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旺夫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金环后来怎么样, 卫成不清楚,只是在宫里走动的时候听说国丈的情况不容乐观,好像意识都不太清醒, 太医觉得哪怕仔细调养顶多也就三五年, 请皇上有个心理准备。
听说这事皇上啥感觉没有,皇后和她娘家急疯了。
先前国丈病倒他们就感觉天塌了, 一旦国丈咽气, 阖府戴孝, 几个儿子得丁忧三年。皇帝要是急需用人倒是可以夺情起复,想也知道后族一定没这个命,等丁忧期满,回来官职早给人顶了, 只能后补谋缺。
当官的就没有不怕丁忧, 更别说如今这形势对后族不容乐观。
人呢,没遇上事的时候往往能冷静理智, 遇上事少有不慌张的。后族那边看着病情不见好转, 就有人怀疑是太医动了手脚。中风这个病, 说严重也严重,可要是保养得好能活好些年。这么想着,他们直接把问题推给太医院, 觉得要么是太医不尽心, 要么是皇帝不许太医尽心。
心里这么猜测, 又没有凭证, 他们不敢闹, 只得私下寻摸神医。
权贵之家要打听大夫还不容易?
陆续有些据说很有本事的迈了他家门槛,人多了,人品自然参差不齐,这里面有些是真有本事的大夫,也有人能耐不大,生得一张巧嘴,拿着偏方就来哄人。
没真本事却能炒出神医的名头,这些人套路能少?
国丈家里那几个儿子本来就没有能独当一面的,给人这么一忽悠,再不肯听太医安排,由着自己重金请来的“神医”会诊。几个大夫想法都不一致,后族这边又不懂治病救人的事情,由着他们你一手我一手。治了个把月,国丈连个清醒的时候都没有了。
太医院那边有人看不下去了,寻着机会劝了一句,说民间偏方有些能用,有些非但治不了病还能要人命。又说给人治病最怕几个大夫一起,你开一样药,我开一样药,你信谁就让他做主,搞得这么乌烟瘴气每益处的。
就说中风,哪怕情况比较严重,要想保命,让他拖两三年也有办法。
这么瞎搞下去,两三个月都够呛。治病救人不是开玩笑的事,遇上庸医小病成大病大病成绝症。
在这节骨眼蹚浑水来劝的,医德够好了,不过好心还是给人当成驴肝肺。这么说吧,哪怕国丈这几个儿子意识到他们干了蠢事,还是没打消对太医院的防备心。这事许多人看在眼里,卫成也知道,他知道以后就明白一度权倾朝野的国丈爷命不长了,运气好兴许还有一两年,继续这样甚至可能翻不过今年。
唏嘘也有,又一想这是好事,国丈病情严重,那一家子都把心思放他身上,根本顾不得其他。卫成哪怕送回金环也还是存着警惕心,觉得那头没准会有动作,现在看是没了。
整个三月卫成防备过去的,结果一路太平。
四月份,皇帝看准时机,趁后族自顾不暇继续蚕食他们。最近半年从国丈那头收回的权力让皇帝心理踏实了一点,也因为见识到皇帝的雷霆手段,零散有一些人投诚,这其中就包括掌管着宗人府的显亲王。
显亲王是皇叔辈儿的,先皇的兄弟。他来投诚一是自己不年轻了,膝下几个儿子都没有成大器之相;二是看到当今的能耐,早年忍成孙子,现在却扳倒了权倾朝野的国丈爷,再者皇帝还年轻呢。
显亲王在宗室那边有人脉也有话语权,他一投诚,皇帝背负的压力骤然减轻许多。
前面一冬,卫成总感觉京城头顶的天灰蒙蒙的,就跟朝堂上不明朗的局势一样。这半年时间,皇上收拢了许多权力,已经显露出君王威严。原先没太把年轻皇帝看在眼里的大臣开始惧怕他,卫成的态度倒没变过,他从一开始就对皇上存着敬畏之心,又将对方视为伯乐,知道皇上不甘于现状,总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
皇... -->>
金环后来怎么样, 卫成不清楚,只是在宫里走动的时候听说国丈的情况不容乐观,好像意识都不太清醒, 太医觉得哪怕仔细调养顶多也就三五年, 请皇上有个心理准备。
听说这事皇上啥感觉没有,皇后和她娘家急疯了。
先前国丈病倒他们就感觉天塌了, 一旦国丈咽气, 阖府戴孝, 几个儿子得丁忧三年。皇帝要是急需用人倒是可以夺情起复,想也知道后族一定没这个命,等丁忧期满,回来官职早给人顶了, 只能后补谋缺。
当官的就没有不怕丁忧, 更别说如今这形势对后族不容乐观。
人呢,没遇上事的时候往往能冷静理智, 遇上事少有不慌张的。后族那边看着病情不见好转, 就有人怀疑是太医动了手脚。中风这个病, 说严重也严重,可要是保养得好能活好些年。这么想着,他们直接把问题推给太医院, 觉得要么是太医不尽心, 要么是皇帝不许太医尽心。
心里这么猜测, 又没有凭证, 他们不敢闹, 只得私下寻摸神医。
权贵之家要打听大夫还不容易?
