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可是汪直并不这样认为:
成功?我才刚上路哎。
他没有满足于目前的业绩,谦虚地认为还需要不断地进步,为了更好地确定自己的权威,他决定寻找第二个重点打击的目标。不久后,他找到了。
参考消息
覃力鹏的把柄
覃力鹏被汪直抓到的把柄,其实还真的是论斩的罪:一为贩卖私盐,一为杀死朝廷命官。一次进京朝贡后,覃力鹏以百艘船载私盐,还沿途骚扰官民。船队路过武城县时,遭到了当地典史的盘问。覃力鹏当即火气骤增,大打出手,结果一人被杀死,还有一人掉了牙。但让汪直失望的是,尽管此案已经牵扯到了明朝视为根本的盐运,覃力鹏竟然毫发未伤,只是挨了区区几句斥责就过关了。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汪直却因此意外得了个惩奸的美名。
这次被盯上的人叫做杨晔。他本人虽然只是个小官,名气不大,却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杨”中的杨荣。由于在家惹了麻烦,他和他的父亲杨泰一同来到京城暂住。
对汪直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这一次,他准备大干一场。
当然,他不会想到,这件事情最终也解决了他自己。
汪直派人逮捕了杨晔和他的父亲杨泰,关进了大牢。
在牢里,汪直耍起了流氓。他下达命令,给杨晔表演了东厂乐队的拿手节目“弹琵琶”。
所谓“弹琵琶”,并不是演奏音乐,而是一种独特的行为艺术。具体说来,就是用利刃去剃人的肋骨,据说行刑之时痛苦万分,足可以让你后悔生出来。这一招当年开国时老朱也没想出来,是东厂的独立发明创造。
可怜杨晔先生,足足被弹了三次,体力不支,竟然就死在了监狱里。
汪直却并不肯善罢甘休,一定要把事情做绝,他接着安插罪名,判处杨晔的父亲杨泰死刑,斩首。
此时的西厂也已经嚣张到了顶点,比如杨晔的叔父杨仕伟,时任兵部主事(正处级),西厂没有办理任何法律手续,逮捕证也没一张,就跑到他家里去抓人,半夜三更,搞得鸡飞狗跳。住在旁边的翰林侍讲陈音听见动静,十分恼火,拿出官老爷的派头,隔着墙大喝一声:
“你们这样胡作非为,不怕王法吗?!”
可对面的西厂特务倒颇有点幽默感,也隔墙答了一句:
“你又是什么人,不怕西厂吗?!”
事情闹大了,汪直却满不在乎,毕竟杨晔本人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可后来事情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
他没有想到,虽然杨荣已经死去多年,但威信很高,是文官集团的楷模,他的子孙出了事,大臣们怎肯甘休!
第一个做出反应的是内阁首辅商辂,他派人查明了杨晔的冤情,召集内阁开会,痛斥汪直的罪行,并写了一封奏折给朱见深,要求废除西厂,罢免汪直,其中有一句非常厉害的话:
“不驱逐汪直,天下迟早大乱!”
朱见深发怒了,他虽然脾气温和,看到这句话也气得不行,大叫道:
“用一个太监,也会天下大乱吗?!”
他十分激动,立刻叫来身边的人,传达了他的口谕:
“让商辂明白回话,到底是谁指使他的!主谋是谁!”
朱见深很少发火,但发起火来绝不善罢甘休,按照常理,商辂要吃大苦头了。
但他这次的运气实在不错,因为奉命传旨的人,是司礼太监怀恩。
怀恩,山东人,本姓戴,宣德年间,因父亲涉罪抄家,他被逼入宫成为宦官,改名怀恩,历经三朝,最终成为了手握重权的司礼太监。
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正是他多次挽救了时局,并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将朱祐樘送上了皇位。
怀恩奉旨出发了,他刚刚领教了朱见深的怒火,却没有想到,在内阁等待着他的,是另一个更为愤怒的人。
怀恩来到内阁,刚好商辂、刘吉、万安等人都在,他便二话不说,传达了朱见深的口谕:
“奏折是谁写的,何人指使?!”
这是两句十分严厉的问话,说明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可商辂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不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拍案而起,大声说道:
“奏折是我写的,也是我主使的,那又如何!你就这样回复皇上好了!
“汪直不过是个太监,竟然敢私自关押处死朝廷官员,擅自调动边关将领和内宫人员,让他这样放肆下去,天下必定大乱!不除汪直,王法何在!”
