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掌舵人之城市暗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这个时候,一旁的董有财眼睛亮了起来,赶忙劝刘义,“小兄弟,俺表哥这是要收你当徒弟呀,你知道他是谁不?黄河两岸大名鼎鼎的李三更、李半仙儿,你要是给他当徒弟,一辈子吃穿不愁咧。”
李三更是李守道的别称,因为职业是更夫,认识他的人都叫他李三更,很少有人叫他李守道,李半仙儿则是对他的尊称。
李守道这名字刘义没怎么听说过,但是“李三更”这名字,他可是如雷贯耳。
这李三更除了在三王庄打更以外,还捎带着给人驱邪捉鬼。过去那年月儿,兵荒马乱,邪乎事也多,这黄河两岸十里八村的老百姓,要是谁家里摊上啥邪乎事儿了,找他一准儿能解决,老百姓们都说这李半仙是星宿下凡、钟馗转世,本事大的不得了。
刘义这时候一听“李三更”三个字,立马对眼前这个黑瘦老头肃然起敬,一点儿都不带犹豫的,直接给李守道跪下,三拜九叩行了拜师大礼。
等刘义磕完头,李守道捋着花白山羊胡哈哈大笑,甚是中意,董有财双手作揖,恭喜李守道收了个好徒弟。
而后,李三更又拿出几瓶老酒和食物,三个人开怀畅饮。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刚亮,李三更给了刘义几两银子,让他回家和自己父母言语一声,以后刘义不但要跟着他学艺,还要和他吃住在一起,他每个月会定时让刘义给家里捎些银两,不至于让刘义那一大家人饿肚子
刘义拿着银两回到家,和父母一说,父母自然替他高兴。李三更的名头,刘义的父母也是听说过的,自己儿子能拜李半仙为师,说出去也是件体面的事儿。
等刘义放下银子辞别父母回到三王庄以后,李三更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给董有财儿子招魂的事宜了。
招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招活魂,一种是招亡魂,最后一种是招孤魂。
李守道要招的是最后一种招孤魂,招孤魂顾名思义,就是招那些客死异乡的鬼魂,招来之后,使其依附在某种介质上,让家里人带着返回故里。
招孤魂的方法不算单一,一般都是因地制宜。
孤魂一般都是招进伞里或是乌盆里,但是董有财家里有钱,非要弄的体面点儿,还要用上好的棺木把儿子魂魄成殓了抬回去。
李守道起先不同意他这么做,嫌他浪费钱,但是架不住董有财一把鼻涕一把老泪。董老头儿说,他就这么一个儿子,不能太委屈了。这么一来,就麻烦了点儿。
刘义回到三王庄以后,李守道正在小院里扎纸人儿。董有财呢,被李守道打发回家,去拿他儿子穿过的衣裤了。
开封离三王庄不算远,要是雇辆马车,一天一夜就能打个来回。要是搁着现在,开车一个上午就能打个来回。一直到第二天下午,董有财返回三王庄,拿来了他儿子生前穿过的衣裤,李守道就让刘义把衣裤给纸人穿上了。最后李守道说,白天不能招魂,必须等到晚上,而且还要弄条船下河里招魂,因为董有财儿子的尸体在河里,魂魄也随着尸体掉进了河里。
刘义一听,晚上要划船下河,想想前一天晚上的遭遇,不免心有余悸,董有财这时听闻也有点担心,脸色都变了。
李守道见他们两个这样儿,呵呵一笑,说:“莫怕莫怕,你俩那天晚上碰见的,不是啥龙王爷,把寿方,董有财的大儿子,也就是被砍了头的那个儿子,实质上是个讨债鬼转世,董有财上辈子欠了他的钱,这辈子投胎转世讨债来的,要不是中途被砍了头,董有财有多少家底儿也得给他败光,这也算是董有财因祸得福、塞翁失马。这也和董有财这辈子平时积德行善有很大关系,积德行善的人,冥冥中自有神明护佑。
李守道说,有些人吉凶祸福自有定数,想要自求多福,务须以行善为根,以积德为本。
“以行善为根,以积德为本。”
李守道说过的这句话,后来成了刘家的家训,一直传到现在,只不过到了刘权威这里,变味了。。。
刘义从那天开始,正式随李守道学艺。
刚一开始,李守道啥也不教刘义,就是叫他每天夜里看着计时用的燃香,到了时辰以后,跟他一起出去打更。
古时候一夜需要打五更,第一更,叫打落更,时间是现在的晚上七点左右;第二更,叫打次更,晚上九点左右;第三更,叫打鬼更,晚上十一点左右,言说这个时辰,阴曹地府里的小鬼就会跑到阳间来玩耍,活人撞鬼一般都在三更以后,也就是现在的晚上十一点以后;第四更,叫打晨更,凌晨一点左右;第五更,叫打末更,也叫打鸡更,凌晨三点左右,末更打完以后过不了多久,鸡就该叫了,这时候阴曹地府的小鬼回阴间,阳间的人们呢,基本上也就该起床了。
打更的时候李守道和刘义一前一后,李守道喊着说辞走在前面,刘义敲着梆子走在后面,每天如此。
刘义当时虽然年轻,却没有年轻人那种心浮气躁的心态,很稳重,师傅不教他本事,他也不着急,每天叫干啥干啥。
直到三个月后的某一天,准备打落更的时候,也就是打头更的时候,李守道对刘义说:“宣义呀,到今天你跟着师傅九十九天,常言说,看人九十九,生旦净末丑,你跟着师傅九十九天,师傅也看了你九十九天,我看你这孩儿真不错,人实在,是块传家好料子,从今天开始,师傅就传你点儿简单的口诀,等你把口诀背熟以后,师傅再传你别的。”