陆续有些据说很有本事的迈了他家门槛,人多了,人品自然参差不齐,这里面有些是真有本事的大夫,也有人能耐不大,生得一张巧嘴,拿着偏方就来哄人。
没真本事却能炒出神医的名头,这些人套路能少?
国丈家里那几个儿子本来就没有能独当一面的,给人这么一忽悠,再不肯听太医安排,由着自己重金请来的“神医”会诊。几个大夫想法都不一致,后族这边又不懂治病救人的事情,由着他们你一手我一手。治了个把月,国丈连个清醒的时候都没有了。
太医院那边有人看不下去了,寻着机会劝了一句,说民间偏方有些能用,有些非但治不了病还能要人命。又说给人治病最怕几个大夫一起,你开一样药,我开一样药,你信谁就让他做主,搞得这么乌烟瘴气每益处的。
就说中风,哪怕情况比较严重,要想保命,让他拖两三年也有办法。
这么瞎搞下去,两三个月都够呛。治病救人不是开玩笑的事,遇上庸医小病成大病大病成绝症。
在这节骨眼蹚浑水来劝的,医德够好了,不过好心还是给人当成驴肝肺。这么说吧,哪怕国丈这几个儿子意识到他们干了蠢事,还是没打消对太医院的防备心。这事许多人看在眼里,卫成也知道,他知道以后就明白一度权倾朝野的国丈爷命不长了,运气好兴许还有一两年,继续这样甚至可能翻不过今年。
唏嘘也有,又一想这是好事,国丈病情严重,那一家子都把心思放他身上,根本顾不得其他。卫成哪怕送回金环也还是存着警惕心,觉得那头没准会有动作,现在看是没了。
整个三月卫成防备过去的,结果一路太平。
四月份,皇帝看准时机,趁后族自顾不暇继续蚕食他们。最近半年从国丈那头收回的权力让皇帝心理踏实了一点,也因为见识到皇帝的雷霆手段,零散有一些人投诚,这其中就包括掌管着宗人府的显亲王。
显亲王是皇叔辈儿的,先皇的兄弟。他来投诚一是自己不年轻了,膝下几个儿子都没有成大器之相;二是看到当今的能耐,早年忍成孙子,现在却扳倒了权倾朝野的国丈爷,再者皇帝还年轻呢。
显亲王在宗室那边有人脉也有话语权,他一投诚,皇帝背负的压力骤然减轻许多。
前面一冬,卫成总感觉京城头顶的天灰蒙蒙的,就跟朝堂上不明朗的局势一样。这半年时间,皇上收拢了许多权力,已经显露出君王威严。原先没太把年轻皇帝看在眼里的大臣开始惧怕他,卫成的态度倒没变过,他从一开始就对皇上存着敬畏之心,又将对方视为伯乐,知道皇上不甘于现状,总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
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