参考消息
内臣典范:怀恩
朱见深小时候因为长期生活在密闭空间,语言上的协调能力一直不大好,说穿了就是磕巴、口吃,所以跟别人交流总是有困难。周太后派从小伺候在身边的怀恩做了他的贴身太监。怀恩也不负重托,朱见深宠信奸佞,常常误伤好人,他就屡次冒死救了被诬陷的朝官。因为他在内臣中很有声望,辈分又高,连梁芳等也避忌三分。朱樘即位后,他被召回京中,更加忠心地辅佐孝宗,遂成就了一代中兴明君。
商辂这一激动,内阁的全体成员也跟着激动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大有闹事的苗头。
关键时刻,怀恩保持了镇定,他安抚了商辂等人,即刻紧急回复朱见深,转述了商辂的回复,希望朱见深认真考虑。
听完了怀恩的汇报,朱见深感到了一丝恐惧,他意识到,商辂是对的,汪直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威胁的人,必须采取行动了。
不久之后,朱见深下谕,罢免了西厂,将汪直逐回御马监。
对于内阁来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商辂等人弹冠相庆,高兴万分。
但与此同时,御马监太监汪直却并不沮丧,因为他十分清楚,软弱的朱见深不会坚持多久,他仍然需要自己,不久之后,他就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汪直的疏忽
汪直是对的。
对于朱见深而言,正确还是错误、忠臣或是奸臣,都并不是那么重要,童年时候的经历给朱见深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过得舒舒服服就好。
所以他需要的并不是在背上刻字的武将,也不是在朝廷上骂人的文官,他只喜欢一种人——听话的人。
汪直是一个听话的人,不但老老实实地伺候朱见深,还能够提供各种娱乐服务,这样的人上级自然不会让他闲太久。
于是不久之后,西厂重新开张,汪直也成了新任厂长。
汪直又一次达到了他太监生涯的顶峰。
然而不久之后,他就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他的先辈曾经犯过的错误。
和王振一样,汪直也有着一个横刀立马的梦想。
既然是个太监,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干好这份有前途的工作,可汪直先生偏偏要出风头,但问题是当时边界比较平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汪直贯彻了新的边防方针:人不犯我,我也犯人。
事实证明,汪直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孬种,他所谓的进攻不过是杀掉人家进贡使者,或是趁人家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去骚扰一下老少妇孺。等人家来报复了,他又成了和平主义者,一溜烟地就逃了。可经过他这么三下两下胡搞,鞑靼和辽东各部落真的被惹火了,不断地到明朝边界找麻烦。
朱见深纳闷了,原本平安无事的边境突然四处传来战报,他没有相信汪直的鬼话,而是自己派人出去打听,这才发现原来所有的事情都是汪直惹出来的,这下他火大了。
朱见深同志要求不高,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过两天安逸日子,没事研究一下金丹、春药之类的化学制造,可是汪直偏偏不让他消停,他开始对汪直不满了。
这种情绪很快被两个人察觉到了,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把汪直彻底打垮。这两个人一个是李孜省,另一个是尚铭。
他们两个人决定抛弃以往的成见,精诚合作,尚铭寻找汪直的罪证,而李孜省则串通万安上书告状,双方各司其职,准备着最后的攻击。
成化十七年(1481),机会来了。
这一年,鞑靼部落开始进攻边境,朱见深接到消息十分不满,立刻找汪直进见,直截了当地对他说:
“你自己惹出的麻烦,自己去解决!”
汪直大气也不敢喘就连夜去了宣府,可当他到达那里的时候,人家已经抢完东西走了。汪直便急忙向皇帝打报告,说这边已经完事了,我准备回去。
朱见深同志回复:
那里非常需要你,多待几天吧。
尚铭和李孜省敏锐地感觉到,汪直快要完了,他们立刻按照计划发动了最后攻势。一时之间,弹劾满天飞,原本的优秀太监、先进模范突然变成了卑鄙小人、后进典型。朱见深立刻下令,关闭西厂,将汪直贬为南京御马监。
出来时还风光无限的汪直灰溜溜地去了南京,沿途风餐露宿,以往笑脸相迎的地方官们此时早已不见了踪影。汪直已经没有别的野心,只希望能够安心到南京做个太监。
汪直的宦官生涯
可是我国向来都有痛打落水狗的习惯,尚铭还嫌他不够惨,又告了一状,这下子汪直的南京御马监也做不成了,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奉御,他又操起了当年刚进宫时候打扫卫生的工具,在上级太监的欺压下,干起了杂务。
成化初年进京成为奉御,成化十九年又被免为奉御,十余年从默默无闻到权倾天下再到打回原形,一切如同梦幻一般。
《明史》没有记载汪直这位风云人物的死亡年份,这充分说明,此人已经不值一提。
汪直的离去,最为高兴的自然是尚铭了,东西监派终于可以统一了。可他没有想到,下一个倒霉的人就轮到自己了。
要说仙派掌门李孜省也实在不够朋友,当年弹劾汪直的时候,他就给尚铭准备了另外一份备用本,没等过河,他已经准备拆桥了。
