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大家家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另一方面,有出息的子孙后人,又为他们家族添砖加瓦,令家族能够继续繁衍生息,深根辟土——环环相扣,因果相承,所谓“富不过三代”对于周氏家族而言,是一个不足为惧的传言。世间纷繁乱相,随血液流淌在他们灵魂深处的,是对家族坚贞虔诚的信念,是自幼时起不断熏陶叠加的君子之风,亦是千秋家国掷地有声的赤子之心。
诗书传家 学承中西
迷津欲有向,平海夕漫漫。曾经,十分惶恐迷失方向,烟波三十六里,曲曲折折,回环反复,迷雾重叠,轻山绕过一带碧水,身在其间,风决绝了流年,梦斑驳了凡世。人世的艰难又何止如此,无知世事里的浮沉,跌宕命运里的离合,匆匆数十载,就如春花掠过,乳燕没林,而前方犹自重峦叠嶂,任由灵魂飘荡,与花朵合唱,看一朝一朝的太阳升起沉落。
人生,不惧艰险,不畏寒霜,唯独怕迷失了自己。所以,浮桥上神色晦暗的人们,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从何方而来,先不必惦念自己要去往何方,先追回最初最原始的一缕蒙昧,藏在血缘里,刻在童年时,飘摇在年轻的母亲清逸的发丝间。那些最不易察觉,被轻易抛弃的过往,呼唤起心灵深处潜藏的眷恋和勇气来,毫不费力。
因为“传承”总是难以忽略,不论是社会历史,还是人文地理,这种来自血缘、来自家族、来自地域的因素,往往很惊人。这种因素或许会在经年累月里渐渐淡去,在异国他乡里被刻意或无意地掩去,走过灰蒙蒙的塔楼,伴着涛涛的宁静河流,然而一首旧歌谣,就会牵动眼角边罕见的潸然。
周一良先生从未忘却过他的根本,他总是格外清晰地记得曾祖父是个瘦高的白头发老人,爱写字,底蕴深厚,提笔起来就是:“天有时而倾,地有时而缺,大道千古万古永不灭”这样的句子;他的启蒙是在私塾里,塾师们不按常理出牌,不以《千字文》《三字经》开蒙,反而先念《孝经》,再是《论语》,他起初以为是老师们的安排,后来才得知是父亲周叔弢的授意,让孩子们以此开启这一生相伴的诗书文章。
说起周叔弢,整个中国教育史尤其是家庭教育上,都绕不开他。这位出身豪富巨贾之家的公子,不仅顺应时势,慧眼识人,为新中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还为这个国家、他的家族,培养了十个优秀的孩子——是的,他的十个儿女,后来都成为了其领域内的翘楚,有八位最终留在高校,为学术和教育奉献了一生。
长子周一良,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北大教授,杨联升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当时青年学者中最有希望传先生衣钵者”便是周一良,先生则是指陈寅恪;次子珏良,长期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次女与良是南开大学的生物系教授,微生物学家;三子艮良则是建筑设计专家;四子杲良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教授,神经生理学家;五子以良,是东北林业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国家森林植物学学术带头人;六子治良曾任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曾担任北京亚运会工程副总指挥、总建筑师;七子景良在50年代留学苏联,是中国大陆最早使用电子衍射进行晶体原子结构分析的专家,同时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北京地质学会分析测试委员会主任。
他们的成功,自然脱不开诗书传家的家风,也脱不开父亲周叔弢开明又固本的教育方式。周一良自己曾说他的父亲是一个严于律己之人,他兄弟五个,其他都有妾侍,唯独他洁身自好,对于子女的教养,亦是十分严格,同时思想非常开明,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周叔弢本身是接替叔父周学熙走实业这条路的,家大业大,但他从不干涉子女的兴趣爱好,任凭他们追寻自己的人生,十个孩子里,有的研究人文,有的从事教育,有的作科研人员,却没有一个继承父业。周一良曾笑谈,他在自己家里,连股票都没有见过。可见,周叔弢诚然是一位相当开明的父亲了。
周叔弢亦十分重视孩子们国学的教育,他没有盲目追随潮流,送子女到附近学校念书,而是遵循旧制让他们在自家私塾里接受教育。先学《孝经》《论语》《四书》;接着念《左传》《礼记》《史记》《韩非子》等古典经典,在这样的教育下,周氏家族子弟的国学底子都格外扎实。在结束私塾教育后,孩子们才去念中学或高中,当然也有例外,周一良是大学才正式外出求学,因此刚开始难免有些不适应。不过,后来周一良成为了历史学家,很是感谢少年时打下的厚实古典文学基础。
