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于是假投降就变成了真投降。
就这样,烦了朝廷十几年,屡招不安、屡打不平的江西土匪被彻底扫平了,王守仁先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连打带拉,连蒙带骗,终于解决了问题。
“江西剿匪记”在明代历史上并不起眼,但对于王守仁而言,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要知道大凡历史上干哲学这行的,一般都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智商要过硬,弱智白痴是禁止入内的(大智若愚者除外);第二,必须是吃饱了没事干(饭都吃不饱还搞啥哲学)。
哲学有这么高的门槛,是因为它是世间一切科学的基础,如果你够厉害,理论上是什么学科都可以搞得定的。
别人我不敢说,至少王守仁先生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哲学家,而这帮赣南土匪正好为他提供了另一个机会——突破的机会。
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整天谈论“心学”并没有什么效果,“心学”并不能打跑土匪,他隐约地感觉到,要想理论联系实际,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种神秘的工具。
经历了穷山野岭的荒凉、无人问津的落寞、曾经悟道的喜悦后,王守仁又一次来到了关口,在江西的两年,由于遍地都是土匪,他只能四处出差专职剿匪,没有时间去研究他的哲学。
上天没有亏待王守仁,正是在这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两年中,王守仁逐渐找到了这一样工具,并且熟练地掌握了它。
有了这件工具,他才能超越众多的前辈,成为理学的圣贤。
有了这件工具,他才能成就辉煌武功,为后人敬仰。
有了这件工具,他的哲学方为万人信服,远流海外,千古不朽。
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朽功勋,名留千古。
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麻烦从诸子百家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孙中山,历时几千年,骂了无数次,吵了无数次,始终无法解决。
我也不能解决,但我可以解释。
其实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
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这也好理解,按照他那个“格”法,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大家可能很难想象,但就是这么个玩意儿,折腾了上千年,直到今天,都没停过。
此刻王守仁站了出来,他大声喊道: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二十多年后,有两个人先后读了他的书,却都看到了“知行合一”这句话,一个人看懂了,另一个人没有看懂。
看懂的那个人叫张居正,没有看懂的那个人叫海瑞。
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行知。
不祥的预兆
领悟了“知行合一”的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
怀揣着这种理念,王守仁即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为艰难的考验。
对这些土匪,他一直十分纳闷,既不经看,也不经打,如此一群废物,怎么就敢如此嚣张搞规模经营呢?而在讯问土匪时,他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宁王朱宸濠。
毫无疑问,这些土匪的背后或多或少有着朱宸濠的影子,身为一个藩王,却去和强盗打成一片,总不能理解为深入群众吧。
知县拉关系是想升知府,侍郎拉关系是想当尚书,藩王拉关系是想……
于是王守仁很快找到了答案,唯一可能的答案。
问题严重了,他立刻跑去找孙燧。
孙燧,时任江西巡抚,浙江余姚人,不但是王守仁的老乡,也是他同朝为官最好的朋友。
当时的王守仁只是江西南部(赣南)巡抚,且主要任务就是剿匪,这么大的事情,他没法拍板当家,只能找孙燧。
然而,当他跑到巡抚衙门,找到孙燧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完这件事情后,却只换来了一个奇怪的反应。
孙燧是苦笑着听他说完的,然后他叹了一口气,只说了一句话:
“兄台你现在才知道?”
这下轮到王守仁傻眼了。
正德十年(1515)十月,河南布政使孙燧接到了一份命令,中央决定提升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孙燧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后面还有一个任命——派江西巡抚。
江西,对当时的朝中官员来说,是一个死亡之地。
就在几年前,江西巡抚王哲光荣上任,可没多久,他竟突然离奇死亡了。朝廷派董杰接替他的位置,才过了八个月,董杰兄也死了,死得不明不白,后任的两位巡抚还没干到一年,就自动收拾包裹回来了,宁可不做官,也不在那里住。
其中奥妙,朝廷的高级官员都心知肚明,却不吱声。
收了人家的钱,自然不好吱声。
可是江西不能没有人去,也不知是哪位仁兄和孙燧有仇,竟然推荐了他。孙燧就这样被推到了悬崖边上。
然而孙燧回答:“我去!”
他叫来了自己的妻子,跟她交代自己的后事,妻子吓得不行,问他是怎么回事。孙燧只是叹气说道:
“这次我要死在那里了。”
“既然如此,那咱不当这个官,不去还不行吗?”