很快言官们就把矛头对准了尚铭,纷纷上书弹劾他的罪行,于是尚铭掌门终于也被盟主大人废了武功——去明孝陵扫地。
仙派和后派打倒了显赫一时的监派,成为了武林的主宰。当然了,这两派也不是啥好东西,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就在一片黑暗之中,光明的种子开始萌芽。
说来可笑,亲自播下这种子的居然是李孜省,因为正是拜他所赐,尚铭和汪直才被赶走,从而使得另一个人登上了掌门之位,这个人就是司礼监怀恩。
怀恩敏锐地抓住了时机,安排自己的亲信陈准登上了东厂厂公的位置,全面掌握了监派的大权,小心地保护着光明的火种,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坚持到底
我一直认为,好人和坏人是不能用职业以及读书多少来概括的,饱读诗书的大臣有很多坏人,而以文盲居多的太监里也有很多好人,郑和自不必说,而成化年间的怀恩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他本来出生于官宦之家,衣食无忧,却飞来横祸,父亲罢官,家被抄,他自己被送进宫内,强行安排做了宦官。最缺德的是,皇帝陛下竟然还要他感激涕零,赐了个叫“怀恩”的名字。
在这样的境遇下成长起来的怀恩,如果尽干坏事,那实在是不稀奇的,可怪就怪在,这位仁兄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在鬼哭狼嚎、妖风阵阵的成化年间,他和商辂努力支撑着大局。但怀恩要比商辂聪明得多,他早就看出了这黑暗时局的真正始作俑者不是梁芳,不是李孜省,甚至也不是万贵妃,而是软弱的朱见深。
因为这乱七八糟的五派都是为皇帝服务的,春派给他提供化学药品,仙派为他求神拜佛,监派为他打探消息,后派照顾他的生活,混派拍他的马屁。只要朱见深还活着,这出丑剧将一直演下去。
所以当商辂心灰意冷、退休回家时,怀恩依然坚持了下来,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找到了破解这片黑幕的唯一方法——朱祐樘。
他曾与后宫的人们一起保守过那个秘密,也经常去看望这个可怜的孩子。在张敏说出实情的时候,他主动站了出来,为此作证,他见证了朱祐樘的成长,并且坚信这个饱经苦难的少年一定能够成为他心目中的明君英主。
他最终没有失望。
但此时,上天似乎认为朱祐樘受的磨难还不够,于是,它为这个孩子安排了最后一次,也是最为致命的一次考验。
事情是由一次谈话开始的。
成化二十一年(1585),三月。
朱见深又一次来到后宫的内藏库查看他的私房钱。由于忙于炼丹等重要工作,他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了,可当他打开库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他立刻下令:
“把梁芳叫来!”
梁芳来了,朱见深没有说话,只是让他自己往库门里看。
里面空空如也。
十余年之前,这里还曾堆满金银财宝,一个质朴的小姑娘在这里默默地工作。如今已经是人去楼空。
朱见深指着库房,冷冷地说道:这些都是你花的吧。
按说盟主发怒了,梁掌门就应该低头认罪了,可这位仁兄竟然回了一句:
“这些钱我可是拿去修宫殿祠堂,给皇上祈福了。”
花了钱还不认账,把皇帝当冤大头!
这下盟主大人火大了,气得满脸通红,可他憋了半天,却冒出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话:
“我不管你,将来自然有人跟你算账!”
这句话大概类似现在小学生打架时候的常用语:你等着,我回家叫人来打你!
盟主混到这个份儿上,也真算是窝囊到了极点。
朱见深愤愤不平地走了,可是在梁芳的耳中,这句话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我管不了你,将来我的儿子会来对付你!”
好吧,既然这样,就先解决你的儿子。
梁芳明白,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得到一个人的帮助,于是他跑到后宫,找到了万贵妃。
自从十年前的那次失败之后,万贵妃已沉默了很久,但她对朱祐樘的仇恨却一点也没有消散,梁芳的建议又一次点燃了她复仇的火焰。更重要的是,她杀死了朱祐樘的母亲,一旦朱祐樘登基,她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不能再等了,趁这个机会彻底打倒他吧,否则将来我们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年,她五十五岁,他三十八岁,朱祐樘十五岁。
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万贵妃的枕头风依然风力强劲,在她的反复鼓吹下,朱见深终于下定了决心。
在做出决定的前夕,朱见深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他找到了怀恩,想找他商量一下执行问题。
“我想废掉太子,你看怎么做才好。”
跪在地上的怀恩听见了这句话,却没有说话,只是脱下了自己的帽子,向朱见深叩首。
朱见深等了很久,也没有回音。
“为什么不说话?”
“请陛下杀了我吧。”一个低沉的声音这样回复。
“为什么?”朱见深惊讶了。
“因为陛下的这道谕令,我不会遵从。”
“你不要命了吗?”朱见深愤怒了。
怀恩抬起头,大声说道:
“今日我若不为,陛下杀我,但我若为之,将来天下人皆要杀我!”
