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乱世佳人真娘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困扰大唐整整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张继因在平定叛军中军功卓著,回到长安被升为洪州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因思念王落落而病逝,张继曾作《长相思》表达自己无尽的思恋。
诗曰:“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为文不事雕琢,丰姿清迥,有道者风。张继去世后,他的朋友著名诗人刘长卿作悼亡诗《哭张员外继》写道:
“恸哭钟陵下,东流与别离。
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
独继先贤传,谁刊有道碑。
故园荒废岘曲,旅梓寄天涯。
……
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
孙曦因骁勇果敢,屡建奇功,被皇上封为卫将军,随仆固怀恩率朔方军屯汾州。
然而大唐经过安史之乱,朝廷对镇守边关的各大节度使,大将军更
多的是持不信任态度,甚至对平叛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这些人也心怀芥蒂。
李辅国被叶护刺杀后,程元振因铲除李辅国有功,很快代替了李辅国,担任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控皇宫禁军,转眼又飙升为骠骑大将军,统率全国禁军,其父母兄弟也各有丰厚封赐,程元振的权势和恩宠已然超越了恶奴欺主的李辅国,程元振与李辅国乃一丘之貉,小人得志,凶悍自私,骄横跋扈与李辅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程元振与鱼朝恩相互勾结,一心想扳倒郭子仪,就在代宗李豫面前诬陷郭子仪功高盖主,居功自傲,宿将难制,蛊惑皇上罢免郭子仪副元帅职务,让郭子仪去督修肃宗李亨的陵墓,代宗经不起挑唆,就令郭子仪去当这个山陵使,郭子仪深谙朝中宦官的阴险歹毒,淡然地接受了。程元振一步得逞,将郭子仪排挤出朝廷,剥夺了其兵权。程元振的魔爪又伸向另一位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军工显赫的人,这个人叫来瑱,曾在收复河南、河东二道各郡县时立有大功,被代宗皇帝封为淮南西道节度使。程元振与来瑱素有积怨,遂耍弄阴招,借刀杀人,诬陷来瑱与叛军勾结,代宗一怒之下将来瑱赐死。接着又有几个军功显赫,掌握兵权的节度使被程元振迫害致死。
因名将仆固怀恩嫉恶如仇,刚直不阿,特别厌恶朝中宦官专权,文武百官皆屈服于程元振的淫威之下,仆固怀恩依然不将程元振这个阉人放在眼里。程元振恶人先告状,诬陷仆固怀恩谋反。仆固怀恩沉痛上书代宗,铲除身边的奸佞小人,消除阴云蔽日,宦官专权的混乱局面,痛斥代宗若秦二世胡亥残暴昏庸,马鹿不分。代宗李豫一向自认为是大唐一代明君,见仆固怀恩对自己如此不敬,气得脸都黄了,程元振趁机罗列仆固怀恩的种种罪状,代宗龙颜大怒,下诏罢免仆固怀恩的一切职务和官爵,仆固怀恩想到来瑱之死,心灰意冷,自己为大唐出生入死,驰骋疆场,满门忠烈,依然为皇上猜忌,皇上情愿相信一个弄权宦官,也不再信任自己,想想横竖一死,不如真的谋反,咬咬牙,真的反了。
李光弼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一向谨慎,还是屡遭程元振、鱼朝恩的诬陷,因反攻洛阳惨败,李光弼多次遭到鱼朝恩、程元振的抨击和陷害,从人生的顶峰跌落低谷。李光弼见代宗身边围绕着众多奸佞小人,心灰意冷,一向叱咤风云,精忠报国,不畏生死的一代名将竟然不敢入朝。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大唐的内乱刚平,外忧纷至沓来。其实,从安禄山叛乱以来,陇右、河西、安西、北庭等战区的精锐部队全部被调入中原作战,镇守边疆的都是老弱残兵,吐蕃赞普犀松德赞吞噬大唐的野心日益膨胀,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一带逐渐蚕食,到公元七六三年,他们已经控制了陇右、河西之地,攻陷了兰州、廓州、秦州、成州、渭州等十几个州郡。吐蕃离大唐国都长安的距离越来越近。
闻听李光弼被逼反叛,犀松德赞心中大喜,决定趁火打劫,吐蕃大举进攻唐朝驻军,边防纷纷告急。程元振自作聪明,为粉饰太平,竟胆大妄为地
扣押下来边疆的告急奏书。直到吐蕃大军长驱直入,
逼近长安,猛攻距离长安百里之遥的奉天、武功,战火弥漫,长安告急,
纸里包不住火了,程元振才不得不将战火告急文书呈到代宗的御案。
至此,程元振已经隐瞒了三个月的军情,看到一叠叠战争告急文书,
代宗大惊,手握大军的仆固怀恩远在汾州,而且已走上了谋反之路。
