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鱼不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臣子,你怎么想?”
“那就要看这个皇帝厚不厚道了,如果他行为出格,性情暴虐,不循法度。我就会心中不忿,想方设法要跟皇帝对着干,古往今来,精通帝王心术的皇帝摆布臣子,聪明的臣子设陷阱给皇帝踩,这就要看哪方脑子灵活了。”
二皇子说到这里就泄了气,显然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是脑子灵光的那一方。
所以做不成皇帝,他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他就是不想要三皇弟、六皇弟做皇帝罢了。
孟戚看着二皇子,慢悠悠地说:“朝堂之上争权夺势是常有的事,皇权与相权,以及臣子之间的党同伐异,这是永远不会停息的。如果你想做皇帝,自然要学会用人的办法,学会如何对待臣子,也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然而历朝历代皇帝推崇的帝王心术,有大半都是是误国误己的东西,正如朝堂上的夺权,他们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自己,而不是百姓与国家。这个‘自己’,可不是生死安危、家眷友人、理想抱负这样的大事,指的是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利益,稍有触动都不行。所以一个自律的皇帝,一群有底线的臣子,可以靠这一套开创盛世,一旦换了人或者他们自己的想法改变了,事情就会变得无法控制。这是我入世几十年才领悟的事,今天告诉你,你好好想想。”
陆慜一脸茫然。
虽然听不懂,他还是努力做出了敬仰的表情。
“孟国师跟本王的大皇兄一样,懂得的东西真多。”
“……”
能不能有一句话不带上太子?
太子到底做了什么孽,有那样一个父亲,又摊上了这么一群脑子不好使的兄弟?
墨鲤揉了揉额角,他都感到有些头痛了。
二皇子虽然听不懂,但好奇心很强,他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做出谦卑请教的姿态,认真地问:“那依国师看,怎样才能做好皇帝,做好宰相呢?能不能做得不好,我就上去打?”
陆慜是真心实意这么想的,斗脑子他不行,斗拳头他可以啊!
孟戚神情忽而一滞,盯着陆慜看。
其实龙脉的拳头更厉害。
“……我听说在上古时期,三皇五帝是禅位相传的,贤者与能臣可以接替皇帝的位置。既然可以让贤者做皇帝,做得不好应该也可以撵走吧!”
墨鲤与孟戚同时陷入沉默。
二皇子的书确实念得不怎么好,因为事实上三皇五帝并不是“皇帝”,他们不是帝王,只是“部族领袖”。当时华夏生活着许多部族,为了活下去,需要互相扶持,也需要有一个共同的领袖处理各族的纷争,分配仅有的资源,躲避灾难。所以部族首领是推选的,特别有威望的人或者脑子聪明处事公允的人就容易坐上那个位置。
出于部族之间的矛盾跟利益,这个首领的位置不可能连续不断地在同一族中出现,也很难是前任首领的孩子,而是同样有能力的长者。
所以孟戚想到过这些,却又很快略过了,觉得不适宜。
那时的皇帝不是皇帝,朝堂也不是朝堂。
禅位制跟那个时代有关,并不是上古时代的制度更好,也不是那个制度出来的君王更加贤明。因为曾经做过部族首领远远不止那么几个人,只是这些受人崇敬的被后人称颂,甚至不断神化,这才成为“三皇五帝”,而且在后人编撰的典籍里,三皇五帝是等位为帝,一生就没有更改,直到死去,不存在撵走这么一说。
陆慜这个书读得糟糕,又对帝王毫无敬畏之心的人,反而提出了一条别人想都想不到的路。
孟戚看二皇子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大夫,你可能是对的。”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谁说傻子就没用了?
“老师曾经说过,即使是大字不识的百姓,也未必不能说出有道理的话,田地里的农人,可能比饱读诗书的大儒更懂得天时至理,乃至反省己身,通透处事。”
墨鲤说的话,陆慜没有听明白,不过大致也能猜到这是夸赞了。
二皇子摸着脑袋,不好意思地问:“那我能做那个揍皇帝揍大臣的人。”
“不行!”
孟戚面无表情地拒绝了。
“为什么?”
“你怎么判断一个皇帝或者一个臣子是好是坏呢,是听别人说吗?别人会不会蒙蔽你?是自己去看吗,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事实上连亲眼见到的都未必是实情。”孟戚兴致上来,开始滔滔不绝地跟陆慜说楚朝推行过的善政变成怨政的例子。
二皇子头昏眼花,只听懂了事是好事,小人作祟就不行了,还容易被人误解自己,当即义愤填膺,气得不行。
“百姓怎么能这样呢?楚朝难道就没有办法对付他们了吗?不能换一批知道好恶,不会人云亦云的百姓去帮吗?”
“……”
醒醒,皇帝不行能篡位,大臣不行能贬职,百姓你上哪儿去换一批?
