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一天,圆圆和她爸爸从单位回来,我看出圆圆有哭过的痕迹,就问她怎么了。圆圆说:“张叔叔说爸爸不要我了。”说着又想哭。她爸爸解释说,他下班前到院长那里开个会,会议比原定时间稍长些,到下班了还没结束。那个张姓同事就对圆圆说:“你爸爸和妈妈不要你了,要把你送给我,我家有个儿子,正好没有小女孩,走吧,跟我回家吧。”说着就做出要拉圆圆走的样子。圆圆被吓坏了,大哭起来。这时,我才知道他们经常捉弄孩子。
我当时很生气,责怪先生不懂得保护孩子,气头上说要剥夺他接送孩子的权利。圆圆爸爸虽然对同事的做法也有些不满,但他不认为会给圆圆带来什么影响,觉得我把这件事看得太严重了。我后来多次和他谈到这事,和他分析孩子的心理,他从事实中也看到了影响。圆圆有两次从睡梦中哭醒,问她做了什么梦,都是说梦到爸爸从幼儿园接上她就不要她,独自走了。由此可见,大人的一个无聊的玩笑,给孩子带来多么深刻的恐惧啊。
她爸爸终于意识到这事对圆圆的影响,也非常懊悔。后来我尽量去接孩子,真的“剥夺”了先生接孩子的权利,主要是我不想让圆圆再见到她爸爸单位那两个人,不想唤起她的不快。她爸爸也真正注意这个问题了,偶尔因为我实在忙顾不上接孩子,他把孩子接回单位,也绝不允许同事再捉弄孩子。我和先生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宁可得罪同事,绝不“得罪”孩子。当然,单位同事捉弄孩子并没有恶意,看家长不愿意,以后就不那样做了,所以也不存在“得罪”的问题。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儿童的位置上,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
我看到一位妈妈洗完一块床单晾起后,顺便和她两岁的小儿子玩一种叫“眊儿”的游戏。她和孩子分别站在床单两边,互相看不见,然后每喊一声“眊儿”,俩人就同时从床单左边或右边探头去看对方。孩子的目的是每次探头能和妈妈碰面,而妈妈的目的是每次探头都不让孩子看到。这样,妈妈有可能这一次刚刚从左边探了一次头,接下来的“眊儿”还是从左边探头;以孩子的判断,妈妈刚才从左边出来,这下该到右边了,就跑到右边,结果扑个空。这样可能来回扑几次空,到终于和妈妈碰上面了,孩子就会乐得大笑起来。尤其是妈妈使了小计策,刚从左边出来,又从左边出来,而孩子已学会判断,通过猜测,两次从同一边出来,连着脸对脸地和妈妈“眊儿”上,孩子会为自己的成就感兴奋不已。
“捉弄”孩子,则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例如,大人手里拿一个准备给孩子的东西,却不痛快地给他,而是提条件,让孩子说一句甜言蜜语,如果孩子不愿说,就做出要把东西拿走不给的样子,直到孩子说了,才满意地把东西递给孩子。还有的大人以吓唬孩子取乐,看到小男孩,就做出要找把刀子割男孩的小鸡鸡之类的动作。或者看一个小女孩极喜欢她的布娃娃,就把布娃娃藏起来,说丢了或被别人拿走了,直到小女孩急得大哭,大人才拿出来。
成人觉得这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大事。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坚决反对捉弄孩子,他认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经常用欺骗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着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不信任他人和说谎的习惯。
现代都市生活中,上面那些捉弄孩子的具体做法可能不多见了,但人们捉弄孩子的思维方式还很普遍,孩子在很多场合下仍然是被捉弄的对象。这些捉弄行为表面上看已不那么粗俗,但它们与上面那些捉弄行为的野蛮本质是相似的,都包含了对孩子的不尊重和不体谅。
2008年1月2日晚上,我看到北京电视台有一个节目,邀请了来自河北的五胞胎,四女一男。这五名年龄只有四岁多的小家伙健康可爱,齐齐站在演播室中间,一点也不怯场,都是满脸兴奋的样子。他们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我饶有兴味地坐下看节目。