李光弼远在淮西,皇上多次下诏都称病不朝。惊慌失措中,代宗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带兵去咸阳,抵挡吐蕃来犯长安。代宗先命宦官去汾州和淮西传送诏书,接着,又派人速去追回叶护和真娘,请叶护、吉辍、傲奴回来救驾。
郭子仪得令,连夜赶到咸阳,派探马侦查,才知道吐蕃联合党项、吐谷浑等二十多万大军已经渡过渭河,沿着秦岭向东杀来,直指长安。郭子仪被削职赋闲已久,手下没有军队,出征前只从长安带来几十名骑兵。然而情势危急,郭子仪立即派人向代宗告急,要求增兵,代宗手中哪里还有兵,一时招募也来不及,程元振又暗自从中作梗,千方百计阻拦郭子仪招募军队。长安形势急剧恶化,吐蕃二十万军队气势汹汹,长驱直入,挺进咸阳,战后烧到了长安的外围。代宗大惊,迫于形势,只好放弃长安,向各地节度使下达勤王的诏令后,匆忙逃亡陕州。
却说真娘、叶护一行刚到金陵城外,就被官兵追上,送来代宗的求救诏书。
叶护安排真娘在客栈等候,临行前说:“真娘,若二个月内,我不能回来,你和夫人、小惠、香云、胡风、小翠几个就先去苏州孙员外家。战事一结束,我就去江南与你们团聚。”真娘深明大义,支持叶护回长安救驾皇上。
叶护和吉辍、傲奴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到达长安,才知代宗已经逃往陕州。长安一片混乱,吐蕃大将冯重英联合叛臣拥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设置百官,在长安建立了一个伪朝廷。
幸好,郭子仪带领几十个骑兵从咸阳来到长安,侦察敌情时,恰好
遇到从金陵赶来的叶护和随从,二人又惊又喜,互通情势后,决意收复长安,不能让李承宏如此闹腾下去。二人商议一起往东去追寻代宗,两个都是豪爽果断之人,当即向东进发,沿路三三两两都是溃散的唐军士兵,士兵们见到郭子仪和忠义王叶护,心里又有了底气,奔走相告,投奔过来。
郭子仪沿路集合溃兵,又到商周收拢了四千多溃散的士兵,总算有了初具规模的军队。叶护高兴地说:“郭元帅,您这个光杆元帅太厉害了,赤手空拳,
短短几天就有了一支像模像样的军队。”
郭子仪笑容苦涩,郑重地道:“忠义王,你和吉辍、傲奴对长安很熟悉,而且你们是回纥人,吐蕃人多少会顾虑一些,我给你们几十个士兵,潜入长安,你们先从心理上对吐蕃人袭击。”叶护会意,点头应允,郭子仪凑近叶护的耳朵,耳语了几句,二人胸有成竹,英雄所见略同,不禁哈哈大笑。
依郭子仪元帅之计,叶护令几十个士兵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模样,进入长安后,三五一群分散在不同的坊,故意在街头聊天,散步谣言,对吐蕃人展开心理战。
崇仁坊的街头,吉辍和几个百姓模样的人正在聊天。吉辍高声道:“你们大唐的皇帝怎么不去回纥借兵呢?只要皇上一开金口,我们回纥十万铁骑立马就会赶到,为大唐皇上铲除吐蕃军队。”
一个不以为然地道:“看来你还不知道吧?郭子仪在商州招集了十万大军,很快就要反攻长安,对付吐蕃,何须借兵?郭子仪大军一到,就能斩首吐蕃,何况
后面李光弼、仆固怀恩的援军也快到了。”“仆固怀恩不是反了吗?”“谁说反了,纯属谣言,仆固怀恩奉皇上之命来围剿吐蕃了。”你一言我一语,几个百姓哈哈大笑:“就是嘛,吐蕃人这下子栽了,郭子仪来个“瓮中捉鳖”,哈哈哈,看来人算不如天算啊!”
消息很快经吐蕃的探子报告给吐蕃大将冯重英,此时,流言在吐蕃军中四起。吐蕃军心涣散,惴惴不安。同时,叶护和吉辍带领几十个人,又临时招募了几百个百姓,夜间在长安城内击鼓,鼓声震天,与长安城外的篝火烽烟遥相呼应。
冯重英惊恐万分,以为陷入了唐军的包围圈,仓促中打开长安城门,带领惊慌失措的吐蕃军队向西逃窜。“郭子仪仅凭几十名骑兵就收复了长安。”叶护钦佩地说,“大唐有的是人才,皇上若能不为谗言蛊惑,亲贤臣、能臣,远小人,何至于此?”傲奴道:“王爷,大唐朝廷的事咱们管不了,再帮大唐皇上这一次,咱们就去江南过平静日子,不再打打杀杀了。”吉辍淡淡一笑,说:“生逢乱世,你甭想过太平日子。忠义王,长安已收复,咱们去陕州救驾你的皇兄吧。”
叶护郑重地点点头,立即带领几百个士兵向陕州进发。
代宗李豫“巡幸”到陕州,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早已心灰意冷的各地将军,痛恨宦官专权,朝纲败坏,没有一个人前去救驾,随行的官员见代宗李豫众叛亲离,大势已去,纷纷逃散,没有一个官员愿意留下来侍候。
适逢冬天,寒风凛冽,天又下了鹅毛大雪,荒郊野外,只是白茫茫一片,没有水喝,没有饭吃,代宗饥肠辘辘,冻得瑟瑟发抖,
代宗命侍卫去寻找棉被和食物,侍卫们离开代宗后,找到食物先填饱自己的肚子,迟迟不归。代宗狼狈不堪,又不好发火,只能饥寒交迫地在荒郊中躲避吐蕃大军的袭击。一向锦衣玉食的代宗哪堪这般折磨,他受了风寒,不住地咳嗽,
稍微有点力气,问身边一个侍卫道:“你到高处看看李光弼的军队来救驾没有?”这个侍卫跑向不远处的一个丘陵,四下观望,雪海茫茫,哪有李光弼大军的影子?侍卫失望地返回,向代宗如实禀报,代宗紧蹙眉头,想到宦官程元振挑拨,自己和各位将军的关系由亲密到生疏,再到心存芥蒂,冷漠以对,见死不救,悔恨不已,不禁怅然泪下道:“叶护兄弟,只有你对朕忠心不二,可惜你时运不济,不但失去了江山,还被奸人陷害。叶护,你何时能来救驾皇兄呢?”
