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biquge3.cc,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是他毕竟是他的父亲。知子莫若父,即便他隐藏得再深,他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来。
“大将军若是真想留下梁国公主,就是把她立为皇后也未尝不可。”高欢不知是真是假地道。
“儿子不想。”高澄却斩钉截铁地回复了父亲。
他的语气在一瞬间有点像是在赌气,又有点像是心头藏着无名火,不知道该从何处发。但也只说了这一句,高澄便闭了口。高欢倒不急不火等待般地看着儿子。高澄果然很快便神色缓和过来。
他抛开刚才的话题,一边想一边漫无目的地在院中树荫下踱了几步道,“入邺城以来,大丞相侍君格外谨慎守礼,令百官敬服。且施以仁政,减赋税、轻徭役,与民休息。”高澄一边说一边又不急不徐地慢步至父亲身前,停下来,看着父亲极平静地道,“如今幽、瀛、沧、青傍海四州以煮盐所得儿子心里已经大略算过,可全大人以此周赡军费之心。此外,诸州也都按大人所命在滨河、津梁处置仓积谷。一旦有所需,便可转漕供军旅以防饥馑。大人如此殚精竭虑,又如此‘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想必不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就急着要‘道千乘之国’了吧?”
“大将军不必替老夫算计,倒不如说是老夫替大将军奔走。”高欢淡淡道,看不出是喜是嗔。尽管他这时心里已经是喜之甚也,甚至是安慰之极。
高澄没说话,看着父亲,似乎一时没听明白父亲的话,又似乎是心里在想什么而表里不一。半天才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大将军是恐天子家事?”高欢闲聊般道。
“天子家事既是国事。”高澄撇开这个话题又道,“儿子恐庙堂上不清静,若是内外勾结便要生大祸患。”
邺城多雨。
过了盛夏,渐渐入秋,几乎日日不是大雨就是小雨。虽然秋雨不比春雨珍贵,又是连绵之势,但是以邺为都的一半大魏江山至此也算是安定下来了。尤让人欣慰的是民间一片颂圣之声,朝堂也是一片安静祥和之气。只是不知这颂圣颂的是何人之德,安静祥和又是屈于何人之威慑。
这一日天气骤然变冷,夏日暑气全消,完全深秋况味。一大早就开始下雨,雨势先大后小。从如瓢泼般的倾泻而下到细细密密绵绵匝匝地渗透下来,再到后来便是雨丝疏朗,细如银针,似有若无了。
凄风冷雨中,有一骑出了邺城,打马扬鞭地直奔铜雀台而去。马上的人显然并不是精于骑术的骁勇武将出身,但是他略有肥胖的身子还算是能控驭灵活。这人便是黄门侍郎崔季舒。
虽然已经过了盛夏,但是花繁叶茂、浓绿成荫的夏日景象不减。出了邺城绿野平畴一眼望不到边。只要稍为留意就能看得出处处是缀实累累、枝桠弯折的待收之象。崔季舒当然顾不上留心这些,在他看来等渐行至荒草茂盛、全无人烟的野意横生之处时才慢慢地降低了速度。眼看着一处又一处残垣断壁掠过,心里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大将军喜欢来这个地方。
崔季舒熟门熟路地找到了铜雀台下,勒住马,极利落地跳下来,随手把手里的一支皮鞭递给了守在台下迎上来的仆役。显然这仆役是极为熟识崔季舒的,并没有拦阻他。崔季舒便急匆匆地抬阶而上。
细雨如丝。