“是以虽万死,亦不为。”
朱见深惊呆了,这个平日恭恭敬敬的老太监竟然来了这么一手。他以更为凶狠的眼神盯着怀恩,却发现毫无效果,怀恩那平静的眼神没有丝毫的慌乱。
朱见深突然发现,虽然他是皇帝,主宰着千万人的生死,却战胜不了眼前的这个人。
一个人要是不怕死,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他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对怀恩说:
“这里不用你了,回中都守灵吧!”
所谓中都,就是老朱的老家凤阳,当时已经比较荒凉了。怀恩丝毫不动声色,也没有求饶,只是磕了个头,谢恩之后飘然而去,只留下了无计可施的朱见深。
但是怀恩的执著并没有能够打动朱见深,在万贵妃的不断鼓吹下,他仍然决定废掉太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真算是无计可施了,朱祐樘先生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对天大呼一句:
“天要亡我!”
没准他还真的喊过,因为不久之后,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进来掺和了一把。
成化二十一年,四月,泰山地震。
古代虽然没有地震局普及科学知识,但地震也算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了,没有啥稀奇的,可这次地震实在不一般。
要知道,这次地震的可是泰山,那是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秦皇汉武才够资格上去,光武帝同志斗胆上去了一次,还被人骂了几句。朱元璋一穷二白打天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没敢去干这项工作。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座山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朱见深有点慌,他立刻派人去算卦,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结果那位算卦的鼓捣了半天,得出了一个结论:
“应在东宫。”
这意思就是,泰山之所以地震,是因为东宫不稳,老天爷发怒了。
朱见深一听这话,马上停止了他的行动,他还打算长生不老呢,老婆可以得罪,老天爷不能得罪。
就这样,朱祐樘在上天的帮助下,迈过了最后一道难关。
但此时的朝政之黑暗,已经伸手不见五指。朱见深虽不废太子,也不怎么管理朝政了,梁芳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李孜省肆无忌惮地安插亲信,混乱朝纲,万安则是肆无忌惮地混日子。
五大派失去了所有的管制,开始了任意妄为的疯狂,但这一切不过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因为光明即将到来。
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朱见深终于遭受了他一生中的最大打击,万贵妃在后宫去世了。
这个陪伴了他三十八年的女人终于离开了,无论风吹雨打,她始终守护在这个人的旁边,看着他从两岁的孩童成长为四十岁的中年人,从未间断,也从未背叛。
“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伴着你。”
整整三十八年,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她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只是嫉妒的火焰彻底地毁灭了她的理智,对她而言,朱见深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能容忍任何人把他抢走。
卑劣、残忍、恶毒不是她的本性,却是她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了她的爱情。
朱见深彻底崩溃了,几十年过去了,春药、仙丹早已毁坏了他的身体,万贵妃的死却更为致命地摧毁了他的精神,他登上了皇位,成为了统治帝国的皇帝,但他的心灵仍然属于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孤独无助的孩子,需要她的照顾。
谢幕的时候终于到了,你虽然先走一步,但你不会寂寞太久的,很快我就会来陪伴你。几十年后宫的你争我夺,其实你并不明白,即使你没有孩子,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你在我心中的地位。皇位和权势对我而言并不重要,我也不感兴趣,我所要的只是你的陪伴,仅此而已。
参考消息
万贵妃暴薨
万贵妃暴薨,实在是自己一手折腾出来的。自从朱樘的身世公开,万贵妃就为了扳倒太子开始违背自己的初衷,蓄意让宫人怀孕,以求众子争立,她可继续操控局面。结果,宫人接二连三地生下皇子的消息又反复折腾得自己不安稳。朱见深倒是依旧跟她鹣鲽情深,万贵妃去世之后,竟然不顾内廷外朝所有人的反对,将万贵妃以皇后级别的礼仪下葬,然后辍朝七日,从此便茶饭不思,直到最后郁郁寡欢而亡。
结束吧,让一切都回到事情的起点。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只有你和我。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朱见深病倒,十日后,不治而亡,年四十一。