代宗能指望的只有叶护这个朋友了,又在陕州郊外的树林里苦熬了一夜,李豫和几个侍卫的手脚都冻僵了,还好这几个侍卫比较忠诚,虽然挨饿受冻,心怀不满,却没有向皇帝发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正在绝望之至,忽然从前方来了一队人马,李豫以为是吐蕃军队,就要带侍卫逃跑,忽听一个熟悉的声音道:“皇上莫走,老奴鱼朝恩前来救驾。”
李豫停下脚步,若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喜出望外,看着鱼朝恩策马而来,“真是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李豫心想,看着鱼朝恩圆鼓鼓的胖脸,亲切的三角眼,李豫感动得泪水直落。
鱼朝恩下马,见李豫的狼狈相,涕泪交流地匍匐在地道:“皇上,您受苦了,老奴救驾来迟,请皇上治罪。”李豫扶起鱼朝恩,感动地道:“观军容使何罪之有?满朝文武,都比不得你对朕的忠心。”
鱼朝恩将代宗扶上马车,命左右准备御膳侍候,士兵就地起火,将鱼朝恩从长安带来的美味佳肴加热,给三天两夜没吃食物的皇帝用膳。
代宗再一次感动地落泪,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啊!”
鱼朝恩道:“皇上有难,老奴肝脑涂地,搭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救驾皇上,报答皇恩。”
这时,只见三个身穿盔甲的勇猛骑士如风驰电掣般而来,为首的正是叶护,后面紧跟的是他的侍卫吉辍和傲奴。叶护匆匆下马,跪地而拜:“皇兄,臣弟救驾来迟,皇兄受惊了。”
李豫高兴地道:“你来了就好,路上可遇到吐蕃军队?”
叶护瞟了眼鱼朝恩,铿锵有力地道:“郭子仪元帅临危受命,只用寥寥几十名骑兵,就轻松智退二十万吐蕃大军,如今长安又回到陛下手中,臣弟这几日跟随郭子仪元帅,可谓眼界大开,深深佩服郭子仪的智谋和才干。”
李豫大喜道:“有郭子仪元帅和臣弟忠义王,乃大唐之福。”
鱼朝恩白了叶护一眼,盛气凌人地道:“皇上,此处凶险,不宜久留,快随老奴到华阴去吧。”
李豫点点头,对叶护道:“忠义王先回去,随郭子仪元帅镇守长安,以防吐蕃军队来袭。朕有鱼朝恩护驾先去华阴,过段时间,待局势稳定了,朕再回长安。”
鱼朝恩立即宣禁军士兵护驾代宗向华阴进发,叶护见代宗乘车离去,
遥望耀武扬威的鱼朝恩,不禁蹙起眉头。
自代宗李豫出逃,长安被吐蕃占领之后,长安百姓纷纷南逃,金陵的客栈也人满为患,逃难的人群越来越多,盗贼四起,胡夫人天天催促着去苏州娘家,真娘决定提前离开金陵,正准备出发,胡风惊慌来报,皇上赐的车马和财物全被流民抢劫一空。胡夫人落泪道:“这可如何是好,客栈越来越不安全,这里只有你一个男人,真娘和三个丫鬟都是年轻姑娘,很是招眼,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胡夫人不敢再想,忧虑地问真娘:“儿啊,叶护他们能准时回来吗?”