宣义,是李守道给刘义取的字,刘家祖上不是啥书香门第,家里人能给取个像样的名字已经很不错了,没那么多文绉绉的道道儿,但是李守道总不能直接喊自己徒弟的大名,就给刘义取了这么一个字号。
从李守道和刘义说过那句话以后,每天晚上就剩刘义一个人打更守夜了,用李守道的话说,这是叫他练胆儿,抓鬼人如果不把胆子练出来,本事再大也是个白搭。
从那天起,刘义一边打更练胆儿,一边背诵那些驱鬼、抓鬼、招魂等等口诀。说真的,刘义这人除了实在之外,没啥突出的地方,大字不识一个,学这些东西,资质差了点儿,足足打了半年更他才把这些口诀全部背熟。刘权威的奶奶当年背口诀的时候只用了半个月,刘权威自己笨了点儿,也不过用了两个月,当然了,这跟年龄也有很大关系,刘义学的时候比较晚,不像刘家后人,从小学起,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
半年以后,李守道开始教刘义一些实际用到的物品,用当代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法器,称它们为“行器”。
一般的行器有,红头绳、桃木楔、坟头柳、墨斗线等等,这些是最普通的,也是最常见的,也有些不普通不常见的,以后会提到的。
刘义资质一般,口诀加这些行器,刘义前后总共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才完全掌握,三年后,也就是刘义二十三岁那年,就在这一年,刘义才正式跟着李守道学习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所谓实质性的东西,其实主要就是实践,这个时候每次有人找上门来求助,李守道就会带上刘义一起去,之前一直没带他去过,只是给他口述过一些抓鬼驱邪的方法,从没让他实际操作过。
等接触到实质的东西以后,难缠点儿的,刘义在一旁看着,李守道亲自动手,一边施术,一边苦口婆心的教,言传身教。容易点儿的,由刘义动手,李守道在一旁看着,哪里不对了,出言提醒一句。
1855年春,也就是清咸丰五年春,乙卯年,这年刘义二十八岁,父亲去世;次年秋,也就是1856年秋,母亲去世。这时,刘义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均已成家,刘义却依旧单身一人,依旧在随着李守道学艺。
1859年,也就是清咸丰九年,乙未年,这年刘义三十二岁,正式出师,从学艺到出师,刘义历时十二年。可以说,他这学艺时间有点过长了。
就在这一年,刘义知道了自己师傅李守道的真正年龄,原来,李守道这年刚好一百岁整。
虽然后面知道了李守道在壮武之年生了一个儿子,但至于孩子在哪里,为什么孤独一人,当时的刘义并不知道,也没有过多的疑问,看到刘义三十二了,李守道替他干着急。
刘义这时候爹妈也没了,家也分了,彻底跟了李守道,并且接替了李守道的一切事宜,每天晚上打打更,有人请的时候,出去给人办办事。刘义这时候已经把李守道当成了自己的亲爹娘,李守道待他也像亲儿子一样,每次办完事,刘义都会带些酒菜回来,爷俩就在小屋里高高兴兴的吃吃喝喝,日子过的也算逍遥自在。
不过,每次李守道一提到让刘义讨媳妇儿的事儿,刘义就蹙眉头,用他自己的话说,俺俩弟弟都有孩子咧,俺刘家有后咧,俺成不成亲的么啥,只要俺跟着师傅就行。
李守道每次听他这么说,就免不了数落他一顿。不过像刘义这么大年龄的,在那个年月讨媳妇儿真不算容易,那时候女孩子十六七岁就出门儿了,十八岁就算老姑娘了,想找个二十岁的黄花大闺女都难,再说条件太差的,或者成过亲的寡妇,李守道还看不上,怕委屈了自己的徒弟,想找个像模像样的黄花大闺女吧,人家又看不上他,主要是年龄太大了,刘义也不像那些大户人家有钱有势,能讨到三房四房的。
刘权威每次听奶奶讲到这儿,都替刘义着急,他埋怨道,不会去山里头买一个呀,奶奶把脸一绷,狠狠训着刘权威,买媳妇儿损阴德,咱们家里的男人就是打光棍,刘家绝了后,也不能干那种事儿!一句话让刘权威至今还是童子身,至于那个女人和孩子,也并不是刘权威自己的婆娘,接下来会说到。
六年后,也就是1865年,清同治四年,乙丑年。这年刘义三十八岁,李守道一百零六岁,这个时候的李守道身体日渐衰退,基本上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不过他还没忘记让刘义讨媳妇的事儿,言说要在自己闭眼之前抱一抱徒孙子。
同年夏,有这么一天,刘义刚刚打完五更回家,准备吃点东西睡觉,就在这个时候,听到外头有人敲门。
刘义把门打开一看,门外一前一后站着两个人,前面这位刘义认识,三王庄本村的一个老人。老人后面那位,看着眼生,不像本地人,而且一身绸布长衫,书生打扮,年龄约莫在四十三四岁的样子。
在那个年月儿穿长衫的人都是有身份的,这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一看就知道不俗,用现在的话说,至少是个有身份的知识分子。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里有明确说明,分为短衫帮(代表贫穷),长衫帮(代表富贵),由此可见一斑。
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中年人既然被村里老人带来敲门,说明是有事找他们师徒帮忙。
