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biquge3.cc,一名隐士的前半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妍子继续她的念佛打坐的功课,我一旁看着她,安心沉稳,这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完全屏蔽外界的扰动?

    妍子跟我说:“哥,你找这么多事,又是孩子又是干妈的,你就能够安心吗?”

    确实,她问到根上了。她一直是安心的,而我不安心,我们周围的亲人也不安心。与其说是所有人的安排是在安定我和妍子这个家庭,不如说是在安定我的心。

    我心不安,也许是过去做的错事太多,也许是对未来的无法把握。

    “妍子,我看你念佛打坐的时候,很安心的,是什么原因呢?”

    “哥,做事就做事,念佛就念佛,没什么不安心的。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大丈夫,对不对?”

    我再一次听到“大丈夫”这个词,让我心中莫名一震。董先生临终前给我的诗中,就写了这一句“入世要做大丈夫。”难道,在妍子心中,大丈夫不是根据事业大小来评判有,完全取决于心态?

    我看过一个典故,说是布袋和尚的故事。据说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他很胖,总是在笑,现在庙子里的大肚子和尚,就是根据他的形象来雕塑的。不知道准确不准确,但有这个传说。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这个对联倒是非常出名的。

    据说这个布袋和尚,经常提一个布袋出去化缘。按佛教规矩,当有施主给予施舍时,和尚要给别人讲法。但这布袋和尚却不讲法,当有人问他法门时,他总是笑,将布袋放下来,装上东西,又扛上肩,走了。

    有人说,他的动作就是法门:拿得起、放得下。

    一个新的疑问,我问到:“妍子,拿得起或许做得到,放得下如何做到呢?”

    “哥,拿得起能做到吗?什么叫拿得起?你能够将天下的苦难扛在一个人肩上吗?且不说这么大的志向,就是你能够将自己凭空拿起吗?”

    她哪来这么厉害的理论,这才多久,她都成了哲学家了。人不能将自己拎起来,如果不借用外部工具的话。

    “放得下,需要做吗?哥,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都得放下?只要你懂得了出离心,你就会自然放下了。”

    什么意思,我没听明白。

    “假如人生如梦,当梦醒了时,你是不是能够,继续睡一觉,接着前面的梦做下去?”

    “不能。”

    “人生也是一样,我们处于分段生死的状态。明天的事与今天看起来有连续性,其实连续的只是你的心,并不是事实如此。哥,认识到变化,就认识到失去不可避免。既然不可避免,你还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你守得住?担心没用,不放下也得放下,如果你认识到真相,自然就会放下。”

    “妍子,你说的这些,怎么这么厉害,你这大半年来,是不是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怎么突然懂这么多道理了呢?”

    “道理要懂,除自己亲身经历。”她只说了这一句,又继续看佛经了。

    我想了想妍子的经历,她好好生活,突然面对这么多的变化,每一个变化都改变了人生的方向,那么,生活的不确定性,反映了世界的不确定性。而对于她的体验来说,既然任何事都没有确定性,为什么不接受这些变化,坦然生活呢?

    突然一个念头:如果生活是不确定的,那为什么算命有一定的准确度呢?

    当然,妍子所说,连续的是我的心,那么换过话来说,如果心静了,就打破这个连续了?死人算不算呢?

    这段时间,惊异于妍子的平静,我给她提出了一些问题,她大多不正面回答,只是说,这只是她的体会,经过了就知道了。但有一个问题,她倒是给我多次提到:出离心。

    “出离心,就是因为看到这个世界始终处于生死变化之中,这种不确定性,是苦的重要原因。”

    “你为什么觉得这些变化是苦呢?是因为你心中有不舍,但现实又这么残酷,让你不得不舍,这就是痛苦的来源。比如,妈去世,让我们都痛苦,是因为我们舍不得她,但她离去这个自然现象,让我们感受到非常痛苦。因为我们爱,所以不舍,而爱也是痛苦的原因了。凡事情感,都是在对比中造成的,如果接受并消除这种对比,就不会痛苦了。”

    我问到:“消除不舍就不会痛苦,也就是无情,就会安心吗?”