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中谁最爱告状”。五个小家伙听了这个问题一脸迷惑,开始都不确定地乱指,后来就看别人指谁他也指谁,最后就统一到一个孩子身上。那个被确定为“最爱告状”的孩子一下显得无所适从,她肯定感觉到自己不是个好角色,表情有些委屈,甚至害怕。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谁最爱打别人”。孩子们开始又是乱指,然后是互相揭发,最后又统一到一个人身上,那个“最爱打人”的孩子一下子显得很难为情。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是“谁挨爸爸打最多”。孩子们仍是从犹犹豫豫的乱指,到最后统一在一个孩子身上,被指到的孩子立即变得不知如何是好,脸上是说不出的尴尬。
主持人和观众都被孩子们的样子逗乐了,没笑的只有这几个孩子。他们的关系已被挑拨,大庭广众之下被贴上某个坏标签,他们都不像刚上场时那样轻松,变得紧张起来,有些不知所措了。
接下来,主持人拿上来一个非常漂亮的书包,说只有这一个书包,问孩子们给谁。孩子们明明都被这个书包吸引,他们看这书包的眼神充满了渴望,心里一定都很想得到这个书包。但是,他们刚才已有被贴上坏标签的经历,于是都想表现得好,就开始了互相推让,都说给别人,没有一个人敢说给自己。指来指去,最后决定给老大。老大拿到书包很高兴,其他几个孩子的失望是显而易见的。老大也许在一瞬间感到不妥,咬咬牙让给了老五——这倒有些出人意料。正当主持人夸奖她时,小姑娘一下哭了,万分失落和委屈。主持人故作惊讶地问她为什么要哭,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那个口齿伶俐的老三打圆场说:“她是觉得老五好,才哭了。”观众又一次被老三的“解释”逗笑了。
就这样一直弄到孩子们哭也哭了,虚假的话也说了,个个心里都七上八下的,主持人才拿出另外四个书包,孩子们也终于破涕为笑。
这个节目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设计这些问题和环节的用意何在?实在令人费解。我没再往下... -->>
有一天,圆圆和她爸爸从单位回来,我看出圆圆有哭过的痕迹,就问她怎么了。圆圆说:“张叔叔说爸爸不要我了。”说着又想哭。她爸爸解释说,他下班前到院长那里开个会,会议比原定时间稍长些,到下班了还没结束。那个张姓同事就对圆圆说:“你爸爸和妈妈不要你了,要把你送给我,我家有个儿子,正好没有小女孩,走吧,跟我回家吧。”说着就做出要拉圆圆走的样子。圆圆被吓坏了,大哭起来。这时,我才知道他们经常捉弄孩子。
我当时很生气,责怪先生不懂得保护孩子,气头上说要剥夺他接送孩子的权利。圆圆爸爸虽然对同事的做法也有些不满,但他不认为会给圆圆带来什么影响,觉得我把这件事看得太严重了。我后来多次和他谈到这事,和他分析孩子的心理,他从事实中也看到了影响。圆圆有两次从睡梦中哭醒,问她做了什么梦,都是说梦到爸爸从幼儿园接上她就不要她,独自走了。由此可见,大人的一个无聊的玩笑,给孩子带来多么深刻的恐惧啊。
她爸爸终于意识到这事对圆圆的影响,也非常懊悔。后来我尽量去接孩子,真的“剥夺”了先生接孩子的权利,主要是我不想让圆圆再见到她爸爸单位那两个人,不想唤起她的不快。她爸爸也真正注意这个问题了,偶尔因为我实在忙顾不上接孩子,他把孩子接回单位,也绝不允许同事再捉弄孩子。我和先生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宁可得罪同事,绝不“得罪”孩子。当然,单位同事捉弄孩子并没有恶意,看家长不愿意,以后就不那样做了,所以也不存在“得罪”的问题。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指成年人把自己放到儿童的位置上,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
我看到一位妈妈洗完一块床单晾起后,顺便和她两岁的小儿子玩一种叫“眊儿”的游戏。她和孩子分别站在床单两边,互相看不见,然后每喊一声“眊儿”,俩人就同时从床单左边或右边探头去看对方。孩子的目的是每次探头能和妈妈碰面,而妈妈的目的是每次探头都不让孩子看到。这样,妈妈有可能这一次刚刚从左边探了一次头,接下来的“眊儿”还是从左边探头;以孩子的判断,妈妈刚才从左边出来,这下该到右边了,就跑到右边,结果扑个空。这样可能来回扑几次空,到终于和妈妈碰上面了,孩子就会乐得大笑起来。尤其是妈妈使了小计策,刚从左边出来,又从左边出来,而孩子已学会判断,通过猜测,两次从同一边出来,连着脸对脸地和妈妈“眊儿”上,孩子会为自己的成就感兴奋不已。
