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3.cc,我不想活得这么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何克服生活之苦难

    我们在前面提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自己选的,既然这样,那么从今往后该如何活下去也可以由自己来选择。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摆脱一直以来对人生、世界及自身所抱有的看法和见解。本章中将基于之前的内容,考察具体怎么做才能摆脱如此疲惫不堪的生活。

    “不是我的错”是不够的

    或许,听到别人说“这不是你的错”,就能使你感到好受些。我在一位咨询师的书中看到过,“把所有的错赖在别人身上就好、你现在之所以感到痛苦,正是因为你没有达到这个境界”。

    但是,靠这这种方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在他者身上,或是在过去我们所经历的教育和成长背景上寻求我现在的痛苦之根源,根本就是于事无补毫无意义的。这个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么做等于把自己的责任模糊掉。

    看长处而不是短处

    我们提过阿德勒的一句:

    “人们只有感到自己有价值时,才能产生勇气。”(Adler Speaks)

    此处的勇气,是指面对人际关系并走进人际关系中去的勇气。比如,赤面症实际上是为了不进入与别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的,那么只解决症状是达不到根治的目的,医生应该帮助患者感觉到她自身的价值。但是,很多人从儿童时期就听人数落和评价他没有什么价值,长大成人后,他对自己的短板和缺点可以很快就能说出一二来,然而,至于长处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我们有必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一直以为是弱点和短板的特点,能不能成为我们的长处呢?短处和长处,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看似短处的特点,其实可以作为长处来发挥的。如果把一个人的短处比作为突出的角,那么我们不可以砍掉它,因为砍掉了,我们或许能成为没有角的圆滑的人,但是少了角,从此就变成了一个小气的人。缺了这个角,我们连“独角人”(译者注:独角人,在日语中是指比别人出色的人,此处为双关语)都做不成了。

    我们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一下这些短处吧。比如,集中力差,可以视为有能力同时进行多个事情。有的人开始读一本书,但当他感觉这本书对现在的自己并无太多帮助时,会毫不犹豫地放弃继续阅读,我们可以视为他有决断力,而不是当作他很容易厌烦一件事情。

    我的人际关系能力一向都比较差,我一直认为是自己性格“阴沉”导致的。认为性格阴沉,就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也无法喜欢上这样的自己。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形成一种固定的看法。

    实际上,我从别人那里听过很多过分的话,也有很多不开心的记忆,但至少,我从来不会故意用恶言恶语伤害别人。我总会替别人考虑,总会想别人会如何接受我这些言行举止。这样的我,与其说是“阴沉”,是不是可以评价为“体贴、细腻”呢?

    当然,过度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过分介意他人的脸色,虽然很讨喜,但是也会因此而变得不敢说自己想说的、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但是,完全不顾及他人的做法也不对。

    通过贡献可以感到自身价值

    除了用长处替换短处的方法以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使人感到自身价值。阿德勒引用了前面的例子后,又说道。

    “人只有在自己的行动有益于共同体的时候,才会感觉到自身是有价值的。”(ibid。)

    我不是没用的、我在用某种方式做了有利于共同体(比如家庭)的事、我对这个共同体是做了某种贡献的;我们只有得到这种想法时,才会感到自身的价值。

    阿德勒在这里采用了“我的行动有利于共同体时”这一表达方式。但是如果只用这一个标准,那么刚生下来没多久的婴儿、没有旁人帮忙就无法动弹的病人、需要有陪护的高龄者就算不上是有贡献的。实际上,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家庭的贡献。

    做过陪护、养过孩子的人都会有感触,如果照看的对象不同寻常,睡得太安静,反而会担心对方。看到发高烧而发出呻吟的孩子,虽然平时也嫌弃过孩子太淘气陪他玩太累,却还是会希望他能赶紧恢复健康。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喜悦,孩子、年迈的父母也都是如此,仅仅是存在本身就已经在为家人做着贡献。

    不光是有所作为,仅仅只是存在便是一种价值;有了这种认识,便能鼓起勇气建立与他人的关系,阿德勒心理学上的“给予勇气”便是指这一过程。

    具体来讲,向对方说出“谢谢”“帮我大忙了”等。为什么要这么说出这些呢?倒不是说想让对方下一次也做出这种行动,而是要帮助他们,在听到“谢谢”“帮我大忙了”后感觉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有勇气面对人际关系。