真娘淡淡笑,安慰母亲道:“娘,莫要担心,与公与私,叶护都应
救驾皇上,现在长安形势一定很复杂,叶护有心回来也身不由己,幸好我还藏了些银两应急,去苏州的路费够用。”小翠眨巴着眼睛,赞道:“还是小姐有心。”小惠道:“我随身也留了些私房钱。”说着,从贴身的衣裳里拿出一个丝绸银袋,交给真娘,眼前危机化解,几个人如释重负。
真娘拿出身上仅有的三十两银子,连同小惠的几两,又变卖了些首饰,雇了两辆马车向苏州进发。
在纷乱当中,真娘听见母亲在责怪丫鬟香云,香云打扮得花枝招展,衣服也太暴露。车夫是在金陵临时雇的,姓曹,名玉郎,二十出头,生的文弱白净,原本是书香门第的公子,只因战乱,家里被盗贼抢劫后又焚烧,一家人都被烧死,唯有曹玉郎当晚因赴同窗的宴会,才躲过一劫,迫于生计,曹玉郎就做了车夫,好不容易揽了个去苏州的生意,他驾着马车格外卖力。
偶尔遇到香云瞟来的含情脉脉的眼神,曹玉郎脸上绯红,只当不见,心里却暗自窃喜。小翠坐在胡夫人身边心里酸酸的,撇撇嘴,小声骂道:“玉面狐狸。”香云也不理会,时不时瞄眼曹玉郎,停车休息时,生火做饭,香云总拿最好的给曹玉郎吃。
真娘和小惠坐在一个马车里,两个人都穿着简朴的衣服,村姑打扮。
胡风在真娘的马车前面,跨轼而坐,稳稳地驾车。
在路上,真娘从行人那里打探到一些消息,长安被吐蕃兵占领了,皇上也逃了,长安城里已经改朝换代,有了新朝廷。真娘牵挂叶护的安全,也替代宗李豫和大唐的命运担忧。一路颠簸来到丹阳郡,路上难民如织,喧嚣异常,一路南下的除了逃命的百姓,还有溃散的唐军,有走投无路的叛军,盗贼四起,沿路抢劫频频发生。逃难的人若潮水汹涌,一打听,大都是从长安来的,马车、牛车、手推独轮车、步行、骑马、骑驴的、什么样的都有,还有的人挑着两个筐,一头一个娃儿。
一驾官宦人家的马车正往丹阳郡府走,车里的华服少夫人,戴着个镶金翡翠的配饰,几个溃兵游勇看见了,就上前挡住,明目张胆地索要翡翠配饰,夫人不给,一个大兵举刀一下子将这夫人的头颅割了下来,车夫见状逃命,几个当兵的接着抢劫马车,将马车上的粮食、锦帛、珠宝抢劫一空,看到车里还有个早已吓傻的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两个溃兵将小姑娘拖到路旁的树林里,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蹂躏一个弱女子。小姑娘哭喊不停,路上都是人,却个个熟视无睹,麻木、冷漠的人群各自逃命,胡夫人催促曹玉郎驾车再快一点,躲过这一波抢劫,
只是这曹玉郎本来就是个只读圣贤书,五谷不分的书生,驾车的技术
实在拙劣,听见后面的嘈杂声,马儿受了惊厥,开始奋蹄向前飞奔,马车也随着混乱的兵马疾驰而去。
在一阵混乱中,马车早已失控,行人四处躲避,小翠恐怖地惊叫起来,纵身跳下马车逃命,却摔得个头破血流,又被后面的人践踏,窒息而死。
马车忽然栽进了一条河里,香云被马车摔在一边,见胡夫人落水,
拼命拉胡夫人,但见胡夫人被马车卡在水底,额头流出的鲜血染红了一大片河水,曹玉郎恐慌地呼喊:“胡夫人,胡夫人”。只见胡夫人一动不动,知道胡夫人已死,歹徒看见马车栽倒河里去了,纷纷下水,不是救人,而是去抢东西,曹玉郎不敢阻挡歹徒,情急中拉着香云逃命去了。
真娘和小惠忽然不见了胡夫人乘坐的马车,就让胡风停车,从马车上跳
下来,挤过人群去寻找母亲,胡风也跑过来帮忙,却见几个歹徒冲过来
抢劫真娘马车上的东西,小惠大喊救命,胡风返回,拼命阻拦,马车上放着他们几个人所有的干粮和被褥衣服,他们所有的财产五两银子,也在马车里,胡风挥刀与歹徒搏斗,倒在血泊之中,小惠大惊,抱着胡风的尸体大哭。
胡夫人被好心人捞了上来,放在河滩的草地上,真娘冒着生命危险,四下寻觅,好不容易找到胡夫人,却发觉母亲早断了气。
真娘大惊,跌地扶尸哭喊道:“娘,娘,你醒醒啊,你醒醒!”
胡夫人尸体僵硬,衣裳濡湿,真娘抱住母亲的尸体,痛不欲生,恸哭不止。
听说逃难的人发生暴乱,丹阳郡守带着几十个治安兵赶过来,只是远远地观望散兵游勇和歹徒们抢劫,却持剑原地站住,不敢近前,直到抢劫结束,治安兵才过来吆五喝六。
真娘和小惠,掏出身上所有的散银,又变卖了剩余的首饰,安葬了胡夫人、胡风和小翠,为了以后给母亲移墓,真娘将墓址选在一棵古柳旁,立了“先妣胡夫人之墓”的墓碑,然后又在胡夫人、胡风和小翠坟墓的中间载了两棵松树苗。
真娘和小惠在丹阳一个好心婆婆的家里住了下来,给母亲守灵,
老婆婆也是穷困潦倒,仅仅能喝上些稀粥,老婆婆说:“这几年战乱,所有的男丁都去打仗了,老弱病残的人在家种植些稻谷,也被官府作为军粮收走了,
苛捐杂税比老虎都厉害,一些从长安、洛阳、河北逃难的人,来到这里,见日子没得活,就沿江东走,苏州那边听说平和些,姑娘可是去苏州避难?”
真娘道:“正有此意,只是路上遇到盗贼,母亲过世,自己又是个弱
女子,不知道何时才能走到苏州去?”