朱见深是一个奇特的皇帝,在他统治下的帝国妖邪横行,昏暗无比,但他本人却并不残忍,也不昏庸,恰恰相反,他性格温和,能够明白事理,辨别忠奸。出现如此怪状,只因为他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软弱。
他不处罚贪污他钱财的小人,也不责骂痛斥他的大臣,因为他畏惧权力,畏惧惩罚,畏惧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的人。
他应该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农夫,或者是本分的小生意人,被迫选择皇帝这个职业,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
朱见深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人,他是一个懦弱的人,仅此而已。
朱高炽大事记
朱瞻基大事记
朱祁镇大事记
朱祁钰大事记
朱见深大事记
nbsp;可是汪直并不这样认为:
成功?我才刚上路哎。
他没有满足于目前的业绩,谦虚地认为还需要不断地进步,为了更好地确定自己的权威,他决定寻找第二个重点打击的目标。不久后,他找到了。
参考消息
覃力鹏的把柄
覃力鹏被汪直抓到的把柄,其实还真的是论斩的罪:一为贩卖私盐,一为杀死朝廷命官。一次进京朝贡后,覃力鹏以百艘船载私盐,还沿途骚扰官民。船队路过武城县时,遭到了当地典史的盘问。覃力鹏当即火气骤增,大打出手,结果一人被杀死,还有一人掉了牙。但让汪直失望的是,尽管此案已经牵扯到了明朝视为根本的盐运,覃力鹏竟然毫发未伤,只是挨了区区几句斥责就过关了。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汪直却因此意外得了个惩奸的美名。
这次被盯上的人叫做杨晔。他本人虽然只是个小官,名气不大,却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杨”中的杨荣。由于在家惹了麻烦,他和他的父亲杨泰一同来到京城暂住。
对汪直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这一次,他准备大干一场。
当然,他不会想到,这件事情最终也解决了他自己。
汪直派人逮捕了杨晔和他的父亲杨泰,关进了大牢。
在牢里,汪直耍起了流氓。他下达命令,给杨晔表演了东厂乐队的拿手节目“弹琵琶”。
所谓“弹琵琶”,并不是演奏音乐,而是一种独特的行为艺术。具体说来,就是用利刃去剃人的肋骨,据说行刑之时痛苦万分,足可以让你后悔生出来。这一招当年开国时老朱也没想出来,是东厂的独立发明创造。
可怜杨晔先生,足足被弹了三次,体力不支,竟然就死在了监狱里。
汪直却并不肯善罢甘休,一定要把事情做绝,他接着安插罪名,判处杨晔的父亲杨泰死刑,斩首。
此时的西厂也已经嚣张到了顶点,比如杨晔的叔父杨仕伟,时任兵部主事(正处级),西厂没有办理任何法律手续,逮捕证也没一张,就跑到他家里去抓人,半夜三更,搞得鸡飞狗跳。住在旁边的翰林侍讲陈音听见动静,十分恼火,拿出官老爷的派头,隔着墙大喝一声:
“你们这样胡作非为,不怕王法吗?!”
可对面的西厂特务倒颇有点幽默感,也隔墙答了一句:
“你又是什么人,不怕西厂吗?!”
事情闹大了,汪直却满不在乎,毕竟杨晔本人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可后来事情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
他没有想到,虽然杨荣已经死去多年,但威信很高,是文官集团的楷模,他的子孙出了事,大臣们怎肯甘休!
第一个做出反应的是内阁首辅商辂,他派人查明了杨晔的冤情,召集内阁开会,痛斥汪直的罪行,并写了一封奏折给朱见深,要求废除西厂,罢免汪直,其中有一句非常厉害的话:
“不驱逐汪直,天下迟早大乱!”
朱见深发怒了,他虽然脾气温和,看到这句话也气得不行,大叫道:
“用一个太监,也会天下大乱吗?!”
他十分激动,立刻叫来身边的人,传达了他的口谕:
“让商辂明白回话,到底是谁指使他的!主谋是谁!”
朱见深很少发火,但发起火来绝不善罢甘休,按照常理,商辂要吃大苦头了。
但他这次的运气实在不错,因为奉命传旨的人,是司礼太监怀恩。
怀恩,山东人,本姓戴,宣德年间,因父亲涉罪抄家,他被逼入宫成为宦官,改名怀恩,历经三朝,最终成为了手握重权的司礼太监。
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正是他多次挽救了时局,并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将朱祐樘送上了皇位。
怀恩奉旨出发了,他刚刚领教了朱见深的怒火,却没有想到,在内阁等待着他的,是另一个更为愤怒的人。
怀恩来到内阁,刚好商辂、刘吉、万安等人都在,他便二话不说,传达了朱见深的口谕:
“奏折是谁写的,何人指使?!”
这是两句十分严厉的问话,说明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可商辂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不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拍案而起,大声说道:
“奏折是我写的,也是我主使的,那又如何!你就这样回复皇上好了!
“汪直不过是个太监,竟然敢私自关押处死朝廷官员,擅自调动边关将领和内宫人员,让他这样放肆下去,天下必定大乱!不除汪直,王法何在!”