兼容并包,学贯中西,周氏家族的教育是随时代变化而与时俱进的。据说,当初周叔弢的几个孩子在国外留学时,当他们每每写信告知父亲他们无法看到古书时,便会在不久日子里收到周叔弢从国内寄去的诸多古书。除了常见的《三国演义》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仇注杜诗》、《智永千字文》等。周叔弢所选的书籍,一部分是孩子们学习所需的必读物,还有一部分是他希望孩子们能涉猎的知识。对于父亲的推荐,孩子们向来都来者不拒,因为在他们的心里,父亲是一个令他们敬佩的博学多才之人,能经由他推荐的书,必然有其精妙不凡之处。每每拿到,他们都能充满期待地读下去,品下去。
这种好读书,愿读书的良好氛围,自然是家庭教育的结果。1935年,周叔弢在天津旧英租界66号路购地2.7亩,建了一幢砖混结构的西式楼房,占地约1.4亩。楼有三层,建筑面积998平方米,内有住房27间,一楼是餐厅和客厅;二楼是卧室、起居室、书房;三楼就是书海,用来藏书,是周家孩子们最常流连的场所。周叔弢的幼子,周景良就是在这所桂林路的房子里长大的,他记得三楼足足有三间屋子是专门存放藏书的。父亲的藏书大都装在木制的书箱里,善本书的书箱是浅黄色的,樟木盖子;普通书籍的书箱则是绛红色的。除了善本书的书箱不能随意翻阅,而其他书箱均可随意翻看。书香、文字、诗歌、阳光和美好,像呼吸一样,参与了他们的成长,时间越走越远,依旧清晰明亮,恍如清晨柔亮的莺啼,恍如被烟火拉长的脉脉草香。
周家的孩子们,不论走过多少的路程,千里万里,重洋海外,天之高,地之阔,他们始终铭记,此时此刻此地,皆是家族的赋予,那种无声的熏陶,已经深深地埋藏进来,教会他们宽容、自信、平和、果敢、承担,那并非是说道式的教化,通篇的大道理,不能令人信服,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于周家来说,代代传承的不止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更是这些真挚且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花开两支 文理双全
“儒者修己治人,人道也……我家子弟,总以专重儒修为主,不可邪趋旁骛……”此语出自周馥的《负暄闲语》,这其实是一册写与子孙后人的寄语,一开篇就提读书,一读书就推儒家,确实,儒家思想里的孝道、温敦、诚信、礼义,恰是君子之道,作为一介名臣,确然希望后人奉公克己,严于律己,宽厚待人。
《负暄闲语》中,提到希望子孙“行善以能兴学、教人为上,周济孤寡次之。”周馥认为,教育是首位的,哪怕是做慈善也应该排在第一位,接济孤寡老人则排在了第二位,他的思想观念十分明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周家曾多次给学校、学堂捐款,善名远播。
周家对自家儿孙教育的重视,亦是难以想象的。就如周馥,四五岁时其祖父就开始教授《论语》《孟子》,暮年时周馥尚能吟诵儿时诗歌,他洋洋洒洒六万字写《负暄闲语》,只为告诫儿孙,立身立人,离不开读书二字。周学熙更甚,为了家中私塾所用,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师古堂刻书局”,亲自选定书单,交给书局细心刻印,送到家塾中给孩子们使用,此书单至今留存。而周叔弢,横跨政商两界,常常忙得无暇分身,却仍旧惦念着孩子们的功课,亲自给他们制定课程表,稍有闲暇,就要检查他们的学业,孩子们外出求学,一旦他们回家,便要看成绩单。
如此家风,如何能不花开葳蕤,如何能不培养出兰芝秀树。周家后人中成名者众,最鼎盛的仍数第四代的周一良和周炜良,两人恰好一文一理,一中一西,恰如并蒂双星,清辉悠远,令人神往。
周一良是周家长房周学海一支的,父亲周叔弢极其重视教育,他在家中私塾一直念到去燕京大学修国文,一年后,转入辅仁大学修历史,次年,重转回燕京大学历史系。周一良很有语言天赋,精通数门外语,但最钟情汉语,钟爱汉史。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他研究最深、最有成就的是魏晋南北朝史,著书立说,影响最广的倒是亚洲史。