二皇子沮丧地说:“看来我是揍不成皇帝跟大臣了,我连百姓都应付不来。”
墨鲤心有不忍,正要安慰几句,却听二皇子又道:“难怪我在朝臣之中的名声坏,孟国师的名声比我更坏,我原本以为像孟国师这样的人,应该人人敬仰青史留名才对,原来是小人当道啊!”
“等等你说什么?”孟戚惊讶。
齐朝现在的臣子根本没见过孟戚,知道的只是史书上的几行字,他们又不是锦衣卫,曾经被孟戚吓得魂不附体。
“哦,是这样。”二皇子认真地说,“太京的和尚道士特别多,每年都有一些所谓德高望重本领神通的想要做国师,这次那个青乌老祖好像也是这样打算的,我既然请他去弑君,自然要搞清楚国师是做什么的,毕竟不能胡乱许诺。于是我就去查了查,还问过翰林讲师跟学士,他们说从前西凉国的国师是装神弄鬼的,楚朝的国师身份神秘,又没有什么实打实的功绩,虽然是开国功臣,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封爵,后来无权无势,绝对是徒有虚名之辈。所以楚元帝杀害功臣的时候,根本没有把这个国师放在眼里,因为无关紧要。”
孟戚脸色发黑,二皇子声音越说越低,可他还是坚持补完了最后一句。
“……还说国师是无胆鼠辈,看到同僚皆死,就弃官跑了,所以不知所踪。”
陆慜表示他真的以为国师是个没什么用的虚衔,这才轻易地许诺出去。
那边孟戚已经怒上眉梢,陆慜被他身上浮动的内力威压冲得连连后退。
“谁说的,教你读书的那些翰林叫什么名字?”
墨大夫见势不妙,赶紧把人拽住,生怕孟戚病情复发。
“等等,这都是……”
这都是二皇子的一面之词,再说了,就算是真的,那些翰林也只是偏见罢了。看到史书没记载就按照他们那套做官理论胡乱揣测,可恶可厌,但是罪不至死。
陆慜也没有干脆利落地把那些人的名字报出来,反而战战兢兢地问:“孟国师……国师要做什么?”
“偷光他们家的吃食,只留下大白菜!”
“……”
“不行,戒严快要解除了,那就偷光他们的官袍官帽,外加内衣外衫鞋子,我看他们怎么上朝!”
墨鲤面无表情地松开了手。
臣子,你怎么想?”
“那就要看这个皇帝厚不厚道了,如果他行为出格,性情暴虐,不循法度。我就会心中不忿,想方设法要跟皇帝对着干,古往今来,精通帝王心术的皇帝摆布臣子,聪明的臣子设陷阱给皇帝踩,这就要看哪方脑子灵活了。”
二皇子说到这里就泄了气,显然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是脑子灵光的那一方。
所以做不成皇帝,他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他就是不想要三皇弟、六皇弟做皇帝罢了。
孟戚看着二皇子,慢悠悠地说:“朝堂之上争权夺势是常有的事,皇权与相权,以及臣子之间的党同伐异,这是永远不会停息的。如果你想做皇帝,自然要学会用人的办法,学会如何对待臣子,也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然而历朝历代皇帝推崇的帝王心术,有大半都是是误国误己的东西,正如朝堂上的夺权,他们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自己,而不是百姓与国家。这个‘自己’,可不是生死安危、家眷友人、理想抱负这样的大事,指的是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利益,稍有触动都不行。所以一个自律的皇帝,一群有底线的臣子,可以靠这一套开创盛世,一旦换了人或者他们自己的想法改变了,事情就会变得无法控制。这是我入世几十年才领悟的事,今天告诉你,你好好想想。”
陆慜一脸茫然。
虽然听不懂,他还是努力做出了敬仰的表情。
“孟国师跟本王的大皇兄一样,懂得的东西真多。”
“……”
能不能有一句话不带上太子?
太子到底做了什么孽,有那样一个父亲,又摊上了这么一群脑子不好使的兄弟?
墨鲤揉了揉额角,他都感到有些头痛了。
二皇子虽然听不懂,但好奇心很强,他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做出谦卑请教的姿态,认真地问:“那依国师看,怎样才能做好皇帝,做好宰相呢?能不能做得不好,我就上去打?”
陆慜是真心实意这么想的,斗脑子他不行,斗拳头他可以啊!
孟戚神情忽而一滞,盯着陆慜看。
其实龙脉的拳头更厉害。
“……我听说在上古时期,三皇五帝是禅位相传的,贤者与能臣可以接替皇帝的位置。既然可以让贤者做皇帝,做得不好应该也可以撵走吧!”
