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骷髅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何非流声色不动,缓缓说道:“你先别问我。我想,你们一定识得那个白玉胸坠的来历,能把这个先跟我说说吗?”
江采萍沉吟半晌,才点头说道:“好吧,看你们也不像什么坏人,而且又救了我和沈幽兰的性命,我就把白玉胸坠的来历告诉你们吧。”当下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江采萍和沈幽兰都是洛阳考古学院一个著名考古专家胡文中的学生,师生三人是一个考古小组,经常一起去考古探险。
有一句话叫“生居苏杭,死葬北邙”,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居住在人间天堂般的苏杭二州,而死后如果能够安葬在洛阳市北的邙山,则是最理想的归宿,因为邙山就是死者的天堂。
在古代中国,能够在邙山求得一块墓地,那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千百年来,无数富豪权贵、文人雅士,无不以能安葬在邙山为荣,于是岁月积累中,邙山便成了中国最大的古墓群。
邙山位于河南洛阳市北,是秦岭崤山余脉,北为奔流不息的黄河,南为地势平坦的伊洛盆地,海拔最高处约有三百米。这里山势起伏,郁郁葱葱,极目远眺,江河山川尽收眼底。唐代诗人王建曾在诗中写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可见此处墓葬之多,墓地之珍贵。
邙山不仅墓葬堪称中国最多,而所葬的人也大多数是或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或名扬一时流芳千古的风流人物。
东周建都洛阳,其二十五代天子也皆葬于邙山。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死后亦葬北邙。其陵对望黄河,南倚北邙,虎踞龙盘,气势恢宏。光武帝之后,汉章帝和汉和帝的陵墓也修建在邙山上。汉墓规模之庞大,气势之宏伟众所周知,晋代诗人张载诗中就曾写道:“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
不仅俱都金鼎玉葬的汉帝陵墓多在北邙,力主薄葬的曹魏皇帝也安葬在这里。曹魏之后,西晋继承前代,以洛阳为都,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的陵园也在北邙。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亦有四位皇帝长眠邙山。
葬身北邙的帝王不胜枚举,其中还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帝王,虽然身为异乡之客,未能以帝王之礼安葬,但也均魂归邙山。他们就是乐不思蜀的蜀汉后主刘禅和开一代词风的南唐后主李煜。
除了这些帝王之外,邙山还埋葬了许多骚人墨客和名臣雅士。曾以一己之力促成合纵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从商人登上政治巅峰的秦国名相吕不韦,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只身一人西游西域十七年的唐代高僧玄奘,都葬在邙山山脉之中。
历史与时光淘尽了这些风流人物,但洛阳北邙却永远地留住了他们。
胡文中身为洛阳市的考古专家,和两个学生主要的考察勘探对象,就是邙山的古墓群。
就在一周前,师生三人又来到邙山考古,可忙活了一整天也没什么收获。谁知傍晚他们在山脚下的一个小饭馆吃饭的时候,竟从菜中一条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个玉坠。玉坠质量奇佳,胡文中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古物,极其贵重,却不知怎么跑到鱼肚子里去了。
胡文中如获至宝,但瞧玉坠上面只有一个篆刻的“石”字,再无其它什么印痕铭记,他虽是考古专家,却也无法考证出玉坠的出处来历,于是便带着两个学生来到北京,向一个考古学界非常权威的老教授请教。
