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5) (2/2)
笔趣阁 www.biquge3.cc,人性的弱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眼睛被打肿。
他能够让你看出如何利用体育馆来满足你的需要吗?当然能。例如,他可以说去体育馆会让你精神焕发、食欲更好、头脑更清醒,你还可以从中得到消遣和快乐,等等。
我再重复一次亚弗斯德教授的明智建议:“首先要把握对方心中最迫切的欲求。如果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如鱼得水,否则就办不成任何事情。”
在我班上,有一个学员非常担心他的儿子。这孩子很瘦,还不愿好好吃饭。他父母为此常采取责备的方法:“妈妈要你吃这个、吃那个!”“爸爸希望你长得又高又壮。”
可是孩子会理这些吗?不会,一点都不会。
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指望一个3岁孩童能够对30岁的父亲的规劝有什么积极反应,可这正是父亲本来所期望的。这真是有些可笑!这位父亲最后领悟了,于是他问自己:“这孩子想要什么?怎样才能将我所要的和他所要的结合起来?”
一旦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一切就容易得多了。他儿子有辆三轮脚踏车,小家伙总喜欢骑着三轮车在家门口的人行道上来回行驶。在他家附近住着一位被好莱坞人称为“孬种”的人——一个比他儿子稍大些的孩子,这个大些的孩子常常把他儿子拉下车,把车抢过去,骑了就跑。
当然,他儿子会哭着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便会立刻出来,将“孬种”拉下车,再将儿子抱上去——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他的儿子需要什么呢?这问题并不需要“大侦探”福尔摩斯就可以猜出来,他需要的是自尊、发泄怒火,以及得到显要感。所有他个性中最强烈的情感,都在驱使着他去“复仇”,揍扁那个“孬种”的鼻子。于是,当父亲告诉他,只要他不挑食,乖乖地吃饭的话,终有一天他会把“孬种”打得落花流水——当父亲向他作了这种保证之后,他果然不再挑食了。他开始愿意吃菠菜、白菜、咸鱼以及任何其他食物,想让自己快些长大,好狠狠地揍那个经常羞辱他的“孬种”一顿。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这位父亲又面临着另一个麻烦:他的儿子有尿床的坏习惯。
他的儿子和奶奶睡一张床。每天早上,奶奶醒来之后都要先摸摸床单,说:“你看,约翰,你昨晚又干了什么?”
小孩会反驳说:“没有,不是我干的,是你。”
打他、骂他,甚至羞辱他,一再强调不许他尿床,但这一切似乎都无济于事。于是,他的父母开始自问:“怎样做才能让他想‘要’停止尿床呢?”
他想要什么?
第一,他想和父亲一样穿着睡衣睡觉,而不是像奶奶那样穿睡袍。由于奶奶受够了他半夜尿床的痛苦,她答应如果他不再尿床的话,会很高兴为他买一套睡衣。
第二,他想要一张自己的床,这一点他奶奶当然也不会反对。
于是,他的母亲把他带到布鲁克林的罗塞尔百货商店,用眼光示意售货员小姐,说:“这位‘先生’想买点东西。”
售货员小姐以一种让男孩颇感受尊重的口气说:“小伙子,我能为你效劳吗?”
小男孩站在那里,立刻像长高了两寸的样子,大声地说:“我要给自己买张床。”
当售货员把他母亲看中的一张床给他看过之后,母亲冲着售货员小姐使了个眼神。于是,售货员小姐对他进行了劝说,最后,小男孩“买”了这张床。
第二天,床送到了。那天晚上当父亲回家的时候,小男孩跑到门口,叫道:“爸爸,爸爸!快上楼来看我自己买的床。”
当父亲上楼看到那张床之后,他遵循前面提到的施科勃“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规诫,问道:“你才不会尿湿这张床呢,是不是?”
“啊,是的,是的!我当然不会。”为了自己的自尊,小男孩果然遵守了他的诺言。这是“他”的床,而且是自己买来的。他现在穿睡衣,就像个小大人。他希望自己真的像个大人,他做到了。
还有一个叫德施曼的父亲,他是一位电话工程师,也是班上的一位学员。他3岁的女儿不想吃早餐,他对此毫无办法。责骂、请求、哄骗等,这些普通的手段对她都不奏效。于是身为父母的他们问自己:“我们怎样才能使她‘要’吃早餐呢?”
这个小女孩喜欢模仿她的母亲,喜欢让自己看上去像个大人。于是一天早上,他们就把她放在一张椅子上,让她来做早餐。在她搅拌早餐的时候,她的父亲走进厨房。小女孩说:“瞧,爸爸,今天早上我自己做的早餐。”
在那天早上,她在没有任何诱哄的情况下吃了两碗粥,因为她对早餐产生了兴趣,觉得味道很不错。她从做早餐中找到了表现自我的方式,并从中获得了自重。
威廉·温特尔曾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我们为什么不在工作当中应用同样的心理学呢?
当我们有一个好主意时,何不让对方说出来,而不是让对方认为这是我们想到的呢?这样,他会认为这是他的主意而感到异常喜欢,或许他还会吃上两大碗呢!