“捉弄”孩子,则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例如,大人手里拿一个准备给孩子的东西,却不痛快地给他,而是提条件,让孩子说一句甜言蜜语,如果孩子不愿说,就做出要把东西拿走不给的样子,直到孩子说了,才满意地把东西递给孩子。还有的大人以吓唬孩子取乐,看到小男孩,就做出要找把刀子割男孩的小鸡鸡之类的动作。或者看一个小女孩极喜欢她的布娃娃,就把布娃娃藏起来,说丢了或被别人拿走了,直到小女孩急得大哭,大人才拿出来。
成人觉得这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所以凡遇到这类事情,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这不是小事,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在大人眼里是小事,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大事。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坚决反对捉弄孩子,他认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经常用欺骗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着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不信任他人和说谎的习惯。
现代都市生活中,上面那些捉弄孩子的具体做法可能不多见了,但人们捉弄孩子的思维方式还很普遍,孩子在很多场合下仍然是被捉弄的对象。这些捉弄行为表面上看已不那么粗俗,但它们与上面那些捉弄行为的野蛮本质是相似的,都包含了对孩子的不尊重和不体谅。
2008年1月2日晚上,我看到北京电视台有一个节目,邀请了来自河北的五胞胎,四女一男。这五名年龄只有四岁多的小家伙健康可爱,齐齐站在演播室中间,一点也不怯场,都是满脸兴奋的样子。他们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我饶有兴味地坐下看节目。
主持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中谁最爱告状”。五个小家伙听了这个问题一脸迷惑,开始都不确定地乱指,后来就看别人指谁他也指谁,最后就统一到一个孩子身上。那个被确定为“最爱告状”的孩子一下显得无所适从,她肯定感觉到自己不是个好角色,表情有些委屈,甚至害怕。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谁最爱打别人”。孩子们开始又是乱指,然后是互相揭发,最后又统一到一个人身上,那个“最爱打人”的孩子一下子显得很难为情。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是“谁挨爸爸打最多”。孩子们仍是从犹犹豫豫的乱指,到最后统一在一个孩子身上,被指到的孩子立即变得不知如何是好,脸上是说不出的尴尬。
主持人和观众都被孩子们的样子逗乐了,没笑的只有这几个孩子。他们的关系已被挑拨,大庭广众之下被贴上某个坏标签,他们都不像刚上场时那样轻松,变得紧张起来,有些不知所措了。
接下来,主持人拿上来一个非常漂亮的书包,说只有这一个书包,问孩子们给谁。孩子们明明都被这个书包吸引,他们看这书包的眼神充满了渴望,心里一定都很想得到这个书包。但是,他们刚才已有被贴上坏标签的经历,于是都想表现得好,就开始了互相推让,都说给别人,没有一个人敢说给自己。指来指去,最后决定给老大。老大拿到书包很高兴,其他几个孩子的失望是显而易见的。老大也许在一瞬间感到不妥,咬咬牙让给了老五——这倒有些出人意料。正当主持人夸奖她时,小姑娘一下哭了,万分失落和委屈。主持人故作惊讶地问她为什么要哭,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那个口齿伶俐的老三打圆场说:“她是觉得老五好,才哭了。”观众又一次被老三的“解释”逗笑了。
就这样一直弄到孩子们哭也哭了,虚假的话也说了,个个心里都七上八下的,主持人才拿出另外四个书包,孩子们也终于破涕为笑。
这个节目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设计这些问题和环节的用意何在?实在令人费解。我没再往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