“郎主!”崔季舒微喘着上到铜雀台顶,一眼便看到一个翩翩青年公子正听到了他的脚步声回头来瞧。
崔季舒忽然发现,郎主大将军高澄并没有穿官服,也不像从前着袴褶、辫发飞扬的随意样子。虽然头发束得算不上一丝不苟,但一顶白玉小冠又将他原本性情倨傲、高调的感觉变得亦正亦雅。
高澄穿着并不见奢丽的宽袖白衫,月色两裆,清新的颜色在秋风中给人心头添加了一抹暖意。加之其无人能匹的倾国之容色,如今逐渐又变得气质沉静、儒雅,更像是个只知读书的饱学世家公子。可是崔季舒却在高澄一回眸之间立刻便一眼看出,郎主的心情并不像他的衣饰颜色那么简单、明快,他眼中有一丝忧虑。
“你是黄门侍郎,怎么不随主上一起出城去送梁使?”高澄正色问道,说着他已经走过来。一刹那间已经恢复了那个镇定、果决的辅政大将军。
“折柳送别其实用不着主上驾临,更轮不到叔正,郎主为什么不去?”崔季舒半开玩笑地道。
“我去做什么?”高澄还是正色道,“主上自然有他的心思。”
崔季舒向刚才高澄所站立的地方看了一眼。即便铜雀台已经残损不如当初,但此刻看来仍然是危楼尚高。凭栏而立,借以地势,能远远地望见邺城,只是不知道郎主站在这里是否真的看到了邺城的城门外梁史离开的情景。
“郎主放心,主上再没有私下见过公主。”崔季舒忍不住脱口道。
高澄却淡淡一笑道,“我有什么不放心。你难道没看出来,主上的心思早就不在她身上了。”
“叔正只知道郎主的心思。偏偏羊氏娘子是羊侃的女儿,若是换了别的任何一个人,叔正一定让郎主如愿。”崔季舒是又急又气的样子。但是羊侃的经历实在是太特殊了。他早已经看出来了,郎主身上衣衫,还有头发,都是被雨浸湿了的,想必是站在这里淋雨久了。
不想高澄却丝毫不为他的话所动,好像根本就没听到他刚才说的是什么,只是轻笑道,“倒是这个兰京甚是有趣。”他一副饶有意味的样子道,“这个竖子,那日趁着大丞相与我同临贺郡王密谈,竟自私下在府第里四下游走,详问仆役,大将军平日读何书,饮何茶。既是策马征战的将军,想不到他心里倒闲得很。”
崔季舒一怔,忽然道,“季伦也说,这个兰京,和梁帝一般心思极富机巧,主上必不会立溧阳公主为皇后,主上也明白,梁国静以观变,遇事必不是肯倾心相助的人。”
“季伦?”高澄微锁了眉头问道,“季伦这些日子怎么没来见我?”
,但是他毕竟是他的父亲。知子莫若父,即便他隐藏得再深,他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来。
“大将军若是真想留下梁国公主,就是把她立为皇后也未尝不可。”高欢不知是真是假地道。
“儿子不想。”高澄却斩钉截铁地回复了父亲。
他的语气在一瞬间有点像是在赌气,又有点像是心头藏着无名火,不知道该从何处发。但也只说了这一句,高澄便闭了口。高欢倒不急不火等待般地看着儿子。高澄果然很快便神色缓和过来。
他抛开刚才的话题,一边想一边漫无目的地在院中树荫下踱了几步道,“入邺城以来,大丞相侍君格外谨慎守礼,令百官敬服。且施以仁政,减赋税、轻徭役,与民休息。”高澄一边说一边又不急不徐地慢步至父亲身前,停下来,看着父亲极平静地道,“如今幽、瀛、沧、青傍海四州以煮盐所得儿子心里已经大略算过,可全大人以此周赡军费之心。此外,诸州也都按大人所命在滨河、津梁处置仓积谷。一旦有所需,便可转漕供军旅以防饥馑。大人如此殚精竭虑,又如此‘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想必不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就急着要‘道千乘之国’了吧?”
