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大唐司刑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李日知闭上眼睛,思考了半晌,这才睁开眼睛,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开始准备答卷。
李日知决定还是实话实话比较好,大唐国力增强,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事实,在这个事实里面,武皇后确实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
那么,实话实说好了,不需要夸张什么的!
李日知前段时间在坊间学习处理百姓纠纷时,得到了些经验,也知道民间百姓想的是什么,所以他便从民间百姓写起,从下往上写,最后一直延伸到了泰山封禅的高度上去。
李日知写的很慢,时间来得及,没必要写的很快,他又不想提前交卷子,这个风头他可不想出,也没有必要去出!
士子们在答题,而上面的考官却是在观察他们,这次的考官有好几个,也不光是吏部的,其它部的官员都有,士子们现在参加的考试在这个时代叫做省试,尚书省主持的考试,所以只要是尚书省的官员,只要品阶相当,那理论上是有资格当考官的,只是不能当主考官而已。
主考官只能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担任,唐明皇之后改由礼部侍郎当主考官,但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了,现在还是吏部的考功员外郎当主考官,而考功员外郎的大上司,便是吏部侍郎。
吏部侍郎马致远,此时便在国子监中,不过,他不是来当考官的,他只是来“路过”一下,毕竟科考复试不是小事,考功员外郎品阶太低,有时候可能会镇不住某些士子,所以他便来了,要是哪个士子敢支棱毛儿,那就由他来出手教训一番。
得罪考功员外郎没啥,大不了这科不考了,但要是得罪了吏部侍郎,那就是非常有啥了,后果相当严重,甚至会连累家人的。
马致远六十多岁了,以他的年纪及阅历,基本上他还是能把现任的吏部尚书给熬到告老还乡的,现在的吏部尚书比他大好几岁呢,马上就七十了,也该告老还乡了,只要吏部尚书一回乡,那他就能顶上去。
马致远很清楚,当宰相他这辈子是没啥指望了,但当上吏部天官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当然,别人也是清楚这点的,所以几乎没谁敢得罪他,马致远在吏部说话相当管用,绝对的实权派。
马致远,致远两字取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马致远平时算是比较安静的,不太爱说话,但淡泊对他来讲就是扯淡了,别看年纪不小,升官之心却是火热的。
士子们在大堂里答题,马致远轻轻地走到了门口,站在一根粗大的红柱之旁,往大堂里望去。
这次士子里面有一个叫李日知的,马致远是看了名单之后知道的,他前些日子接到了家里的书信,孙子马绍季被害,他相当的伤心,案子被一个叫李日知的士子给破了,这也算是慰祭了孙子的在天之灵,所以马致远还是很感激李日知的。
对于李日知进京之后,没有来拜见他,马致远其实并不生气,不会认为李日知不给他面子,进京了也不来拜见一下长辈,他为官多年,可不会有这种想法,相反,对于李日知没有登门还挺高兴的,认为这是李日知很懂事的表现。
如果李日知登门,甚至还把行卷投到了马致远这里,马致远会相当为难的,因为要还李日知的人情,所以忙一定要帮,还一定要帮上,可这个忙哪有那么好帮的!
一科总共才取二十来个进士,后台强硬的士子一大堆,挤下谁来都要得罪人,除非李日知做文章的水平不错,否则这个帮可有多难帮!
如果帮不上忙,李日知会不会抱怨无所谓,但马致远自己心里会不痛快啊,欠的人情没还上,堂堂吏部侍郎岂能随便欠别人人情。
但李日知不登门,事情就好办了,马致远在能帮忙的情况下,一定会帮的,如果情况不允许,他没法帮上忙,那么也不丢面子,等以后李日知上门,那再说别的忙,这不挺好么!
马致远往柱子旁边一站,一个个的打量士子,见都是些年纪比较大的,他摇了摇头,目光径直落到了李日知的身上,他是看过名册的,知道参加复试的人当中,只有两个是二十岁上下的。
二十岁之上的那个叫赵建,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来参加复试,名单上显示他没有进大门,那是肯定要被刷掉的,另一个是二十岁之下的,便就是李日知了。
考功员外郎见大上司来了,连忙轻手轻脚地出来,到了马致远的旁边,低声道“侍郎大人,您来了!”
马致远微微点了点头,轻声道“场中那个年轻人,为人气度雍容,不慌不忙,虽然年纪最少,但看上去举止行为,却是最为得体的!”
这就是纯属暗示了,马致远说的这句话听起来是全无责任的,他可没有说这个年轻人文章如何,也没说要取中他,只是说了一句举止得体,可没有一个字要求考功员外郎要照顾一下!
但实际上,马致远却是在明确地向考功员外郎暗示,这个年轻人要取中!
考功员外郎一听这个话,立即就明白了,哪怕是给这个年轻人最后一名,也得取中!