“国家有难,自应挺身而出,以死报国,怎能推辞!”孙燧义正词严地回答。
他遣散了所有的下人,安置好家人,告别妻子,带着两个书童,就此踏上不归路。
到江西后,他却十分意外地受到了宁王的热烈欢迎,送钱送物不说,还时常上门探访,可谓热情之至。
但孙燧拒绝了,他还了礼物,谢绝探访。这是因为他很明白,拿了人家的东西,就要给人家办事。而宁王要办的事情叫做谋反,现在收了东西,将来是要拿脑袋去还的。
然而之后不久,他就发现身边的人都在监视着自己,无论他干什么事情,宁王总是会预先知道,有时还会故意将他在某些秘密场合说过的话透露出来,甚至他的住处也时常有可疑人员出没。
面对这一切,孙燧并没有屈服,他依然毫无畏惧地留在了这里。
因为,留在这里是他的职责。
看着这么个软硬不吃的家伙,宁王十分头疼,无奈之下只能出暗招,他派人给孙燧送去了四件东西——枣、梨、姜、芥。
看到这些东西,孙燧笑了,他知道了宁王的意思——早离疆界。
之后的事情就出乎宁王的意料了,孙燧十分大方地吃掉了这些特殊的“礼品”,却一点儿也不动窝。
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孙燧独自坚持了四年,而现在,他终于有了一个战友——王守仁。
可这二位一合计,才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胜算,说起来两人都是巡抚,却都是空架子,王守仁手上也没有兵,因为明代规定,巡抚并无兵权,需经过中央审批,方可动用,王大人平日手下只有几个民兵组织,抓扒手维持治安也还凑合,哪里能去打仗?
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组织,可组织也没办法,二位同乡又陷入了无言的彷徨中。
孙燧和王守仁不知所措的时候,宁王却正干得起劲儿。
天才的悲剧
从宁王朱宸濠的行动来看,他始终遵循着这样一条人生格言:谋反大业,人才为本。
从史料分析,这位仁兄虽有野心,但智商并不很高,很多事情都解决不了,为了弥补自己的弱点,他挂出“高薪招聘”的牌子,在社会上广泛招募人才。
因此上门的人不少,可是经过面试,朱宸濠发现混吃混喝的居多,有才能的几乎没有,只有一个叫刘养正的还勉强凑合,便就此拍板,任命他为造反行动总助理。
之后又有一个叫李士实的,先前做过侍郎,后来辞官回家,朱宸濠感觉他也不错,就一起招了回来,安排他再就业。
但这两个人并不能让朱宸濠满意,他十分纳闷儿,人才都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都去考试做官了。
朱宸濠同志生不逢时啊,要知道,人才这种稀缺资源,只有在朱元璋那天下大乱的年头,才会四处乱跑混饭吃。太平盛世,谁肯提着脑袋跟你造反?还不如好好读书,混个功名,这才是真正的正道。
再看看他手下这两个人才,一个刘养正,举人出身,进士考不上,仗着读了几本兵书就敢说自己熟读兵法,运筹帷幄,除了能侃,啥用都没有。
还有那个李士实,朝廷混不下去了,回家到宁王这里吃闲饭,据说除了点头举手同意,就没有干过什么事情。
就是这么两个货色,居然被他当做卧龙、凤雏养着,也算别有眼光。
其实朱宸濠知道自己缺人才,但他也没有办法,正当他为此愁眉苦脸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已经在苏州找到一个真正的人才,若此人加入,大业必成。
朱宸濠大喜,准备派人去请这个人。
说来惭愧,此人已经被我们丢到后台整整二十年了,现在是时候请出来了。
伯虎兄,上场吧!
