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蒙牛的秘密(2) (1/2)
笔趣阁 www.biquge3.cc,这两年,经济那点事(财经郎眼08)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郎咸平:我们做了个调查,发现中国有两个奶业协会,一个是以南部为主,叫做中国奶业协会;一个是以北部为主,叫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这两大协会壁垒分明,奶协是南方的系统,专门生产鲜奶,而乳协是北方的系统,包括蒙牛,专门生产常温奶。这两大阵营竞争的结果是什么呢?奶协的南方系统基本上被淘汰,所以中国变成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常温奶为主导的市场。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常温奶成本特别低。举个例子,什么叫常温奶?就是经过高温杀菌可以在常温保存的牛奶,高温杀菌的结果呢,牛奶里面的营养成分都被破坏掉了,但可以长期保存。鲜奶就不行,它采用的是巴氏低温杀菌法,因此必须要冷链运输,就要用到冷冻车,以麦当劳为例,一辆8吨的冷冻车,买过来需要53万。而北方这个所谓的常温奶就不用了,杀一次菌之后可以存放好几个月,因此成本比较低,这当然就给南方的鲜奶造成极大的压力,这是第一步,它们已经胜了。第二步是什么呢?任何一个地区,奶牛的数目跟当地人口是成正比的,差不多在一定的比例,不能过多,过多的话,生产出的牛奶会坏掉的。那北方的这些集团是怎么进入到别的领域的呢?就是收购那边的牛奶,而且是用低标准收购,也就是说,我给你一样的钱,你的蛋白质含量低一点没关系,奶农当然愿意卖给它们,因此它们能够很快席卷全中国。就是透过这两步,把在世界范围内占领95%的鲜奶市场给淘汰掉了,使得常温奶成为中国牛奶市场的主导。
当无良企业的标准变成国家标准
人品决定产品,产品如人品。我们的反思就是,当这些无良企业的标准成了国家标准的时候,这些企业家的人品又能决定生产出什么好的产品呢?
王牧笛:有人提出要提高国标,很多人还不愿意,为什么?他们认为这会损害奶农的利益。蒙牛这件事情一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比如有个叫大旗颜建国的,发了个微博特别火,叫做“坚决保护蒙牛”,在网络世界不胫而走。他说无良媒体围攻,无数“水军”出没,煽动民间的非理性民众,结果三鹿破产了,蒙牛危机了,最后谁赢了?是境外资本赢了。因此,他呼吁从今天开始,每天买蒙牛,喝蒙牛,网友的评论是:蒙牛喝多了。那我就想请教教授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做到既打击了这些无良企业,又保护了这些散户、奶农的利益?
郎咸平:当然可以了,这个方法也不是我们节目独创的,而是很多国家都在使用的方法,就是合作社的经营方法。丹麦是100%的合作社,爱尔兰、日本是99%,新西兰95%,美国是80%、剩下20%是大农场。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来讲,100个奶农搞一个奶牛合作社,然后他们自己去照顾奶牛,挤出牛奶,经过一些加工再自己拿去卖。
闫肖锋:还得加一个超市,奶农加合作社、再加超市。
郎咸平:对,反正就是一个链条,它们是这么干的。同时为了让这些合作社能够生存,各国政府再给它们免税和补贴,有了免税、补贴的优势,再去和公司竞争,即使跟蒙牛这种企业竞争,也是处于有利地位的。当然,合作社之间也有竞争,也就是说,你可以制造坏牛奶,但你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经过消费者检验之后,你会被淘汰的。如果你加三聚氰胺,也只是你一个合作社的事情,而不是说全国所有的合作社都受牵连。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奶农的收益。
王牧笛:教授说的这条路子,叫联合起来闯市场,这个路子现在在中国具不具有现实可行性还不知道,但起码是一条路子。
郎咸平:像菜市场就不能搞市场经济,比如在香港就是由政府控股。像牛奶这个事情也是要由政府出面,给你免税,给你补贴,为什么呢?因为保护小农、小商贩是政府的责任,你不能够通过所谓的市场经济,让大公司把它们淘汰掉,淘汰掉就造成了我们今天这种状况。
闫肖锋:政府就应该站在小企业、小散户这些弱者的一面。举个例子,现在市面上有一种东北生产的有机米,叫做五常米,卖得非常贵,两三百块钱一斤。但是因为中间没有这一层所谓的合作社,每斤米农民只能赚到两块钱,95%以上的钱都是被大企业,就是做品牌运营的这些人赚走了。
郎咸平:对,跟我们的牛奶是一样的情况。
闫肖锋:所以合作社,它不同于我们以前所谓的人民公社,它是在一个新的市场体制下的创新。
郎咸平:而且这是一个现行的模式,已经在欧洲、美国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根本不需要我们再去创新。我们能够派几个官员出国考察考察,把他们那些东西抄过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王牧笛:别抄错就行。但是问题在于说你要去做这个农业合作社,就要先击毁这个垄断的堡垒。现在以蒙牛为典型代表,这个垄断的堡垒特别坚固,所以现在媒体也有一个猜想,说蒙牛现在这么霸道,是不是也跟被中粮收购,有了这个“婆婆”做后台有很重要的关系?
