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背锅者萧瑀 (2/2)
笔趣阁 www.biquge3.cc,大唐农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来的话,此一条便直接删改,让报考者全部都可以参加考试,只是,这试卷恐怕要准备的多些,阅卷的工作量,也会巨大。”
“考卷方面的事情,萧相无需担忧,试卷再多,能多的过报纸?有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在,多少的试卷,孙都督都能提供,只是阅卷方面,只怕真要劳您受累了,参与阅卷的官员多了,就会不好管理,只怕到时候会有些人故意打压寒门,提拔自己人。”马周继续接了萧瑀的话道。
世家子在朝廷的官员数量,就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即便是你的制作设置的再完美,他们也可以通过手上的权利,给你破坏掉,一旦阅卷官里面有几个五姓七家的人,那么,出自他们几家的考生,就会全部获得通过,而那些寒门子弟,估计连成为实习生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这方面,孙享福自然也是早有应对之策,道,“这个其实也不难,到时候只要采取糊名制度,阅卷之人,便无从分辨了。
而且,咱们考卷,在很多科目里,都是按照标准答案批改打分,策论或者解答题,采用平均分,即,每个阅卷人,都打一个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剩余的分数,按平均值计算,考的好不好,按分数算,谁能不能通过,看分数就一目了然了。”
闻言,萧瑀一愣道,“糊名制度?也就是说,阅卷人,不知道考卷是那个考生的?”
孙享福笑着点头道,“正是。”
马周再度鼓掌赞道,“妙也,如此的话,就更加体现了我朝科考唯才是举的目的。”
萧瑀秒懂,也是点头道,“如此,倒是更加公平了,正明且看看,制度上还有什么其它需要改进的地方。”
闻言,孙享福继续往下看去,才看到第二条,便再度摇头道,“萧相,只怕您此前做的计划,得全部推倒重来了。”
“为何?”
孙享福指着第二条道,“您这考试的内容就有问题,虽然将考试科目分成了五十多种,但其实,除了明算,明法有一定的专业性之外,其余是所有项科目,都是文学方面的。
朝廷此次科举,可不是只招文学老师,而是招各方面能够为朝廷所用的人才,所以,诸如诗词,经义,文章,墨义等等等的,全部定为一科就好,测验他们的文字表述能力过关就行。
其余的,明算,可以定为一科。
明法,可以定为一科。
甚至像医科,工科,商科,都可以拿出来考试,独立定为一科。
因为,如果一个人,在这些专业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其实,已经可以成为朝廷的官员了。
比如明算科,只需要掌握基础的文字知识,有出色的计算能力,在中枢就可以进到户部,兵部等部门任职,在地方,就可以担任各部功曹之类的职务,因为这些官员,其实都是干计算,收账,出纳等等活计的,会计算,写报告,就足够了。
而明法科比较强的考生,就可以去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的检察院任职。
医科,工科,商科,也都可以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起到作用,比如,宾王主持的渭南新城,就大量的缺乏擅长这三科的人才······”
孙享福越往后面说,萧瑀和马周点头的次数就越快,主掌朝政和具体事务的他们,可比孙享福更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属下,还真的是如同孙享福所说,萧瑀这边,算账的,懂法的,就已经缺一大拨了。
至于马周这边,工,商,医,方面的人才,那是缺的嗷嗷嗷叫,外行硬着头皮去管理不懂的事情,效率和效果肯定没有内行来管理好。
然而,当孙享福把自己的全盘计划都说出来的时候,萧瑀却是变的沉默了,一双有些昏黄的眼珠盯着孙享福看了好久之后才道,“此次科举,可以按照正明的想法来实行,然而,这些想法却不能与你有任何关系,全部都是老夫设计,一力推行的,你可明白?”
闻言,孙享福却是愣住了,难道萧瑀也是一个和尉迟恭一样,爱抢别人版权创意的死脸皮?