刘义赶忙把两人请进屋里,这时候李守道还在里屋睡觉,身体不行了,觉也多了,而且总是睡不醒。
刘义也就没叫醒他,一个人接待了老头儿和中年人。
出事儿的,是中年人的小女儿,中年人倒是不怎么说话,几乎都是同村这位老头儿代诉的。
等老头儿说完,刘义皱起了眉头。这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名叫蔡文烨,今年四十五岁,开封尉氏县人,其小女名叫蔡清君,今年二十岁。
蔡文烨家境相当不错,书香门第,自己是私塾先生,除了蔡清君这个小女儿以外,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经商,生意做的不算小,家资颇丰;小儿子十八岁那年考中举人,如今在尉氏县县衙当差,任途也是风生水起,在整个尉氏县,县太爷老大,他小儿子就是老二。
可以说,这蔡文烨家里是有钱有势有学问,就连他这位小女儿蔡清君也是秀外慧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前些年,给蔡清君说媒的、提亲的,几乎踩烂了他家的门槛儿。
不过,有那么句话说的很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就在四年前,蔡文烨的小女儿蔡清君十六岁,到了出阁的年龄。蔡文烨呢,就给蔡清君找了个婆家,对方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的儿子,家里不但有钱,听说在朝里还有人,可以说,和他们蔡家门当户对、不相上下。
两家人对这门亲事都挺看好,也就下了聘礼,选了日子。可是,谁成想,就在他们成亲那天,迎亲花轿还没进蔡家大门,新郎竟然猝死在了迎亲的路上,一下子喜事变丧事。新郎死了,这门亲事也就无疾而终了,蔡清君也就没能嫁出去。
在那个时候,只要没拜堂就不算成亲,蔡清君也就不用到那大财主家里当寡妇。
第二年,也就是三年前,蔡清君十七岁。蔡文烨又托人给蔡清君说了门亲事,对方家境也不错,也是大户人家。不过,怪事又来了,又是在成亲那天,新郎也死在了迎亲的路上。
一连死了两个没过门儿的女婿,蔡文烨感觉事情有点儿蹊跷,但他并没有在意,认为这世上巧合的事儿多了,可能那俩女婿本身就有啥毛病,刚好在成亲这天病发了。
又一年冬天,蔡清君这年十九岁,这个时候,她已经算是个老姑娘了,再加上前后死了两次新郎的事,在他们那一带风言风语传开了,都说她是寡宿星转世,天生的克夫命,谁娶她谁不得好死。
孤辰寡宿双星,男命生于妻绝之中,而逢孤辰,平生难于婚配;女命生于绝夫之位,而遇寡宿,屡嫁不能偕老。
孤辰说的是男人,寡宿说的是女人,说的都是克夫克妻命。
蔡文烨听了很无奈,于是降低择婿门槛,请媒婆给蔡清君找了个普通人家,不过,不出意料的是,新郎再次死在了迎亲的路上。诡异离奇的都快让人心神战栗了。
用凌天的话来说,这女的是被什么怨灵附体了,可当时刘义虽说三十二,但还没有这般能力。
有道是事不过三,前后死了三个,这时候,蔡文烨再觉得正常它也不正常了,又听外面那些人风言风语的,就怀疑自己女儿真的是什么“寡宿星”转世,无奈之下请来一位算命先生,请先生给蔡清君算一算命。
算命先生要了蔡清君的生辰八字,算了半天,神神叨叨说,蔡清君不是啥“寡宿星”转世,命格不在“绝夫”位,成亲那天死夫婿,因为她和前世夫君有过三生约定,今世必须嫁给她前世夫君的转世,但是她前世的夫君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没能投胎,那鬼魂就一直留在蔡清君身边不肯离开,蔡清君这时候只要嫁人,她前世夫君的鬼魂就会把新郎害死。算命先生最后说,想要破解,就得找有道行的法师来做场法事,把蔡清君身边的鬼魂收了或是赶走。
蔡文烨本身是读书人,用现在的话说那是文化人,有道是,子不语怪力乱神,请算命先生给蔡清君算命已经是他的底线了,现在听算命先生说什么,自己女儿是什么前世夫君的鬼魂缠身,这让他很难信服,拿出几两银子把算命先生给打发走了。
不过,这个蔡文烨有点惧内,蔡清君的母亲李氏对算命先生的话深信不疑,蔡文烨架不住他老婆一哭二闹三上吊,再说他们蔡家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儿的,女儿嫁不出去,岂不是让街坊邻里拿他们当笑柄了。最后没办法,蔡文烨捏着鼻子从外面找来几个道士。
那几个道士在蔡家折腾了好几天,要走了不少银两,最后那几个道士打着保票说,鬼魂已经被他们收服,蔡小姐可以踏踏实实嫁人了。
全家人一听,都挺高兴,再次张罗着给蔡清君找婆家,但是这时候蔡清君克夫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就是想嫁没人敢娶,没办法,蔡文烨最后一咬牙,传出话说,男家聘礼一分不要,蔡家还搭出去一千两银子做嫁妆,男人家境不论贫富,只要和蔡清君年龄相当、身无残疾、忠厚本分就行。
在那个年月儿,讨不到老婆的穷苦人家多的是,这条件一开出去,有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意思,还真有几个主动找上门儿的。蔡文烨瘸子里挑将军似的,在几个人里挑出个条件还算突出的。就这么的,又给蔡清君定了亲。
