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性的弱点(二) (2/2)
69中文网 biquge3.cc,人性的弱点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次贷款之前,总要对申请人的信用状况研究一番:对方生意是否稳当?能否成功?只有等到觉得对方确实很可靠、没有问题时,他们才贷款给他们。
记住:人格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资本。要明白,欠钱不还时,其实是在拿自己的人格来典当。
罗赛尔·赛奇说:“成功的最大关键是要坚守信用。”一个人要想赢得他人的信任,一定要立下极大的决心,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努力才能饱偿所愿。
一次我去拜访一家大杂志的主编约翰·格林先生,询问他对人如何获得信用的看法。他说了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自我修养,善于克制自我,做事恳恳切切、认认真真,建立良好的声誉;并随时尽全力改正自己的缺点;行动要踏实可靠,做到言而有信,与人交易时必须诚实无欺——这是获得他人信任首要的最重要的条件。
其次,一个青年人想要获得他人的信任,必须要证明他的确是一个判断敏锐、才学过人、富于实干的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老老实实做出的成绩拿出来让人看。一个才能平平的人把多年的储蓄都拿来投资到事业上,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他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因为在这样一个企业和职业都专业化的时代,一个无所专长、又样样都懂一点的人,与那些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的人相比,总是缺乏竞争力的。所以,假如一个人身上有一笔最可靠的资本——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得到重视的。
第三,一个青年商人要想成功,他更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一种最为可贵的资本。有良好习惯的商人远比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容易成功。世界上本来已有不少人快跨入成功的门槛,但是因为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使得人家始终不敢对他抱以信任,他的事业因此而受阻于中途,没有办法再向前发展。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大多自己是不太清楚的,但那些与他发生交往、产生业务往来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因为他们最看重的就是这些问题。
通常,一个人的品格是经过他的习惯培养成功的。有些青年人原本品格优良,但后来因为沾染了一种恶习,结果再无出头之日了。许多年轻人一开始对自己的习惯毫不在意,觉得那只是暂时的小事。但是,久而久之,他可能会因为一些恶习而为人所排挤,到时候他可能会懊悔起来,开始反思:“没想到那样随便玩玩也会成为改不了的恶习。”但是,到那时再懊悔已经太迟了。
一个青年立志要获得成功,为了自己的前途想尽一切办法去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在任何诱惑面前都要坚定决心、不为所动。他必须永远善于自我克制:不饮酒、不参与赌博、不弄虚作假、不因为毫无意义的项目而举债、不去赛马场。他的娱乐项目应该是正当而有意义的。否则,只要稍动邪念,他自己的信用、品格和成功就会毁于一旦。如果去仔细分析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就会发现,大多数不外乎是因为那人有着种种不良的习惯。
那家杂志社的社长查尔斯·克拉克先生也对我说:
许多人正是凭借着别人对他的信任而取得成功的。但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商人对于获得他人的信任一事漫不经心、不以为然,不肯在这一方面花些心血和精力。这种人要想长久地发达下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要失败。
我想用一句十分有把握的话去奉劝想在商业上有所作为的青年人:你应该随时随地地去加强你的信用。一个人要想使自己赢得信誉,并非心里想着就能实现,他一定要有坚强的决心,以努力奋斗去实现。只有实际的行动才能让梦想成真,也只有实际的行动才能让他收益颇丰。
其实,这是在告诉我们,要获得人们的信任,除了一个人人格方面的基础外,还需要实际的行动。任何一个青年人在刚跨入社会工作时,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得到别人的信任。他必须发挥出所有的才干,在财力上建立坚固的基础,在事业上获得发展、有所成就。然后,他那优良的品行、美好的人格才会被人所发现,才会使人对他产生完全的信任,他才能走上成功之路。我们杂志社外派去采访社会名人的记者,他们最注意的不是那个成功者的生意是否兴隆、收入是否多,而是那个人是否还在为事业打拼,他的品格是否高贵,他的习惯是否良好,以及他创业成功的历史和奋斗历程。
大多青年人都没能发现:越是细小的事情,越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你向别人借钱后,到了约定日子无法去还钱,你随口说过几天再还吧。即使对方的判断力不是很强,他也一定可以看出你是否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你或许会说:那位借给你钱的人有的是钱,过几天再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但是,你反过来想一想,这样一来你本身的信用就会大大受损了!
还有不少的年轻人,平日里为人的确很诚实可靠,但他们有一个毛病,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过于马虎大意,这样一来,自己的信用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比如,他们明明在银行里存款已经不多,却还是开出了一张超额的支票,结果害得收款的人到银行去碰壁。假如这样做生意,那他还有什么信用可言呢?
一个精明能干的商人做起事来总能快速而高效,从不会显露出拖拖拉拉、行动缓慢的迹象,他们正是凭借着这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走向成功的。他们订立合同后从不违约,也绝不会开出空头支票。他们明白,无论是树立信用、还是生意成功都得慎之又慎,否则,一旦信用丧失,生意也就随之失败了。
要取得他人的信任,除了要有正直诚实的品格外,果断、正确的做事习惯也是必须要有的。即使是一个资本雄厚的人,假如做事不够果断,头脑不够清醒,缺乏敏捷的手腕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那么他的信用还是不能长久的。
而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哪怕只是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他们宁肯去找其他人,也不想再与他合作,因为不守信用的合作伙伴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一个有信用的人要使自己的信用破产,那是非常非常容易办到的事情。即使你多年来一直恪守着诚信。有口皆碑的历史,但你从今天开始变得糊涂起来,不再用心处理事情,丢三落四,错误百出,这样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没有人再信任你了。
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该尽量去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话珍藏在心灵里,永不忘记。
真诚地赞赏他人
世间只有—种方法能够促使人自愿去做某些事。也许,你可以用枪威逼着他人,要他乖乖交出手表来;也可以用炒鱿鱼来威胁员工听你的话;还可用惩罚或威胁的办法使小孩子听从于你。但是,这些粗暴的办法只会导致极其不良的反应。而真正要他人主动情愿做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他想要的东西。那么,怎么知道一个人的需要呢?又如何满足它呢?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人做事的动机不外乎有两点:性冲动和渴望伟大。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则有另一种说法,他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怎么知道一个人的需要呢?又如何满足它呢?其实,一个人的所求并不多。但不可否认,有少数几样东西的确是你极希望拥有的。一般来讲,大部分人需要的东西包括:
健康的生命;
食物;
睡眠;
金钱和金钱可以买来的东西;
未来生活的保障;
性满足;
儿女的幸福;
被人重视的感觉。
以上这些需要只有一项不容易满足,而且人们对这项需要的渴求程度绝不亚于对食物和睡眠的需要,它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渴望伟大”,或是杜威所说的“希望具有重要性”。
林肯曾在信中写道:“每一个人都喜欢受到他人的称赞。”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请注意,这里用的是“渴望”一词,并非希望、需要或者其他类似字眼。
正是这种渴望不断地啃噬着人的心灵,使得少数懂得满足人类这种欲望的人,牢牢将他人掌握在手中。这种“希望具有重要性”的感觉,也是人类与禽兽最大的区别。
我的童年是在密苏里州的乡下度过的,父亲养了几只优良品种的红色大猪和一头血统优良的白牛。我们带着猪和牛参加美国中西部一带的家畜展览,并且获得了特等奖。父亲把特等奖蓝带别在一块白色软洋布上,见人便拿出来炫耀一番。
获奖的猪和牛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但父亲却格外欢喜和珍惜这份荣耀,因为那让他感受到了“深具重要性”。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这种“希望具有重要性”的渴望,就不会有当今的一切文明,我们同禽兽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在这种渴望的驱动下,一位不曾受过教育、极度贫苦的杂货店员急切地从一只装满杂物的大木桶底下找出了那本曾花费他5角钱所买的法律书。你或许已经听说过这位杂货店员是谁,他就是林肯。
这种渴望促使狄更斯写下了不朽的作品;
这种渴望鼓舞克利斯多福·瑞爵士在石头上设计出诗篇,成为了英国著名建筑家;
这种渴望使洛克菲勒聚积了用之不尽的财富;
也是这种渴望让你们镇上的有钱人建造了超出实际所需的大房子;
还是这种渴望,让你想要最时髦的服装、最先进的汽车,更要炫耀一下你聪明的孩子;
当然,这种渴望也驱使很多青年男女加入了不良帮派。以前担任过纽约市警察局长的莫洛尼指出,很多年轻罪犯十分自负,他们被捕后的最大愿望就是想让自己的照片和那些运动健将、影视明星或政治人物的照片同时出现在报纸上,至于以后的牢狱生涯如何,似乎根本无所谓。
倘若你说出你是如何满足这种“具有重要性”的需要的,我就能告诉你,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那决定了你的人格,是对你最具有意义的事。
例如,洛克菲勒让自己觉得“具有重要性”的方法,是捐钱在国外建立一所现代化医院,使那些穷苦人能够及时得到很好的救治;而狄令洛克让自己感到“具有重要性”的方法,是弃善从恶,成为抢劫银行的匪徒和杀手。在躲避美国联帮调查局的追捕时,他曾逃到密苏里州的一处农舍,并对着惊惶的农民说道:“我是狄令洛克!”当时的他似乎并不惧怕人们知道他的身份而报警,却为自己成为第一号社会公敌的身份感到自豪,“我不会伤害你们,但是,你们要知道我就是狄令洛克!”