小惠道:“小姐,咱们还是女扮男装往苏州方向去吧,沿路乞讨,总能到的。”
真娘道:“不用乞讨,我好歹略通医术,沿路给人开个方子看病,应该能养活咱们两个。”
老婆婆惊喜地说:“姑娘会看病吗?我腰上生了个恶疮,姑娘给我看看吧。”
真娘掀开老婆婆的衣服,让小惠取来温水,用温水擦拭,幸好药箱没有被劫走,药箱里还有些消炎的草药,真娘就调制好草药,给老婆婆涂上,又给她吃了两颗药丸,不几日,老婆婆腰部的恶疮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老婆婆心里乐得开了花,左邻右舍去宣扬家里... -->>
困扰大唐整整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张继因在平定叛军中军功卓著,回到长安被升为洪州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因思念王落落而病逝,张继曾作《长相思》表达自己无尽的思恋。
诗曰:“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为文不事雕琢,丰姿清迥,有道者风。张继去世后,他的朋友著名诗人刘长卿作悼亡诗《哭张员外继》写道:
“恸哭钟陵下,东流与别离。
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
独继先贤传,谁刊有道碑。
故园荒废岘曲,旅梓寄天涯。
……
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
孙曦因骁勇果敢,屡建奇功,被皇上封为卫将军,随仆固怀恩率朔方军屯汾州。
然而大唐经过安史之乱,朝廷对镇守边关的各大节度使,大将军更
多的是持不信任态度,甚至对平叛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这些人也心怀芥蒂。
李辅国被叶护刺杀后,程元振因铲除李辅国有功,很快代替了李辅国,担任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控皇宫禁军,转眼又飙升为骠骑大将军,统率全国禁军,其父母兄弟也各有丰厚封赐,程元振的权势和恩宠已然超越了恶奴欺主的李辅国,程元振与李辅国乃一丘之貉,小人得志,凶悍自私,骄横跋扈与李辅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程元振与鱼朝恩相互勾结,一心想扳倒郭子仪,就在代宗李豫面前诬陷郭子仪功高盖主,居功自傲,宿将难制,蛊惑皇上罢免郭子仪副元帅职务,让郭子仪去督修肃宗李亨的陵墓,代宗经不起挑唆,就令郭子仪去当这个山陵使,郭子仪深谙朝中宦官的阴险歹毒,淡然地接受了。程元振一步得逞,将郭子仪排挤出朝廷,剥夺了其兵权。程元振的魔爪又伸向另一位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军工显赫的人,这个人叫来瑱,曾在收复河南、河东二道各郡县时立有大功,被代宗皇帝封为淮南西道节度使。程元振与来瑱素有积怨,遂耍弄阴招,借刀杀人,诬陷来瑱与叛军勾结,代宗一怒之下将来瑱赐死。接着又有几个军功显赫,掌握兵权的节度使被程元振迫害致死。
因名将仆固怀恩嫉恶如仇,刚直不阿,特别厌恶朝中宦官专权,文武百官皆屈服于程元振的淫威之下,仆固怀恩依然不将程元振这个阉人放在眼里。程元振恶人先告状,诬陷仆固怀恩谋反。仆固怀恩沉痛上书代宗,铲除身边的奸佞小人,消除阴云蔽日,宦官专权的混乱局面,痛斥代宗若秦二世胡亥残暴昏庸,马鹿不分。代宗李豫一向自认为是大唐一代明君,见仆固怀恩对自己如此不敬,气得脸都黄了,程元振趁机罗列仆固怀恩的种种罪状,代宗龙颜大怒,下诏罢免仆固怀恩的一切职务和官爵,仆固怀恩想到来瑱之死,心灰意冷,自己为大唐出生入死,驰骋疆场,满门忠烈,依然为皇上猜忌,皇上情愿相信一个弄权宦官,也不再信任自己,想想横竖一死,不如真的谋反,咬咬牙,真的反了。
李光弼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一向谨慎,还是屡遭程元振、鱼朝恩的诬陷,因反攻洛阳惨败,李光弼多次遭到鱼朝恩、程元振的抨击和陷害,从人生的顶峰跌落低谷。李光弼见代宗身边围绕着众多奸佞小人,心灰意冷,一向叱咤风云,精忠报国,不畏生死的一代名将竟然不敢入朝。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大唐的内乱刚平,外忧纷至沓来。其实,从安禄山叛乱以来,陇右、河西、安西、北庭等战区的精锐部队全部被调入中原作战,镇守边疆的都是老弱残兵,吐蕃赞普犀松德赞吞噬大唐的野心日益膨胀,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一带逐渐蚕食,到公元七六三年,他们已经控制了陇右、河西之地,攻陷了兰州、廓州、秦州、成州、渭州等十几个州郡。吐蕃离大唐国都长安的距离越来越近。
闻听李光弼被逼反叛,犀松德赞心中大喜,决定趁火打劫,吐蕃大举进攻唐朝驻军,边防纷纷告急。程元振自作聪明,为粉饰太平,竟胆大妄为地
扣押下来边疆的告急奏书。直到吐蕃大军长驱直入,
逼近长安,猛攻距离长安百里之遥的奉天、武功,战火弥漫,长安告急,
纸里包不住火了,程元振才不得不将战火告急文书呈到代宗的御案。
至此,程元振已经隐瞒了三个月的军情,看到一叠叠战争告急文书,