    “不,无情并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将感情融入众生之中。这个我也说不太明白,我只是心里有这个体会。但是,人生必死,这是肯定的。何必害怕它呢?它始终要来,躲避不了的。况且变化始终要来,我们只要接受它就行,不要徒劳无功地企图停止变化。”

    “太悲观了吧,你的意思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那不跟死人一样?”

    “不对,变化,接受它,顺应它,并且在它中间看到希望,这正是佛教最大的意义。正因为这世界有如此多的变化,才造成无限的可能。所以,佛教是最有希望的宗教。不要害怕死亡,死亡是跟新生一起的,当你意识到每一个死亡,都是给新生创造条件,你就不悲观了。”

    她说的这些,信息量太大,我一时消化不了。

    “哥,你总是企图在理论上找到理解的窍门,你这是懒汉的心态。如果要体会,进入才行。现在也许你没这方面的因缘,但今后如果因缘到了,你才知道,这些道理,根本用不着去学习的,你会自然碰到,它就在那里,从没改变过。”

    怪不得,我以前看禅宗公案时,总看到这样一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过来人才有真实语,况且,妍子还没有过来,所以,我也不好更多地问她了。

    我既不能以她为师来学习,因为她说她的本领不够。我也不能自己离家,寻找所谓的法门。我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往这个家庭,以待时机的变化。妍子不是说过吗,变化是一直发生的,我期待那个希望。

    “哥,你做你喜欢的事,我做我喜欢的事,好不好?”

    这是妍子对我们生活的基本要求。除了她,我能喜欢什么呢?平时的事务忙完后,我又恢复到喝茶看书的习惯了,这估计是我最安心的状态。

    最近看书有所侧重,也是受妍子的影响,看时,我发现,以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深入。比如,我最熟悉最喜欢的玄奘大师,他写的《八识规矩颂》,让我看得一头雾水,找了好多参考书,才发现,他的每一句话里,包含了大量的专有名词,每一个专有名词中,都涉及相应的解释,解释中也引用着大量的经论。

    这才知道,什么叫学问,什么叫专业,什么叫业余。我这个业余看书的人,根本无法进入专业的层次里面。还是老实些,一句话一句话地看,找离自己最近的东西看。

    看了看南怀瑾的书,是关于佛教的一些论,没太得要领,只是知道了一些佛教的常识,这也不是入门的办法。

    那就从最有缘分的经典看起吧,最短的《心经》,只有几百个字,应该可以了解大概了吧。

    “观自在菩萨”,就第一句,我买了好几个版本的参考书,对这第一句五个字的解释,就让我感叹,佛教学问的广大。

    观自在菩萨,是一个菩萨的名号,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观音菩萨。为什么叫观音,此时又为什么叫观自在?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首先说观音,这个句号缘由,从《愣严经》上可以看出来,他的法门,就是从观察了解声音的本源悟道的。经上写了二十几位菩萨悟道的路径,观音菩萨是我们最熟悉的。

    为什么不叫听音叫观音,这也有名堂。他是从听音开始的,声音从哪里来,为什么我能够听到,这种思路是从里到外的发散思维。如果倒过来,“入流忘所”地思维,会体味到“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的境界,观音是观察思维声音的本质,所以叫观音。

    当然,这些理解只是从到,加上我的一些妄加猜测,根本不可能作为真相的。

    此时,在《心经》中,为什么叫观自在?观,是什么?是用眼睛?用耳朵?用意识?观到了什么?观到了心?观到了能、所?什么叫自在?观到了自在是何种体验?真正的自在存在吗?

    这些都是大问题,光凭思维无法解释。

    “行般若波罗蜜多深时,照见五蕴皆空”。行**深时,是指的时间,还是指的一个状态?用什么行,行到哪里?有多么深?深入何方?这又是一连串问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