参考消息
内臣典范:怀恩
朱见深小时候因为长期生活在密闭空间,语言上的协调能力一直不大好,说穿了就是磕巴、口吃,所以跟别人交流总是有困难。周太后派从小伺候在身边的怀恩做了他的贴身太监。怀恩也不负重托,朱见深宠信奸佞,常常误伤好人,他就屡次冒死救了被诬陷的朝官。因为他在内臣中很有声望,辈分又高,连梁芳等也避忌三分。朱樘即位后,他被召回京中,更加忠心地辅佐孝宗,遂成就了一代中兴明君。
商辂这一激动,内阁的全体成员也跟着激动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大有闹事的苗头。
关键时刻,怀恩保持了镇定,他安抚了商辂等人,即刻紧急回复朱见深,转述了商辂的回复,希望朱见深认真考虑。
听完了怀恩的汇报,朱见深感到了一丝恐惧,他意识到,商辂是对的,汪直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威胁的人,必须采取行动了。
不久之后,朱见深下谕,罢免了西厂,将汪直逐回御马监。
对于内阁来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商辂等人弹冠相庆,高兴万分。
但与此同时,御马监太监汪直却并不沮丧,因为他十分清楚,软弱的朱见深不会坚持多久,他仍然需要自己,不久之后,他就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汪直的疏忽
汪直是对的。
对于朱见深而言,正确还是错误、忠臣或是奸臣,都并不是那么重要,童年时候的经历给朱见深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过得舒舒服服就好。
所以他需要的并不是在背上刻字的武将,也不是在朝廷上骂人的文官,他只喜欢一种人——听话的人。
汪直是一个听话的人,不但老老实实地伺候朱见深,还能够提供各种娱乐服务,这样的人上级自然不会让他闲太久。
于是不久之后,西厂重新开张,汪直也成了新任厂长。
汪直又一次达到了他太监生涯的顶峰。
然而不久之后,他就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他的先辈曾经犯过的错误。
和王振一样,汪直也有着一个横刀立马的梦想。
既然是个太监,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干好这份有前途的工作,可汪直先生偏偏要出风头,但问题是当时边界比较平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汪直贯彻了新的边防方针:人不犯我,我也犯人。
事实证明,汪直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孬种,他所谓的进攻不过是杀掉人家进贡使者,或是趁人家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去骚扰一下老少妇孺。等人家来报复了,他又成了和平主义者,一溜烟地就逃了。可经过他这么三下两下胡搞,鞑靼和辽东各部落真的被惹火了,不断地到明朝边界找麻烦。
朱见深纳闷了,原本平安无事的边境突然四处传来战报,他没有相信汪直的鬼话,而是自己派人出去打听,这才发现原来所有的事情都是汪直惹出来的,这下他火大了。
朱见深同志要求不高,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过两天安逸日子,没事研究一下金丹、春药之类的化学制造,可是汪直偏偏不让他消停,他开始对汪直不满了。
这种情绪很快被两个人察觉到了,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把汪直彻底打垮。这两个人一个是李孜省,另一个是尚铭。
他们两个人决定抛弃以往的成见,精诚合作,尚铭寻找汪直的罪证,而李孜省则串通万安上书告状,双方各司其职,准备着最后的攻击。
成化十七年(1481),机会来了。
这一年,鞑靼部落开始进攻边境,朱见深接到消息十分不满,立刻找汪直进见,直截了当地对他说:
“你自己惹出的麻烦,自己去解决!”
汪直大气也不敢喘就连夜去了宣府,可当他到达那里的时候,人家已经抢完东西走了。汪直便急忙向皇帝打报告,说这边已经完事了,我准备回去。
朱见深同志回复:
那里非常需要你,多待几天吧。
尚铭和李孜省敏锐地感觉到,汪直快要完了,他们立刻按照计划发动了最后攻势。一时之间,弹劾满天飞,原本的优秀太监、先进模范突然变成了卑鄙小人、后进典型。朱见深立刻下令,关闭西厂,将汪直贬为南京御马监。
出来时还风光无限的汪直灰溜溜地去了南京,沿途风餐露宿,以往笑脸相迎的地方官们此时早已不见了踪影。汪直已经没有别的野心,只希望能够安心到南京做个太监。
汪直的宦官生涯
可是我国向来都有痛打落水狗的习惯,尚铭还嫌他不够惨,又告了一状,这下子汪直的南京御马监也做不成了,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奉御,他又操起了当年刚进宫时候打扫卫生的工具,在上级太监的欺压下,干起了杂务。
成化初年进京成为奉御,成化十九年又被免为奉御,十余年从默默无闻到权倾天下再到打回原形,一切如同梦幻一般。
《明史》没有记载汪直这位风云人物的死亡年份,这充分说明,此人已经不值一提。
汪直的离去,最为高兴的自然是尚铭了,东西监派终于可以统一了。可他没有想到,下一个倒霉的人就轮到自己了。
要说仙派掌门李孜省也实在不够朋友,当年弹劾汪直的时候,他就给尚铭准备了另外一份备用本,没等过河,他已经准备拆桥了。