这时候的蔡清君已经整二十岁,在过去那时候,已经算是名副其实的老姑娘了。
结果。。。。。
没错儿,后来新郎又死在了娶亲的路上。你们可别笑,我奶奶给我讲到这儿的时候,我就笑了,感觉这也太让人无语了,蔡清君这命也太苦逼了点儿。
第四次丧夫,算是把蔡清君的“寡宿星”克夫命给坐实了,再没人敢来他们家提娶亲的事儿,就连那些媒婆走路也绕过他们家门口。
一个月后,蔡文烨在县衙当差的二儿子传来消息,说县衙抓住几个行骗的道士,经过查证,正是来他们家做法的那几个。
一听这消息,差点没把蔡文烨气的七窍冒烟。这个时候,蔡清君的母亲李氏又哼哼上了,非要蔡文烨去找有真本事的法师来家里做法。
蔡文烨无奈,经过几番打听,一个熟人给他介绍了李守道和刘义。
这时候领着蔡文烨敲门的那个本村老人,就是蔡文烨熟人的亲戚。
等老人把前后经过大致讲了一遍以后,刘义皱了皱眉头,感觉老人说的有点悬乎。根据刘义当时推断,这个蔡小姐是被什么东西缠上了不假,是那东西害死了那几个女婿也不假,但他从没听说过什么三生约定、前世夫君鬼魂缠身一说,感觉有点无稽之谈,觉得这里面肯定还有别的什么事儿。
刘义踌躇半天,忖摸着蔡小姐这事儿有点棘手,自己最起码得跟师傅商量一下。
就在刘义让蔡文烨他们稍等,自己准备起身去里屋找师傅的时候,李守道竟然住着拐棍颤巍巍从里屋走了出来,刘义赶忙走过把李守道扶到了太师椅上。
没等刘义开口,李守道朝他摆了摆,“别说了,师傅都听见了,听见了……”李守道虽然身体衰退,但眼睛和耳朵还算好使,也不知道啥时候醒了过来。
这个时候,带路的那位老人赶忙给蔡文烨做介绍,几个人相互寒暄了一阵。
最后李守道对蔡文烨说:“令千金这个事儿呀,有点儿难办呐,我看呀,非得俺师徒俩一起走一趟不可。”
蔡文烨这次来三王庄其实留了个心眼儿,他在来三王庄的路上,沿途把李守道和刘义打听了无数遍,就差没把刘义和李守道的祖上三代都问出来,有点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味道。
索性刘义和李守道在黄河两岸口碑极好,沿途百姓都说他们师徒两个不但诚恳厚道,道行更是高深的不得了,啥邪乎事儿只要到了他们手里,一准儿能解决,而且师徒两个不收钱,有吃的给点儿吃的,要是没吃的,啥都不给也行,旨在济世救人,是两个活脱脱的活神仙。
打听到这些信息,让蔡文烨对师徒两人很是钦佩,这时又听李守道说要亲自到他家里去一趟,无论他们师徒两个是否有真本事,让一位百岁老人为自己女儿的事长途跋涉,蔡文烨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同时也非常感动,当即一扫之前的沉默寡言,话渐渐多了起来。
之后,双方又闲聊一阵,彼此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蔡文烨期间了解到刘义还没成亲,不过他也没往别处想,毕竟刘义年龄太大了,只比他小几岁而已。
蔡文烨是乘着马车来的,而且还提前预备了一辆。天光大亮以后,刘义搀着李守道上了那辆预备的马车,随同蔡文烨一起向他家里赶去。
三王庄距离尉氏县有好几百里的路程,因为李守道年龄过大,生怕颠着他,所以马车走的速度并不是太快。就这样,几个人走走停停、晓行夜宿,在第三天傍晚赶到了蔡文烨的家里。
下了马车以后,蔡文烨让车夫敲开大门,把师徒两个引进了蔡府。
蔡家不愧是当地屈指可数的名门大户,府邸不但修建的精致典雅,面积更是大的让刘义难以想象,共有一个前院、一个后院、两个偏院,整个院落里房间多的不计其数,在前院和后院之间,还有个不小的花园,花园里鱼池凉亭假山样样俱全,奇花异草争相斗艳。这让刘义这只井底之蛙觉得,就是皇宫可能也不过如此了。
蔡文烨原本打算在偏院给刘义和李守道安排两套厢房,被刘义拒绝了,只让他安排了一套。刘义说,师傅年岁大了,夜里不能没人照顾,住在一套房子里方便照顾师傅。刘义这么说,让蔡文烨对刘义又多了一层认识。
之后,蔡文烨在前院大厅摆了一桌酒席,一路上舟车劳顿、风尘仆仆,这时候算是给刘义和李守道接风洗尘了。
蔡文烨大儿子在商铺不在家,二儿子在衙门,也不在家,作陪的只有蔡文烨夫妇和一个老管家,旁边还有两个丫鬟侍候着端茶倒酒。
酒过半酣,李守道向蔡文烨提出一个要求,要蔡文烨女儿蔡清君出来一见。
蔡文烨犹豫了一下。过去封建思想严重,什么女子三从四德,特别像蔡家这种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更是讲究的要命,女儿未出阁之前,很少出来见客的。
李守道解释说,他要给小姐看一看气色,顺便问几个问题,看看是否真如算命先生说的,被前世夫君的鬼魂所滋扰,也好做到心里有数,对症下药。
蔡文烨听李守道这么说,也就没啥好讲究的了,赶忙叫丫鬟去请小姐。