虽然洛克菲勒和狄令洛克采用的方式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让自己感到“深具重要性”。
不但现代人如此,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对别人称呼他“美国总统阁下”非常欢喜;哥伦布要求女王赐予“舰队总司令”的头衔;凯瑟琳女皇拒绝接收没有注明“女皇陛下”的信函;林肯夫人在白宫的时候,有一次对格兰特夫人咆哮道:“没有我的邀请,你居然敢出现在我的面前!”
拜尔德将军的南极大陆探险之旅有了几个百万富翁的资助才得以顺利实行,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那些冻封的山岭将会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作家雨果最热衷的莫过于希望有朝一日巴黎能改名为雨果市。甚至连著名的莎士比亚也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家族获得一枚象征性荣誉徽章。
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有些人还用病痛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例如,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肯利的夫人,经常要求丈夫不理国家大事,只留在房里陪她,抚慰她入睡。有一次,因为修补牙齿,她坚持要丈夫留下来陪她。后来因为总统先生与国务卿海·约翰有约,不得不离开,夫人还为此狠狠地发了一回脾气。
有些专家认为,人的精神异常,是想在幻觉中寻求肯定自己的重要性。这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是得不到的。全美因精神疾病导致的伤害,比其他疾病的总和还多。
虽然科学上还无法给出精神失常的确切原因。但是,我们知道有些疾病,比如梅毒,会损及脑细胞而造成精神异常。事实上,半数的精神疾病可归咎于生理因素,诸如脑部障碍、酒精、毒素和外伤等。
在病理检查中,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精神异常患者中约有一半的脑部器官没有病变,根据死后的验尸,假如把这些人的脑部组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绝对和正常人的脑部组织一样健康。那么,使这些人精神异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有一精神病医院的医师在精神病方面的研究很深入,有独特见解,我就这一问题请教于他,他很坦然地告诉我,他不知道为什么人的精神会变得异常,没有人能肯定地指出原因。但是这位医师指出,很多人之所以精神失常,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由于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被肯定”的感觉,因而他们到另一种世界去寻求。他告诉我这样一件事:
我的病人中有一位妇女,她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她所有的渴望就是得到丈夫的爱、性满足、孩子和社会地位。但是,现实生活摧毁了她所有的希望。她的丈夫并不爱她,甚至不愿同她一道吃饭,却又要她把饭菜送到楼上房间让他享用。她没有孩子,没有社会地位,于是她发疯了。在她的想像世界里,她与丈夫离了婚,恢复了本性。现在,她甚至想象自己同一位英国贵族结了婚,并坚持让别人称她为史密斯夫人。
她非常渴望自己有孩子,以至每天晚上她都想象自己有个小宝贝。每次我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说:“医生,我昨天生了个小宝贝。”
她的现实世界虽然给了她无情的打击,但是,在另一个充满阳光与神妙岛屿的世界里,她的梦幻之舟又再度扬帆驶进快乐的港湾。
对这个可怜的女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医师告诉我:“假使我真能矫正她的病状,我也不会去做的,因为她现在快乐多了。”
查理·夏布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的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这在全美也是屈指可数的。1921年,安德鲁·卡耐基独具慧眼,提名夏布为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夏布当时刚38岁。后来他离开了“美国钢铁公司”,接管当时陷入困境的“贝氏拉罕钢铁公司”。经过他的重新部署,这家钢铁公司不久就成为了全美获利最大的公司之一。
安德鲁之所以每年要花100万美元把夏布先生招至麾下,是看中了夏布先生对钢铁生产的丰富知识吗?夏布先生告诉我,在他手下工作的很多人对钢铁制造其实都懂得比他多。
夏布告诉我他之所以身价高,主要是因为他善于处理人事管理人事。我问他怎样做到这一点,他跟我讲了下面这段话——这段话应该镌刻在铜板上,悬挂在每个家庭、学校、商店以及办公室里。只要我们按照这些话去做,就能使你我的生活面貌大为改观。
我天生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一种能力,那就是我知道如何引发起人们的热情。而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来自长辈或上司的批评,最容易丧失一个人的志气。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奖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赞美而讨厌吹毛求疵。如果说我喜欢什么,那就是真诚、慷慨地赞美别人。
夏布的成功就在于此,一般人是否也像夏布先生一样为人处事呢?恰恰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一件事,必定对下属大吼大叫;如果喜欢,就沉默不吭声。就像俗语所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夏布还说道:“我曾经接触过世界各地不同阶层的人,我发现,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层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在受到认可的情况下比在遭受指责的情形之下更能奋发工作,效果也更好。”
这同样是使安德鲁·卡耐基致胜的法宝。在夏布眼中,卡耐基不但常常在公共场合当着众人称赞他人,私下里也是这样做的。卡耐基甚至在墓碑上也不会忘记恭维别人,他为自己所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长眠于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创业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优秀的人。”
约翰·洛克菲勒也把真诚赞美他人列为管理人事的首要一条,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爱德华·贝德福特是洛克菲勒的合作伙伴。在南美的一次生意中,他使公司损失了100万美元。洛克菲勒当然可以指责贝德福特,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知道贝德福特已经尽力了——再说事情已经发生并且过去了。所以,洛克菲勒另找其他的事称赞贝德福特,说他节省了60%的投资金额。“你棒极了,”洛克菲勒称赞说,“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件事情都不出错。”
我的剪报中有个小故事,虽说是个故事,但现实性很强,有必要讲给大家听听。
有个农妇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晚饭时,她拿出一大堆干草来款待同样劳动了一天的几个男人。愤怒的男人质问她是否发疯了,农妇答道:“嘿,我怎么知道你们会在意呢?20年来,我一直做饭给你们吃,你们从不吭声,也从没告诉我你们并不吃干草啊!”
专家曾对离家出走的妇女做过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她们出走的主要原因竟然皆是“没有人领情”。我想,离家出走的男人也大概是一样的理由。虽然我们也经常心里感谢另一半所付出的辛劳,却没有把心里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有这样一件事:一位主妇在接受了自我训练与提高的课程后,要求她的丈夫说让她更加完美的6种事项。她的丈夫说道:
我十分吃惊于她的这个要求,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坦白地说,要我举出6件事实再简单不过了——要知道,我太太可是能列出上千个希望我变得更好的事项——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告诉她:“让我想想看,明天早上再告诉你。”
第二天,我没有恋床,早早起来,打电话要花店送6朵红玫瑰给我太太,并且附上纸条写着:“我想不出有哪6件事希望你改变,我就喜欢你现在的样子。”
晚上下班的时候,你猜是谁等候在门口迎接我回家?没错,是我太太。她几乎含着眼泪等着我回家。没必要再说什么了,我很高兴没照她的请求趁机批评一番。
等礼拜天她再去听课时,把事情的原原本本讲给别人听,很多太太走过来告诉我:“这真是我听到过的最善解人意的事。”我第一次对赞赏的力量有如此深的感悟。
在百老汇最有名气的歌舞剧家中,佛罗伦兹·齐格飞绝对算得上独树一帜,他独有的“使美国女孩增添光彩”的超绝能力多次把原本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的平凡女孩,变成光彩照人、风情万种的舞台明星。他深深知道赞美和信心的价值,常用殷勤、体贴的力量打动女士们的心,使她们相信自己确实美丽。他十分看重现实,把歌舞女郎的周薪由30美元升到175美元;他也非常讲究浪漫首演之夜,主要明星必定收到他的电话,此外,他还必送大大的红蔷薇给每个歌舞女郎。
受时尚的诱导,我坚持6天6夜不进食,其中的难过程度可想而知。不过,到了第六天晚上,已不像第二天晚上那么饥饿难熬了。你我都知道,假如让家人或雇员6天不进食,我们一定有犯罪感。但是,我们却经常对家人或雇员6天、6星期、甚至60年都从不表示赞赏。这份精神惩罚要远比饥饿更为残忍。
赞赏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有时候,儿女从学校带回一份好成绩单,我们忘了称赞他们;当孩子们第一次烤了一个蛋糕或做了一个鸟笼,我们也忘了鼓励他们。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他们最为渴望和自豪的。
因此,如果你在餐馆里就餐时发现盘中的装饰很是美观,不妨告诉厨师他们做得多好;当疲累的店员耐心地拿出货物给你看时,也别忘了称赞他们爱岗敬业。
当自己在演讲会上慷慨激昂声嘶力竭发表完自己的讲演后,台下却一片漠然,听不到热烈的掌声和赞赏声,相信演讲人的内心会非常非常失望。同样的情形发生在办公室、店铺和工厂的员工,甚至我们的家人和朋友身上,他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甚至加倍难受。别忘了一点,在人际交往里我们所接触的是人,他们都渴望被人赞赏。能够给他人带来欢乐,是做人一项必不可少的美德。
在日常的接触和交往中,绝不要吝啬那一两句真诚的赞美。这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友谊的火焰。当你再度来访时,会惊奇地发现它会留下多么美丽的痕迹。
讽刺挖苦、嘲弄别人都无法使别人改变,不会达到鼓舞人的目的,下面这则古老的格言,我剪下来贴在镜子上,每天都看它几次: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贡献出来的好与善,我们都应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
“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我的老师,因为,在他身上,我或多或少都能学到东西。”爱迪生如是说。如果爱迪生都认为如此,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供炫耀的呢?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该尽量去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话珍藏在心灵里,永不忘记。
人生这条道路,我们只能经过一次,我们应该力行善事——请让我们现在就做,不要让我们拖延,也不要让我们轻视,因为,我们再也不能回到这条路上来。