    这件事也适用于自己。即使我自己没有做什么特殊的事情,我现在的状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有勇气接受现在的我。我现在的模样和状态就是有价值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没有这种基本信赖感,就会要么想变得特别好、发现自己变不好,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想变得特别坏。其实我们需要的是“有勇气做个普通的自己”。前面也说过,普通,并不是指平凡。首先,需要觉得自己现在这个状态是有价值的。只有一个人抱有足够的勇气时,才能这么认为。能够这样看待自己的人,也不会对他者抱有过大的期待。不会对自己抱有脱离现实的理想,能够正常地与现实中的人接触和交流,不对他者鸡蛋里挑骨头般地纠结细节,能够接受事物的多样性。

    那些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人,是为了不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不能认可自身的价值。他们认为一旦与他人建立了关系,走进了现实社会,定会受伤、也会遭到喜欢的人的拒绝。

    但是,人一旦觉得自己对他人是有贡献的话,就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这种贡献感离开了他人是无法产生的。没错,人际关系是很烦琐复杂的,也是苦恼之源泉。但是我们只有走进人际关系中,才能体会到生的喜悦。从来没想过自身价值的人,听到他人对自己说一声“谢谢”时,会大吃一惊吧。因为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也能对他者做贡献。

    “谢谢”“帮我大忙了”这种话,可以对他者说。但是,我们不能期待他者对我们说这些话。听着赞美长大的人长大后也会强烈希望以某种方式得到他人的认可。“谢谢”“帮我大忙了”能帮助他者感觉到贡献感,有的人甚至期待他者对自己说这种话。我曾经在护士学校、护士大学长期授课,问过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被人托付生命的护士这个职业,他们告诉我,就是想听到出院时患者、家人说“谢谢”这一句。我不禁想,那送进ICU、手术室的失去意识的患者是不可能道谢的。到时候,被分配到这些地方当护士的人还能不能继续工作呢?

    摆脱被认可的欲望

    “谢谢”本来是重点放在他者身上,我们注意到他者所做的贡献时,会向对方道谢。然而,认可欲求特别强烈的人总是期待他人对自己道谢,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希望他人用“谢谢”来认可自己的行动。

    从小听着父母、老师的各种赞美夸奖长大的人,不管做什么都想听到别人的夸奖和认可。如果得不到夸奖,那就换一个方式,改做坏事、让父母和老师都来责怪自己,用此方式来受人瞩目。当他们长大成人后,依然会有很强的被认可欲求。

    不可否认,人受到认可当然会比较开心。但是,我们并不是为了得到他者的认可而活的。就算是我们满足了他者对我们的期待,这只是我们活了他者的人生而已,算不上是活了自己的人生。

    意外的是,很多人无法摆脱这种认可欲求。这种人,如果自己做的事得不得别人的认可,就放弃继续做事。小孩子在走廊里看到地上有垃圾,就会先看看周围。他在想,有没有人在看着我捡垃圾呢。我不希望大家变成这种只在有人看着的地方才会捡起垃圾的孩子。

    一般来讲任何人都有这种被认可的欲求。但是,被认可是绝对必要的吗?并不是。反而,这种被认可欲求引发的问题还很多。谁都有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被认可欲求到底什么地方有问题呢?如何才能摆脱它,变得自由呢?

    有了贡献感,被认可欲就会消失

    包括没有人对自己说“谢谢”、得不到他人的认可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发生。

    刚生下来不久的婴儿,不管父母怎么照顾他,也不会说“谢谢”。没有父母的照顾,孩子是活不下去的,因此不管孩子会不会道谢,父母都会继续照看孩子。没有哪个父母会因为孩子没有道谢而弃孩子不顾,但是对于一个被认可欲十分强烈的人而言,育儿并非易事。

    我在照顾患有痴呆症的父亲时,有一次出乎意料地听到父亲说“谢谢”。我很惊讶,也很开心,要知道父亲并不是总说“谢谢”的。但是,我也不会因为父亲不说“谢谢”而对他生气。因为我并不是为了得到他的感谢而照顾他。有时候父亲的怒气会突然爆发,我也会很受刺激,第二天都不愿意见到他的脸,这也是常有的,但是因为自己生病而减少了外面的工作量后,也能多出更多的时间照看父亲了,对此我深感庆幸。即使两个人发生了冲突,即使父亲不说“谢谢”,照看父亲这件事还是让我有了一种贡献感。比起育儿,看护(陪护)对被认可欲强大的人来讲,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有的人,甚至希望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能换来对方的“谢谢”,得不到就会心存不满,这就是被认可欲。有了贡献感,就不会再期待他人的“谢谢”了,因为没必要再让他人关注自己所做的事情了。