1949年以前,周一良曾讲授日本史。1949年后,他在北大任教,创设亚洲各国史课程,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亚洲史及日本史的人才。他于这个领域的著述有《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农民运动》《关于明治维新的几个问题》《东学党——朝鲜的反封建反帝斗争》,并主编了高校教材《亚洲各国古代史》。20世纪50-60年代,周一良撰写多篇中国与朝鲜等亚洲国家关系史的文章,对中国发展和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作用甚深;值得一提的是,周一良对中日文化关系史上的问题,以及两国文化的异同及其原因也颇有研究。20世纪80年代,他主编了《中外文化交流史》,首次提出狭义、广义和深义文化的论点,使文化问题的讨论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作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历史学家,周一良曾多次出国,去非洲、欧洲、美洲等地讲学,进行学术交流。1981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周一良先生应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的编辑委员会委员,后任常务副主任,同时兼任分支学科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主编。季羡林先生生前忆及周一良,曾经的北大校长如此评价:他专治魏晋南北朝史,旁及敦煌文献,佛教研究,多有所获,巍然大师,海内无出其右者。周一良在史学上的成就,一方面是他自身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或许也受家学影响,周家先人里曾有一位佛学研究大家,说来也当得起一句“家学渊源”。
同周一良仅仅相差两岁的周炜良,虽然都是做学术研究的,却不论从地域还是研究方向上,都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背道而驰的路。他们正如同出一脉却各自前行的河流,在碧原山川前默然道别,从此一去千里,追寻各自的繁花、星空、密林和歌谣,或许终有一日,他们会在宽容深厚的蓝海里再度重逢,一笑,拥抱,殊途同归。
周炜良亦是周家长房一支,与周一良是堂兄弟,其父周达,为清末民初著名的数学家、集邮家,被称为“邮票大王”。1924年,周炜良赴美留学,补习了几年后,考入肯塔基大学主修政治经济。如无意外,归国之后的周炜良该是在政府任职,命运的转折却在1931年悄然降临。那一年,一位中国数学家劝周炜良去普林斯顿或是德国的格丁根大学(当时的数学中心)研究数学,其实此时周炜良已经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数学家,对数学的喜欢并非没有想过,而是一直被忽略了,直至有人一语惊醒梦中人。
1932年10月,周炜良去了格丁根。希特勒上台后,格丁根衰落了。周炜良转到莱比锡大学随范·德·瓦尔登研究代数几何,两年后周炜良因故滞留汉堡大学,随数学家E.阿丁听课,直至1936年初才回到莱比锡,在范·德·瓦尔登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拿到了数学博士学位。不久,他带着他的德国妻子返回中国,在南京中央大学担任教授,教数学。他的妻子原本出身富裕,因为战争的爆发,家产化为乌有,周炜良不得不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包括抚养两个孩子以及赡养岳父岳母。若是二十年前的周家,这些不过是小事,只是战争也摧毁了周炜良父亲的财富,周炜良只好自力更生,为此,他离开了数学领域。直至抗战胜利,在友人的劝说下,他携家人重返美国。
1947年,周炜良到达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正式开始他的数学生涯,他首先撰文阐明,E.嘉当意义下的对称齐次空间可以表示为代数簇,因而能用代数几何的框架研究其几何学性质。1947—1948年间,法国数学家C.谢瓦莱访学普林斯顿,对周炜良的这篇论文做了很长的评论性摘要,发表于美国的《数学评论》。谢瓦莱曾邀请周炜良证明下列猜想:“任何代数曲线,在一个代数系统中的亏数,不会大于该系统中一般曲线的亏数”。面对质疑,周炜良使用纯代数的方法给出了证明,其主要工具之一仍然是范德瓦尔登-周炜良形式。这惊艳了整个数学界,学界皆知,有一位华裔数学家,名叫周炜良。
紧接着,1949年,周炜良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关于紧复解析簇》,这一反映由局部性质向整体性质过渡的深刻结论,被称为周炜良定理,在代数几何学著作中有显著地位,在后来的许多论文里,也常常把它作为新理论的出发点,可谓是数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周一良和周炜良,是周氏家族第四代中郎绝独艳的双生花,在人才辈出的周氏家族里,他们璀璨,但也同其他族人星辉相映,一同谱写了一曲灿烂的家族传奇。周氏家族的成功,固然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素,但若没有其好学的家风,重视教育的家族传统,想必这一曲亦是断续不成章——传奇之所以为传奇,正是因为谁都没有忘却祖训,谁都没有遗忘初心。