闫肖锋:... -->>
郎咸平:我们做了个调查,发现中国有两个奶业协会,一个是以南部为主,叫做中国奶业协会;一个是以北部为主,叫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这两大协会壁垒分明,奶协是南方的系统,专门生产鲜奶,而乳协是北方的系统,包括蒙牛,专门生产常温奶。这两大阵营竞争的结果是什么呢?奶协的南方系统基本上被淘汰,所以中国变成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常温奶为主导的市场。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常温奶成本特别低。举个例子,什么叫常温奶?就是经过高温杀菌可以在常温保存的牛奶,高温杀菌的结果呢,牛奶里面的营养成分都被破坏掉了,但可以长期保存。鲜奶就不行,它采用的是巴氏低温杀菌法,因此必须要冷链运输,就要用到冷冻车,以麦当劳为例,一辆8吨的冷冻车,买过来需要53万。而北方这个所谓的常温奶就不用了,杀一次菌之后可以存放好几个月,因此成本比较低,这当然就给南方的鲜奶造成极大的压力,这是第一步,它们已经胜了。第二步是什么呢?任何一个地区,奶牛的数目跟当地人口是成正比的,差不多在一定的比例,不能过多,过多的话,生产出的牛奶会坏掉的。那北方的这些集团是怎么进入到别的领域的呢?就是收购那边的牛奶,而且是用低标准收购,也就是说,我给你一样的钱,你的蛋白质含量低一点没关系,奶农当然愿意卖给它们,因此它们能够很快席卷全中国。就是透过这两步,把在世界范围内占领95%的鲜奶市场给淘汰掉了,使得常温奶成为中国牛奶市场的主导。
当无良企业的标准变成国家标准
人品决定产品,产品如人品。我们的反思就是,当这些无良企业的标准成了国家标准的时候,这些企业家的人品又能决定生产出什么好的产品呢?
王牧笛:有人提出要提高国标,很多人还不愿意,为什么?他们认为这会损害奶农的利益。蒙牛这件事情一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比如有个叫大旗颜建国的,发了个微博特别火,叫做“坚决保护蒙牛”,在网络世界不胫而走。他说无良媒体围攻,无数“水军”出没,煽动民间的非理性民众,结果三鹿破产了,蒙牛危机了,最后谁赢了?是境外资本赢了。因此,他呼吁从今天开始,每天买蒙牛,喝蒙牛,网友的评论是:蒙牛喝多了。那我就想请教教授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做到既打击了这些无良企业,又保护了这些散户、奶农的利益?
郎咸平:当然可以了,这个方法也不是我们节目独创的,而是很多国家都在使用的方法,就是合作社的经营方法。丹麦是100%的合作社,爱尔兰、日本是99%,新西兰95%,美国是80%、剩下20%是大农场。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来讲,100个奶农搞一个奶牛合作社,然后他们自己去照顾奶牛,挤出牛奶,经过一些加工再自己拿去卖。
闫肖锋:还得加一个超市,奶农加合作社、再加超市。
郎咸平:对,反正就是一个链条,它们是这么干的。同时为了让这些合作社能够生存,各国政府再给它们免税和补贴,有了免税、补贴的优势,再去和公司竞争,即使跟蒙牛这种企业竞争,也是处于有利地位的。当然,合作社之间也有竞争,也就是说,你可以制造坏牛奶,但你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经过消费者检验之后,你会被淘汰的。如果你加三聚氰胺,也只是你一个合作社的事情,而不是说全国所有的合作社都受牵连。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奶农的收益。
王牧笛:教授说的这条路子,叫联合起来闯市场,这个路子现在在中国具不具有现实可行性还不知道,但起码是一条路子。
郎咸平:像菜市场就不能搞市场经济,比如在香港就是由政府控股。像牛奶这个事情也是要由政府出面,给你免税,给你补贴,为什么呢?因为保护小农、小商贩是政府的责任,你不能够通过所谓的市场经济,让大公司把它们淘汰掉,淘汰掉就造成了我们今天这种状况。
闫肖锋:政府就应该站在小企业、小散户这些弱者的一面。举个例子,现在市面上有一种东北生产的有机米,叫做五常米,卖得非常贵,两三百块钱一斤。但是因为中间没有这一层所谓的合作社,每斤米农民只能赚到两块钱,95%以上的钱都是被大企业,就是做品牌运营的这些人赚走了。
郎咸平:对,跟我们的牛奶是一样的情况。
闫肖锋:所以合作社,它不同于我们以前所谓的人民公社,它是在一个新的市场体制下的创新。
郎咸平:而且这是一个现行的模式,已经在欧洲、美国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根本不需要我们再去创新。我们能够派几个官员出国考察考察,把他们那些东西抄过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王牧笛:别抄错就行。但是问题在于说你要去做这个农业合作社,就要先击毁这个垄断的堡垒。现在以蒙牛为典型代表,这个垄断的堡垒特别坚固,所以现在媒体也有一个猜想,说蒙牛现在这么霸道,是不是也跟被中粮收购,有了这个“婆婆”做后台有很重要的关系?
闫肖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