很快言官们就把矛头对准了尚铭,纷纷上书弹劾他的罪行,于是尚铭掌门终于也被盟主大人废了武功——去明孝陵扫地。
仙派和后派打倒了显赫一时的监派,成为了武林的主宰。当然了,这两派也不是啥好东西,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就在一片黑暗之中,光明的种子开始萌芽。
说来可笑,亲自播下这种子的居然是李孜省,因为正是拜他所赐,尚铭和汪直才被赶走,从而使得另一个人登上了掌门之位,这个人就是司礼监怀恩。
怀恩敏锐地抓住了时机,安排自己的亲信陈准登上了东厂厂公的位置,全面掌握了监派的大权,小心地保护着光明的火种,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坚持到底
我一直认为,好人和坏人是不能用职业以及读书多少来概括的,饱读诗书的大臣有很多坏人,而以文盲居多的太监里也有很多好人,郑和自不必说,而成化年间的怀恩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他本来出生于官宦之家,衣食无忧,却飞来横祸,父亲罢官,家被抄,他自己被送进宫内,强行安排做了宦官。最缺德的是,皇帝陛下竟然还要他感激涕零,赐了个叫“怀恩”的名字。
在这样的境遇下成长起来的怀恩,如果尽干坏事,那实在是不稀奇的,可怪就怪在,这位仁兄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在鬼哭狼嚎、妖风阵阵的成化年间,他和商辂努力支撑着大局。但怀恩要比商辂聪明得多,他早就看出了这黑暗时局的真正始作俑者不是梁芳,不是李孜省,甚至也不是万贵妃,而是软弱的朱见深。
因为这乱七八糟的五派都是为皇帝服务的,春派给他提供化学药品,仙派为他求神拜佛,监派为他打探消息,后派照顾他的生活,混派拍他的马屁。只要朱见深还活着,这出丑剧将一直演下去。
所以当商辂心灰意冷、退休回家时,怀恩依然坚持了下来,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找到了破解这片黑幕的唯一方法——朱祐樘。
他曾与后宫的人们一起保守过那个秘密,也经常去看望这个可怜的孩子。在张敏说出实情的时候,他主动站了出来,为此作证,他见证了朱祐樘的成长,并且坚信这个饱经苦难的少年一定能够成为他心目中的明君英主。
他最终没有失望。
但此时,上天似乎认为朱祐樘受的磨难还不够,于是,它为这个孩子安排了最后一次,也是最为致命的一次考验。
事情是由一次谈话开始的。
成化二十一年(1585),三月。
朱见深又一次来到后宫的内藏库查看他的私房钱。由于忙于炼丹等重要工作,他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了,可当他打开库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他立刻下令:
“把梁芳叫来!”
梁芳来了,朱见深没有说话,只是让他自己往库门里看。
里面空空如也。
十余年之前,这里还曾堆满金银财宝,一个质朴的小姑娘在这里默默地工作。如今已经是人去楼空。
朱见深指着库房,冷冷地说道:这些都是你花的吧。
按说盟主发怒了,梁掌门就应该低头认罪了,可这位仁兄竟然回了一句:
“这些钱我可是拿去修宫殿祠堂,给皇上祈福了。”
花了钱还不认账,把皇帝当冤大头!
这下盟主大人火大了,气得满脸通红,可他憋了半天,却冒出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话:
“我不管你,将来自然有人跟你算账!”
这句话大概类似现在小学生打架时候的常用语:你等着,我回家叫人来打你!
盟主混到这个份儿上,也真算是窝囊到了极点。
朱见深愤愤不平地走了,可是在梁芳的耳中,这句话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我管不了你,将来我的儿子会来对付你!”
好吧,既然这样,就先解决你的儿子。
梁芳明白,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得到一个人的帮助,于是他跑到后宫,找到了万贵妃。
自从十年前的那次失败之后,万贵妃已沉默了很久,但她对朱祐樘的仇恨却一点也没有消散,梁芳的建议又一次点燃了她复仇的火焰。更重要的是,她杀死了朱祐樘的母亲,一旦朱祐樘登基,她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不能再等了,趁这个机会彻底打倒他吧,否则将来我们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年,她五十五岁,他三十八岁,朱祐樘十五岁。
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万贵妃的枕头风依然风力强劲,在她的反复鼓吹下,朱见深终于下定了决心。
在做出决定的前夕,朱见深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他找到了怀恩,想找他商量一下执行问题。
“我想废掉太子,你看怎么做才好。”
跪在地上的怀恩听见了这句话,却没有说话,只是脱下了自己的帽子,向朱见深叩首。
朱见深等了很久,也没有回音。
“为什么不说话?”
“请陛下杀了我吧。”一个低沉的声音这样回复。
“为什么?”朱见深惊讶了。
“因为陛下的这道谕令,我不会遵从。”
“你不要命了吗?”朱见深愤怒了。
怀恩抬起头,大声说道:
“今日我若不为,陛下杀我,但我若为之,将来天下人皆要杀我!”