那老教授当真不凡,竟认出这个玉坠乃是晋代首富石崇之物,玉坠上那个篆刻的“石”字,就是石崇所拥有珍宝器物的特有标识。最后老教授还进行了一个大胆的猜测:石崇的珍宝市面上极为罕见,都传说石崇死之前便将所有珍宝都放进了预先建好的墓穴中,所以这个玉坠极有可能就是出自石崇墓中,其在邙山脚下发现便是一个佐证。因为石崇生前就生活在河南洛阳一带,他那座著名的豪宅“金谷园”,也是坐落在洛阳城中,而他又那么富有,所以死后葬在邙山乃是理所当然之事;虽然东晋以后,在其它地方先后发现了几座石崇墓,包括与范丹对葬的那座,但都被证实是假墓,真墓一千六七百年来尚还一直无人发现。
说起石崇这个人,在西晋时期可是太有名了,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和皇亲贵戚斗富以及绿珠为之坠楼的故事。
石崇以富著称,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财富的来历。
石崇的父亲石苞,在晋武帝时曾官大司马,后一度遭受排挤,最终死于泰始八年。不太能看出石苞有多富,只知道他生有六个儿子,而石崇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石苞临死前将自己的财物分给诸子,可恰恰不给这最小的儿子石崇。石崇的母亲对此提出异议,石苞却道:“此儿虽小,后自能得。”
此话颇有点奇怪,就算石崇从小就极其敏惠,勇而有谋,但按常理,也应该分得父亲的一份财物。不过石苞这奇怪之举却告诉后人,石崇的财富,不是从他先人那里继承来的。
刘禹锡曾写有“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诗句,可见王浚是伐吴的第一功臣。王浚因伐吴之功被封为襄阳县侯时,其子王恺同时也被封侯,赐绢万匹,钱三十万,其余珍宝无数。石崇后官至城阳太守,亦因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但这也不能保证使他富起来,而且能富到压倒贵戚王恺的地步。。
晋武帝死后,惠帝继位,石崇出京为南中郎将、荆州刺史,领淮南校尉,加鹰扬将军。史书中记下了这样一笔:“崇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刺史是一州的最高长官,商人路过荆州,石崇就对他们实施明火执杖式的抢劫,这种勾当亦官亦盗。至此人们才庶几明白,他是如何白手起家而成为巨富的,他后来能建有金谷园,也就比较好理解了。有在荆州的抢劫垫底,足以财产丰积,室宇宏丽。
不过此前他是怎样富起来的,则仍然是个谜。但人们有理由作这样的猜测,他在任城阳太守或伐吴过程中,一定也做了亦官亦盗的勾当,否则根本无法和贵戚们斗富。
>
何非流声色不动,缓缓说道:“你先别问我。我想,你们一定识得那个白玉胸坠的来历,能把这个先跟我说说吗?”
江采萍沉吟半晌,才点头说道:“好吧,看你们也不像什么坏人,而且又救了我和沈幽兰的性命,我就把白玉胸坠的来历告诉你们吧。”当下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江采萍和沈幽兰都是洛阳考古学院一个著名考古专家胡文中的学生,师生三人是一个考古小组,经常一起去考古探险。
有一句话叫“生居苏杭,死葬北邙”,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居住在人间天堂般的苏杭二州,而死后如果能够安葬在洛阳市北的邙山,则是最理想的归宿,因为邙山就是死者的天堂。
在古代中国,能够在邙山求得一块墓地,那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千百年来,无数富豪权贵、文人雅士,无不以能安葬在邙山为荣,于是岁月积累中,邙山便成了中国最大的古墓群。
邙山位于河南洛阳市北,是秦岭崤山余脉,北为奔流不息的黄河,南为地势平坦的伊洛盆地,海拔最高处约有三百米。这里山势起伏,郁郁葱葱,极目远眺,江河山川尽收眼底。唐代诗人王建曾在诗中写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可见此处墓葬之多,墓地之珍贵。
邙山不仅墓葬堪称中国最多,而所葬的人也大多数是或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或名扬一时流芳千古的风流人物。
东周建都洛阳,其二十五代天子也皆葬于邙山。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死后亦葬北邙。其陵对望黄河,南倚北邙,虎踞龙盘,气势恢宏。光武帝之后,汉章帝和汉和帝的陵墓也修建在邙山上。汉墓规模之庞大,气势之宏伟众所周知,晋代诗人张载诗中就曾写道:“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