每天尽力服务他人
我在着手写这本书的时候,为了使内容更加充实、更易理解,我曾设了一个200美元的有奖征文,征集“我如何战胜忧虑”的真实动人故事。
为此次征文担任评委的有:东方航空公司总裁艾迪·瑞肯贝克、林肯纪念大学校长斯图沃特·麦克兰德和广播新闻分析家卡腾博图。在我们收到的众多故事中,有两篇尤为精彩,令评委们难以取舍,最后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决定两个都选,奖金一分为二。下面叙述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G·R·波顿。
在我9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7年后,她才给我寄来了第一封信。
我12岁那年,父亲死于一次意外事件。他与人在密苏里州的一个小城合开了一家咖啡馆。父亲出公差时,他的合伙人出售了咖啡馆携款跑了。一位朋友拍电报给父亲叫他尽快赶回来。仓促之中,我父亲在堪萨斯州发生车祸,并当场丧生。
我有两位姑妈,家境贫寒,身有重病,但还是收留了我们家的3个小孩,剩下我没有人要,镇上的人怜悯我,收留了我。我最怕别人叫我孤儿,但这种事情是避免不了的。我在镇上一个穷人家寄居了一阵子。当时的经济很不景气,那家的男人很快失业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养活我。后来洛夫迁夫妇把我接到离镇11英里的农庄,并收留了我。洛夫迁先生已70高龄,长年卧病在床。他告诉我只要不撒谎、不偷窃、听话,就能一直留在他们身边。我很珍惜这个家庭,无论发生什么,我都绝对恪守这三条戒律。
“我被送入学校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但形势并不很乐观,因为其他的同学都瞧不起我,他们嘲笑我的大鼻子,骂我笨,叫我‘小孤儿’。我心里难受极了,真想揍他们一顿。但洛夫迁先生对我说:“永远记住: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不会随便和人打架!”我一直不和他们打架,直到有一天,一个男孩把鸡屎抹在了我脸上,我狠狠教训了他一顿,也因此交了几个朋友,他们说他自做自受,活该。
与同学发生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一天,一个大女孩从我头上抢走了洛夫迁太太新给我买的帽子,并浸在水里弄坏了。她还说,她把帽子装了水好淋湿我的木头脑袋,让我清醒一点。我从不在学校哭,不过,回家后就忍不住了。
洛夫迁太太给了我一个化敌为友的建议。她说:“拉尔夫,如果你先对他们感兴趣,尽量去帮他们的忙,他们就不会再嘲笑你,以你为敌了。”
我听了她的话,开始付诸行动。我帮几个男孩写作文,帮人写辩论稿。有个男孩还怕别人知道是我在帮他,他只告诉他妈妈他出去溜狗,然后偷偷到洛夫迁太太家来,把狗绑在谷仓里,请我帮他温习功课。我还帮一个同学写读书报告,还用了几个晚上给一个女生讲数学题。
后来,村中连续发生了几桩不幸的事,两位老农夫相继去世,一位太太被丈夫遗弃。我是这几家人中唯一的男性。两年来我一直在帮这几位寡妇,我利用休息时间帮她们打水、砍柴、挤牛乳、喂牲畜。从那时开始,人们不再瞧不起我,反而夸奖我,每个人都愿意接近我,与我交朋友。
我由海军退役回来当天,有200多人来看我,他们都流露出真挚的感情。甚至有人开了80英里的车特地赶来看我。由于我一直乐于助人,13年来,再也没有人让我烦恼过。
波顿先生真棒!他不仅懂得怎样交朋友,更知道如何战胜忧虑、享受人生。
西雅图的弗兰克·卢帕博士已瘫痪了23年,但他与波顿先生一样能享受美好人生。因为他遵循威洋斯王子的誓言:“我服务于人。”
他收集了许多其他瘫痪病人的姓名地址,给他们写信鼓励他们。他平均每年要写1400封信,给成千上万个同病相怜的人带来喜悦。他还组织了一个瘫痪者联谊俱乐部,让大家相互写信交流。最后,这个俱乐部发展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社团组织。
卢帕博士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有一种无穷的精神力量,有一种使命感。他深切体会到,超出自我境界的奉献动机会给人带来新的生命和真正快乐。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常对那些患有忧郁症的病人说:“只要你能每天想到一个人,并尽你最大的努力让他开心,我保证你两周内就能摆脱忧郁症,过正常人的生活。”
阿德勒博士建议我们每天取悦一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什么好处呢?原因很简单,人之所以平生忧虑、恐惧与抑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想到自己。而想要取悦他人时,就不会有时间想自己了。
穆恩秘书学校校长威廉·穆恩太太就是在两周内祛除忧虑的。事实上,由于一对孤儿的出现,她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治好了。下面就是穆恩太太给我讲述的故事:
5年前的圣诞前夕,过了几年快乐的婚姻生活后,我失去了我的先生,我陷入了人生的低潮,内心充满了自怜与悲伤。我从未有过一个人过圣诞节的经历,我害怕圣诞节的来临。朋友们都来请我去他们家,可是我不想,我知道我在谁家都会触景伤情的。我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圣诞夜那天,我很早就离开了办公室,在第五大道上漫不经心地走着,希望能驱走内心的自怜与忧郁情绪。街上满是快乐的人们——令人不由得忆起逝去的快乐年华。我害怕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家,害怕想起曾有的温馨时刻,我不知所措,禁不住泪眼朦胧。
逛了一个多小时后,我发现自己站在公车站前,不禁想起从前我先生和我坐公车去探险。我上了进站的一部公车。过了赫德逊河,又走了一段路,我就听到乘务员说:“终点站到了,女士。”我下了车,连地名也不知道。那地方很小,不过倒很安静。在等车回去的时候,我开始逛住宅区的街道。我经过一座教堂,里面传出优美的《平安夜》的乐声。我走进去,里面除了一位风琴手,再没有其他人。我静静地坐在教友席上,看着圣诞树上美丽的装饰灯,听着美妙的乐曲,再加上我一天都没有吃东西——我打起盹儿来。
我睡得很安稳,一觉醒来,我有点害怕,风琴手走了,而我也忘了自己怎么会在这个地方。接着我看到前面有两个小孩,显然是进来看圣诞树的。其中一个小女孩指着我说:“她难道是圣诞老人带来的?”看来,我把他们吓了一跳。我告诉他们我不会伤害他们。他们衣衫褴褛。我问他们的父母在哪?他们说他们是孤儿。
看到这两个小孤儿的境况,让我感到很惭愧。我带他们看圣诞树,又带他们去小店买些零食、糖果及小礼物。我的孤独感奇迹般的消失了。这也是我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感到真正的快乐与忘我。我跟这两个孤儿聊天,发现自己是何等幸运——我过过那么多开心的圣诞节,我也有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这两个小孩带给我的远比我给他们的多得多。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圣诞夜,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很重要的一件事——要让自己开心,只有先让别人开心。我发现快乐是具有感染力的。我通过帮助别人、爱别人,克服了忧虑、悲伤与自怜,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此后我确实有了重大的改变——不只是在当时,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
有关忘我而找回健康快乐的故事太多了,我可以写成一本书。下面再说说玛格丽特·泰勒·耶茨的故事,她是美国海军最受欢迎的女性。
耶茨太太是一位小说家,由于心脏不好,一年多来她必须卧床不动,每天只有两个小时可以动一动,不过也只能是由女佣搀扶着从房间走到花园去进行日光浴。她的改变是从日本偷袭珍珠港那天早晨开始的。她向我讲述了那天早晨的事情。
当时,一切都陷入了混乱。一颗炸弹在我家附近爆炸,把我从床上震落在地上。陆军派出卡车去接海陆军人的妻儿到学校避难。红十字会的人打电话给那些有多余房间的人,他们知道我床旁有个电话,问我可不可以帮忙做联络中心。于是,我开始记录那些海陆军的妻儿的暂住地点。红十字会的人则叫那些军人们打电话来我这里查寻他们家属的下落。
很快我知道我丈夫是安全的。我一直都在鼓励那些不知丈夫生死的妻子们不要失望,要坚强,同时也安慰那些寡妇们——很多妻子都失去了丈夫。这一次阵亡的官兵共2117人,另有960人失踪。
起初,我还躺在床上接听电话,后来我坐了起来。最后,我越来越忙,又亢奋,忘了自己的毛病,我开始下床坐到桌边。因为帮助那些比我还不幸的人,使我完全忘了我自己,除了晚上睡觉的8个小时,剩下的16个小时,我都是坐着或站着度过的。如果不是日本空袭珍珠港,我可能下半辈子都是个废人。我躺在床上非常舒服,我总是在消极地等待,现在我才明白当时我在内心已然放弃了治愈的信心。
偷袭珍珠港,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却是人生的一大转机。让我发现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拥有的力量。它迫使我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它也给了我一个活下去的重要理由。我再也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或照顾自己。
假如心理患病的人都能像耶茨太太那样去帮助别人,起码有三分之一可以不治而愈。这不是我乱说的,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结论,他说:“我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都不能在医学上找到任何病因,他们只是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而且自怨自怜。”
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可以给你带来更大的快乐、更大的满足,更以自己为荣。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态度称为“开化了的自私”。波斯宗教家左罗斯特说:“对他人好是一种享受,并非一种责任,因为它能增进你的健康与快乐。”富兰克林说得更简单:“你对别人好的时候,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
把目光多停留在他人身上,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可以有效使自己不受烦恼所扰,也使自己有了更多的知心朋友,生活也会由此快乐得多。我曾为此请教耶鲁大学的威廉·费尔普斯教授,以下是他的回答:
我去旅馆、理发店或商店时,都会跟我遇到的人交谈。我要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一个人,不是一部机器上的螺丝。有时我会赞赏理发店里女服务生的头发或技术。我会问她整天站着是否很累,我问她是怎么进入理发业的——干多长时间啦?理过多少回啦?我发现对人们感兴趣,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乐趣。我常跟行李搬运工握手。工作了一整天,这会令他精神振作。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到火车餐车上去吃午餐。餐车里闷热无比,客人很多,服务很慢。我坐下很久,才有一个服务生过来招呼我,我说:“在厨房做菜的那些人今天可惨了。”服务生开始咒骂,我以为他生气了,他说:“老天啊!客人都在抱怨食物不好,他们埋怨服务太慢,又嫌这里太热、东西太贵。我听这些抱怨听了十几年,你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对厨师表示过同情的客人。如果客人都能像你这样善解人意,我就是累死也心甘情愿。”
可见,人所企求的,只不过是希望自己被当做人对待。平时我若遇见牵着狗散步的人,总会称赞那只狗几句,而那人常会很欣赏地拍拍他的狗,我的赞赏重新引起了他的欣赏。
一个经常称赞理发员,又很理解服务生与厨子的人,或是常夸奖别人的狗有多好的人,你能想象他会终日愁眉不展,需要心理医师吗?你一定想象不出吧!中国谚语“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意在于此吧。
也许有人看到这里会说:“不过是在讲故事而已,现实中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呢?我就不愿管别人的闲事,只要自己能赚到钱,得到我所追求的东西就行了,何必管那么多呢?”
