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biquge3.cc,官居一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二八章春闱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的名字叫劝学,是一首广告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作者名唤赵恒,职业是一位皇帝。这位皇帝通过描绘出鱼跃龙门一夜暴富、光棍娶妻等赤条条的诱惑,大肆宣传他们家的科举。为的就是让天下人为他们家的科举而疯狂。
但广告毕竟是广告,光夸大疗效,却不说这一条多么漫长而痛苦的路。事实上,科举考试是地地道道的万中选一,且不说中进士,单说要成为算是初步成功的举人,需要经过三级童生试,录取率是三千分之一,再经乡试及其预备科试,录取率是二百五十分之一。当然因为可以重复考试,实际淘汰率要降低许多,但‘十万中选一’的录取率还是有的。
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文场搏杀何尝不是如此呢?
就算那些杀出重围的幸运儿,哪个不是付出了及其沉重的代价呢?他们从一个小小蒙童,寒窗苦读后,参加层层淘汰率惊人的考试,想要最终考中进士,平均需要三十年时间。
三十年啊,足以让一个奶声奶气的稚子,变成胡子拉碴的猥琐大叔,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少年、青年时代,就这样蹉跎而过,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但就是这样残酷的现实,依然无法阻挡这个社会对科举的膜拜,几乎所有的人家,只要有条件都会让子弟读书,参加这希望渺茫的科举,只因为在大明朝,想要当官,别无他途!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经过三年来的层层选拔。又产生新一批的举人,和往届的落第举子齐聚京城,准备参加三年一度的礼部会试,向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关卡,发起新一轮的冲击……虽然考中举人,便等于跻身统治阶层,能谋个一官半职,一辈子衣食无忧、受人尊敬、老有所养,已经可以算是成功人士了。但要想飞黄腾达,过上那种‘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的顶级生活,不考进士是不可能的。
为了能充分适应京城寒冷的气候,做好考前准备,各省举子们一般都会在年根前后赶到京城,会试成绩三月出来,所以他们至少需要在京城呆上至少三个月。
两京一十三省,四千五百名考生,每个举人老爷都有三五名甚至十几名不等的随员。一下子一两万人涌到京城,住宿变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客栈当然是栖身的主要场所,精明的商人们也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黄金商机。除了原先的客栈之外,他们提前将贡院附近的房产租赁下来,改建成临时的旅馆,这些旅馆在会试几个月里必定爆满,让商人们赚够一年的钱。
即使那些远离考场的客栈,为了招揽考生,也会临时改名为‘状元店’或者‘状元古寓’之类,让考生们得到一种精神安慰,同样可以有不错的买卖,得到五到十倍的收成。
相应的,京城这几个月的物价也水涨船高,几倍于平时。据统计,这三个月的住宿费最少要四十两银子,加上吃穿住用、人情往来,省着花也得百八十两银子,若再算上往来路费,一次考试的成本,可能就要一百五六十两。
这么大一笔银子,显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掏出来的,尤其是那种屡试不第,多年往返于两地的举子,更是无法承担。
所幸的是,各省甚至一些大府都在京里建有会馆,可以为举子们提供免费食宿的场所。这些会馆一般是由同籍贯的官员,捐款或募资筹建而成,平时对本乡入京人员提供住宿,并收取相对低廉的费用以自给。但遇到大比之年,凡是与考试没有关系的人员都要暂时搬出去,专门来接待考生及其随员,且基本上都是免费食宿,以解考生的后顾之忧。
这样的会馆京城有二百多家,今年最有名的一个,是绍兴会馆。这倒不是因为它有多大,多豪华。而是因为住在里面的举子,实力太强了。
如乡试一般,举子们考前也是要开文会的,还会邀请闲得蛋疼的翰林们出席品评。这些翰林们都是前几科名列前茅的高... -->>
第三二八章春闱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的名字叫劝学,是一首广告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作者名唤赵恒,职业是一位皇帝。这位皇帝通过描绘出鱼跃龙门一夜暴富、光棍娶妻等赤条条的诱惑,大肆宣传他们家的科举。为的就是让天下人为他们家的科举而疯狂。
但广告毕竟是广告,光夸大疗效,却不说这一条多么漫长而痛苦的路。事实上,科举考试是地地道道的万中选一,且不说中进士,单说要成为算是初步成功的举人,需要经过三级童生试,录取率是三千分之一,再经乡试及其预备科试,录取率是二百五十分之一。当然因为可以重复考试,实际淘汰率要降低许多,但‘十万中选一’的录取率还是有的。
有道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文场搏杀何尝不是如此呢?
就算那些杀出重围的幸运儿,哪个不是付出了及其沉重的代价呢?他们从一个小小蒙童,寒窗苦读后,参加层层淘汰率惊人的考试,想要最终考中进士,平均需要三十年时间。
三十年啊,足以让一个奶声奶气的稚子,变成胡子拉碴的猥琐大叔,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的少年、青年时代,就这样蹉跎而过,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但就是这样残酷的现实,依然无法阻挡这个社会对科举的膜拜,几乎所有的人家,只要有条件都会让子弟读书,参加这希望渺茫的科举,只因为在大明朝,想要当官,别无他途!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经过三年来的层层选拔。又产生新一批的举人,和往届的落第举子齐聚京城,准备参加三年一度的礼部会试,向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关卡,发起新一轮的冲击……虽然考中举人,便等于跻身统治阶层,能谋个一官半职,一辈子衣食无忧、受人尊敬、老有所养,已经可以算是成功人士了。但要想飞黄腾达,过上那种‘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的顶级生活,不考进士是不可能的。
为了能充分适应京城寒冷的气候,做好考前准备,各省举子们一般都会在年根前后赶到京城,会试成绩三月出来,所以他们至少需要在京城呆上至少三个月。
两京一十三省,四千五百名考生,每个举人老爷都有三五名甚至十几名不等的随员。一下子一两万人涌到京城,住宿变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客栈当然是栖身的主要场所,精明的商人们也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黄金商机。除了原先的客栈之外,他们提前将贡院附近的房产租赁下来,改建成临时的旅馆,这些旅馆在会试几个月里必定爆满,让商人们赚够一年的钱。
即使那些远离考场的客栈,为了招揽考生,也会临时改名为‘状元店’或者‘状元古寓’之类,让考生们得到一种精神安慰,同样可以有不错的买卖,得到五到十倍的收成。
相应的,京城这几个月的物价也水涨船高,几倍于平时。据统计,这三个月的住宿费最少要四十两银子,加上吃穿住用、人情往来,省着花也得百八十两银子,若再算上往来路费,一次考试的成本,可能就要一百五六十两。
这么大一笔银子,显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掏出来的,尤其是那种屡试不第,多年往返于两地的举子,更是无法承担。
所幸的是,各省甚至一些大府都在京里建有会馆,可以为举子们提供免费食宿的场所。这些会馆一般是由同籍贯的官员,捐款或募资筹建而成,平时对本乡入京人员提供住宿,并收取相对低廉的费用以自给。但遇到大比之年,凡是与考试没有关系的人员都要暂时搬出去,专门来接待考生及其随员,且基本上都是免费食宿,以解考生的后顾之忧。
这样的会馆京城有二百多家,今年最有名的一个,是绍兴会馆。这倒不是因为它有多大,多豪华。而是因为住在里面的举子,实力太强了。
如乡试一般,举子们考前也是要开文会的,还会邀请闲得蛋疼的翰林们出席品评。这些翰林们都是前几科名列前茅的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