怕弄错了啊,万一马侍郎认错了人,那岂不是糟糕,所以这个名字...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李日知闭上眼睛,思考了半晌,这才睁开眼睛,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开始准备答卷。
李日知决定还是实话实话比较好,大唐国力增强,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事实,在这个事实里面,武皇后确实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
那么,实话实说好了,不需要夸张什么的!
李日知前段时间在坊间学习处理百姓纠纷时,得到了些经验,也知道民间百姓想的是什么,所以他便从民间百姓写起,从下往上写,最后一直延伸到了泰山封禅的高度上去。
李日知写的很慢,时间来得及,没必要写的很快,他又不想提前交卷子,这个风头他可不想出,也没有必要去出!
士子们在答题,而上面的考官却是在观察他们,这次的考官有好几个,也不光是吏部的,其它部的官员都有,士子们现在参加的考试在这个时代叫做省试,尚书省主持的考试,所以只要是尚书省的官员,只要品阶相当,那理论上是有资格当考官的,只是不能当主考官而已。
主考官只能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担任,唐明皇之后改由礼部侍郎当主考官,但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了,现在还是吏部的考功员外郎当主考官,而考功员外郎的大上司,便是吏部侍郎。
吏部侍郎马致远,此时便在国子监中,不过,他不是来当考官的,他只是来“路过”一下,毕竟科考复试不是小事,考功员外郎品阶太低,有时候可能会镇不住某些士子,所以他便来了,要是哪个士子敢支棱毛儿,那就由他来出手教训一番。
得罪考功员外郎没啥,大不了这科不考了,但要是得罪了吏部侍郎,那就是非常有啥了,后果相当严重,甚至会连累家人的。
马致远六十多岁了,以他的年纪及阅历,基本上他还是能把现任的吏部尚书给熬到告老还乡的,现在的吏部尚书比他大好几岁呢,马上就七十了,也该告老还乡了,只要吏部尚书一回乡,那他就能顶上去。
马致远很清楚,当宰相他这辈子是没啥指望了,但当上吏部天官的可能性还是极大的,当然,别人也是清楚这点的,所以几乎没谁敢得罪他,马致远在吏部说话相当管用,绝对的实权派。
马致远,致远两字取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以马致远平时算是比较安静的,不太爱说话,但淡泊对他来讲就是扯淡了,别看年纪不小,升官之心却是火热的。
士子们在大堂里答题,马致远轻轻地走到了门口,站在一根粗大的红柱之旁,往大堂里望去。
这次士子里面有一个叫李日知的,马致远是看了名单之后知道的,他前些日子接到了家里的书信,孙子马绍季被害,他相当的伤心,案子被一个叫李日知的士子给破了,这也算是慰祭了孙子的在天之灵,所以马致远还是很感激李日知的。
对于李日知进京之后,没有来拜见他,马致远其实并不生气,不会认为李日知不给他面子,进京了也不来拜见一下长辈,他为官多年,可不会有这种想法,相反,对于李日知没有登门还挺高兴的,认为这是李日知很懂事的表现。
如果李日知登门,甚至还把行卷投到了马致远这里,马致远会相当为难的,因为要还李日知的人情,所以忙一定要帮,还一定要帮上,可这个忙哪有那么好帮的!
一科总共才取二十来个进士,后台强硬的士子一大堆,挤下谁来都要得罪人,除非李日知做文章的水平不错,否则这个帮可有多难帮!
如果帮不上忙,李日知会不会抱怨无所谓,但马致远自己心里会不痛快啊,欠的人情没还上,堂堂吏部侍郎岂能随便欠别人人情。
但李日知不登门,事情就好办了,马致远在能帮忙的情况下,一定会帮的,如果情况不允许,他没法帮上忙,那么也不丢面子,等以后李日知上门,那再说别的忙,这不挺好么!
马致远往柱子旁边一站,一个个的打量士子,见都是些年纪比较大的,他摇了摇头,目光径直落到了李日知的身上,他是看过名册的,知道参加复试的人当中,只有两个是二十岁上下的。
二十岁之上的那个叫赵建,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来参加复试,名单上显示他没有进大门,那是肯定要被刷掉的,另一个是二十岁之下的,便就是李日知了。
考功员外郎见大上司来了,连忙轻手轻脚地出来,到了马致远的旁边,低声道“侍郎大人,您来了!”
马致远微微点了点头,轻声道“场中那个年轻人,为人气度雍容,不慌不忙,虽然年纪最少,但看上去举止行为,却是最为得体的!”
这就是纯属暗示了,马致远说的这句话听起来是全无责任的,他可没有说这个年轻人文章如何,也没说要取中他,只是说了一句举止得体,可没有一个字要求考功员外郎要照顾一下!
但实际上,马致远却是在明确地向考功员外郎暗示,这个年轻人要取中!
考功员外郎一听这个话,立即就明白了,哪怕是给这个年轻人最后一名,也得取中!
怕弄错了啊,万一马侍郎认错了人,那岂不是糟糕,所以这个名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