不仅俱都金鼎玉葬的汉帝陵墓多在北邙,力主薄葬的曹魏皇帝也安葬在这里。曹魏之后,西晋继承前代,以洛阳为都,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的陵园也在北邙。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亦有四位皇帝长眠邙山。
葬身北邙的帝王不胜枚举,其中还有两位大名鼎鼎的帝王,虽然身为异乡之客,未能以帝王之礼安葬,但也均魂归邙山。他们就是乐不思蜀的蜀汉后主刘禅和开一代词风的南唐后主李煜。
除了这些帝王之外,邙山还埋葬了许多骚人墨客和名臣雅士。曾以一己之力促成合纵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从商人登上政治巅峰的秦国名相吕不韦,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只身一人西游西域十七年的唐代高僧玄奘,都葬在邙山山脉之中。
历史与时光淘尽了这些风流人物,但洛阳北邙却永远地留住了他们。
胡文中身为洛阳市的考古专家,和两个学生主要的考察勘探对象,就是邙山的古墓群。
就在一周前,师生三人又来到邙山考古,可忙活了一整天也没什么收获。谁知傍晚他们在山脚下的一个小饭馆吃饭的时候,竟从菜中一条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个玉坠。玉坠质量奇佳,胡文中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古物,极其贵重,却不知怎么跑到鱼肚子里去了。
胡文中如获至宝,但瞧玉坠上面只有一个篆刻的“石”字,再无其它什么印痕铭记,他虽是考古专家,却也无法考证出玉坠的出处来历,于是便带着两个学生来到北京,向一个考古学界非常权威的老教授请教。
那老教授当真不凡,竟认出这个玉坠乃是晋代首富石崇之物,玉坠上那个篆刻的“石”字,就是石崇所拥有珍宝器物的特有标识。最后老教授还进行了一个大胆的猜测:石崇的珍宝市面上极为罕见,都传说石崇死之前便将所有珍宝都放进了预先建好的墓穴中,所以这个玉坠极有可能就是出自石崇墓中,其在邙山脚下发现便是一个佐证。因为石崇生前就生活在河南洛阳一带,他那座著名的豪宅“金谷园”,也是坐落在洛阳城中,而他又那么富有,所以死后葬在邙山乃是理所当然之事;虽然东晋以后,在其它地方先后发现了几座石崇墓,包括与范丹对葬的那座,但都被证实是假墓,真墓一千六七百年来尚还一直无人发现。
说起石崇这个人,在西晋时期可是太有名了,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和皇亲贵戚斗富以及绿珠为之坠楼的故事。
石崇以富著称,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财富的来历。
石崇的父亲石苞,在晋武帝时曾官大司马,后一度遭受排挤,最终死于泰始八年。不太能看出石苞有多富,只知道他生有六个儿子,而石崇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石苞临死前将自己的财物分给诸子,可恰恰不给这最小的儿子石崇。石崇的母亲对此提出异议,石苞却道:“此儿虽小,后自能得。”
此话颇有点奇怪,就算石崇从小就极其敏惠,勇而有谋,但按常理,也应该分得父亲的一份财物。不过石苞这奇怪之举却告诉后人,石崇的财富,不是从他先人那里继承来的。
刘禹锡曾写有“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诗句,可见王浚是伐吴的第一功臣。王浚因伐吴之功被封为襄阳县侯时,其子王恺同时也被封侯,赐绢万匹,钱三十万,其余珍宝无数。石崇后官至城阳太守,亦因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但这也不能保证使他富起来,而且能富到压倒贵戚王恺的地步。。
晋武帝死后,惠帝继位,石崇出京为南中郎将、荆州刺史,领淮南校尉,加鹰扬将军。史书中记下了这样一笔:“崇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
刺史是一州的最高长官,商人路过荆州,石崇就对他们实施明火执杖式的抢劫,这种勾当亦官亦盗。至此人们才庶几明白,他是如何白手起家而成为巨富的,他后来能建有金谷园,也就比较好理解了。有在荆州的抢劫垫底,足以财产丰积,室宇宏丽。
不过此前他是怎样富起来的,则仍然是个谜。但人们有理由作这样的猜测,他在任城阳太守或伐吴过程中,一定也做了亦官亦盗的勾当,否则根本无法和贵戚们斗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