墨鲤与孟戚同时陷入沉默。
二皇子的书确实念得不怎么好,因为事实上三皇五帝并不是“皇帝”,他们不是帝王,只是“部族领袖”。当时华夏生活着许多部族,为了活下去,需要互相扶持,也需要有一个共同的领袖处理各族的纷争,分配仅有的资源,躲避灾难。所以部族首领是推选的,特别有威望的人或者脑子聪明处事公允的人就容易坐上那个位置。
出于部族之间的矛盾跟利益,这个首领的位置不可能连续不断地在同一族中出现,也很难是前任首领的孩子,而是同样有能力的长者。
所以孟戚想到过这些,却又很快略过了,觉得不适宜。
那时的皇帝不是皇帝,朝堂也不是朝堂。
禅位制跟那个时代有关,并不是上古时代的制度更好,也不是那个制度出来的君王更加贤明。因为曾经做过部族首领远远不止那么几个人,只是这些受人崇敬的被后人称颂,甚至不断神化,这才成为“三皇五帝”,而且在后人编撰的典籍里,三皇五帝是等位为帝,一生就没有更改,直到死去,不存在撵走这么一说。
陆慜这个书读得糟糕,又对帝王毫无敬畏之心的人,反而提出了一条别人想都想不到的路。
孟戚看二皇子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大夫,你可能是对的。”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谁说傻子就没用了?
“老师曾经说过,即使是大字不识的百姓,也未必不能说出有道理的话,田地里的农人,可能比饱读诗书的大儒更懂得天时至理,乃至反省己身,通透处事。”
墨鲤说的话,陆慜没有听明白,不过大致也能猜到这是夸赞了。
二皇子摸着脑袋,不好意思地问:“那我能做那个揍皇帝揍大臣的人。”
“不行!”
孟戚面无表情地拒绝了。
“为什么?”
“你怎么判断一个皇帝或者一个臣子是好是坏呢,是听别人说吗?别人会不会蒙蔽你?是自己去看吗,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事实上连亲眼见到的都未必是实情。”孟戚兴致上来,开始滔滔不绝地跟陆慜说楚朝推行过的善政变成怨政的例子。
二皇子头昏眼花,只听懂了事是好事,小人作祟就不行了,还容易被人误解自己,当即义愤填膺,气得不行。
“百姓怎么能这样呢?楚朝难道就没有办法对付他们了吗?不能换一批知道好恶,不会人云亦云的百姓去帮吗?”
“……”
醒醒,皇帝不行能篡位,大臣不行能贬职,百姓你上哪儿去换一批?
二皇子沮丧地说:“看来我是揍不成皇帝跟大臣了,我连百姓都应付不来。”
墨鲤心有不忍,正要安慰几句,却听二皇子又道:“难怪我在朝臣之中的名声坏,孟国师的名声比我更坏,我原本以为像孟国师这样的人,应该人人敬仰青史留名才对,原来是小人当道啊!”
“等等你说什么?”孟戚惊讶。
齐朝现在的臣子根本没见过孟戚,知道的只是史书上的几行字,他们又不是锦衣卫,曾经被孟戚吓得魂不附体。
“哦,是这样。”二皇子认真地说,“太京的和尚道士特别多,每年都有一些所谓德高望重本领神通的想要做国师,这次那个青乌老祖好像也是这样打算的,我既然请他去弑君,自然要搞清楚国师是做什么的,毕竟不能胡乱许诺。于是我就去查了查,还问过翰林讲师跟学士,他们说从前西凉国的国师是装神弄鬼的,楚朝的国师身份神秘,又没有什么实打实的功绩,虽然是开国功臣,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封爵,后来无权无势,绝对是徒有虚名之辈。所以楚元帝杀害功臣的时候,根本没有把这个国师放在眼里,因为无关紧要。”
孟戚脸色发黑,二皇子声音越说越低,可他还是坚持补完了最后一句。
“……还说国师是无胆鼠辈,看到同僚皆死,就弃官跑了,所以不知所踪。”
陆慜表示他真的以为国师是个没什么用的虚衔,这才轻易地许诺出去。
那边孟戚已经怒上眉梢,陆慜被他身上浮动的内力威压冲得连连后退。
“谁说的,教你读书的那些翰林叫什么名字?”
墨大夫见势不妙,赶紧把人拽住,生怕孟戚病情复发。
“等等,这都是……”
这都是二皇子的一面之词,再说了,就算是真的,那些翰林也只是偏见罢了。看到史书没记载就按照他们那套做官理论胡乱揣测,可恶可厌,但是罪不至死。
陆慜也没有干脆利落地把那些人的名字报出来,反而战战兢兢地问:“孟国师……国师要做什么?”
“偷光他们家的吃食,只留下大白菜!”
“……”
“不行,戒严快要解除了,那就偷光他们的官袍官帽,外加内衣外衫鞋子,我看他们怎么上朝!”
墨鲤面无表情地松开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