;另一方面,有出息的子孙后人,又为他们家族添砖加瓦,令家族能够继续繁衍生息,深根辟土——环环相扣,因果相承,所谓“富不过三代”对于周氏家族而言,是一个不足为惧的传言。世间纷繁乱相,随血液流淌在他们灵魂深处的,是对家族坚贞虔诚的信念,是自幼时起不断熏陶叠加的君子之风,亦是千秋家国掷地有声的赤子之心。
诗书传家 学承中西
迷津欲有向,平海夕漫漫。曾经,十分惶恐迷失方向,烟波三十六里,曲曲折折,回环反复,迷雾重叠,轻山绕过一带碧水,身在其间,风决绝了流年,梦斑驳了凡世。人世的艰难又何止如此,无知世事里的浮沉,跌宕命运里的离合,匆匆数十载,就如春花掠过,乳燕没林,而前方犹自重峦叠嶂,任由灵魂飘荡,与花朵合唱,看一朝一朝的太阳升起沉落。
人生,不惧艰险,不畏寒霜,唯独怕迷失了自己。所以,浮桥上神色晦暗的人们,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从何方而来,先不必惦念自己要去往何方,先追回最初最原始的一缕蒙昧,藏在血缘里,刻在童年时,飘摇在年轻的母亲清逸的发丝间。那些最不易察觉,被轻易抛弃的过往,呼唤起心灵深处潜藏的眷恋和勇气来,毫不费力。
因为“传承”总是难以忽略,不论是社会历史,还是人文地理,这种来自血缘、来自家族、来自地域的因素,往往很惊人。这种因素或许会在经年累月里渐渐淡去,在异国他乡里被刻意或无意地掩去,走过灰蒙蒙的塔楼,伴着涛涛的宁静河流,然而一首旧歌谣,就会牵动眼角边罕见的潸然。
周一良先生从未忘却过他的根本,他总是格外清晰地记得曾祖父是个瘦高的白头发老人,爱写字,底蕴深厚,提笔起来就是:“天有时而倾,地有时而缺,大道千古万古永不灭”这样的句子;他的启蒙是在私塾里,塾师们不按常理出牌,不以《千字文》《三字经》开蒙,反而先念《孝经》,再是《论语》,他起初以为是老师们的安排,后来才得知是父亲周叔弢的授意,让孩子们以此开启这一生相伴的诗书文章。
说起周叔弢,整个中国教育史尤其是家庭教育上,都绕不开他。这位出身豪富巨贾之家的公子,不仅顺应时势,慧眼识人,为新中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还为这个国家、他的家族,培养了十个优秀的孩子——是的,他的十个儿女,后来都成为了其领域内的翘楚,有八位最终留在高校,为学术和教育奉献了一生。
长子周一良,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北大教授,杨联升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当时青年学者中最有希望传先生衣钵者”便是周一良,先生则是指陈寅恪;次子珏良,长期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次女与良是南开大学的生物系教授,微生物学家;三子艮良则是建筑设计专家;四子杲良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教授,神经生理学家;五子以良,是东北林业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国家森林植物学学术带头人;六子治良曾任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曾担任北京亚运会工程副总指挥、总建筑师;七子景良在50年代留学苏联,是中国大陆最早使用电子衍射进行晶体原子结构分析的专家,同时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北京地质学会分析测试委员会主任。
他们的成功,自然脱不开诗书传家的家风,也脱不开父亲周叔弢开明又固本的教育方式。周一良自己曾说他的父亲是一个严于律己之人,他兄弟五个,其他都有妾侍,唯独他洁身自好,对于子女的教养,亦是十分严格,同时思想非常开明,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周叔弢本身是接替叔父周学熙走实业这条路的,家大业大,但他从不干涉子女的兴趣爱好,任凭他们追寻自己的人生,十个孩子里,有的研究人文,有的从事教育,有的作科研人员,却没有一个继承父业。周一良曾笑谈,他在自己家里,连股票都没有见过。可见,周叔弢诚然是一位相当开明的父亲了。
周叔弢亦十分重视孩子们国学的教育,他没有盲目追随潮流,送子女到附近学校念书,而是遵循旧制让他们在自家私塾里接受教育。先学《孝经》《论语》《四书》;接着念《左传》《礼记》《史记》《韩非子》等古典经典,在这样的教育下,周氏家族子弟的国学底子都格外扎实。在结束私塾教育后,孩子们才去念中学或高中,当然也有例外,周一良是大学才正式外出求学,因此刚开始难免有些不适应。不过,后来周一良成为了历史学家,很是感谢少年时打下的厚实古典文学基础。