“大将军不必替老夫算计,倒不如说是老夫替大将军奔走。”高欢淡淡道,看不出是喜是嗔。尽管他这时心里已经是喜之甚也,甚至是安慰之极。
高澄没说话,看着父亲,似乎一时没听明白父亲的话,又似乎是心里在想什么而表里不一。半天才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大将军是恐天子家事?”高欢闲聊般道。
“天子家事既是国事。”高澄撇开这个话题又道,“儿子恐庙堂上不清静,若是内外勾结便要生大祸患。”
邺城多雨。
过了盛夏,渐渐入秋,几乎日日不是大雨就是小雨。虽然秋雨不比春雨珍贵,又是连绵之势,但是以邺为都的一半大魏江山至此也算是安定下来了。尤让人欣慰的是民间一片颂圣之声,朝堂也是一片安静祥和之气。只是不知这颂圣颂的是何人之德,安静祥和又是屈于何人之威慑。
这一日天气骤然变冷,夏日暑气全消,完全深秋况味。一大早就开始下雨,雨势先大后小。从如瓢泼般的倾泻而下到细细密密绵绵匝匝地渗透下来,再到后来便是雨丝疏朗,细如银针,似有若无了。
凄风冷雨中,有一骑出了邺城,打马扬鞭地直奔铜雀台而去。马上的人显然并不是精于骑术的骁勇武将出身,但是他略有肥胖的身子还算是能控驭灵活。这人便是黄门侍郎崔季舒。
虽然已经过了盛夏,但是花繁叶茂、浓绿成荫的夏日景象不减。出了邺城绿野平畴一眼望不到边。只要稍为留意就能看得出处处是缀实累累、枝桠弯折的待收之象。崔季舒当然顾不上留心这些,在他看来等渐行至荒草茂盛、全无人烟的野意横生之处时才慢慢地降低了速度。眼看着一处又一处残垣断壁掠过,心里完全不明白,为什么大将军喜欢来这个地方。
崔季舒熟门熟路地找到了铜雀台下,勒住马,极利落地跳下来,随手把手里的一支皮鞭递给了守在台下迎上来的仆役。显然这仆役是极为熟识崔季舒的,并没有拦阻他。崔季舒便急匆匆地抬阶而上。
细雨如丝。
“郎主!”崔季舒微喘着上到铜雀台顶,一眼便看到一个翩翩青年公子正听到了他的脚步声回头来瞧。
崔季舒忽然发现,郎主大将军高澄并没有穿官服,也不像从前着袴褶、辫发飞扬的随意样子。虽然头发束得算不上一丝不苟,但一顶白玉小冠又将他原本性情倨傲、高调的感觉变得亦正亦雅。
高澄穿着并不见奢丽的宽袖白衫,月色两裆,清新的颜色在秋风中给人心头添加了一抹暖意。加之其无人能匹的倾国之容色,如今逐渐又变得气质沉静、儒雅,更像是个只知读书的饱学世家公子。可是崔季舒却在高澄一回眸之间立刻便一眼看出,郎主的心情并不像他的衣饰颜色那么简单、明快,他眼中有一丝忧虑。
“你是黄门侍郎,怎么不随主上一起出城去送梁使?”高澄正色问道,说着他已经走过来。一刹那间已经恢复了那个镇定、果决的辅政大将军。
“折柳送别其实用不着主上驾临,更轮不到叔正,郎主为什么不去?”崔季舒半开玩笑地道。
“我去做什么?”高澄还是正色道,“主上自然有他的心思。”
崔季舒向刚才高澄所站立的地方看了一眼。即便铜雀台已经残损不如当初,但此刻看来仍然是危楼尚高。凭栏而立,借以地势,能远远地望见邺城,只是不知道郎主站在这里是否真的看到了邺城的城门外梁史离开的情景。
“郎主放心,主上再没有私下见过公主。”崔季舒忍不住脱口道。
高澄却淡淡一笑道,“我有什么不放心。你难道没看出来,主上的心思早就不在她身上了。”
“叔正只知道郎主的心思。偏偏羊氏娘子是羊侃的女儿,若是换了别的任何一个人,叔正一定让郎主如愿。”崔季舒是又急又气的样子。但是羊侃的经历实在是太特殊了。他早已经看出来了,郎主身上衣衫,还有头发,都是被雨浸湿了的,想必是站在这里淋雨久了。
不想高澄却丝毫不为他的话所动,好像根本就没听到他刚才说的是什么,只是轻笑道,“倒是这个兰京甚是有趣。”他一副饶有意味的样子道,“这个竖子,那日趁着大丞相与我同临贺郡王密谈,竟自私下在府第里四下游走,详问仆役,大将军平日读何书,饮何茶。既是策马征战的将军,想不到他心里倒闲得很。”
崔季舒一怔,忽然道,“季伦也说,这个兰京,和梁帝一般心思极富机巧,主上必不会立溧阳公主为皇后,主上也明白,梁国静以观变,遇事必不是肯倾心相助的人。”
“季伦?”高澄微锁了眉头问道,“季伦这些日子怎么没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