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字经(4) (2/2)
笔趣阁 www.biquge3.cc,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书。[3]文中子:王通,著有《元经》《中说》二书。[4]老:老子,李耳,著有《道德经》。[5]庄:庄子,名周,著有《庄子》。
【译文】
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还有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解读】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其思想是朴素的辨证法,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的思想,他认为道给了我们形貌,天给予我们形体,我们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命旅程,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他的哲学是关于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具有终极的意义。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经[1]子[2]通,读诸史[3],考世系[4],知终始[5]。
【注释】
[1]经:儒家经典。[2]子:诸子百家。[3]史:史书。[4]世系:帝王家族世代相承的脉系关系。[5]始终:王朝兴亡的始末。
【译文】
经书和子书都了解贯通后,可以再学习史书,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了解它们的兴衰始末,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解读】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他探讨了读书的意义,也阐述了读历史的功用,读史明智,所谓“殷鉴不远”“前车之鉴”,历史让我们学会分辨哪些是应当吸取的教训,哪些是成功的经验范本。
自羲[1]农[2],至黄帝[3],号三皇,居上世。
【注释】
[1]羲:伏羲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2]农:神农氏,传说中农业、医药的发明者。[3]黄帝:轩辕氏,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译文】
远自伏羲氏、神农氏再到轩辕黄帝,三位远古时代的帝王都勤政爱民,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解读】
远古时代,是指从人类出现到国家形成之间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古代: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和“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1840年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近代: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一段时间。现代:“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期。当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唐[1]有虞[2],号二帝,相揖逊[3],称盛世。
【注释】
[1]唐:唐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部落联盟领袖。[2]有虞:虞舜,传说中的远古皇帝。[3]揖逊:禅让王位。
【译文】
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选贤禅让王位,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史称太平盛世。
【解读】
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但凡史籍经典、民间传说,对尧都是赞赏有加。他非常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管理国家又推行仁义,既是令人敬仰的人格典范,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君王楷模。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传贤不传子。当然,舜也不负众望,继承了尧的精神,处处以身作则,使人向善齐贤,身体力行地推行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现在人常用“尧天舜日”来形容太平盛世,用“尧舜之治”作为后世德政的楷模。
夏[1]有禹[2],商[3]有汤[4],周[5]文武,称三王。
【注释】
[1]夏:国号。[2]禹:传说中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夏禹王。[3]商:国号。[4]汤:商王朝的建立者汤王,又称成汤、商汤。[5]周:国号。
【译文】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成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解读】
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疏通江河,兴修水利,把河流的水疏导到海里,解除了水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旷世美谈妇孺皆知,大禹治水的公而忘私精神也被载入史册,供后人敬仰学习。墨子在《庄子·天下》中称:“禹,大圣也。”“周文武,称三王。”是指周文王、周公和周武王这三王。周文王一般被视作周朝的开国君王,而周武王是周朝的第一位王。周文王给继位的周武王留下物质保障和精神财富,其中就有周文王儿子周公旦和姜太公来辅佐周武王。
夏传子[1],家天下[2],四百载[3],迁[4]夏社[5]。
【注释】
[1]夏传子:夏禹开始把王位传给儿子。[2]家天下:天下成为一个家族所有。[3]载:年。[4]迁:迁移,改变。[5]社:指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后指国家政权。
【译文】
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之后,天下从此成为一个家族所有。历时四百多年之后,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夏朝的统治。
【解读】
大禹之后,大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致使禅让制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中国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的家天下统治时代,直到推翻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即辛亥革命的发生,才结束了最后一位满族皇帝,从此家天下的统治时代才真正结束。
汤伐[1]夏[2],国号商。六百载,至纣[3]亡。
【注释】
[1]伐:讨伐。[2]夏:夏朝末代国君夏桀王。[3]纣:商朝末代国君商纣王。
【译文】
因为夏桀在位时残暴无道,成汤攻而伐之,建立了商朝。历时六百多年,直到纣王自杀国亡。
【解读】
承担启蒙教材的《三字经》自然把历史的演变脉络呈现出来,每句话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商汤伐夏成立了商朝,并创造了辉煌的殷商文化,而商朝末代的纣王一如夏桀王的残暴无道又被后来的周文武王讨伐,从而结束了商王朝。历史总是以惊人雷同的方式前进着。从此,夏桀、商纣也成为暴君的代名词。
周武王,始诛[1]纣,八百载[2],最长久。
【注释】
[1]诛:诛伐,杀死。[2]八百载:周朝分西周和东周,共约八百余年。
【译文】
周武王起兵伐商,纣王兵败后自杀,周朝的历史最长,历时八百多年。
【解读】
各朝各代的兴衰,都是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商纣的残暴荒淫,引起各诸侯国的强烈不满,“仁政必兴、暴政必亡”。其二,周朝之前虽是诸侯国,但农业发达,这就意味着国力强盛,为讨伐商纣提供了物质基础。周朝的历史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被杀之前是西周,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后是东周。周幽王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上演“狼来了”的故事。敌人真来进攻时,周幽王再点烽火已不能招集诸侯了,周幽王被杀,太子周平王继位。