兼容并包,学贯中西,周氏家族的教育是随时代变化而与时俱进的。据说,当初周叔弢的几个孩子在国外留学时,当他们每每写信告知父亲他们无法看到古书时,便会在不久日子里收到周叔弢从国内寄去的诸多古书。除了常见的《三国演义》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仇注杜诗》、《智永千字文》等。周叔弢所选的书籍,一部分是孩子们学习所需的必读物,还有一部分是他希望孩子们能涉猎的知识。对于父亲的推荐,孩子们向来都来者不拒,因为在他们的心里,父亲是一个令他们敬佩的博学多才之人,能经由他推荐的书,必然有其精妙不凡之处。每每拿到,他们都能充满期待地读下去,品下去。
这种好读书,愿读书的良好氛围,自然是家庭教育的结果。1935年,周叔弢在天津旧英租界66号路购地2.7亩,建了一幢砖混结构的西式楼房,占地约1.4亩。楼有三层,建筑面积998平方米,内有住房27间,一楼是餐厅和客厅;二楼是卧室、起居室、书房;三楼就是书海,用来藏书,是周家孩子们最常流连的场所。周叔弢的幼子,周景良就是在这所桂林路的房子里长大的,他记得三楼足足有三间屋子是专门存放藏书的。父亲的藏书大都装在木制的书箱里,善本书的书箱是浅黄色的,樟木盖子;普通书籍的书箱则是绛红色的。除了善本书的书箱不能随意翻阅,而其他书箱均可随意翻看。书香、文字、诗歌、阳光和美好,像呼吸一样,参与了他们的成长,时间越走越远,依旧清晰明亮,恍如清晨柔亮的莺啼,恍如被烟火拉长的脉脉草香。
周家的孩子们,不论走过多少的路程,千里万里,重洋海外,天之高,地之阔,他们始终铭记,此时此刻此地,皆是家族的赋予,那种无声的熏陶,已经深深地埋藏进来,教会他们宽容、自信、平和、果敢、承担,那并非是说道式的教化,通篇的大道理,不能令人信服,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于周家来说,代代传承的不止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更是这些真挚且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花开两支 文理双全
“儒者修己治人,人道也……我家子弟,总以专重儒修为主,不可邪趋旁骛……”此语出自周馥的《负暄闲语》,这其实是一册写与子孙后人的寄语,一开篇就提读书,一读书就推儒家,确实,儒家思想里的孝道、温敦、诚信、礼义,恰是君子之道,作为一介名臣,确然希望后人奉公克己,严于律己,宽厚待人。
《负暄闲语》中,提到希望子孙“行善以能兴学、教人为上,周济孤寡次之。”周馥认为,教育是首位的,哪怕是做慈善也应该排在第一位,接济孤寡老人则排在了第二位,他的思想观念十分明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周家曾多次给学校、学堂捐款,善名远播。
周家对自家儿孙教育的重视,亦是难以想象的。就如周馥,四五岁时其祖父就开始教授《论语》《孟子》,暮年时周馥尚能吟诵儿时诗歌,他洋洋洒洒六万字写《负暄闲语》,只为告诫儿孙,立身立人,离不开读书二字。周学熙更甚,为了家中私塾所用,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师古堂刻书局”,亲自选定书单,交给书局细心刻印,送到家塾中给孩子们使用,此书单至今留存。而周叔弢,横跨政商两界,常常忙得无暇分身,却仍旧惦念着孩子们的功课,亲自给他们制定课程表,稍有闲暇,就要检查他们的学业,孩子们外出求学,一旦他们回家,便要看成绩单。
如此家风,如何能不花开葳蕤,如何能不培养出兰芝秀树。周家后人中成名者众,最鼎盛的仍数第四代的周一良和周炜良,两人恰好一文一理,一中一西,恰如并蒂双星,清辉悠远,令人神往。
周一良是周家长房周学海一支的,父亲周叔弢极其重视教育,他在家中私塾一直念到去燕京大学修国文,一年后,转入辅仁大学修历史,次年,重转回燕京大学历史系。周一良很有语言天赋,精通数门外语,但最钟情汉语,钟爱汉史。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他研究最深、最有成就的是魏晋南北朝史,著书立说,影响最广的倒是亚洲史。
1949年以前,周一良曾讲授日本史。1949年后,他在北大任教,创设亚洲各国史课程,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亚洲史及日本史的人才。他于这个领域的著述有《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农民运动》《关于明治维新的几个问题》《东学党——朝鲜的反封建反帝斗争》,并主编了高校教材《亚洲各国古代史》。20世纪50-60年代,周一良撰写多篇中国与朝鲜等亚洲国家关系史的文章,对中国发展和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作用甚深;值得一提的是,周一良对中日文化关系史上的问题,以及两国文化的异同及其原因也颇有研究。