当然,你是自由的,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思去做。不过,如果你是对的,那么所有的古圣先贤——耶稣、孔子、佛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等——就全错了。也许你对宗教大师有反感,那么,让我来举几个无神论者的例子。
当代著名学者、剑桥大学教授豪斯曼先生,他于1936年在剑桥做的演说《诗之名与质》中曾提到:耶稣说:“人因我失去生命者,将得永生。”这是永恒的真理,也是最深刻的道德发现。
豪斯曼先生不仅是一位无神论者,也是一位悲观主义者,然而他却依然发现:一个人只想到自己,是不可能活出真正的人生来的道理。
如果这还不能说服你,我们再来看看西奥多·德莱塞——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无神论者。他把全部的宗教都看成神话,而人生只是“一出傻瓜说的故事,没有任何意义”。但他却遵循耶稣的一个道理——服务他人。德莱塞说:“如果你想从人生中得到快乐,那就不能只想到自己,而应为他人着想,因为快乐来自于你为别人、别人为你。”
如果我们相信德莱塞所说的,帮助别人会过得更好,我们就应该立即行动,不要再迟疑。人生这条道路,我们只能经过一次,我们应该力行善事——请让我们现在就做,不要让我们拖延,也不要让我们轻视,因为,我们再也不能回到这条路上来。
如果你想从本书获得最大限度的教益,有一个比任何规则或技术都更加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除非你具备了这种基本的必要条件,否则任何规则对你来说都毫无意义。
从本书获得最大教益的九条建议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获得以下最具教益的九条建议:
首先,如果你想从本书获得最大限度的教益,有一个比任何规则或技术都更加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除非你具备了这种基本的必要条件,否则任何规则对你来说都毫无意义。假如你真的具备这种异常重要的天资,那么你将创造出奇迹,而书本中提出来的如何最大限度地获益的建议也就没有必要去读了。
其实,这个神奇而奥妙的条件就是一种没有止境的、深刻的学习欲望,一种使你提高为人处世能力的强烈决心。
那这种欲望又该如何获得滋长的养分呢?那就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些原则对你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你可以想象出来,当你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这些原则时,它将帮助你去追求更加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报酬。
你必须反复提醒自己:
我一定会得到别人的欢迎;我的快乐幸福以及我的收入,多数都是因为我所具备的为人处世的技巧。
第二,先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一章读完,获得一个整体概念。然后你也许会急着读下一章,但是你最好不要这样。除非你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作为消遣来读这本书。如果你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人处世的技巧而读这本书的话,那就请你再翻至首页,重新阅读这一章,因为这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第三,你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应经常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读的究竟是什么。你还要问问自己何时,以及如何运用本书中的各项建议。如果这样阅读,相信一定会比狗追野兔似的往前瞎跑更有助于你。
第四,在阅读的时候,手中最好拿上一支笔。当你遇到一条自认为可以采用的建议时,不妨在旁边画上一条线作为记号。如果是一条极妙的建议,那么在每个句子下面划一道线或类似这样的标记。
在一本书上作记号或画线,将使阅读更富乐趣,也会大大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第五,每个月都温习本书一次,并持之以恒。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曾在某家大保险公司担任经理达15年之久。他每个月都要翻看他公司发出去的所有保险单。事实就是这样,他每个月、每一年都会仔细翻看这些同样的保险单。这是为何呢?因为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要想清楚地记住保险单条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照此去做。
我为了写《演讲技巧》那本书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但是我觉得只有经常性的反复重读,才能够记住我在自己的书中写了些什么。你看,我们遗忘的速度是多么地快啊。
所以,如果你想从这本书中得到真实而持久的教益,就不能走马观花似地浏览一遍就搁置起来。在仔细阅读之后,你每个月都需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来重新温习它。你每天都要把它放在你面前的书桌上,经常看看,这会使你注意到深藏于你自己身体内部的、可以大大改进的潜能。
要时刻牢记,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温习与实践,才能在不知不觉中使这些原则的运用成为你的一种习惯。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六,你如果想将你在本书中所学的这些原则运用的得心应手,那就要做些实事,以便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只要一有机会,就去实践这些原则,否则,你将很快遗忘它们。千万不要忘了,只有用过的知识才会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或许会说:“要随时随地实践这些原则,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吧?”关于此,我很清楚。在我写这本书时,也觉得很难按照我的每一项建议去做。比方说,当别人令你不快的时候,批评和斥责显然要比了解对方的观点更加容易,找对方的茬儿总是比称赞容易得多,谈论你所需要的远比谈论对方所需要的要自然得多。其他的例子也能随手拈来。
因此,当你在读这本书时,不要忘了,比获得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养成一种新的习惯。事实上,如果你想尝试一种新的为人处世的方法,那是需要时间和毅力的,当然,也离不开你坚持不懈地亲身努力。
所以,要经常翻阅这本书,把它当做一本为人处世的实用手册,它会帮助你解决任何时候遇到的特殊问题。例如,让你的妻子同意你的观点、训导好一个孩子,或者让一个气势汹汹的顾客对你的服务感到满意——都要鲁莽行事,不要贸然去做那些想当然、一时感情冲动的事,因为这时你的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
要常常翻看这本书,温习你所划出来的那些段落。然后将这些新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中,并静观由它们为你带来的奇迹。
第七,当你的妻子、儿子或同事发现你没有遵守某一原则而对你抓住不放时,你不妨给他们10美分或1美元,这样就可以把这些规则的运用变成为一种活泼有趣的游戏。
学会自我克制,并坚持每周自省。华尔街一家重要银行的董事长在我班上发表演讲时,介绍了他曾用过的一种极其有效的自我完善的方法。这人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现在已是美国最重要的金融家之一,而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已经养成了自我克制这一良好习惯。
下面就是他所采取的方法,我凭我的记忆,用他自己的话来叙述。
多年来我一直保存着一本约会册子,所有的约会都记在了上面。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的家人是不会在星期六晚上与我订下约会的,因为他们知道我要在星期六晚上花一些时间进行自省。吃过晚饭,我便独自走进房间,翻开我的约会簿,回想这一个星期所举行的会谈、讨论及集会。我会对自己提出疑问“我哪次做错了什么?”“我所做的,哪些是对的——我怎样才能改进我的工作”“从那些经验中,我获得的教训是什么?”