》二书。[3]文中子:王通,著有《元经》《中说》二书。[4]老:老子,李耳,著有《道德经》。[5]庄:庄子,名周,著有《庄子》。
【译文】
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还有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解读】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其思想是朴素的辨证法,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的思想,他认为道给了我们形貌,天给予我们形体,我们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命旅程,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他的哲学是关于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具有终极的意义。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经[1]子[2]通,读诸史[3],考世系[4],知终始[5]。
【注释】
[1]经:儒家经典。[2]子:诸子百家。[3]史:史书。[4]世系:帝王家族世代相承的脉系关系。[5]始终:王朝兴亡的始末。
【译文】
经书和子书都了解贯通后,可以再学习史书,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了解它们的兴衰始末,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解读】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他探讨了读书的意义,也阐述了读历史的功用,读史明智,所谓“殷鉴不远”“前车之鉴”,历史让我们学会分辨哪些是应当吸取的教训,哪些是成功的经验范本。
自羲[1]农[2],至黄帝[3],号三皇,居上世。
【注释】
[1]羲:伏羲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2]农:神农氏,传说中农业、医药的发明者。[3]黄帝:轩辕氏,传说中的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译文】
远自伏羲氏、神农氏再到轩辕黄帝,三位远古时代的帝王都勤政爱民,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解读】
远古时代,是指从人类出现到国家形成之间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古代: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和“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1840年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近代: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一段时间。现代:“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期。当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唐[1]有虞[2],号二帝,相揖逊[3],称盛世。
【注释】
[1]唐:唐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部落联盟领袖。[2]有虞:虞舜,传说中的远古皇帝。[3]揖逊:禅让王位。
【译文】
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选贤禅让王位,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史称太平盛世。
【解读】
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但凡史籍经典、民间传说,对尧都是赞赏有加。他非常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管理国家又推行仁义,既是令人敬仰的人格典范,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君王楷模。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传贤不传子。当然,舜也不负众望,继承了尧的精神,处处以身作则,使人向善齐贤,身体力行地推行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现在人常用“尧天舜日”来形容太平盛世,用“尧舜之治”作为后世德政的楷模。
夏[1]有禹[2],商[3]有汤[4],周[5]文武,称三王。
【注释】
[1]夏:国号。[2]禹:传说中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夏禹王。[3]商:国号。[4]汤:商王朝的建立者汤王,又称成汤、商汤。[5]周:国号。
【译文】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成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解读】
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疏通江河,兴修水利,把河流的水疏导到海里,解除了水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旷世美谈妇孺皆知,大禹治水的公而忘私精神也被载入史册,供后人敬仰学习。墨子在《庄子·天下》中称:“禹,大圣也。”“周文武,称三王。”是指周文王、周公和周武王这三王。周文王一般被视作周朝的开国君王,而周武王是周朝的第一位王。周文王给继位的周武王留下物质保障和精神财富,其中就有周文王儿子周公旦和姜太公来辅佐周武王。
夏传子[1],家天下[2],四百载[3],迁[4]夏社[5]。
【注释】
[1]夏传子:夏禹开始把王位传给儿子。[2]家天下:天下成为一个家族所有。[3]载:年。[4]迁:迁移,改变。[5]社:指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后指国家政权。
【译文】
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之后,天下从此成为一个家族所有。历时四百多年之后,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夏朝的统治。
【解读】
大禹之后,大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致使禅让制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中国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的家天下统治时代,直到推翻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即辛亥革命的发生,才结束了最后一位满族皇帝,从此家天下的统治时代才真正结束。
汤伐[1]夏[2],国号商。六百载,至纣[3]亡。
【注释】
[1]伐:讨伐。[2]夏:夏朝末代国君夏桀王。[3]纣:商朝末代国君商纣王。
【译文】
因为夏桀在位时残暴无道,成汤攻而伐之,建立了商朝。历时六百多年,直到纣王自杀国亡。
【解读】
承担启蒙教材的《三字经》自然把历史的演变脉络呈现出来,每句话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商汤伐夏成立了商朝,并创造了辉煌的殷商文化,而商朝末代的纣王一如夏桀王的残暴无道又被后来的周文武王讨伐,从而结束了商王朝。历史总是以惊人雷同的方式前进着。从此,夏桀、商纣也成为暴君的代名词。
周武王,始诛[1]纣,八百载[2],最长久。
【注释】
[1]诛:诛伐,杀死。[2]八百载:周朝分西周和东周,共约八百余年。
【译文】
周武王起兵伐商,纣王兵败后自杀,周朝的历史最长,历时八百多年。
【解读】
各朝各代的兴衰,都是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的。商纣的残暴荒淫,引起各诸侯国的强烈不满,“仁政必兴、暴政必亡”。其二,周朝之前虽是诸侯国,但农业发达,这就意味着国力强盛,为讨伐商纣提供了物质基础。周朝的历史分为西周和东周,周幽王被杀之前是西周,周平王向东迁都洛阳后是东周。周幽王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上演“狼来了”的故事。敌人真来进攻时,周幽王再点烽火已不能招集诸侯了,周幽王被杀,太子周平王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