记住:首先我们要把握对方心中最迫切的需求。如果可以做到这点,就可以水到渠成,否则就办不成任何事情。
小结:
1.如果有一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获得对方立场的能力,从他的观点观察事物。
2.世界上充满了这样的人:攫取、自私。所以不可多得的利他的、愿意服务他人的人,会获得很大的成功,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人能与之竞争。
3.先激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左右逢源,否则将处处碰壁。
眼睛被打肿。
他能够让你看出如何利用体育馆来满足你的需要吗?当然能。例如,他可以说去体育馆会让你精神焕发、食欲更好、头脑更清醒,你还可以从中得到消遣和快乐,等等。
我再重复一次亚弗斯德教授的明智建议:“首先要把握对方心中最迫切的欲求。如果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如鱼得水,否则就办不成任何事情。”
在我班上,有一个学员非常担心他的儿子。这孩子很瘦,还不愿好好吃饭。他父母为此常采取责备的方法:“妈妈要你吃这个、吃那个!”“爸爸希望你长得又高又壮。”
可是孩子会理这些吗?不会,一点都不会。
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指望一个3岁孩童能够对30岁的父亲的规劝有什么积极反应,可这正是父亲本来所期望的。这真是有些可笑!这位父亲最后领悟了,于是他问自己:“这孩子想要什么?怎样才能将我所要的和他所要的结合起来?”
一旦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一切就容易得多了。他儿子有辆三轮脚踏车,小家伙总喜欢骑着三轮车在家门口的人行道上来回行驶。在他家附近住着一位被好莱坞人称为“孬种”的人——一个比他儿子稍大些的孩子,这个大些的孩子常常把他儿子拉下车,把车抢过去,骑了就跑。
当然,他儿子会哭着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便会立刻出来,将“孬种”拉下车,再将儿子抱上去——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他的儿子需要什么呢?这问题并不需要“大侦探”福尔摩斯就可以猜出来,他需要的是自尊、发泄怒火,以及得到显要感。所有他个性中最强烈的情感,都在驱使着他去“复仇”,揍扁那个“孬种”的鼻子。于是,当父亲告诉他,只要他不挑食,乖乖地吃饭的话,终有一天他会把“孬种”打得落花流水——当父亲向他作了这种保证之后,他果然不再挑食了。他开始愿意吃菠菜、白菜、咸鱼以及任何其他食物,想让自己快些长大,好狠狠地揍那个经常羞辱他的“孬种”一顿。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这位父亲又面临着另一个麻烦:他的儿子有尿床的坏习惯。
他的儿子和奶奶睡一张床。每天早上,奶奶醒来之后都要先摸摸床单,说:“你看,约翰,你昨晚又干了什么?”
小孩会反驳说:“没有,不是我干的,是你。”
打他、骂他,甚至羞辱他,一再强调不许他尿床,但这一切似乎都无济于事。于是,他的父母开始自问:“怎样做才能让他想‘要’停止尿床呢?”
他想要什么?
第一,他想和父亲一样穿着睡衣睡觉,而不是像奶奶那样穿睡袍。由于奶奶受够了他半夜尿床的痛苦,她答应如果他不再尿床的话,会很高兴为他买一套睡衣。
第二,他想要一张自己的床,这一点他奶奶当然也不会反对。
于是,他的母亲把他带到布鲁克林的罗塞尔百货商店,用眼光示意售货员小姐,说:“这位‘先生’想买点东西。”
售货员小姐以一种让男孩颇感受尊重的口气说:“小伙子,我能为你效劳吗?”
小男孩站在那里,立刻像长高了两寸的样子,大声地说:“我要给自己买张床。”
当售货员把他母亲看中的一张床给他看过之后,母亲冲着售货员小姐使了个眼神。于是,售货员小姐对他进行了劝说,最后,小男孩“买”了这张床。
第二天,床送到了。那天晚上当父亲回家的时候,小男孩跑到门口,叫道:“爸爸,爸爸!快上楼来看我自己买的床。”
当父亲上楼看到那张床之后,他遵循前面提到的施科勃“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规诫,问道:“你才不会尿湿这张床呢,是不是?”
“啊,是的,是的!我当然不会。”为了自己的自尊,小男孩果然遵守了他的诺言。这是“他”的床,而且是自己买来的。他现在穿睡衣,就像个小大人。他希望自己真的像个大人,他做到了。
还有一个叫德施曼的父亲,他是一位电话工程师,也是班上的一位学员。他3岁的女儿不想吃早餐,他对此毫无办法。责骂、请求、哄骗等,这些普通的手段对她都不奏效。于是身为父母的他们问自己:“我们怎样才能使她‘要’吃早餐呢?”
这个小女孩喜欢模仿她的母亲,喜欢让自己看上去像个大人。于是一天早上,他们就把她放在一张椅子上,让她来做早餐。在她搅拌早餐的时候,她的父亲走进厨房。小女孩说:“瞧,爸爸,今天早上我自己做的早餐。”
在那天早上,她在没有任何诱哄的情况下吃了两碗粥,因为她对早餐产生了兴趣,觉得味道很不错。她从做早餐中找到了表现自我的方式,并从中获得了自重。
威廉·温特尔曾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我们为什么不在工作当中应用同样的心理学呢?
当我们有一个好主意时,何不让对方说出来,而不是让对方认为这是我们想到的呢?这样,他会认为这是他的主意而感到异常喜欢,或许他还会吃上两大碗呢!
记住:首先我们要把握对方心中最迫切的需求。如果可以做到这点,就可以水到渠成,否则就办不成任何事情。
小结:
1.如果有一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获得对方立场的能力,从他的观点观察事物。
2.世界上充满了这样的人:攫取、自私。所以不可多得的利他的、愿意服务他人的人,会获得很大的成功,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人能与之竞争。
3.先激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左右逢源,否则将处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