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biquge3.cc,大周王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二合一)
“常平仓之所以没能发挥效用,其原因还是在于朝廷的财税锐减。常平仓高收低出,本就是普惠于民。但这当中的差价,一直都是朝廷拨款填补。这本无可厚非,因为惠及于民,稳定粮价,稳定民心,便是稳定天下大局,这本就是朝廷应该做的事情。这就好比朝廷养兵一般,都是为了维护社稷的稳定。然而,因为财税的恶化,很多部门的拨款已经难以为继。常平仓便是其中之一。无朝廷拨款,常平仓这种赔本的机构还如何能运行下去?这便是如今半数常平仓基本荒废的原因所在。”严正肃朗声说道。
“……但其实,这是因噎废食之举。越是这种时候,常平仓的功能越是无可替代。故而,条例司新法第一部便是关于这常平仓的《常平新法》。此新法便是要变革常平仓旧制。使之发挥应有之功效。不但可以不用伸手向朝廷要银子,反而可以自生财路,且普惠万民,为增加朝廷财税起到巨大的作用。”
大多数人都有些发愣,他们的脑子里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如何能让常平仓这个明显赔本的机构可以不要朝廷拨款的情况下存活下去。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无论如何,既是常平仓,便免不了是贵买贱卖,以丰补欠的性质,那就是个赔本的买卖。
严正肃展开了手中那卷硕大的公文纸,朗声道:“常平新法总则,其一,条例司下,设常平仓司。常平仓不再归属司农寺三司所辖,一切权责,归属制置三司条例司直接管辖。其二,大周各路府二十三家常平仓升为总仓,每州每县需设分仓,其主官由当地知州知县兼任。三年之内要做到大周天下,仓司全覆盖……”
光是这两条一宣布,顿时殿上便一片哗然。常平仓从行政上归属于政事堂司农寺主管,财政上隶属于三司管辖。严正肃的第一条便将常平仓从这两大主管机构之中剥离开来,直接成为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的下属机构,这是公然的夺权行为。本就有人说条例司是‘小中书’。现在这个行为,似乎正在验证着这个‘小中书’正在蚕食大中书和朝廷其他机构。常平仓虽然只是个鸡肋机构,但就算是一双破鞋,那也是人家的东西,你拿了便是抢夺偷窃,性质上是恶劣的。而且今天你偷得破鞋,明日便可能是金银珠宝了。今日你将常平仓划归条例司,明日便有可能是其他的强力要害机构了。这才是根本的问题所在。
显然,严正肃早料到这一点,双目冷冽扫视殿上,沉声道:“诸位,这件事得圣上首肯,也已经得到吕相钱副相三司主官的同意。并无不妥之处。”
“啊?吕相居然同意了?”众官员愣愣的看着面无表情站在班列前方的吕中天。
“各位,严大人说的是事实,此事确实已经经圣上批准,吕相为了大局为重,也是点了头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廷着想,诸位勿加妄议。”钱副相开口叫道。
众官员这才真正的相信这是事实。心中不免想道:“看起来吕相如今对严正肃也是礼让三分了。严正肃如此无礼的举动他都忍下来了,变法一派得势已成定局。吕相都如此韬晦,我等也还是低调些吧。”
对于第二条,要将常平仓开遍大周。众官员的猜测基本一致。之前严正肃已经说明了常平仓的好处,那么他的意思必是要增加常平仓的数量,进一步的扩大常平仓所能起到的作用,正是为了之前所提出的那些安抚百姓,增加财税的目的。但问题是,他口气倒是大的很,但却如何能铺开这么大的摊子。所需钱物以及日后的运营维持怎么进行?难不成这反而成为一个耗费大量财政拨款的机构?那可不是适得其反么?
而且这第二条最后的两句,说要各州县主官兼任常平仓主官,这是否又是一种变相的插手政务的行为呢?