代宗大惊,手握大军的仆固怀恩远在汾州,而且已走上了谋反之路。
李光弼远在淮西,皇上多次下诏都称病不朝。惊慌失措中,代宗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带兵去咸阳,抵挡吐蕃来犯长安。代宗先命宦官去汾州和淮西传送诏书,接着,又派人速去追回叶护和真娘,请叶护、吉辍、傲奴回来救驾。
郭子仪得令,连夜赶到咸阳,派探马侦查,才知道吐蕃联合党项、吐谷浑等二十多万大军已经渡过渭河,沿着秦岭向东杀来,直指长安。郭子仪被削职赋闲已久,手下没有军队,出征前只从长安带来几十名骑兵。然而情势危急,郭子仪立即派人向代宗告急,要求增兵,代宗手中哪里还有兵,一时招募也来不及,程元振又暗自从中作梗,千方百计阻拦郭子仪招募军队。长安形势急剧恶化,吐蕃二十万军队气势汹汹,长驱直入,挺进咸阳,战后烧到了长安的外围。代宗大惊,迫于形势,只好放弃长安,向各地节度使下达勤王的诏令后,匆忙逃亡陕州。
却说真娘、叶护一行刚到金陵城外,就被官兵追上,送来代宗的求救诏书。
叶护安排真娘在客栈等候,临行前说:“真娘,若二个月内,我不能回来,你和夫人、小惠、香云、胡风、小翠几个就先去苏州孙员外家。战事一结束,我就去江南与你们团聚。”真娘深明大义,支持叶护回长安救驾皇上。
叶护和吉辍、傲奴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到达长安,才知代宗已经逃往陕州。长安一片混乱,吐蕃大将冯重英联合叛臣拥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设置百官,在长安建立了一个伪朝廷。
幸好,郭子仪带领几十个骑兵从咸阳来到长安,侦察敌情时,恰好
遇到从金陵赶来的叶护和随从,二人又惊又喜,互通情势后,决意收复长安,不能让李承宏如此闹腾下去。二人商议一起往东去追寻代宗,两个都是豪爽果断之人,当即向东进发,沿路三三两两都是溃散的唐军士兵,士兵们见到郭子仪和忠义王叶护,心里又有了底气,奔走相告,投奔过来。
郭子仪沿路集合溃兵,又到商周收拢了四千多溃散的士兵,总算有了初具规模的军队。叶护高兴地说:“郭元帅,您这个光杆元帅太厉害了,赤手空拳,
短短几天就有了一支像模像样的军队。”
郭子仪笑容苦涩,郑重地道:“忠义王,你和吉辍、傲奴对长安很熟悉,而且你们是回纥人,吐蕃人多少会顾虑一些,我给你们几十个士兵,潜入长安,你们先从心理上对吐蕃人袭击。”叶护会意,点头应允,郭子仪凑近叶护的耳朵,耳语了几句,二人胸有成竹,英雄所见略同,不禁哈哈大笑。
依郭子仪元帅之计,叶护令几十个士兵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模样,进入长安后,三五一群分散在不同的坊,故意在街头聊天,散步谣言,对吐蕃人展开心理战。
崇仁坊的街头,吉辍和几个百姓模样的人正在聊天。吉辍高声道:“你们大唐的皇帝怎么不去回纥借兵呢?只要皇上一开金口,我们回纥十万铁骑立马就会赶到,为大唐皇上铲除吐蕃军队。”
一个不以为然地道:“看来你还不知道吧?郭子仪在商州招集了十万大军,很快就要反攻长安,对付吐蕃,何须借兵?郭子仪大军一到,就能斩首吐蕃,何况
后面李光弼、仆固怀恩的援军也快到了。”“仆固怀恩不是反了吗?”“谁说反了,纯属谣言,仆固怀恩奉皇上之命来围剿吐蕃了。”你一言我一语,几个百姓哈哈大笑:“就是嘛,吐蕃人这下子栽了,郭子仪来个“瓮中捉鳖”,哈哈哈,看来人算不如天算啊!”
消息很快经吐蕃的探子报告给吐蕃大将冯重英,此时,流言在吐蕃军中四起。吐蕃军心涣散,惴惴不安。同时,叶护和吉辍带领几十个人,又临时招募了几百个百姓,夜间在长安城内击鼓,鼓声震天,与长安城外的篝火烽烟遥相呼应。
冯重英惊恐万分,以为陷入了唐军的包围圈,仓促中打开长安城门,带领惊慌失措的吐蕃军队向西逃窜。“郭子仪仅凭几十名骑兵就收复了长安。”叶护钦佩地说,“大唐有的是人才,皇上若能不为谗言蛊惑,亲贤臣、能臣,远小人,何至于此?”傲奴道:“王爷,大唐朝廷的事咱们管不了,再帮大唐皇上这一次,咱们就去江南过平静日子,不再打打杀杀了。”吉辍淡淡一笑,说:“生逢乱世,你甭想过太平日子。忠义王,长安已收复,咱们去陕州救驾你的皇兄吧。”
叶护郑重地点点头,立即带领几百个士兵向陕州进发。
代宗李豫“巡幸”到陕州,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早已心灰意冷的各地将军,痛恨宦官专权,朝纲败坏,没有一个人前去救驾,随行的官员见代宗李豫众叛亲离,大势已去,纷纷逃散,没有一个官员愿意留下来侍候。
适逢冬天,寒风凛冽,天又下了鹅毛大雪,荒郊野外,只是白茫茫一片,没有水喝,没有饭吃,代宗饥肠辘辘,冻得瑟瑟发抖,
代宗命侍卫去寻找棉被和食物,侍卫们离开代宗后,找到食物先填饱自己的肚子,迟迟不归。代宗狼狈不堪,又不好发火,只能饥寒交迫地在荒郊中躲避吐蕃大军的袭击。一向锦衣玉食的代宗哪堪这般折磨,他受了风寒,不住地咳嗽,
稍微有点力气,问身边一个侍卫道:“你到高处看看李光弼的军队来救驾没有?”这个侍卫跑向不远处的一个丘陵,四下观望,雪海茫茫,哪有李光弼大军的影子?侍卫失望地返回,向代宗如实禀报,代宗紧蹙眉头,想到宦官程元振挑拨,自己和各位将军的关系由亲密到生疏,再到心存芥蒂,冷漠以对,见死不救,悔恨不已,不禁怅然泪下道:“叶护兄弟,只有你对朕忠心不二,可惜你时运不济,不但失去了江山,还被奸人陷害。叶护,你何时能来救驾皇兄呢?”