约莫过了能有一炷香的功夫,丫鬟引着一位长相俊美、衣着淡雅的女子进门。女子肌肤白皙,身材匀称,文文静静的,如果放到现在,就是位气质型女神。只是女子此刻精神不是太好,脸色发暗,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这女子正是蔡清...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这个时候,一旁的董有财眼睛亮了起来,赶忙劝刘义,“小兄弟,俺表哥这是要收你当徒弟呀,你知道他是谁不?黄河两岸大名鼎鼎的李三更、李半仙儿,你要是给他当徒弟,一辈子吃穿不愁咧。”
李三更是李守道的别称,因为职业是更夫,认识他的人都叫他李三更,很少有人叫他李守道,李半仙儿则是对他的尊称。
李守道这名字刘义没怎么听说过,但是“李三更”这名字,他可是如雷贯耳。
这李三更除了在三王庄打更以外,还捎带着给人驱邪捉鬼。过去那年月儿,兵荒马乱,邪乎事也多,这黄河两岸十里八村的老百姓,要是谁家里摊上啥邪乎事儿了,找他一准儿能解决,老百姓们都说这李半仙是星宿下凡、钟馗转世,本事大的不得了。
刘义这时候一听“李三更”三个字,立马对眼前这个黑瘦老头肃然起敬,一点儿都不带犹豫的,直接给李守道跪下,三拜九叩行了拜师大礼。
等刘义磕完头,李守道捋着花白山羊胡哈哈大笑,甚是中意,董有财双手作揖,恭喜李守道收了个好徒弟。
而后,李三更又拿出几瓶老酒和食物,三个人开怀畅饮。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刚亮,李三更给了刘义几两银子,让他回家和自己父母言语一声,以后刘义不但要跟着他学艺,还要和他吃住在一起,他每个月会定时让刘义给家里捎些银两,不至于让刘义那一大家人饿肚子
刘义拿着银两回到家,和父母一说,父母自然替他高兴。李三更的名头,刘义的父母也是听说过的,自己儿子能拜李半仙为师,说出去也是件体面的事儿。
等刘义放下银子辞别父母回到三王庄以后,李三更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给董有财儿子招魂的事宜了。
招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招活魂,一种是招亡魂,最后一种是招孤魂。
李守道要招的是最后一种招孤魂,招孤魂顾名思义,就是招那些客死异乡的鬼魂,招来之后,使其依附在某种介质上,让家里人带着返回故里。
招孤魂的方法不算单一,一般都是因地制宜。
孤魂一般都是招进伞里或是乌盆里,但是董有财家里有钱,非要弄的体面点儿,还要用上好的棺木把儿子魂魄成殓了抬回去。
李守道起先不同意他这么做,嫌他浪费钱,但是架不住董有财一把鼻涕一把老泪。董老头儿说,他就这么一个儿子,不能太委屈了。这么一来,就麻烦了点儿。
刘义回到三王庄以后,李守道正在小院里扎纸人儿。董有财呢,被李守道打发回家,去拿他儿子穿过的衣裤了。
开封离三王庄不算远,要是雇辆马车,一天一夜就能打个来回。要是搁着现在,开车一个上午就能打个来回。一直到第二天下午,董有财返回三王庄,拿来了他儿子生前穿过的衣裤,李守道就让刘义把衣裤给纸人穿上了。最后李守道说,白天不能招魂,必须等到晚上,而且还要弄条船下河里招魂,因为董有财儿子的尸体在河里,魂魄也随着尸体掉进了河里。
刘义一听,晚上要划船下河,想想前一天晚上的遭遇,不免心有余悸,董有财这时听闻也有点担心,脸色都变了。
李守道见他们两个这样儿,呵呵一笑,说:“莫怕莫怕,你俩那天晚上碰见的,不是啥龙王爷,把寿方,董有财的大儿子,也就是被砍了头的那个儿子,实质上是个讨债鬼转世,董有财上辈子欠了他的钱,这辈子投胎转世讨债来的,要不是中途被砍了头,董有财有多少家底儿也得给他败光,这也算是董有财因祸得福、塞翁失马。这也和董有财这辈子平时积德行善有很大关系,积德行善的人,冥冥中自有神明护佑。
李守道说,有些人吉凶祸福自有定数,想要自求多福,务须以行善为根,以积德为本。
“以行善为根,以积德为本。”
李守道说过的这句话,后来成了刘家的家训,一直传到现在,只不过到了刘权威这里,变味了。。。
刘义从那天开始,正式随李守道学艺。
刚一开始,李守道啥也不教刘义,就是叫他每天夜里看着计时用的燃香,到了时辰以后,跟他一起出去打更。
古时候一夜需要打五更,第一更,叫打落更,时间是现在的晚上七点左右;第二更,叫打次更,晚上九点左右;第三更,叫打鬼更,晚上十一点左右,言说这个时辰,阴曹地府里的小鬼就会跑到阳间来玩耍,活人撞鬼一般都在三更以后,也就是现在的晚上十一点以后;第四更,叫打晨更,凌晨一点左右;第五更,叫打末更,也叫打鸡更,凌晨三点左右,末更打完以后过不了多久,鸡就该叫了,这时候阴曹地府的小鬼回阴间,阳间的人们呢,基本上也就该起床了。
打更的时候李守道和刘义一前一后,李守道喊着说辞走在前面,刘义敲着梆子走在后面,每天如此。
刘义当时虽然年轻,却没有年轻人那种心浮气躁的心态,很稳重,师傅不教他本事,他也不着急,每天叫干啥干啥。
直到三个月后的某一天,准备打落更的时候,也就是打头更的时候,李守道对刘义说:“宣义呀,到今天你跟着师傅九十九天,常言说,看人九十九,生旦净末丑,你跟着师傅九十九天,师傅也看了你九十九天,我看你这孩儿真不错,人实在,是块传家好料子,从今天开始,师傅就传你点儿简单的口诀,等你把口诀背熟以后,师傅再传你别的。”
宣义,是李守道给刘义取的字,刘家祖上不是啥书香门第,家里人能给取个像样的名字已经很不错了,没那么多文绉绉的道道儿,但是李守道总不能直接喊自己徒弟的大名,就给刘义取了这么一个字号。