然后,在旁边一直听的津津有味的马周,却是一脸正色的思索了几秒之后,郑重其事的拱手弯腰向萧瑀行了一礼道,“萧相高义。”
看到马周这样的姿态,孙享福突然明白了什么,赶紧拱手,端端正正的给萧瑀行了一个九十度鞠躬礼。
为了大唐,这位老人家又打算付出一次了,改革,从来就不缺好方法,然而,大多数好方法,却未必能在改革中实行,因为,这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孙享福将前隋形成的科举制度改的面目全非,就会深深的触动世家的利益,即便是准备进入蛰伏期的他们,也未必能允许,因为,长远看来,这会动摇他们的根本。
而萧瑀,选择了挺身而出,背下这个触怒所有世家的锅,这样的锅可不是那么好背的,至少,他这个宰相的位置,是做不成了。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来的话,此一条便直接删改,让报考者全部都可以参加考试,只是,这试卷恐怕要准备的多些,阅卷的工作量,也会巨大。”
“考卷方面的事情,萧相无需担忧,试卷再多,能多的过报纸?有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在,多少的试卷,孙都督都能提供,只是阅卷方面,只怕真要劳您受累了,参与阅卷的官员多了,就会不好管理,只怕到时候会有些人故意打压寒门,提拔自己人。”马周继续接了萧瑀的话道。
世家子在朝廷的官员数量,就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即便是你的制作设置的再完美,他们也可以通过手上的权利,给你破坏掉,一旦阅卷官里面有几个五姓七家的人,那么,出自他们几家的考生,就会全部获得通过,而那些寒门子弟,估计连成为实习生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这方面,孙享福自然也是早有应对之策,道,“这个其实也不难,到时候只要采取糊名制度,阅卷之人,便无从分辨了。
而且,咱们考卷,在很多科目里,都是按照标准答案批改打分,策论或者解答题,采用平均分,即,每个阅卷人,都打一个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剩余的分数,按平均值计算,考的好不好,按分数算,谁能不能通过,看分数就一目了然了。”
闻言,萧瑀一愣道,“糊名制度?也就是说,阅卷人,不知道考卷是那个考生的?”
孙享福笑着点头道,“正是。”
马周再度鼓掌赞道,“妙也,如此的话,就更加体现了我朝科考唯才是举的目的。”
萧瑀秒懂,也是点头道,“如此,倒是更加公平了,正明且看看,制度上还有什么其它需要改进的地方。”
闻言,孙享福继续往下看去,才看到第二条,便再度摇头道,“萧相,只怕您此前做的计划,得全部推倒重来了。”
“为何?”
孙享福指着第二条道,“您这考试的内容就有问题,虽然将考试科目分成了五十多种,但其实,除了明算,明法有一定的专业性之外,其余是所有项科目,都是文学方面的。
朝廷此次科举,可不是只招文学老师,而是招各方面能够为朝廷所用的人才,所以,诸如诗词,经义,文章,墨义等等等的,全部定为一科就好,测验他们的文字表述能力过关就行。
其余的,明算,可以定为一科。
明法,可以定为一科。
甚至像医科,工科,商科,都可以拿出来考试,独立定为一科。
因为,如果一个人,在这些专业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其实,已经可以成为朝廷的官员了。
比如明算科,只需要掌握基础的文字知识,有出色的计算能力,在中枢就可以进到户部,兵部等部门任职,在地方,就可以担任各部功曹之类的职务,因为这些官员,其实都是干计算,收账,出纳等等活计的,会计算,写报告,就足够了。
而明法科比较强的考生,就可以去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的检察院任职。
医科,工科,商科,也都可以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起到作用,比如,宾王主持的渭南新城,就大量的缺乏擅长这三科的人才······”
孙享福越往后面说,萧瑀和马周点头的次数就越快,主掌朝政和具体事务的他们,可比孙享福更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属下,还真的是如同孙享福所说,萧瑀这边,算账的,懂法的,就已经缺一大拨了。
至于马周这边,工,商,医,方面的人才,那是缺的嗷嗷嗷叫,外行硬着头皮去管理不懂的事情,效率和效果肯定没有内行来管理好。
然而,当孙享福把自己的全盘计划都说出来的时候,萧瑀却是变的沉默了,一双有些昏黄的眼珠盯着孙享福看了好久之后才道,“此次科举,可以按照正明的想法来实行,然而,这些想法却不能与你有任何关系,全部都是老夫设计,一力推行的,你可明白?”
闻言,孙享福却是愣住了,难道萧瑀也是一个和尉迟恭一样,爱抢别人版权创意的死脸皮?
然后,在旁边一直听的津津有味的马周,却是一脸正色的思索了几秒之后,郑重其事的拱手弯腰向萧瑀行了一礼道,“萧相高义。”
看到马周这样的姿态,孙享福突然明白了什么,赶紧拱手,端端正正的给萧瑀行了一个九十度鞠躬礼。
为了大唐,这位老人家又打算付出一次了,改革,从来就不缺好方法,然而,大多数好方法,却未必能在改革中实行,因为,这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孙享福将前隋形成的科举制度改的面目全非,就会深深的触动世家的利益,即便是准备进入蛰伏期的他们,也未必能允许,因为,长远看来,这会动摇他们的根本。
而萧瑀,选择了挺身而出,背下这个触怒所有世家的锅,这样的锅可不是那么好背的,至少,他这个宰相的位置,是做不成了。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