殿上,严正肃继续侃侃而宣:“总则第三条,经核查,各地常平仓所存粮食,以市场价格换算为现银,其数目为八百万两,着同转运司兑换为现银八百万两。另条例司将拨银七百万两,此一千五百万两便是常平司总本钱,至此以后,朝廷不再拨付款项。三年之内,常平司必须自负盈亏之责,并自己负责分仓开办的费用及人力支出。其四,借常平仓之利,行官贷之法,以避免百姓借高利贷为豪富之家兼并盘剥。”
敏感的人一下子便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第四条上,他们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一条绝非如字面所言的那般轻描淡写。
“细则……其一……其二……其三……其九……”
严正肃的声音在殿上回荡着,每一条细则都是近半个多月来条例司上下争论斟酌的结果,包括了程序上的常平仓的这种运营的细节以及各种必要的管控措施和规章制度。可谓是事无巨细,考虑详尽。
“其十,有关常平仓官贷之法细则:凡每年正月五月青黄不接之期,农户可请贷夏秋二料。正月可请夏料,五月还夏料本息之后可请贷秋料。十月底秋料还本付息。百姓向常平仓借贷需付息二分,本息归还方可再贷。未免贷银不还,以五户或十户结为一保相互作保。或以三等以上户作保方可借贷。常平仓只准以半数钱银为贷,另半数需行常平之职,以丰补欠,赈济救助……”
这关键的第十条一经严正肃之口说出,顿时殿中一片惊讶之声。水落石出之极,一切都是那么的直接和赤裸裸。原来,维持常平仓运作的秘密就是这么直接。常平仓要放官贷,而且是一年两次,利息高达两分利,以两次来算,便是四分利的高利官贷。这虽然和世面上那些动辄八分十分十五分的高利贷利滚利的有所区别,但也算是一种高利了。
不过细细想来,这项新法可谓是煞费苦心。既然百姓要借高利贷,那么何不由官府来放贷收取利息。从表面上看,总是要比向富户地主借八分十分十五分的高利贷要好的多。青黄不接之际,百姓们得了贷款可以维持生计,发展生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避免了因为借他人高利而造成的破产和流离失所。不过,总觉的怪怪的,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哼!这哪里是惠民,这是取利于民,盘剥百姓之举啊。严正肃方敦孺枉读圣贤书,居然想出了这么个从百姓身上渔利之法,简直是一种耻辱。”
“就是,这不是官营商事,朝廷体统何在?各州县主官从此沦为商贾渔利之徒,这是什么狗屁新法?”
“君子羞于谈利,我大周以儒法立国,仁爱敦厚之风盛行。到如今,却要做这等营苟渔利之事。简直是笑话!”
一瞬间,便有不少官员出言大声的喧嚷起来。殿上的秩序瞬间乱了起来。
林觉也目瞪口呆的站在人群之中,心中不知何种滋味。之前所宣布的常平仓贷银之条款,正是林觉在过去十几天时间里据理力争要删除的地方。在此之前,林觉已经觉察出此次《常平新法》跟另一个时空中一位名叫王安石的人在那个平行时空的大宋朝所行的《青苗法》如出一辙。这个发现让林觉当时既觉得忧虑同时也觉得高兴。
忧虑的是,王安石的变法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而遭遇失败。他...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二合一)
“常平仓之所以没能发挥效用,其原因还是在于朝廷的财税锐减。常平仓高收低出,本就是普惠于民。但这当中的差价,一直都是朝廷拨款填补。这本无可厚非,因为惠及于民,稳定粮价,稳定民心,便是稳定天下大局,这本就是朝廷应该做的事情。这就好比朝廷养兵一般,都是为了维护社稷的稳定。然而,因为财税的恶化,很多部门的拨款已经难以为继。常平仓便是其中之一。无朝廷拨款,常平仓这种赔本的机构还如何能运行下去?这便是如今半数常平仓基本荒废的原因所在。”严正肃朗声说道。
“……但其实,这是因噎废食之举。越是这种时候,常平仓的功能越是无可替代。故而,条例司新法第一部便是关于这常平仓的《常平新法》。此新法便是要变革常平仓旧制。使之发挥应有之功效。不但可以不用伸手向朝廷要银子,反而可以自生财路,且普惠万民,为增加朝廷财税起到巨大的作用。”
大多数人都有些发愣,他们的脑子里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如何能让常平仓这个明显赔本的机构可以不要朝廷拨款的情况下存活下去。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无论如何,既是常平仓,便免不了是贵买贱卖,以丰补欠的性质,那就是个赔本的买卖。
严正肃展开了手中那卷硕大的公文纸,朗声道:“常平新法总则,其一,条例司下,设常平仓司。常平仓不再归属司农寺三司所辖,一切权责,归属制置三司条例司直接管辖。其二,大周各路府二十三家常平仓升为总仓,每州每县需设分仓,其主官由当地知州知县兼任。三年之内要做到大周天下,仓司全覆盖……”
光是这两条一宣布,顿时殿上便一片哗然。常平仓从行政上归属于政事堂司农寺主管,财政上隶属于三司管辖。严正肃的第一条便将常平仓从这两大主管机构之中剥离开来,直接成为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的下属机构,这是公然的夺权行为。本就有人说条例司是‘小中书’。现在这个行为,似乎正在验证着这个‘小中书’正在蚕食大中书和朝廷其他机构。常平仓虽然只是个鸡肋机构,但就算是一双破鞋,那也是人家的东西,你拿了便是抢夺偷窃,性质上是恶劣的。而且今天你偷得破鞋,明日便可能是金银珠宝了。今日你将常平仓划归条例司,明日便有可能是其他的强力要害机构了。这才是根本的问题所在。
显然,严正肃早料到这一点,双目冷冽扫视殿上,沉声道:“诸位,这件事得圣上首肯,也已经得到吕相钱副相三司主官的同意。并无不妥之处。”
“啊?吕相居然同意了?”众官员愣愣的看着面无表情站在班列前方的吕中天。
“各位,严大人说的是事实,此事确实已经经圣上批准,吕相为了大局为重,也是点了头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廷着想,诸位勿加妄议。”钱副相开口叫道。
众官员这才真正的相信这是事实。心中不免想道:“看起来吕相如今对严正肃也是礼让三分了。严正肃如此无礼的举动他都忍下来了,变法一派得势已成定局。吕相都如此韬晦,我等也还是低调些吧。”
对于第二条,要将常平仓开遍大周。众官员的猜测基本一致。之前严正肃已经说明了常平仓的好处,那么他的意思必是要增加常平仓的数量,进一步的扩大常平仓所能起到的作用,正是为了之前所提出的那些安抚百姓,增加财税的目的。但问题是,他口气倒是大的很,但却如何能铺开这么大的摊子。所需钱物以及日后的运营维持怎么进行?难不成这反而成为一个耗费大量财政拨款的机构?那可不是适得其反么?