从李守道和刘义说过那句话以后,每天晚上就剩刘义一个人打更守夜了,用李守道的话说,这是叫他练胆儿,抓鬼人如果不把胆子练出来,本事再大也是个白搭。
从那天起,刘义一边打更练胆儿,一边背诵那些驱鬼、抓鬼、招魂等等口诀。说真的,刘义这人除了实在之外,没啥突出的地方,大字不识一个,学这些东西,资质差了点儿,足足打了半年更他才把这些口诀全部背熟。刘权威的奶奶当年背口诀的时候只用了半个月,刘权威自己笨了点儿,也不过用了两个月,当然了,这跟年龄也有很大关系,刘义学的时候比较晚,不像刘家后人,从小学起,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
半年以后,李守道开始教刘义一些实际用到的物品,用当代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法器,称它们为“行器”。
一般的行器有,红头绳、桃木楔、坟头柳、墨斗线等等,这些是最普通的,也是最常见的,也有些不普通不常见的,以后会提到的。
刘义资质一般,口诀加这些行器,刘义前后总共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才完全掌握,三年后,也就是刘义二十三岁那年,就在这一年,刘义才正式跟着李守道学习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所谓实质性的东西,其实主要就是实践,这个时候每次有人找上门来求助,李守道就会带上刘义一起去,之前一直没带他去过,只是给他口述过一些抓鬼驱邪的方法,从没让他实际操作过。
等接触到实质的东西以后,难缠点儿的,刘义在一旁看着,李守道亲自动手,一边施术,一边苦口婆心的教,言传身教。容易点儿的,由刘义动手,李守道在一旁看着,哪里不对了,出言提醒一句。
1855年春,也就是清咸丰五年春,乙卯年,这年刘义二十八岁,父亲去世;次年秋,也就是1856年秋,母亲去世。这时,刘义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均已成家,刘义却依旧单身一人,依旧在随着李守道学艺。
1859年,也就是清咸丰九年,乙未年,这年刘义三十二岁,正式出师,从学艺到出师,刘义历时十二年。可以说,他这学艺时间有点过长了。
就在这一年,刘义知道了自己师傅李守道的真正年龄,原来,李守道这年刚好一百岁整。
虽然后面知道了李守道在壮武之年生了一个儿子,但至于孩子在哪里,为什么孤独一人,当时的刘义并不知道,也没有过多的疑问,看到刘义三十二了,李守道替他干着急。
刘义这时候爹妈也没了,家也分了,彻底跟了李守道,并且接替了李守道的一切事宜,每天晚上打打更,有人请的时候,出去给人办办事。刘义这时候已经把李守道当成了自己的亲爹娘,李守道待他也像亲儿子一样,每次办完事,刘义都会带些酒菜回来,爷俩就在小屋里高高兴兴的吃吃喝喝,日子过的也算逍遥自在。
不过,每次李守道一提到让刘义讨媳妇儿的事儿,刘义就蹙眉头,用他自己的话说,俺俩弟弟都有孩子咧,俺刘家有后咧,俺成不成亲的么啥,只要俺跟着师傅就行。
李守道每次听他这么说,就免不了数落他一顿。不过像刘义这么大年龄的,在那个年月讨媳妇儿真不算容易,那时候女孩子十六七岁就出门儿了,十八岁就算老姑娘了,想找个二十岁的黄花大闺女都难,再说条件太差的,或者成过亲的寡妇,李守道还看不上,怕委屈了自己的徒弟,想找个像模像样的黄花大闺女吧,人家又看不上他,主要是年龄太大了,刘义也不像那些大户人家有钱有势,能讨到三房四房的。
刘权威每次听奶奶讲到这儿,都替刘义着急,他埋怨道,不会去山里头买一个呀,奶奶把脸一绷,狠狠训着刘权威,买媳妇儿损阴德,咱们家里的男人就是打光棍,刘家绝了后,也不能干那种事儿!一句话让刘权威至今还是童子身,至于那个女人和孩子,也并不是刘权威自己的婆娘,接下来会说到。
六年后,也就是1865年,清同治四年,乙丑年。这年刘义三十八岁,李守道一百零六岁,这个时候的李守道身体日渐衰退,基本上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不过他还没忘记让刘义讨媳妇的事儿,言说要在自己闭眼之前抱一抱徒孙子。
同年夏,有这么一天,刘义刚刚打完五更回家,准备吃点东西睡觉,就在这个时候,听到外头有人敲门。
刘义把门打开一看,门外一前一后站着两个人,前面这位刘义认识,三王庄本村的一个老人。老人后面那位,看着眼生,不像本地人,而且一身绸布长衫,书生打扮,年龄约莫在四十三四岁的样子。
在那个年月儿穿长衫的人都是有身份的,这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一看就知道不俗,用现在的话说,至少是个有身份的知识分子。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里有明确说明,分为短衫帮(代表贫穷),长衫帮(代表富贵),由此可见一斑。
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中年人既然被村里老人带来敲门,说明是有事找他们师徒帮忙。