代宗能指望的只有叶护这个朋友了,又在陕州郊外的树林里苦熬了一夜,李豫和几个侍卫的手脚都冻僵了,还好这几个侍卫比较忠诚,虽然挨饿受冻,心怀不满,却没有向皇帝发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正在绝望之至,忽然从前方来了一队人马,李豫以为是吐蕃军队,就要带侍卫逃跑,忽听一个熟悉的声音道:“皇上莫走,老奴鱼朝恩前来救驾。”
李豫停下脚步,若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喜出望外,看着鱼朝恩策马而来,“真是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李豫心想,看着鱼朝恩圆鼓鼓的胖脸,亲切的三角眼,李豫感动得泪水直落。
鱼朝恩下马,见李豫的狼狈相,涕泪交流地匍匐在地道:“皇上,您受苦了,老奴救驾来迟,请皇上治罪。”李豫扶起鱼朝恩,感动地道:“观军容使何罪之有?满朝文武,都比不得你对朕的忠心。”
鱼朝恩将代宗扶上马车,命左右准备御膳侍候,士兵就地起火,将鱼朝恩从长安带来的美味佳肴加热,给三天两夜没吃食物的皇帝用膳。
代宗再一次感动地落泪,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啊!”
鱼朝恩道:“皇上有难,老奴肝脑涂地,搭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救驾皇上,报答皇恩。”
这时,只见三个身穿盔甲的勇猛骑士如风驰电掣般而来,为首的正是叶护,后面紧跟的是他的侍卫吉辍和傲奴。叶护匆匆下马,跪地而拜:“皇兄,臣弟救驾来迟,皇兄受惊了。”
李豫高兴地道:“你来了就好,路上可遇到吐蕃军队?”
叶护瞟了眼鱼朝恩,铿锵有力地道:“郭子仪元帅临危受命,只用寥寥几十名骑兵,就轻松智退二十万吐蕃大军,如今长安又回到陛下手中,臣弟这几日跟随郭子仪元帅,可谓眼界大开,深深佩服郭子仪的智谋和才干。”
李豫大喜道:“有郭子仪元帅和臣弟忠义王,乃大唐之福。”
鱼朝恩白了叶护一眼,盛气凌人地道:“皇上,此处凶险,不宜久留,快随老奴到华阴去吧。”
李豫点点头,对叶护道:“忠义王先回去,随郭子仪元帅镇守长安,以防吐蕃军队来袭。朕有鱼朝恩护驾先去华阴,过段时间,待局势稳定了,朕再回长安。”
鱼朝恩立即宣禁军士兵护驾代宗向华阴进发,叶护见代宗乘车离去,
遥望耀武扬威的鱼朝恩,不禁蹙起眉头。
自代宗李豫出逃,长安被吐蕃占领之后,长安百姓纷纷南逃,金陵的客栈也人满为患,逃难的人群越来越多,盗贼四起,胡夫人天天催促着去苏州娘家,真娘决定提前离开金陵,正准备出发,胡风惊慌来报,皇上赐的车马和财物全被流民抢劫一空。胡夫人落泪道:“这可如何是好,客栈越来越不安全,这里只有你一个男人,真娘和三个丫鬟都是年轻姑娘,很是招眼,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胡夫人不敢再想,忧虑地问真娘:“儿啊,叶护他们能准时回来吗?”