“是以虽万死,亦不为。”
朱见深惊呆了,这个平日恭恭敬敬的老太监竟然来了这么一手。他以更为凶狠的眼神盯着怀恩,却发现毫无效果,怀恩那平静的眼神没有丝毫的慌乱。
朱见深突然发现,虽然他是皇帝,主宰着千万人的生死,却战胜不了眼前的这个人。
一个人要是不怕死,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他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对怀恩说:
“这里不用你了,回中都守灵吧!”
所谓中都,就是老朱的老家凤阳,当时已经比较荒凉了。怀恩丝毫不动声色,也没有求饶,只是磕了个头,谢恩之后飘然而去,只留下了无计可施的朱见深。
但是怀恩的执著并没有能够打动朱见深,在万贵妃的不断鼓吹下,他仍然决定废掉太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真算是无计可施了,朱祐樘先生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对天大呼一句:
“天要亡我!”
没准他还真的喊过,因为不久之后,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进来掺和了一把。
成化二十一年,四月,泰山地震。
古代虽然没有地震局普及科学知识,但地震也算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了,没有啥稀奇的,可这次地震实在不一般。
要知道,这次地震的可是泰山,那是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秦皇汉武才够资格上去,光武帝同志斗胆上去了一次,还被人骂了几句。朱元璋一穷二白打天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没敢去干这项工作。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座山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朱见深有点慌,他立刻派人去算卦,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结果那位算卦的鼓捣了半天,得出了一个结论:
“应在东宫。”
这意思就是,泰山之所以地震,是因为东宫不稳,老天爷发怒了。
朱见深一听这话,马上停止了他的行动,他还打算长生不老呢,老婆可以得罪,老天爷不能得罪。
就这样,朱祐樘在上天的帮助下,迈过了最后一道难关。
但此时的朝政之黑暗,已经伸手不见五指。朱见深虽不废太子,也不怎么管理朝政了,梁芳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李孜省肆无忌惮地安插亲信,混乱朝纲,万安则是肆无忌惮地混日子。
五大派失去了所有的管制,开始了任意妄为的疯狂,但这一切不过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因为光明即将到来。
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朱见深终于遭受了他一生中的最大打击,万贵妃在后宫去世了。
这个陪伴了他三十八年的女人终于离开了,无论风吹雨打,她始终守护在这个人的旁边,看着他从两岁的孩童成长为四十岁的中年人,从未间断,也从未背叛。
“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伴着你。”
整整三十八年,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她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只是嫉妒的火焰彻底地毁灭了她的理智,对她而言,朱见深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能容忍任何人把他抢走。
卑劣、残忍、恶毒不是她的本性,却是她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了她的爱情。
朱见深彻底崩溃了,几十年过去了,春药、仙丹早已毁坏了他的身体,万贵妃的死却更为致命地摧毁了他的精神,他登上了皇位,成为了统治帝国的皇帝,但他的心灵仍然属于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孤独无助的孩子,需要她的照顾。
谢幕的时候终于到了,你虽然先走一步,但你不会寂寞太久的,很快我就会来陪伴你。几十年后宫的你争我夺,其实你并不明白,即使你没有孩子,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你在我心中的地位。皇位和权势对我而言并不重要,我也不感兴趣,我所要的只是你的陪伴,仅此而已。
参考消息
万贵妃暴薨
万贵妃暴薨,实在是自己一手折腾出来的。自从朱樘的身世公开,万贵妃就为了扳倒太子开始违背自己的初衷,蓄意让宫人怀孕,以求众子争立,她可继续操控局面。结果,宫人接二连三地生下皇子的消息又反复折腾得自己不安稳。朱见深倒是依旧跟她鹣鲽情深,万贵妃去世之后,竟然不顾内廷外朝所有人的反对,将万贵妃以皇后级别的礼仪下葬,然后辍朝七日,从此便茶饭不思,直到最后郁郁寡欢而亡。
结束吧,让一切都回到事情的起点。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只有你和我。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朱见深病倒,十日后,不治而亡,年四十一。
朱见深是一个奇特的皇帝,在他统治下的帝国妖邪横行,昏暗无比,但他本人却并不残忍,也不昏庸,恰恰相反,他性格温和,能够明白事理,辨别忠奸。出现如此怪状,只因为他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软弱。
他不处罚贪污他钱财的小人,也不责骂痛斥他的大臣,因为他畏惧权力,畏惧惩罚,畏惧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的人。
他应该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农夫,或者是本分的小生意人,被迫选择皇帝这个职业,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
朱见深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人,他是一个懦弱的人,仅此而已。
朱高炽大事记
朱瞻基大事记
朱祁镇大事记
朱祁钰大事记
朱见深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