刘义赶忙把两人请进屋里,这时候李守道还在里屋睡觉,身体不行了,觉也多了,而且总是睡不醒。
刘义也就没叫醒他,一个人接待了老头儿和中年人。
出事儿的,是中年人的小女儿,中年人倒是不怎么说话,几乎都是同村这位老头儿代诉的。
等老头儿说完,刘义皱起了眉头。这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名叫蔡文烨,今年四十五岁,开封尉氏县人,其小女名叫蔡清君,今年二十岁。
蔡文烨家境相当不错,书香门第,自己是私塾先生,除了蔡清君这个小女儿以外,还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经商,生意做的不算小,家资颇丰;小儿子十八岁那年考中举人,如今在尉氏县县衙当差,任途也是风生水起,在整个尉氏县,县太爷老大,他小儿子就是老二。
可以说,这蔡文烨家里是有钱有势有学问,就连他这位小女儿蔡清君也是秀外慧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前些年,给蔡清君说媒的、提亲的,几乎踩烂了他家的门槛儿。
不过,有那么句话说的很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就在四年前,蔡文烨的小女儿蔡清君十六岁,到了出阁的年龄。蔡文烨呢,就给蔡清君找了个婆家,对方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的儿子,家里不但有钱,听说在朝里还有人,可以说,和他们蔡家门当户对、不相上下。
两家人对这门亲事都挺看好,也就下了聘礼,选了日子。可是,谁成想,就在他们成亲那天,迎亲花轿还没进蔡家大门,新郎竟然猝死在了迎亲的路上,一下子喜事变丧事。新郎死了,这门亲事也就无疾而终了,蔡清君也就没能嫁出去。
在那个时候,只要没拜堂就不算成亲,蔡清君也就不用到那大财主家里当寡妇。
第二年,也就是三年前,蔡清君十七岁。蔡文烨又托人给蔡清君说了门亲事,对方家境也不错,也是大户人家。不过,怪事又来了,又是在成亲那天,新郎也死在了迎亲的路上。
一连死了两个没过门儿的女婿,蔡文烨感觉事情有点儿蹊跷,但他并没有在意,认为这世上巧合的事儿多了,可能那俩女婿本身就有啥毛病,刚好在成亲这天病发了。
又一年冬天,蔡清君这年十九岁,这个时候,她已经算是个老姑娘了,再加上前后死了两次新郎的事,在他们那一带风言风语传开了,都说她是寡宿星转世,天生的克夫命,谁娶她谁不得好死。
孤辰寡宿双星,男命生于妻绝之中,而逢孤辰,平生难于婚配;女命生于绝夫之位,而遇寡宿,屡嫁不能偕老。
孤辰说的是男人,寡宿说的是女人,说的都是克夫克妻命。
蔡文烨听了很无奈,于是降低择婿门槛,请媒婆给蔡清君找了个普通人家,不过,不出意料的是,新郎再次死在了迎亲的路上。诡异离奇的都快让人心神战栗了。
用凌天的话来说,这女的是被什么怨灵附体了,可当时刘义虽说三十二,但还没有这般能力。
有道是事不过三,前后死了三个,这时候,蔡文烨再觉得正常它也不正常了,又听外面那些人风言风语的,就怀疑自己女儿真的是什么“寡宿星”转世,无奈之下请来一位算命先生,请先生给蔡清君算一算命。
算命先生要了蔡清君的生辰八字,算了半天,神神叨叨说,蔡清君不是啥“寡宿星”转世,命格不在“绝夫”位,成亲那天死夫婿,因为她和前世夫君有过三生约定,今世必须嫁给她前世夫君的转世,但是她前世的夫君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没能投胎,那鬼魂就一直留在蔡清君身边不肯离开,蔡清君这时候只要嫁人,她前世夫君的鬼魂就会把新郎害死。算命先生最后说,想要破解,就得找有道行的法师来做场法事,把蔡清君身边的鬼魂收了或是赶走。
蔡文烨本身是读书人,用现在的话说那是文化人,有道是,子不语怪力乱神,请算命先生给蔡清君算命已经是他的底线了,现在听算命先生说什么,自己女儿是什么前世夫君的鬼魂缠身,这让他很难信服,拿出几两银子把算命先生给打发走了。
不过,这个蔡文烨有点惧内,蔡清君的母亲李氏对算命先生的话深信不疑,蔡文烨架不住他老婆一哭二闹三上吊,再说他们蔡家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儿的,女儿嫁不出去,岂不是让街坊邻里拿他们当笑柄了。最后没办法,蔡文烨捏着鼻子从外面找来几个道士。
那几个道士在蔡家折腾了好几天,要走了不少银两,最后那几个道士打着保票说,鬼魂已经被他们收服,蔡小姐可以踏踏实实嫁人了。
全家人一听,都挺高兴,再次张罗着给蔡清君找婆家,但是这时候蔡清君克夫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就是想嫁没人敢娶,没办法,蔡文烨最后一咬牙,传出话说,男家聘礼一分不要,蔡家还搭出去一千两银子做嫁妆,男人家境不论贫富,只要和蔡清君年龄相当、身无残疾、忠厚本分就行。
在那个年月儿,讨不到老婆的穷苦人家多的是,这条件一开出去,有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意思,还真有几个主动找上门儿的。蔡文烨瘸子里挑将军似的,在几个人里挑出个条件还算突出的。就这么的,又给蔡清君定了亲。