二十年前,唐伯虎上京赶考,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好歹出了狱,他本想振作精神,回家过点儿平静的日子,可当他返乡后,才发现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预料。
原先笑脸相迎的乡亲已经换了面孔,除了藐视还是藐视,他的书童下人也不再崇敬他,有时竟然还敢反客为主,大声训斥他。他的老婆非但不体谅他,还时常恶语相向。
更让他痛苦的是,连在家门口看门的旺财看见他也是“汪汪”大叫,追着他来咬。
这并非玩笑,以上描述出自唐伯虎给朋友的书信,每一个字都是残酷的事实。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唐伯虎彻底绝望了,他不再相信圣贤之言,也不再寒窗苦读,他已经失去了做官的资格,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从千尺高台跌落下来,遭受无尽的歧视和侮辱,从此他没有梦想,没有追求,他只需要一样东西——醉生梦死的快乐。
从此他开始在全国多个地方的著名妓院流窜,由于他文采出众,迷倒了很多风尘女子,甚至许多人主动来找他,还愿意倒贴,也算是个奇迹。
参考消息
唐伯虎的不幸婚姻
在明代流传下来的话本中,唐伯虎“家有九妻”的同时,又化名华安追求秋香。但实际上,唐伯虎一生的三次婚姻都十分坎坷:十九岁时娶徐氏,夫妻感情特别好,正当他踌躇满志之时,父母接连病故,妹妹自杀身亡,心爱的妻子也因产后虚弱撒手而去,刚出生的孩子只活了三天便夭折了;二十七岁时,他高中解元后迎娶何氏,幸福似乎又在向他招手,但很快他就被卷入科考舞弊案中,前途尽毁,何氏不堪其苦,弃他而去;三十六岁时,他顶住压力,迎娶了青楼女子沈九娘,夫妻恩爱,琴瑟和鸣,可惜没过几年,九娘就因操劳过度去世了。唐伯虎遭此打击,之后再没动过续弦的念头,孤独终老,死时连棺材钱都是朋友凑的。
所谓风流才子的称号也正是从此刻开始传扬的,毕竟风流倜傥、纵意花丛是许多人所梦想的,但他们不知道,在唐伯虎那纵情的笑容背后是无尽的酸楚。
就在唐伯虎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朱宸濠来到了他的身边,伸出了手——将他推向了更低谷。
接到朱宸濠的邀请,唐伯虎一度十分高兴,就算当不了官,给王爷当个师爷倒也不错,而朱宸濠对他的礼遇也让他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明主。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朱宸濠这个领导不太地道,他总是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土匪流氓接触,而且囤积了很多粮草、兵器,还经常看着全国地图唉声叹气,握紧拳头做义愤填膺状。
怕不是要造反吧?
逛妓院虽然名声不好,也就是玩玩而已,这可是个掉脑袋的事情啊,还是快点儿溜号吧。
有饭吃、有妓院逛的唐伯虎没有朱重八那样的革命觉悟和革命需求,他不过是想混碗饭吃。
问题是,你想走,就能走吗?
让你看了那么多的机密,知道了内情,不把脑袋留下,怎么舍得让你走呢?
四十九岁的唐伯虎面对着生命威胁,又一次迸发了智慧的火花,他决定学习前辈的经验——装疯。
只有装疯,才能让朱宸濠相信,他什么也没有看见,即使看见了也不会说话,即使说话也不会有人信。
唐伯虎到底是才子,装疯也装得很有风格,比当年吃狗屎的袁凯厉害得多,因为他想出了一个绝招——裸奔。
真是舍得下本钱啊。
从此,伯虎兄摒弃了传统观念,坚决一脱到底,光着身子四处走,看见大姑娘就上去傻笑,还经常高呼口号:“我是宁王的贵客!”