我常常感到每个星期的这种自我反省让我很是不悦。我也常常惊奇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当然,在经过几年之后,这些错误几乎就不会再发生了。而现在,有时我在这种自省之后会感到有所宽慰。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这种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方法,比我所试用过的任何方法都更有效。
通过这种方法增强了我的决断能力,对我的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帮助。我非常乐意把这种方法推荐给需要的人们。
用类似的方法,来检验你是如何实行本书内所讨论的原则的,不是更好吗?如果你这样做,就会有两种结果:一是你将会发现自己所接受的的教育是有趣而宝贵的;二是你将会发现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正在迅速提高。
第九,建议你写日记——你应当在日记中写下你运用这些原则都取得了哪些成就。要将姓名、日期和结果写清楚。写这种日记,将会激励你一往无前。多年之后,当你偶然再翻看这些日记时,成就感必定会油然而生。
简言之,为了从本书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教益,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欲望——掌握为人处世的有效原则。
2、阅读时,在阅读下一章以前,先将前面的章节阅读两遍。
3、阅读的时候,要经常停下来问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建议。
4、对自认为重要的语句做标记。
5、每个月都坚持把本书温习一次。
6、对每一个遇到的可以运用这些原则的机会都不要放过。将本书作为你的工作手册,用它来帮助你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7、每次当你违反某一项原则而被你的朋友抓住时,给他10美分或一美元,使你的学习成为一种活泼有趣的游戏。
8、每个星期都要进行一次自省,问你自己曾犯了什么错误,有什么改进,有什么教训,你为自己的前程积蓄了多少能量。
9、坚持写日记,写下你在什么时候,是如何运用这些原则的。
次贷款之前,总要对申请人的信用状况研究一番:对方生意是否稳当?能否成功?只有等到觉得对方确实很可靠、没有问题时,他们才贷款给他们。
记住:人格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资本。要明白,欠钱不还时,其实是在拿自己的人格来典当。
罗赛尔·赛奇说:“成功的最大关键是要坚守信用。”一个人要想赢得他人的信任,一定要立下极大的决心,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努力才能饱偿所愿。
一次我去拜访一家大杂志的主编约翰·格林先生,询问他对人如何获得信用的看法。他说了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自我修养,善于克制自我,做事恳恳切切、认认真真,建立良好的声誉;并随时尽全力改正自己的缺点;行动要踏实可靠,做到言而有信,与人交易时必须诚实无欺——这是获得他人信任首要的最重要的条件。
其次,一个青年人想要获得他人的信任,必须要证明他的确是一个判断敏锐、才学过人、富于实干的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老老实实做出的成绩拿出来让人看。一个才能平平的人把多年的储蓄都拿来投资到事业上,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他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因为在这样一个企业和职业都专业化的时代,一个无所专长、又样样都懂一点的人,与那些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的人相比,总是缺乏竞争力的。所以,假如一个人身上有一笔最可靠的资本——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得到重视的。
第三,一个青年商人要想成功,他更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一种最为可贵的资本。有良好习惯的商人远比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容易成功。世界上本来已有不少人快跨入成功的门槛,但是因为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使得人家始终不敢对他抱以信任,他的事业因此而受阻于中途,没有办法再向前发展。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大多自己是不太清楚的,但那些与他发生交往、产生业务往来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因为他们最看重的就是这些问题。
通常,一个人的品格是经过他的习惯培养成功的。有些青年人原本品格优良,但后来因为沾染了一种恶习,结果再无出头之日了。许多年轻人一开始对自己的习惯毫不在意,觉得那只是暂时的小事。但是,久而久之,他可能会因为一些恶习而为人所排挤,到时候他可能会懊悔起来,开始反思:“没想到那样随便玩玩也会成为改不了的恶习。”但是,到那时再懊悔已经太迟了。
一个青年立志要获得成功,为了自己的前途想尽一切办法去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在任何诱惑面前都要坚定决心、不为所动。他必须永远善于自我克制:不饮酒、不参与赌博、不弄虚作假、不因为毫无意义的项目而举债、不去赛马场。他的娱乐项目应该是正当而有意义的。否则,只要稍动邪念,他自己的信用、品格和成功就会毁于一旦。如果去仔细分析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就会发现,大多数不外乎是因为那人有着种种不良的习惯。
那家杂志社的社长查尔斯·克拉克先生也对我说:
许多人正是凭借着别人对他的信任而取得成功的。但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商人对于获得他人的信任一事漫不经心、不以为然,不肯在这一方面花些心血和精力。这种人要想长久地发达下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要失败。
我想用一句十分有把握的话去奉劝想在商业上有所作为的青年人:你应该随时随地地去加强你的信用。一个人要想使自己赢得信誉,并非心里想着就能实现,他一定要有坚强的决心,以努力奋斗去实现。只有实际的行动才能让梦想成真,也只有实际的行动才能让他收益颇丰。
其实,这是在告诉我们,要获得人们的信任,除了一个人人格方面的基础外,还需要实际的行动。任何一个青年人在刚跨入社会工作时,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得到别人的信任。他必须发挥出所有的才干,在财力上建立坚固的基础,在事业上获得发展、有所成就。然后,他那优良的品行、美好的人格才会被人所发现,才会使人对他产生完全的信任,他才能走上成功之路。我们杂志社外派去采访社会名人的记者,他们最注意的不是那个成功者的生意是否兴隆、收入是否多,而是那个人是否还在为事业打拼,他的品格是否高贵,他的习惯是否良好,以及他创业成功的历史和奋斗历程。
大多青年人都没能发现:越是细小的事情,越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你向别人借钱后,到了约定日子无法去还钱,你随口说过几天再还吧。即使对方的判断力不是很强,他也一定可以看出你是否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你或许会说:那位借给你钱的人有的是钱,过几天再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但是,你反过来想一想,这样一来你本身的信用就会大大受损了!
还有不少的年轻人,平日里为人的确很诚实可靠,但他们有一个毛病,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过于马虎大意,这样一来,自己的信用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比如,他们明明在银行里存款已经不多,却还是开出了一张超额的支票,结果害得收款的人到银行去碰壁。假如这样做生意,那他还有什么信用可言呢?
一个精明能干的商人做起事来总能快速而高效,从不会显露出拖拖拉拉、行动缓慢的迹象,他们正是凭借着这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走向成功的。他们订立合同后从不违约,也绝不会开出空头支票。他们明白,无论是树立信用、还是生意成功都得慎之又慎,否则,一旦信用丧失,生意也就随之失败了。
要取得他人的信任,除了要有正直诚实的品格外,果断、正确的做事习惯也是必须要有的。即使是一个资本雄厚的人,假如做事不够果断,头脑不够清醒,缺乏敏捷的手腕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那么他的信用还是不能长久的。
而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哪怕只是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他们宁肯去找其他人,也不想再与他合作,因为不守信用的合作伙伴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一个有信用的人要使自己的信用破产,那是非常非常容易办到的事情。即使你多年来一直恪守着诚信。有口皆碑的历史,但你从今天开始变得糊涂起来,不再用心处理事情,丢三落四,错误百出,这样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没有人再信任你了。
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该尽量去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话珍藏在心灵里,永不忘记。
真诚地赞赏他人
世间只有—种方法能够促使人自愿去做某些事。也许,你可以用枪威逼着他人,要他乖乖交出手表来;也可以用炒鱿鱼来威胁员工听你的话;还可用惩罚或威胁的办法使小孩子听从于你。但是,这些粗暴的办法只会导致极其不良的反应。而真正要他人主动情愿做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他想要的东西。那么,怎么知道一个人的需要呢?又如何满足它呢?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个人做事的动机不外乎有两点:性冲动和渴望伟大。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则有另一种说法,他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怎么知道一个人的需要呢?又如何满足它呢?其实,一个人的所求并不多。但不可否认,有少数几样东西的确是你极希望拥有的。一般来讲,大部分人需要的东西包括:
健康的生命;
食物;
睡眠;
金钱和金钱可以买来的东西;
未来生活的保障;
性满足;
儿女的幸福;
被人重视的感觉。
以上这些需要只有一项不容易满足,而且人们对这项需要的渴求程度绝不亚于对食物和睡眠的需要,它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渴望伟大”,或是杜威所说的“希望具有重要性”。
林肯曾在信中写道:“每一个人都喜欢受到他人的称赞。”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请注意,这里用的是“渴望”一词,并非希望、需要或者其他类似字眼。
正是这种渴望不断地啃噬着人的心灵,使得少数懂得满足人类这种欲望的人,牢牢将他人掌握在手中。这种“希望具有重要性”的感觉,也是人类与禽兽最大的区别。
我的童年是在密苏里州的乡下度过的,父亲养了几只优良品种的红色大猪和一头血统优良的白牛。我们带着猪和牛参加美国中西部一带的家畜展览,并且获得了特等奖。父亲把特等奖蓝带别在一块白色软洋布上,见人便拿出来炫耀一番。
获奖的猪和牛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但父亲却格外欢喜和珍惜这份荣耀,因为那让他感受到了“深具重要性”。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这种“希望具有重要性”的渴望,就不会有当今的一切文明,我们同禽兽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在这种渴望的驱动下,一位不曾受过教育、极度贫苦的杂货店员急切地从一只装满杂物的大木桶底下找出了那本曾花费他5角钱所买的法律书。你或许已经听说过这位杂货店员是谁,他就是林肯。
这种渴望促使狄更斯写下了不朽的作品;
这种渴望鼓舞克利斯多福·瑞爵士在石头上设计出诗篇,成为了英国著名建筑家;
这种渴望使洛克菲勒聚积了用之不尽的财富;
也是这种渴望让你们镇上的有钱人建造了超出实际所需的大房子;
还是这种渴望,让你想要最时髦的服装、最先进的汽车,更要炫耀一下你聪明的孩子;
当然,这种渴望也驱使很多青年男女加入了不良帮派。以前担任过纽约市警察局长的莫洛尼指出,很多年轻罪犯十分自负,他们被捕后的最大愿望就是想让自己的照片和那些运动健将、影视明星或政治人物的照片同时出现在报纸上,至于以后的牢狱生涯如何,似乎根本无所谓。
倘若你说出你是如何满足这种“具有重要性”的需要的,我就能告诉你,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那决定了你的人格,是对你最具有意义的事。
例如,洛克菲勒让自己觉得“具有重要性”的方法,是捐钱在国外建立一所现代化医院,使那些穷苦人能够及时得到很好的救治;而狄令洛克让自己感到“具有重要性”的方法,是弃善从恶,成为抢劫银行的匪徒和杀手。在躲避美国联帮调查局的追捕时,他曾逃到密苏里州的一处农舍,并对着惊惶的农民说道:“我是狄令洛克!”当时的他似乎并不惧怕人们知道他的身份而报警,却为自己成为第一号社会公敌的身份感到自豪,“我不会伤害你们,但是,你们要知道我就是狄令洛克!”
虽然洛克菲勒和狄令洛克采用的方式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让自己感到“深具重要性”。
不但现代人如此,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也屡见不鲜。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对别人称呼他“美国总统阁下”非常欢喜;哥伦布要求女王赐予“舰队总司令”的头衔;凯瑟琳女皇拒绝接收没有注明“女皇陛下”的信函;林肯夫人在白宫的时候,有一次对格兰特夫人咆哮道:“没有我的邀请,你居然敢出现在我的面前!”
