚军被击败了,项羽逃到乌江边自刎而死。
在垓下之战中,韩信将部队分为三队,用车轮战消耗楚军,在楚军被击败,退回营寨坚守不出时,他又想了四面楚歌的办法,彻底瓦解了楚军的斗志,也让霸王的心理彻底崩溃,不战而逃。
击杀项羽后,韩信走到了他人生的顶峰,他当然沉醉了,但是当他醒过来却发现,刘邦已经站在他的旁边,手里拿着兵符,二年前的那一幕又上演了。刘邦在消灭项羽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夺了韩信的兵权。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都在预料之中了,韩信被剥夺齐王爵位,受封为楚王。虽然同是王,但是偏僻的楚国怎么能与富庶的齐国相比,然后,他又被抓捕进京,刘邦给他的罪名是:“有人说你想谋反。”这或许有吧。一千年后,宋朝有人将刘邦的这一手发扬光大,用同样的罪名处死了国家砥柱,这个罪名就是“莫须有”,这个人就是秦桧。
公元前196年,刘邦出征去平叛,韩信被吕后杀死,这位曾经为刘邦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杰出军事家、白痴政治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36岁。他用他的生命证实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一句箴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九嶷山下,一条河流向东蜿蜒而去,犹如一条长龙,流过上千里,滚滚东逝,注入长江。
这条河,便是著名的湘江。湘江沿岸,是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千年以前,这些是怎样的地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飞此,即向北回,没有丝毫眷恋。长沙,更是荒漠之地,蛮夷之国。过去几千年,多少罪臣流放于此!多少官员贬黜于此!
湘江,你奔腾无语,但你见证了多少迁客骚人的流离!你见过了多少文人们的断肠,你饮尽了多少谪臣的眼泪!
两千一百多年前,几辆破旧的马车从远处缓缓驶来,到了湘江边,车夫吆喝住马,跳下马车,向着江面四处望望。茫茫江水,缓缓流逝着。
没有过客,没有船夫,只有大江奔腾。一切显得这么宁静。
马车夫走到车前,说:“大人,到湘江边了,我们得找条船过去。”
“湘江?”车里的人似乎在喃喃自语。一会儿,帘子掀开,一个年轻人走了下来。他望着茫茫江面,半晌,一句话也没说。车夫看看他,他冷峻的脸上,并没有显出什么表情。看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江水呜咽着,似乎在倾诉着什么。
年轻人呆呆地望着,他就这样,一直看着,看着。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一切似乎都已经进入永恒。
在这一刻,他似乎看到,大江岸边,一个中年人,一路走着,一路高声吟诵着:“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他披头散发,形容枯槁,双手挥舞着,嘴角泛着白沫,他似乎已经疯狂了。
浣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三闾大夫!莫非您是三闾大夫?年轻人的眼睛湿润了。
这个年轻人,便是贾谊。
贾谊所处的时代,正是被后人称为文景之治的时期。这个时候,汉朝开始走向鼎盛,国家逐渐走向富强,这跟众多贤人分不开。文帝因为态度谦虚,允许臣子说话,而且态度相对来说还算很民主,所以,越来越多有才能的人都在这一时期得到重用,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被广泛采纳。
这个时候,天下刚刚平静二十多年,百姓还处于伤痛的恢复期。大乱之后,其实易治,从高祖到孝惠帝再到高后,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那就是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尽管高后时期有所谓的吕氏之乱,但那只是朝廷管理层的事情,并不涉及底层社会,风吹河面,水底尚安。而且这也可以说是名分之乱,而并非社会动荡。文帝即位,也是奉行这一思想。一方面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另一方面,选贤任能,参与政治。
文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很有管理才能,连年考核都是第一,觉得此人是个人才,便将他调到朝廷来做廷尉。吴公来到朝廷后,向汉文帝推荐一个人,此人名叫贾谊,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很有才华。
文帝听说后,思贤若渴,一纸诏令,将贾谊征来做博士。于是,年仅二十多岁的贾谊,带着他的行李,以及他超凡的才干来到朝廷,成为朝廷最年轻的博士。年轻的皇帝,年轻的博士,相差无几的两人是那么谈得来,只要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总感觉你说的就是我心中所想的。相见恨晚的感觉同时存在于两人心中。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