他这一搞,整个南昌城都不得安宁,许多人纷纷出来看热闹,朱宸濠的面子算是给丢光了,他气急败坏,连忙下令赶紧把这位大爷送回苏州,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终于虎口脱险的唐伯虎松了一口气,但在庆祝劫后余生的同时,他对人生也已经彻底绝望。
他此后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彻底堕落。
夜以继日地饮酒作乐、纵情声色,摧垮了他的身体,却也成就了他的艺术,他的诗词书画都不拘泥于规则,特别是他的人物画,被认为三百年中无人可望其项背。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四年后(嘉靖二年,1523),这位中国文化史上的天才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永远归于沉寂。
有时,我也会看电视上那些以唐伯虎为原型的电视剧,看着他如何智斗奸臣,看着他如何娶得美人归,这些情节大都十分搞笑,但无论如何,每次我都笑不出来。
因为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浮现着的,是那个真实的唐伯虎,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怀才不遇的中年人、心灰意冷的老人,是那个在无奈中痛苦挣扎、无比绝望的灵魂。
只有那首桃花歌仍旧在诉说着他的心声,萦绕千载,从未散去: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的悲情人生
了,于是假投降就变成了真投降。
就这样,烦了朝廷十几年,屡招不安、屡打不平的江西土匪被彻底扫平了,王守仁先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连打带拉,连蒙带骗,终于解决了问题。
“江西剿匪记”在明代历史上并不起眼,但对于王守仁而言,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要知道大凡历史上干哲学这行的,一般都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智商要过硬,弱智白痴是禁止入内的(大智若愚者除外);第二,必须是吃饱了没事干(饭都吃不饱还搞啥哲学)。
哲学有这么高的门槛,是因为它是世间一切科学的基础,如果你够厉害,理论上是什么学科都可以搞得定的。
别人我不敢说,至少王守仁先生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哲学家,而这帮赣南土匪正好为他提供了另一个机会——突破的机会。
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整天谈论“心学”并没有什么效果,“心学”并不能打跑土匪,他隐约地感觉到,要想理论联系实际,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种神秘的工具。
经历了穷山野岭的荒凉、无人问津的落寞、曾经悟道的喜悦后,王守仁又一次来到了关口,在江西的两年,由于遍地都是土匪,他只能四处出差专职剿匪,没有时间去研究他的哲学。
上天没有亏待王守仁,正是在这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两年中,王守仁逐渐找到了这一样工具,并且熟练地掌握了它。
有了这件工具,他才能超越众多的前辈,成为理学的圣贤。
有了这件工具,他才能成就辉煌武功,为后人敬仰。
有了这件工具,他的哲学方为万人信服,远流海外,千古不朽。
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朽功勋,名留千古。
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关于知和行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麻烦从诸子百家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孙中山,历时几千年,骂了无数次,吵了无数次,始终无法解决。
我也不能解决,但我可以解释。
其实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
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这也好理解,按照他那个“格”法,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大家可能很难想象,但就是这么个玩意儿,折腾了上千年,直到今天,都没停过。
此刻王守仁站了出来,他大声喊道: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二十多年后,有两个人先后读了他的书,却都看到了“知行合一”这句话,一个人看懂了,另一个人没有看懂。
看懂的那个人叫张居正,没有看懂的那个人叫海瑞。
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行知。
不祥的预兆
领悟了“知行合一”的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残酷的现实让他明白,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
怀揣着这种理念,王守仁即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为艰难的考验。
对这些土匪,他一直十分纳闷,既不经看,也不经打,如此一群废物,怎么就敢如此嚣张搞规模经营呢?而在讯问土匪时,他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宁王朱宸濠。
毫无疑问,这些土匪的背后或多或少有着朱宸濠的影子,身为一个藩王,却去和强盗打成一片,总不能理解为深入群众吧。
知县拉关系是想升知府,侍郎拉关系是想当尚书,藩王拉关系是想……
于是王守仁很快找到了答案,唯一可能的答案。
问题严重了,他立刻跑去找孙燧。
孙燧,时任江西巡抚,浙江余姚人,不但是王守仁的老乡,也是他同朝为官最好的朋友。
当时的王守仁只是江西南部(赣南)巡抚,且主要任务就是剿匪,这么大的事情,他没法拍板当家,只能找孙燧。
然而,当他跑到巡抚衙门,找到孙燧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完这件事情后,却只换来了一个奇怪的反应。
孙燧是苦笑着听他说完的,然后他叹了一口气,只说了一句话:
“兄台你现在才知道?”
这下轮到王守仁傻眼了。
正德十年(1515)十月,河南布政使孙燧接到了一份命令,中央决定提升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孙燧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后面还有一个任命——派江西巡抚。
江西,对当时的朝中官员来说,是一个死亡之地。
就在几年前,江西巡抚王哲光荣上任,可没多久,他竟突然离奇死亡了。朝廷派董杰接替他的位置,才过了八个月,董杰兄也死了,死得不明不白,后任的两位巡抚还没干到一年,就自动收拾包裹回来了,宁可不做官,也不在那里住。
其中奥妙,朝廷的高级官员都心知肚明,却不吱声。
收了人家的钱,自然不好吱声。
可是江西不能没有人去,也不知是哪位仁兄和孙燧有仇,竟然推荐了他。孙燧就这样被推到了悬崖边上。
然而孙燧回答:“我去!”
他叫来了自己的妻子,跟她交代自己的后事,妻子吓得不行,问他是怎么回事。孙燧只是叹气说道:
“这次我要死在那里了。”
“既然如此,那咱不当这个官,不去还不行吗?”