拜尔德将军的南极大陆探险之旅有了几个百万富翁的资助才得以顺利实行,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那些冻封的山岭将会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作家雨果最热衷的莫过于希望有朝一日巴黎能改名为雨果市。甚至连著名的莎士比亚也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家族获得一枚象征性荣誉徽章。
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有些人还用病痛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例如,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肯利的夫人,经常要求丈夫不理国家大事,只留在房里陪她,抚慰她入睡。有一次,因为修补牙齿,她坚持要丈夫留下来陪她。后来因为总统先生与国务卿海·约翰有约,不得不离开,夫人还为此狠狠地发了一回脾气。
有些专家认为,人的精神异常,是想在幻觉中寻求肯定自己的重要性。这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是得不到的。全美因精神疾病导致的伤害,比其他疾病的总和还多。
虽然科学上还无法给出精神失常的确切原因。但是,我们知道有些疾病,比如梅毒,会损及脑细胞而造成精神异常。事实上,半数的精神疾病可归咎于生理因素,诸如脑部障碍、酒精、毒素和外伤等。
在病理检查中,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精神异常患者中约有一半的脑部器官没有病变,根据死后的验尸,假如把这些人的脑部组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绝对和正常人的脑部组织一样健康。那么,使这些人精神异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有一精神病医院的医师在精神病方面的研究很深入,有独特见解,我就这一问题请教于他,他很坦然地告诉我,他不知道为什么人的精神会变得异常,没有人能肯定地指出原因。但是这位医师指出,很多人之所以精神失常,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由于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被肯定”的感觉,因而他们到另一种世界去寻求。他告诉我这样一件事:
我的病人中有一位妇女,她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她所有的渴望就是得到丈夫的爱、性满足、孩子和社会地位。但是,现实生活摧毁了她所有的希望。她的丈夫并不爱她,甚至不愿同她一道吃饭,却又要她把饭菜送到楼上房间让他享用。她没有孩子,没有社会地位,于是她发疯了。在她的想像世界里,她与丈夫离了婚,恢复了本性。现在,她甚至想象自己同一位英国贵族结了婚,并坚持让别人称她为史密斯夫人。
她非常渴望自己有孩子,以至每天晚上她都想象自己有个小宝贝。每次我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说:“医生,我昨天生了个小宝贝。”
她的现实世界虽然给了她无情的打击,但是,在另一个充满阳光与神妙岛屿的世界里,她的梦幻之舟又再度扬帆驶进快乐的港湾。
对这个可怜的女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医师告诉我:“假使我真能矫正她的病状,我也不会去做的,因为她现在快乐多了。”
查理·夏布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的年收入超过百万美元,这在全美也是屈指可数的。1921年,安德鲁·卡耐基独具慧眼,提名夏布为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夏布当时刚38岁。后来他离开了“美国钢铁公司”,接管当时陷入困境的“贝氏拉罕钢铁公司”。经过他的重新部署,这家钢铁公司不久就成为了全美获利最大的公司之一。
安德鲁之所以每年要花100万美元把夏布先生招至麾下,是看中了夏布先生对钢铁生产的丰富知识吗?夏布先生告诉我,在他手下工作的很多人对钢铁制造其实都懂得比他多。
夏布告诉我他之所以身价高,主要是因为他善于处理人事管理人事。我问他怎样做到这一点,他跟我讲了下面这段话——这段话应该镌刻在铜板上,悬挂在每个家庭、学校、商店以及办公室里。只要我们按照这些话去做,就能使你我的生活面貌大为改观。
我天生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一种能力,那就是我知道如何引发起人们的热情。而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来自长辈或上司的批评,最容易丧失一个人的志气。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奖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赞美而讨厌吹毛求疵。如果说我喜欢什么,那就是真诚、慷慨地赞美别人。
夏布的成功就在于此,一般人是否也像夏布先生一样为人处事呢?恰恰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一件事,必定对下属大吼大叫;如果喜欢,就沉默不吭声。就像俗语所说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夏布还说道:“我曾经接触过世界各地不同阶层的人,我发现,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层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在受到认可的情况下比在遭受指责的情形之下更能奋发工作,效果也更好。”
这同样是使安德鲁·卡耐基致胜的法宝。在夏布眼中,卡耐基不但常常在公共场合当着众人称赞他人,私下里也是这样做的。卡耐基甚至在墓碑上也不会忘记恭维别人,他为自己所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长眠于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创业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优秀的人。”
约翰·洛克菲勒也把真诚赞美他人列为管理人事的首要一条,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爱德华·贝德福特是洛克菲勒的合作伙伴。在南美的一次生意中,他使公司损失了100万美元。洛克菲勒当然可以指责贝德福特,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知道贝德福特已经尽力了——再说事情已经发生并且过去了。所以,洛克菲勒另找其他的事称赞贝德福特,说他节省了60%的投资金额。“你棒极了,”洛克菲勒称赞说,“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件事情都不出错。”
我的剪报中有个小故事,虽说是个故事,但现实性很强,有必要讲给大家听听。
有个农妇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晚饭时,她拿出一大堆干草来款待同样劳动了一天的几个男人。愤怒的男人质问她是否发疯了,农妇答道:“嘿,我怎么知道你们会在意呢?20年来,我一直做饭给你们吃,你们从不吭声,也从没告诉我你们并不吃干草啊!”
专家曾对离家出走的妇女做过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她们出走的主要原因竟然皆是“没有人领情”。我想,离家出走的男人也大概是一样的理由。虽然我们也经常心里感谢另一半所付出的辛劳,却没有把心里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有这样一件事:一位主妇在接受了自我训练与提高的课程后,要求她的丈夫说让她更加完美的6种事项。她的丈夫说道:
我十分吃惊于她的这个要求,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坦白地说,要我举出6件事实再简单不过了——要知道,我太太可是能列出上千个希望我变得更好的事项——但是,我没有这么做,我告诉她:“让我想想看,明天早上再告诉你。”
第二天,我没有恋床,早早起来,打电话要花店送6朵红玫瑰给我太太,并且附上纸条写着:“我想不出有哪6件事希望你改变,我就喜欢你现在的样子。”
晚上下班的时候,你猜是谁等候在门口迎接我回家?没错,是我太太。她几乎含着眼泪等着我回家。没必要再说什么了,我很高兴没照她的请求趁机批评一番。
等礼拜天她再去听课时,把事情的原原本本讲给别人听,很多太太走过来告诉我:“这真是我听到过的最善解人意的事。”我第一次对赞赏的力量有如此深的感悟。
在百老汇最有名气的歌舞剧家中,佛罗伦兹·齐格飞绝对算得上独树一帜,他独有的“使美国女孩增添光彩”的超绝能力多次把原本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的平凡女孩,变成光彩照人、风情万种的舞台明星。他深深知道赞美和信心的价值,常用殷勤、体贴的力量打动女士们的心,使她们相信自己确实美丽。他十分看重现实,把歌舞女郎的周薪由30美元升到175美元;他也非常讲究浪漫首演之夜,主要明星必定收到他的电话,此外,他还必送大大的红蔷薇给每个歌舞女郎。
受时尚的诱导,我坚持6天6夜不进食,其中的难过程度可想而知。不过,到了第六天晚上,已不像第二天晚上那么饥饿难熬了。你我都知道,假如让家人或雇员6天不进食,我们一定有犯罪感。但是,我们却经常对家人或雇员6天、6星期、甚至60年都从不表示赞赏。这份精神惩罚要远比饥饿更为残忍。
赞赏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有时候,儿女从学校带回一份好成绩单,我们忘了称赞他们;当孩子们第一次烤了一个蛋糕或做了一个鸟笼,我们也忘了鼓励他们。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是他们最为渴望和自豪的。
因此,如果你在餐馆里就餐时发现盘中的装饰很是美观,不妨告诉厨师他们做得多好;当疲累的店员耐心地拿出货物给你看时,也别忘了称赞他们爱岗敬业。
当自己在演讲会上慷慨激昂声嘶力竭发表完自己的讲演后,台下却一片漠然,听不到热烈的掌声和赞赏声,相信演讲人的内心会非常非常失望。同样的情形发生在办公室、店铺和工厂的员工,甚至我们的家人和朋友身上,他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甚至加倍难受。别忘了一点,在人际交往里我们所接触的是人,他们都渴望被人赞赏。能够给他人带来欢乐,是做人一项必不可少的美德。
在日常的接触和交往中,绝不要吝啬那一两句真诚的赞美。这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友谊的火焰。当你再度来访时,会惊奇地发现它会留下多么美丽的痕迹。
讽刺挖苦、嘲弄别人都无法使别人改变,不会达到鼓舞人的目的,下面这则古老的格言,我剪下来贴在镜子上,每天都看它几次: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贡献出来的好与善,我们都应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
“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我的老师,因为,在他身上,我或多或少都能学到东西。”爱迪生如是说。如果爱迪生都认为如此,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供炫耀的呢?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该尽量去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话珍藏在心灵里,永不忘记。
人生这条道路,我们只能经过一次,我们应该力行善事——请让我们现在就做,不要让我们拖延,也不要让我们轻视,因为,我们再也不能回到这条路上来。
每天尽力服务他人
我在着手写这本书的时候,为了使内容更加充实、更易理解,我曾设了一个200美元的有奖征文,征集“我如何战胜忧虑”的真实动人故事。