这时候的蔡清君已经整二十岁,在过去那时候,已经算是名副其实的老姑娘了。
结果。。。。。
没错儿,后来新郎又死在了娶亲的路上。你们可别笑,我奶奶给我讲到这儿的时候,我就笑了,感觉这也太让人无语了,蔡清君这命也太苦逼了点儿。
第四次丧夫,算是把蔡清君的“寡宿星”克夫命给坐实了,再没人敢来他们家提娶亲的事儿,就连那些媒婆走路也绕过他们家门口。
一个月后,蔡文烨在县衙当差的二儿子传来消息,说县衙抓住几个行骗的道士,经过查证,正是来他们家做法的那几个。
一听这消息,差点没把蔡文烨气的七窍冒烟。这个时候,蔡清君的母亲李氏又哼哼上了,非要蔡文烨去找有真本事的法师来家里做法。
蔡文烨无奈,经过几番打听,一个熟人给他介绍了李守道和刘义。
这时候领着蔡文烨敲门的那个本村老人,就是蔡文烨熟人的亲戚。
等老人把前后经过大致讲了一遍以后,刘义皱了皱眉头,感觉老人说的有点悬乎。根据刘义当时推断,这个蔡小姐是被什么东西缠上了不假,是那东西害死了那几个女婿也不假,但他从没听说过什么三生约定、前世夫君鬼魂缠身一说,感觉有点无稽之谈,觉得这里面肯定还有别的什么事儿。
刘义踌躇半天,忖摸着蔡小姐这事儿有点棘手,自己最起码得跟师傅商量一下。
就在刘义让蔡文烨他们稍等,自己准备起身去里屋找师傅的时候,李守道竟然住着拐棍颤巍巍从里屋走了出来,刘义赶忙走过把李守道扶到了太师椅上。
没等刘义开口,李守道朝他摆了摆,“别说了,师傅都听见了,听见了……”李守道虽然身体衰退,但眼睛和耳朵还算好使,也不知道啥时候醒了过来。
这个时候,带路的那位老人赶忙给蔡文烨做介绍,几个人相互寒暄了一阵。
最后李守道对蔡文烨说:“令千金这个事儿呀,有点儿难办呐,我看呀,非得俺师徒俩一起走一趟不可。”
蔡文烨这次来三王庄其实留了个心眼儿,他在来三王庄的路上,沿途把李守道和刘义打听了无数遍,就差没把刘义和李守道的祖上三代都问出来,有点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味道。
索性刘义和李守道在黄河两岸口碑极好,沿途百姓都说他们师徒两个不但诚恳厚道,道行更是高深的不得了,啥邪乎事儿只要到了他们手里,一准儿能解决,而且师徒两个不收钱,有吃的给点儿吃的,要是没吃的,啥都不给也行,旨在济世救人,是两个活脱脱的活神仙。
打听到这些信息,让蔡文烨对师徒两人很是钦佩,这时又听李守道说要亲自到他家里去一趟,无论他们师徒两个是否有真本事,让一位百岁老人为自己女儿的事长途跋涉,蔡文烨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同时也非常感动,当即一扫之前的沉默寡言,话渐渐多了起来。
之后,双方又闲聊一阵,彼此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蔡文烨期间了解到刘义还没成亲,不过他也没往别处想,毕竟刘义年龄太大了,只比他小几岁而已。
蔡文烨是乘着马车来的,而且还提前预备了一辆。天光大亮以后,刘义搀着李守道上了那辆预备的马车,随同蔡文烨一起向他家里赶去。
三王庄距离尉氏县有好几百里的路程,因为李守道年龄过大,生怕颠着他,所以马车走的速度并不是太快。就这样,几个人走走停停、晓行夜宿,在第三天傍晚赶到了蔡文烨的家里。
下了马车以后,蔡文烨让车夫敲开大门,把师徒两个引进了蔡府。
蔡家不愧是当地屈指可数的名门大户,府邸不但修建的精致典雅,面积更是大的让刘义难以想象,共有一个前院、一个后院、两个偏院,整个院落里房间多的不计其数,在前院和后院之间,还有个不小的花园,花园里鱼池凉亭假山样样俱全,奇花异草争相斗艳。这让刘义这只井底之蛙觉得,就是皇宫可能也不过如此了。
蔡文烨原本打算在偏院给刘义和李守道安排两套厢房,被刘义拒绝了,只让他安排了一套。刘义说,师傅年岁大了,夜里不能没人照顾,住在一套房子里方便照顾师傅。刘义这么说,让蔡文烨对刘义又多了一层认识。
之后,蔡文烨在前院大厅摆了一桌酒席,一路上舟车劳顿、风尘仆仆,这时候算是给刘义和李守道接风洗尘了。
蔡文烨大儿子在商铺不在家,二儿子在衙门,也不在家,作陪的只有蔡文烨夫妇和一个老管家,旁边还有两个丫鬟侍候着端茶倒酒。
酒过半酣,李守道向蔡文烨提出一个要求,要蔡文烨女儿蔡清君出来一见。
蔡文烨犹豫了一下。过去封建思想严重,什么女子三从四德,特别像蔡家这种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更是讲究的要命,女儿未出阁之前,很少出来见客的。
李守道解释说,他要给小姐看一看气色,顺便问几个问题,看看是否真如算命先生说的,被前世夫君的鬼魂所滋扰,也好做到心里有数,对症下药。
蔡文烨听李守道这么说,也就没啥好讲究的了,赶忙叫丫鬟去请小姐。
约莫过了能有一炷香的功夫,丫鬟引着一位长相俊美、衣着淡雅的女子进门。女子肌肤白皙,身材匀称,文文静静的,如果放到现在,就是位气质型女神。只是女子此刻精神不是太好,脸色发暗,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这女子正是蔡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