“国家有难,自应挺身而出,以死报国,怎能推辞!”孙燧义正词严地回答。
他遣散了所有的下人,安置好家人,告别妻子,带着两个书童,就此踏上不归路。
到江西后,他却十分意外地受到了宁王的热烈欢迎,送钱送物不说,还时常上门探访,可谓热情之至。
但孙燧拒绝了,他还了礼物,谢绝探访。这是因为他很明白,拿了人家的东西,就要给人家办事。而宁王要办的事情叫做谋反,现在收了东西,将来是要拿脑袋去还的。
然而之后不久,他就发现身边的人都在监视着自己,无论他干什么事情,宁王总是会预先知道,有时还会故意将他在某些秘密场合说过的话透露出来,甚至他的住处也时常有可疑人员出没。
面对这一切,孙燧并没有屈服,他依然毫无畏惧地留在了这里。
因为,留在这里是他的职责。
看着这么个软硬不吃的家伙,宁王十分头疼,无奈之下只能出暗招,他派人给孙燧送去了四件东西——枣、梨、姜、芥。
看到这些东西,孙燧笑了,他知道了宁王的意思——早离疆界。
之后的事情就出乎宁王的意料了,孙燧十分大方地吃掉了这些特殊的“礼品”,却一点儿也不动窝。
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孙燧独自坚持了四年,而现在,他终于有了一个战友——王守仁。
可这二位一合计,才发现他们根本没有胜算,说起来两人都是巡抚,却都是空架子,王守仁手上也没有兵,因为明代规定,巡抚并无兵权,需经过中央审批,方可动用,王大人平日手下只有几个民兵组织,抓扒手维持治安也还凑合,哪里能去打仗?
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组织,可组织也没办法,二位同乡又陷入了无言的彷徨中。
孙燧和王守仁不知所措的时候,宁王却正干得起劲儿。
天才的悲剧
从宁王朱宸濠的行动来看,他始终遵循着这样一条人生格言:谋反大业,人才为本。
从史料分析,这位仁兄虽有野心,但智商并不很高,很多事情都解决不了,为了弥补自己的弱点,他挂出“高薪招聘”的牌子,在社会上广泛招募人才。
因此上门的人不少,可是经过面试,朱宸濠发现混吃混喝的居多,有才能的几乎没有,只有一个叫刘养正的还勉强凑合,便就此拍板,任命他为造反行动总助理。
之后又有一个叫李士实的,先前做过侍郎,后来辞官回家,朱宸濠感觉他也不错,就一起招了回来,安排他再就业。
但这两个人并不能让朱宸濠满意,他十分纳闷儿,人才都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都去考试做官了。
朱宸濠同志生不逢时啊,要知道,人才这种稀缺资源,只有在朱元璋那天下大乱的年头,才会四处乱跑混饭吃。太平盛世,谁肯提着脑袋跟你造反?还不如好好读书,混个功名,这才是真正的正道。
再看看他手下这两个人才,一个刘养正,举人出身,进士考不上,仗着读了几本兵书就敢说自己熟读兵法,运筹帷幄,除了能侃,啥用都没有。
还有那个李士实,朝廷混不下去了,回家到宁王这里吃闲饭,据说除了点头举手同意,就没有干过什么事情。
就是这么两个货色,居然被他当做卧龙、凤雏养着,也算别有眼光。
其实朱宸濠知道自己缺人才,但他也没有办法,正当他为此愁眉苦脸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已经在苏州找到一个真正的人才,若此人加入,大业必成。
朱宸濠大喜,准备派人去请这个人。
说来惭愧,此人已经被我们丢到后台整整二十年了,现在是时候请出来了。
伯虎兄,上场吧!