20世纪80年代,他主编了《中外文化交流史》,首次提出狭义、广义和深义文化的论点,使文化问题的讨论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作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历史学家,周一良曾多次出国,去非洲、欧洲、美洲等地讲学,进行学术交流。1981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周一良先生应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的编辑委员会委员,后任常务副主任,同时兼任分支学科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主编。季羡林先生生前忆及周一良,曾经的北大校长如此评价:他专治魏晋南北朝史,旁及敦煌文献,佛教研究,多有所获,巍然大师,海内无出其右者。周一良在史学上的成就,一方面是他自身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或许也受家学影响,周家先人里曾有一位佛学研究大家,说来也当得起一句“家学渊源”。
同周一良仅仅相差两岁的周炜良,虽然都是做学术研究的,却不论从地域还是研究方向上,都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背道而驰的路。他们正如同出一脉却各自前行的河流,在碧原山川前默然道别,从此一去千里,追寻各自的繁花、星空、密林和歌谣,或许终有一日,他们会在宽容深厚的蓝海里再度重逢,一笑,拥抱,殊途同归。
周炜良亦是周家长房一支,与周一良是堂兄弟,其父周达,为清末民初著名的数学家、集邮家,被称为“邮票大王”。1924年,周炜良赴美留学,补习了几年后,考入肯塔基大学主修政治经济。如无意外,归国之后的周炜良该是在政府任职,命运的转折却在1931年悄然降临。那一年,一位中国数学家劝周炜良去普林斯顿或是德国的格丁根大学(当时的数学中心)研究数学,其实此时周炜良已经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数学家,对数学的喜欢并非没有想过,而是一直被忽略了,直至有人一语惊醒梦中人。
1932年10月,周炜良去了格丁根。希特勒上台后,格丁根衰落了。周炜良转到莱比锡大学随范·德·瓦尔登研究代数几何,两年后周炜良因故滞留汉堡大学,随数学家E.阿丁听课,直至1936年初才回到莱比锡,在范·德·瓦尔登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拿到了数学博士学位。不久,他带着他的德国妻子返回中国,在南京中央大学担任教授,教数学。他的妻子原本出身富裕,因为战争的爆发,家产化为乌有,周炜良不得不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包括抚养两个孩子以及赡养岳父岳母。若是二十年前的周家,这些不过是小事,只是战争也摧毁了周炜良父亲的财富,周炜良只好自力更生,为此,他离开了数学领域。直至抗战胜利,在友人的劝说下,他携家人重返美国。
1947年,周炜良到达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正式开始他的数学生涯,他首先撰文阐明,E.嘉当意义下的对称齐次空间可以表示为代数簇,因而能用代数几何的框架研究其几何学性质。1947—1948年间,法国数学家C.谢瓦莱访学普林斯顿,对周炜良的这篇论文做了很长的评论性摘要,发表于美国的《数学评论》。谢瓦莱曾邀请周炜良证明下列猜想:“任何代数曲线,在一个代数系统中的亏数,不会大于该系统中一般曲线的亏数”。面对质疑,周炜良使用纯代数的方法给出了证明,其主要工具之一仍然是范德瓦尔登-周炜良形式。这惊艳了整个数学界,学界皆知,有一位华裔数学家,名叫周炜良。
紧接着,1949年,周炜良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关于紧复解析簇》,这一反映由局部性质向整体性质过渡的深刻结论,被称为周炜良定理,在代数几何学著作中有显著地位,在后来的许多论文里,也常常把它作为新理论的出发点,可谓是数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周一良和周炜良,是周氏家族第四代中郎绝独艳的双生花,在人才辈出的周氏家族里,他们璀璨,但也同其他族人星辉相映,一同谱写了一曲灿烂的家族传奇。周氏家族的成功,固然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素,但若没有其好学的家风,重视教育的家族传统,想必这一曲亦是断续不成章——传奇之所以为传奇,正是因为谁都没有忘却祖训,谁都没有遗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