而且这第二条最后的两句,说要各州县主官兼任常平仓主官,这是否又是一种变相的插手政务的行为呢?
殿上,严正肃继续侃侃而宣:“总则第三条,经核查,各地常平仓所存粮食,以市场价格换算为现银,其数目为八百万两,着同转运司兑换为现银八百万两。另条例司将拨银七百万两,此一千五百万两便是常平司总本钱,至此以后,朝廷不再拨付款项。三年之内,常平司必须自负盈亏之责,并自己负责分仓开办的费用及人力支出。其四,借常平仓之利,行官贷之法,以避免百姓借高利贷为豪富之家兼并盘剥。”
敏感的人一下子便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第四条上,他们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一条绝非如字面所言的那般轻描淡写。
“细则……其一……其二……其三……其九……”
严正肃的声音在殿上回荡着,每一条细则都是近半个多月来条例司上下争论斟酌的结果,包括了程序上的常平仓的这种运营的细节以及各种必要的管控措施和规章制度。可谓是事无巨细,考虑详尽。
“其十,有关常平仓官贷之法细则:凡每年正月五月青黄不接之期,农户可请贷夏秋二料。正月可请夏料,五月还夏料本息之后可请贷秋料。十月底秋料还本付息。百姓向常平仓借贷需付息二分,本息归还方可再贷。未免贷银不还,以五户或十户结为一保相互作保。或以三等以上户作保方可借贷。常平仓只准以半数钱银为贷,另半数需行常平之职,以丰补欠,赈济救助……”
这关键的第十条一经严正肃之口说出,顿时殿中一片惊讶之声。水落石出之极,一切都是那么的直接和赤裸裸。原来,维持常平仓运作的秘密就是这么直接。常平仓要放官贷,而且是一年两次,利息高达两分利,以两次来算,便是四分利的高利官贷。这虽然和世面上那些动辄八分十分十五分的高利贷利滚利的有所区别,但也算是一种高利了。
不过细细想来,这项新法可谓是煞费苦心。既然百姓要借高利贷,那么何不由官府来放贷收取利息。从表面上看,总是要比向富户地主借八分十分十五分的高利贷要好的多。青黄不接之际,百姓们得了贷款可以维持生计,发展生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避免了因为借他人高利而造成的破产和流离失所。不过,总觉的怪怪的,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哼!这哪里是惠民,这是取利于民,盘剥百姓之举啊。严正肃方敦孺枉读圣贤书,居然想出了这么个从百姓身上渔利之法,简直是一种耻辱。”
“就是,这不是官营商事,朝廷体统何在?各州县主官从此沦为商贾渔利之徒,这是什么狗屁新法?”
“君子羞于谈利,我大周以儒法立国,仁爱敦厚之风盛行。到如今,却要做这等营苟渔利之事。简直是笑话!”
一瞬间,便有不少官员出言大声的喧嚷起来。殿上的秩序瞬间乱了起来。
林觉也目瞪口呆的站在人群之中,心中不知何种滋味。之前所宣布的常平仓贷银之条款,正是林觉在过去十几天时间里据理力争要删除的地方。在此之前,林觉已经觉察出此次《常平新法》跟另一个时空中一位名叫王安石的人在那个平行时空的大宋朝所行的《青苗法》如出一辙。这个发现让林觉当时既觉得忧虑同时也觉得高兴。
忧虑的是,王安石的变法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而遭遇失败。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