二十年前,唐伯虎上京赶考,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好歹出了狱,他本想振作精神,回家过点儿平静的日子,可当他返乡后,才发现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预料。
原先笑脸相迎的乡亲已经换了面孔,除了藐视还是藐视,他的书童下人也不再崇敬他,有时竟然还敢反客为主,大声训斥他。他的老婆非但不体谅他,还时常恶语相向。
更让他痛苦的是,连在家门口看门的旺财看见他也是“汪汪”大叫,追着他来咬。
这并非玩笑,以上描述出自唐伯虎给朋友的书信,每一个字都是残酷的事实。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唐伯虎彻底绝望了,他不再相信圣贤之言,也不再寒窗苦读,他已经失去了做官的资格,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从千尺高台跌落下来,遭受无尽的歧视和侮辱,从此他没有梦想,没有追求,他只需要一样东西——醉生梦死的快乐。
从此他开始在全国多个地方的著名妓院流窜,由于他文采出众,迷倒了很多风尘女子,甚至许多人主动来找他,还愿意倒贴,也算是个奇迹。
参考消息
唐伯虎的不幸婚姻
在明代流传下来的话本中,唐伯虎“家有九妻”的同时,又化名华安追求秋香。但实际上,唐伯虎一生的三次婚姻都十分坎坷:十九岁时娶徐氏,夫妻感情特别好,正当他踌躇满志之时,父母接连病故,妹妹自杀身亡,心爱的妻子也因产后虚弱撒手而去,刚出生的孩子只活了三天便夭折了;二十七岁时,他高中解元后迎娶何氏,幸福似乎又在向他招手,但很快他就被卷入科考舞弊案中,前途尽毁,何氏不堪其苦,弃他而去;三十六岁时,他顶住压力,迎娶了青楼女子沈九娘,夫妻恩爱,琴瑟和鸣,可惜没过几年,九娘就因操劳过度去世了。唐伯虎遭此打击,之后再没动过续弦的念头,孤独终老,死时连棺材钱都是朋友凑的。
所谓风流才子的称号也正是从此刻开始传扬的,毕竟风流倜傥、纵意花丛是许多人所梦想的,但他们不知道,在唐伯虎那纵情的笑容背后是无尽的酸楚。
就在唐伯虎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朱宸濠来到了他的身边,伸出了手——将他推向了更低谷。
接到朱宸濠的邀请,唐伯虎一度十分高兴,就算当不了官,给王爷当个师爷倒也不错,而朱宸濠对他的礼遇也让他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明主。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朱宸濠这个领导不太地道,他总是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土匪流氓接触,而且囤积了很多粮草、兵器,还经常看着全国地图唉声叹气,握紧拳头做义愤填膺状。
怕不是要造反吧?
逛妓院虽然名声不好,也就是玩玩而已,这可是个掉脑袋的事情啊,还是快点儿溜号吧。
有饭吃、有妓院逛的唐伯虎没有朱重八那样的革命觉悟和革命需求,他不过是想混碗饭吃。
问题是,你想走,就能走吗?
让你看了那么多的机密,知道了内情,不把脑袋留下,怎么舍得让你走呢?
四十九岁的唐伯虎面对着生命威胁,又一次迸发了智慧的火花,他决定学习前辈的经验——装疯。
只有装疯,才能让朱宸濠相信,他什么也没有看见,即使看见了也不会说话,即使说话也不会有人信。
唐伯虎到底是才子,装疯也装得很有风格,比当年吃狗屎的袁凯厉害得多,因为他想出了一个绝招——裸奔。
真是舍得下本钱啊。
从此,伯虎兄摒弃了传统观念,坚决一脱到底,光着身子四处走,看见大姑娘就上去傻笑,还经常高呼口号:“我是宁王的贵客!”
他这一搞,整个南昌城都不得安宁,许多人纷纷出来看热闹,朱宸濠的面子算是给丢光了,他气急败坏,连忙下令赶紧把这位大爷送回苏州,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终于虎口脱险的唐伯虎松了一口气,但在庆祝劫后余生的同时,他对人生也已经彻底绝望。
他此后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彻底堕落。
夜以继日地饮酒作乐、纵情声色,摧垮了他的身体,却也成就了他的艺术,他的诗词书画都不拘泥于规则,特别是他的人物画,被认为三百年中无人可望其项背。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四年后(嘉靖二年,1523),这位中国文化史上的天才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永远归于沉寂。
有时,我也会看电视上那些以唐伯虎为原型的电视剧,看着他如何智斗奸臣,看着他如何娶得美人归,这些情节大都十分搞笑,但无论如何,每次我都笑不出来。
因为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浮现着的,是那个真实的唐伯虎,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怀才不遇的中年人、心灰意冷的老人,是那个在无奈中痛苦挣扎、无比绝望的灵魂。
只有那首桃花歌仍旧在诉说着他的心声,萦绕千载,从未散去: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的悲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