为此次征文担任评委的有:东方航空公司总裁艾迪·瑞肯贝克、林肯纪念大学校长斯图沃特·麦克兰德和广播新闻分析家卡腾博图。在我们收到的众多故事中,有两篇尤为精彩,令评委们难以取舍,最后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决定两个都选,奖金一分为二。下面叙述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G·R·波顿。
在我9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离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7年后,她才给我寄来了第一封信。
我12岁那年,父亲死于一次意外事件。他与人在密苏里州的一个小城合开了一家咖啡馆。父亲出公差时,他的合伙人出售了咖啡馆携款跑了。一位朋友拍电报给父亲叫他尽快赶回来。仓促之中,我父亲在堪萨斯州发生车祸,并当场丧生。
我有两位姑妈,家境贫寒,身有重病,但还是收留了我们家的3个小孩,剩下我没有人要,镇上的人怜悯我,收留了我。我最怕别人叫我孤儿,但这种事情是避免不了的。我在镇上一个穷人家寄居了一阵子。当时的经济很不景气,那家的男人很快失业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养活我。后来洛夫迁夫妇把我接到离镇11英里的农庄,并收留了我。洛夫迁先生已70高龄,长年卧病在床。他告诉我只要不撒谎、不偷窃、听话,就能一直留在他们身边。我很珍惜这个家庭,无论发生什么,我都绝对恪守这三条戒律。
“我被送入学校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但形势并不很乐观,因为其他的同学都瞧不起我,他们嘲笑我的大鼻子,骂我笨,叫我‘小孤儿’。我心里难受极了,真想揍他们一顿。但洛夫迁先生对我说:“永远记住:一位真正的男子汉不会随便和人打架!”我一直不和他们打架,直到有一天,一个男孩把鸡屎抹在了我脸上,我狠狠教训了他一顿,也因此交了几个朋友,他们说他自做自受,活该。
与同学发生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一天,一个大女孩从我头上抢走了洛夫迁太太新给我买的帽子,并浸在水里弄坏了。她还说,她把帽子装了水好淋湿我的木头脑袋,让我清醒一点。我从不在学校哭,不过,回家后就忍不住了。
洛夫迁太太给了我一个化敌为友的建议。她说:“拉尔夫,如果你先对他们感兴趣,尽量去帮他们的忙,他们就不会再嘲笑你,以你为敌了。”
我听了她的话,开始付诸行动。我帮几个男孩写作文,帮人写辩论稿。有个男孩还怕别人知道是我在帮他,他只告诉他妈妈他出去溜狗,然后偷偷到洛夫迁太太家来,把狗绑在谷仓里,请我帮他温习功课。我还帮一个同学写读书报告,还用了几个晚上给一个女生讲数学题。
后来,村中连续发生了几桩不幸的事,两位老农夫相继去世,一位太太被丈夫遗弃。我是这几家人中唯一的男性。两年来我一直在帮这几位寡妇,我利用休息时间帮她们打水、砍柴、挤牛乳、喂牲畜。从那时开始,人们不再瞧不起我,反而夸奖我,每个人都愿意接近我,与我交朋友。
我由海军退役回来当天,有200多人来看我,他们都流露出真挚的感情。甚至有人开了80英里的车特地赶来看我。由于我一直乐于助人,13年来,再也没有人让我烦恼过。
波顿先生真棒!他不仅懂得怎样交朋友,更知道如何战胜忧虑、享受人生。
西雅图的弗兰克·卢帕博士已瘫痪了23年,但他与波顿先生一样能享受美好人生。因为他遵循威洋斯王子的誓言:“我服务于人。”
他收集了许多其他瘫痪病人的姓名地址,给他们写信鼓励他们。他平均每年要写1400封信,给成千上万个同病相怜的人带来喜悦。他还组织了一个瘫痪者联谊俱乐部,让大家相互写信交流。最后,这个俱乐部发展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社团组织。
卢帕博士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有一种无穷的精神力量,有一种使命感。他深切体会到,超出自我境界的奉献动机会给人带来新的生命和真正快乐。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常对那些患有忧郁症的病人说:“只要你能每天想到一个人,并尽你最大的努力让他开心,我保证你两周内就能摆脱忧郁症,过正常人的生活。”
阿德勒博士建议我们每天取悦一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什么好处呢?原因很简单,人之所以平生忧虑、恐惧与抑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想到自己。而想要取悦他人时,就不会有时间想自己了。
穆恩秘书学校校长威廉·穆恩太太就是在两周内祛除忧虑的。事实上,由于一对孤儿的出现,她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治好了。下面就是穆恩太太给我讲述的故事:
5年前的圣诞前夕,过了几年快乐的婚姻生活后,我失去了我的先生,我陷入了人生的低潮,内心充满了自怜与悲伤。我从未有过一个人过圣诞节的经历,我害怕圣诞节的来临。朋友们都来请我去他们家,可是我不想,我知道我在谁家都会触景伤情的。我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圣诞夜那天,我很早就离开了办公室,在第五大道上漫不经心地走着,希望能驱走内心的自怜与忧郁情绪。街上满是快乐的人们——令人不由得忆起逝去的快乐年华。我害怕回到那个空荡荡的家,害怕想起曾有的温馨时刻,我不知所措,禁不住泪眼朦胧。
逛了一个多小时后,我发现自己站在公车站前,不禁想起从前我先生和我坐公车去探险。我上了进站的一部公车。过了赫德逊河,又走了一段路,我就听到乘务员说:“终点站到了,女士。”我下了车,连地名也不知道。那地方很小,不过倒很安静。在等车回去的时候,我开始逛住宅区的街道。我经过一座教堂,里面传出优美的《平安夜》的乐声。我走进去,里面除了一位风琴手,再没有其他人。我静静地坐在教友席上,看着圣诞树上美丽的装饰灯,听着美妙的乐曲,再加上我一天都没有吃东西——我打起盹儿来。
我睡得很安稳,一觉醒来,我有点害怕,风琴手走了,而我也忘了自己怎么会在这个地方。接着我看到前面有两个小孩,显然是进来看圣诞树的。其中一个小女孩指着我说:“她难道是圣诞老人带来的?”看来,我把他们吓了一跳。我告诉他们我不会伤害他们。他们衣衫褴褛。我问他们的父母在哪?他们说他们是孤儿。
看到这两个小孤儿的境况,让我感到很惭愧。我带他们看圣诞树,又带他们去小店买些零食、糖果及小礼物。我的孤独感奇迹般的消失了。这也是我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感到真正的快乐与忘我。我跟这两个孤儿聊天,发现自己是何等幸运——我过过那么多开心的圣诞节,我也有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这两个小孩带给我的远比我给他们的多得多。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圣诞夜,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很重要的一件事——要让自己开心,只有先让别人开心。我发现快乐是具有感染力的。我通过帮助别人、爱别人,克服了忧虑、悲伤与自怜,找到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此后我确实有了重大的改变——不只是在当时,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
有关忘我而找回健康快乐的故事太多了,我可以写成一本书。下面再说说玛格丽特·泰勒·耶茨的故事,她是美国海军最受欢迎的女性。
耶茨太太是一位小说家,由于心脏不好,一年多来她必须卧床不动,每天只有两个小时可以动一动,不过也只能是由女佣搀扶着从房间走到花园去进行日光浴。她的改变是从日本偷袭珍珠港那天早晨开始的。她向我讲述了那天早晨的事情。
当时,一切都陷入了混乱。一颗炸弹在我家附近爆炸,把我从床上震落在地上。陆军派出卡车去接海陆军人的妻儿到学校避难。红十字会的人打电话给那些有多余房间的人,他们知道我床旁有个电话,问我可不可以帮忙做联络中心。于是,我开始记录那些海陆军的妻儿的暂住地点。红十字会的人则叫那些军人们打电话来我这里查寻他们家属的下落。
很快我知道我丈夫是安全的。我一直都在鼓励那些不知丈夫生死的妻子们不要失望,要坚强,同时也安慰那些寡妇们——很多妻子都失去了丈夫。这一次阵亡的官兵共2117人,另有960人失踪。
起初,我还躺在床上接听电话,后来我坐了起来。最后,我越来越忙,又亢奋,忘了自己的毛病,我开始下床坐到桌边。因为帮助那些比我还不幸的人,使我完全忘了我自己,除了晚上睡觉的8个小时,剩下的16个小时,我都是坐着或站着度过的。如果不是日本空袭珍珠港,我可能下半辈子都是个废人。我躺在床上非常舒服,我总是在消极地等待,现在我才明白当时我在内心已然放弃了治愈的信心。
偷袭珍珠港,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却是人生的一大转机。让我发现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拥有的力量。它迫使我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它也给了我一个活下去的重要理由。我再也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或照顾自己。
假如心理患病的人都能像耶茨太太那样去帮助别人,起码有三分之一可以不治而愈。这不是我乱说的,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结论,他说:“我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都不能在医学上找到任何病因,他们只是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而且自怨自怜。”
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可以给你带来更大的快乐、更大的满足,更以自己为荣。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态度称为“开化了的自私”。波斯宗教家左罗斯特说:“对他人好是一种享受,并非一种责任,因为它能增进你的健康与快乐。”富兰克林说得更简单:“你对别人好的时候,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
把目光多停留在他人身上,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可以有效使自己不受烦恼所扰,也使自己有了更多的知心朋友,生活也会由此快乐得多。我曾为此请教耶鲁大学的威廉·费尔普斯教授,以下是他的回答:
我去旅馆、理发店或商店时,都会跟我遇到的人交谈。我要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一个人,不是一部机器上的螺丝。有时我会赞赏理发店里女服务生的头发或技术。我会问她整天站着是否很累,我问她是怎么进入理发业的——干多长时间啦?理过多少回啦?我发现对人们感兴趣,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乐趣。我常跟行李搬运工握手。工作了一整天,这会令他精神振作。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到火车餐车上去吃午餐。餐车里闷热无比,客人很多,服务很慢。我坐下很久,才有一个服务生过来招呼我,我说:“在厨房做菜的那些人今天可惨了。”服务生开始咒骂,我以为他生气了,他说:“老天啊!客人都在抱怨食物不好,他们埋怨服务太慢,又嫌这里太热、东西太贵。我听这些抱怨听了十几年,你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对厨师表示过同情的客人。如果客人都能像你这样善解人意,我就是累死也心甘情愿。”
可见,人所企求的,只不过是希望自己被当做人对待。平时我若遇见牵着狗散步的人,总会称赞那只狗几句,而那人常会很欣赏地拍拍他的狗,我的赞赏重新引起了他的欣赏。
一个经常称赞理发员,又很理解服务生与厨子的人,或是常夸奖别人的狗有多好的人,你能想象他会终日愁眉不展,需要心理医师吗?你一定想象不出吧!中国谚语“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意在于此吧。
也许有人看到这里会说:“不过是在讲故事而已,现实中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呢?我就不愿管别人的闲事,只要自己能赚到钱,得到我所追求的东西就行了,何必管那么多呢?”