真娘淡淡笑,安慰母亲道:“娘,莫要担心,与公与私,叶护都应
救驾皇上,现在长安形势一定很复杂,叶护有心回来也身不由己,幸好我还藏了些银两应急,去苏州的路费够用。”小翠眨巴着眼睛,赞道:“还是小姐有心。”小惠道:“我随身也留了些私房钱。”说着,从贴身的衣裳里拿出一个丝绸银袋,交给真娘,眼前危机化解,几个人如释重负。
真娘拿出身上仅有的三十两银子,连同小惠的几两,又变卖了些首饰,雇了两辆马车向苏州进发。
在纷乱当中,真娘听见母亲在责怪丫鬟香云,香云打扮得花枝招展,衣服也太暴露。车夫是在金陵临时雇的,姓曹,名玉郎,二十出头,生的文弱白净,原本是书香门第的公子,只因战乱,家里被盗贼抢劫后又焚烧,一家人都被烧死,唯有曹玉郎当晚因赴同窗的宴会,才躲过一劫,迫于生计,曹玉郎就做了车夫,好不容易揽了个去苏州的生意,他驾着马车格外卖力。
偶尔遇到香云瞟来的含情脉脉的眼神,曹玉郎脸上绯红,只当不见,心里却暗自窃喜。小翠坐在胡夫人身边心里酸酸的,撇撇嘴,小声骂道:“玉面狐狸。”香云也不理会,时不时瞄眼曹玉郎,停车休息时,生火做饭,香云总拿最好的给曹玉郎吃。
真娘和小惠坐在一个马车里,两个人都穿着简朴的衣服,村姑打扮。
胡风在真娘的马车前面,跨轼而坐,稳稳地驾车。
在路上,真娘从行人那里打探到一些消息,长安被吐蕃兵占领了,皇上也逃了,长安城里已经改朝换代,有了新朝廷。真娘牵挂叶护的安全,也替代宗李豫和大唐的命运担忧。一路颠簸来到丹阳郡,路上难民如织,喧嚣异常,一路南下的除了逃命的百姓,还有溃散的唐军,有走投无路的叛军,盗贼四起,沿路抢劫频频发生。逃难的人若潮水汹涌,一打听,大都是从长安来的,马车、牛车、手推独轮车、步行、骑马、骑驴的、什么样的都有,还有的人挑着两个筐,一头一个娃儿。
一驾官宦人家的马车正往丹阳郡府走,车里的华服少夫人,戴着个镶金翡翠的配饰,几个溃兵游勇看见了,就上前挡住,明目张胆地索要翡翠配饰,夫人不给,一个大兵举刀一下子将这夫人的头颅割了下来,车夫见状逃命,几个当兵的接着抢劫马车,将马车上的粮食、锦帛、珠宝抢劫一空,看到车里还有个早已吓傻的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两个溃兵将小姑娘拖到路旁的树林里,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蹂躏一个弱女子。小姑娘哭喊不停,路上都是人,却个个熟视无睹,麻木、冷漠的人群各自逃命,胡夫人催促曹玉郎驾车再快一点,躲过这一波抢劫,
只是这曹玉郎本来就是个只读圣贤书,五谷不分的书生,驾车的技术
实在拙劣,听见后面的嘈杂声,马儿受了惊厥,开始奋蹄向前飞奔,马车也随着混乱的兵马疾驰而去。
在一阵混乱中,马车早已失控,行人四处躲避,小翠恐怖地惊叫起来,纵身跳下马车逃命,却摔得个头破血流,又被后面的人践踏,窒息而死。
马车忽然栽进了一条河里,香云被马车摔在一边,见胡夫人落水,
拼命拉胡夫人,但见胡夫人被马车卡在水底,额头流出的鲜血染红了一大片河水,曹玉郎恐慌地呼喊:“胡夫人,胡夫人”。只见胡夫人一动不动,知道胡夫人已死,歹徒看见马车栽倒河里去了,纷纷下水,不是救人,而是去抢东西,曹玉郎不敢阻挡歹徒,情急中拉着香云逃命去了。
真娘和小惠忽然不见了胡夫人乘坐的马车,就让胡风停车,从马车上跳
下来,挤过人群去寻找母亲,胡风也跑过来帮忙,却见几个歹徒冲过来
抢劫真娘马车上的东西,小惠大喊救命,胡风返回,拼命阻拦,马车上放着他们几个人所有的干粮和被褥衣服,他们所有的财产五两银子,也在马车里,胡风挥刀与歹徒搏斗,倒在血泊之中,小惠大惊,抱着胡风的尸体大哭。
胡夫人被好心人捞了上来,放在河滩的草地上,真娘冒着生命危险,四下寻觅,好不容易找到胡夫人,却发觉母亲早断了气。
真娘大惊,跌地扶尸哭喊道:“娘,娘,你醒醒啊,你醒醒!”
胡夫人尸体僵硬,衣裳濡湿,真娘抱住母亲的尸体,痛不欲生,恸哭不止。
听说逃难的人发生暴乱,丹阳郡守带着几十个治安兵赶过来,只是远远地观望散兵游勇和歹徒们抢劫,却持剑原地站住,不敢近前,直到抢劫结束,治安兵才过来吆五喝六。
真娘和小惠,掏出身上所有的散银,又变卖了剩余的首饰,安葬了胡夫人、胡风和小翠,为了以后给母亲移墓,真娘将墓址选在一棵古柳旁,立了“先妣胡夫人之墓”的墓碑,然后又在胡夫人、胡风和小翠坟墓的中间载了两棵松树苗。
真娘和小惠在丹阳一个好心婆婆的家里住了下来,给母亲守灵,
老婆婆也是穷困潦倒,仅仅能喝上些稀粥,老婆婆说:“这几年战乱,所有的男丁都去打仗了,老弱病残的人在家种植些稻谷,也被官府作为军粮收走了,
苛捐杂税比老虎都厉害,一些从长安、洛阳、河北逃难的人,来到这里,见日子没得活,就沿江东走,苏州那边听说平和些,姑娘可是去苏州避难?”
真娘道:“正有此意,只是路上遇到盗贼,母亲过世,自己又是个弱
女子,不知道何时才能走到苏州去?”
小惠道:“小姐,咱们还是女扮男装往苏州方向去吧,沿路乞讨,总能到的。”
真娘道:“不用乞讨,我好歹略通医术,沿路给人开个方子看病,应该能养活咱们两个。”
老婆婆惊喜地说:“姑娘会看病吗?我腰上生了个恶疮,姑娘给我看看吧。”
真娘掀开老婆婆的衣服,让小惠取来温水,用温水擦拭,幸好药箱没有被劫走,药箱里还有些消炎的草药,真娘就调制好草药,给老婆婆涂上,又给她吃了两颗药丸,不几日,老婆婆腰部的恶疮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老婆婆心里乐得开了花,左邻右舍去宣扬家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