当然,你是自由的,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思去做。不过,如果你是对的,那么所有的古圣先贤——耶稣、孔子、佛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等——就全错了。也许你对宗教大师有反感,那么,让我来举几个无神论者的例子。
当代著名学者、剑桥大学教授豪斯曼先生,他于1936年在剑桥做的演说《诗之名与质》中曾提到:耶稣说:“人因我失去生命者,将得永生。”这是永恒的真理,也是最深刻的道德发现。
豪斯曼先生不仅是一位无神论者,也是一位悲观主义者,然而他却依然发现:一个人只想到自己,是不可能活出真正的人生来的道理。
如果这还不能说服你,我们再来看看西奥多·德莱塞——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无神论者。他把全部的宗教都看成神话,而人生只是“一出傻瓜说的故事,没有任何意义”。但他却遵循耶稣的一个道理——服务他人。德莱塞说:“如果你想从人生中得到快乐,那就不能只想到自己,而应为他人着想,因为快乐来自于你为别人、别人为你。”
如果我们相信德莱塞所说的,帮助别人会过得更好,我们就应该立即行动,不要再迟疑。人生这条道路,我们只能经过一次,我们应该力行善事——请让我们现在就做,不要让我们拖延,也不要让我们轻视,因为,我们再也不能回到这条路上来。
如果你想从本书获得最大限度的教益,有一个比任何规则或技术都更加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除非你具备了这种基本的必要条件,否则任何规则对你来说都毫无意义。
从本书获得最大教益的九条建议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获得以下最具教益的九条建议:
首先,如果你想从本书获得最大限度的教益,有一个比任何规则或技术都更加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除非你具备了这种基本的必要条件,否则任何规则对你来说都毫无意义。假如你真的具备这种异常重要的天资,那么你将创造出奇迹,而书本中提出来的如何最大限度地获益的建议也就没有必要去读了。
其实,这个神奇而奥妙的条件就是一种没有止境的、深刻的学习欲望,一种使你提高为人处世能力的强烈决心。
那这种欲望又该如何获得滋长的养分呢?那就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些原则对你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你可以想象出来,当你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这些原则时,它将帮助你去追求更加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报酬。
你必须反复提醒自己:
我一定会得到别人的欢迎;我的快乐幸福以及我的收入,多数都是因为我所具备的为人处世的技巧。
第二,先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一章读完,获得一个整体概念。然后你也许会急着读下一章,但是你最好不要这样。除非你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作为消遣来读这本书。如果你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人处世的技巧而读这本书的话,那就请你再翻至首页,重新阅读这一章,因为这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第三,你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应经常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读的究竟是什么。你还要问问自己何时,以及如何运用本书中的各项建议。如果这样阅读,相信一定会比狗追野兔似的往前瞎跑更有助于你。
第四,在阅读的时候,手中最好拿上一支笔。当你遇到一条自认为可以采用的建议时,不妨在旁边画上一条线作为记号。如果是一条极妙的建议,那么在每个句子下面划一道线或类似这样的标记。
在一本书上作记号或画线,将使阅读更富乐趣,也会大大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第五,每个月都温习本书一次,并持之以恒。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曾在某家大保险公司担任经理达15年之久。他每个月都要翻看他公司发出去的所有保险单。事实就是这样,他每个月、每一年都会仔细翻看这些同样的保险单。这是为何呢?因为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要想清楚地记住保险单条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照此去做。
我为了写《演讲技巧》那本书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但是我觉得只有经常性的反复重读,才能够记住我在自己的书中写了些什么。你看,我们遗忘的速度是多么地快啊。
所以,如果你想从这本书中得到真实而持久的教益,就不能走马观花似地浏览一遍就搁置起来。在仔细阅读之后,你每个月都需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来重新温习它。你每天都要把它放在你面前的书桌上,经常看看,这会使你注意到深藏于你自己身体内部的、可以大大改进的潜能。
要时刻牢记,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温习与实践,才能在不知不觉中使这些原则的运用成为你的一种习惯。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六,你如果想将你在本书中所学的这些原则运用的得心应手,那就要做些实事,以便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只要一有机会,就去实践这些原则,否则,你将很快遗忘它们。千万不要忘了,只有用过的知识才会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或许会说:“要随时随地实践这些原则,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吧?”关于此,我很清楚。在我写这本书时,也觉得很难按照我的每一项建议去做。比方说,当别人令你不快的时候,批评和斥责显然要比了解对方的观点更加容易,找对方的茬儿总是比称赞容易得多,谈论你所需要的远比谈论对方所需要的要自然得多。其他的例子也能随手拈来。
因此,当你在读这本书时,不要忘了,比获得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养成一种新的习惯。事实上,如果你想尝试一种新的为人处世的方法,那是需要时间和毅力的,当然,也离不开你坚持不懈地亲身努力。
所以,要经常翻阅这本书,把它当做一本为人处世的实用手册,它会帮助你解决任何时候遇到的特殊问题。例如,让你的妻子同意你的观点、训导好一个孩子,或者让一个气势汹汹的顾客对你的服务感到满意——都要鲁莽行事,不要贸然去做那些想当然、一时感情冲动的事,因为这时你的判断往往是不准确的。
要常常翻看这本书,温习你所划出来的那些段落。然后将这些新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中,并静观由它们为你带来的奇迹。
第七,当你的妻子、儿子或同事发现你没有遵守某一原则而对你抓住不放时,你不妨给他们10美分或1美元,这样就可以把这些规则的运用变成为一种活泼有趣的游戏。
学会自我克制,并坚持每周自省。华尔街一家重要银行的董事长在我班上发表演讲时,介绍了他曾用过的一种极其有效的自我完善的方法。这人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现在已是美国最重要的金融家之一,而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已经养成了自我克制这一良好习惯。
下面就是他所采取的方法,我凭我的记忆,用他自己的话来叙述。
多年来我一直保存着一本约会册子,所有的约会都记在了上面。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的家人是不会在星期六晚上与我订下约会的,因为他们知道我要在星期六晚上花一些时间进行自省。吃过晚饭,我便独自走进房间,翻开我的约会簿,回想这一个星期所举行的会谈、讨论及集会。我会对自己提出疑问“我哪次做错了什么?”“我所做的,哪些是对的——我怎样才能改进我的工作”“从那些经验中,我获得的教训是什么?”
我常常感到每个星期的这种自我反省让我很是不悦。我也常常惊奇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当然,在经过几年之后,这些错误几乎就不会再发生了。而现在,有时我在这种自省之后会感到有所宽慰。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这种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方法,比我所试用过的任何方法都更有效。
通过这种方法增强了我的决断能力,对我的为人处世有很大的帮助。我非常乐意把这种方法推荐给需要的人们。
用类似的方法,来检验你是如何实行本书内所讨论的原则的,不是更好吗?如果你这样做,就会有两种结果:一是你将会发现自己所接受的的教育是有趣而宝贵的;二是你将会发现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正在迅速提高。
第九,建议你写日记——你应当在日记中写下你运用这些原则都取得了哪些成就。要将姓名、日期和结果写清楚。写这种日记,将会激励你一往无前。多年之后,当你偶然再翻看这些日记时,成就感必定会油然而生。
简言之,为了从本书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教益,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欲望——掌握为人处世的有效原则。
2、阅读时,在阅读下一章以前,先将前面的章节阅读两遍。
3、阅读的时候,要经常停下来问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建议。
4、对自认为重要的语句做标记。
5、每个月都坚持把本书温习一次。
6、对每一个遇到的可以运用这些原则的机会都不要放过。将本书作为你的工作手册,用它来帮助你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
7、每次当你违反某一项原则而被你的朋友抓住时,给他10美分或一美元,使你的学习成为一种活泼有趣的游戏。
8、每个星期都要进行一次自省,问你自己曾犯了什么错误,有什么改进,有什么教训,你为自己的前程积蓄了多少能量。
9、坚持写日记,写下你在什么时候,是如何运用这些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