    一个人的被认可欲,只要有了贡献感就会消失。通过自己的行动,获得了贡献感,即使不被任何人认可,也不会再去介意。因为对伙伴做了贡献,即使不被认可,也不会去介意,但是把他者视为敌人而不是伙伴,那么,自己做的事如果不被认可,就会觉得自己被迫做了牺牲,再说,明明将对方视为敌人,还要为对方做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伪善吧。

    我们使用“贡献感”这个词是有理由的。如果你以为只有做特殊事情才算是做了贡献,那么,贡献这件事就太难实现了。实际上,我们需要达到一种状态:即即使没有以有形态、看得见的方式做贡献,仅以“存在”本身就能感到对他者做出了贡献。在这一基础上,如果行动上也能做出贡献的话,就更是锦上添花了。这倒不是说我们只要自认为自己在贡献、自我满足就万事大吉了。

    被认可欲,会依赖于他者。但是贡献感不需要依赖他者。不管他者是否认可自己,都能获得贡献感。就像你自己不用为了满足他者的期待而活,他者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的。即使我们做了正确的行动,也依然免不了有不认可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发怒。想要被认可,就得迎合他者的价值标准,关注和在意他者如何看待自己,不得不选择一种很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原因导致他们被迫过上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所谓认可、夸奖是有能力的人对没有能力的人所做出的评价。只有在纵向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陪着伙伴去做心理咨询的人,等心理咨询结束后,伙伴对他说“等了我这么久,好厉害啊”,他也不会因此而感到高兴吧。想要被认可的人,等于是想被认可你自己是无能的。用拍马屁来哄上司开心、让他认可自己的人,实质上是主动摆出了“我是无能力者”的姿态,主动站到了人际关系的最底层。听到这里如果你还想被认可的话,那可真是太让人感到意外了。

    不去满足他者的期待

    子女结婚的时候,大多数父母都会反对。即使不是很强烈地反对,很少会见到哪个父母一开始就十分满意、百分百地祝福子女幸福。是要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让父母悲伤或生气呢,还是放弃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好让父母放心呢?似乎只能二选一。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同时又不让父母发怒、悲伤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你要是这么想,那么,父母的反对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像等待台风过去一样,你只需要耐心等待父母的混乱状态消失就好。

    且不论子女结婚时父母会有什么感情,这种感情,父母只能靠自己解决。父母对子女的结婚怎么看、对子女的结婚表示什么态度,这是父母自身的课题,不能把自己的课题推给子女让他们来解决。也就是说父母不可能强迫子女放弃和父母不满意的对象结婚。

    当然,子女可以好好对父母说明,说服他们同意自己的结婚,并为自己祝福。这是可能的。所以,请不要还未尝试就先放弃,说父母肯定不会听自己,即使遭到了反对,也要耐心说服。

    要知道这是你们自己的人生,我认为,不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而去选择父母推荐的对象、这种事绝对做不得。让我吃惊的是,竟然有人为了不让父母悲伤,放弃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他们认为,结婚不是只有两个人的问题,如果父母不认可自己的结婚,那么自己和喜欢的人结婚也没有意义。

    被认可欲的问题之一,就在这里。明明是自己的事,还希望被人认可。这种人优先考虑的是他者的意愿,而不是自己的。

    孩子结婚时尊重父母的意愿而不是自己,其实这个行为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目的。如果此时听取了父母的意见,和父母所希望的人结婚的话,看上去似乎很体贴孝顺,但是实际上在将来如果婚姻遭到失败,就可以有借口说当时要是不听父母的话就好了,可以把责任推卸给父母。当然,和父母认可的人结婚,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责任其实在子女身上。

    高中时期,拿到英文作文课的试卷后,我突然有种感觉,觉得这可能不是老师自己出的题。下课后,我就去书店,翻了几本英文作文相关试题集。果不其然,老师是按照其中一本的试题出的。

    我立即买了那本。第二天预习时,很想看看试题的标准答案。当然了,我没有一开始就去看答案。但是,先自己做完后去看答案总该可以吧?于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看了标准答案。照着答案,修改了自己的作文。不是照抄,只是做了参考而已。

    第二天去上课。课上,学生会上讲台答题。老师一边解说,一边修改学生的答案。我的答案是看了正确答案后做的,当然不会出错。老师没有做任何修改,还说了一句。“你的英语很棒啊。”

    听到这句后,我就想着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看了标准答案写出了完美的试卷;靠这个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可这丝毫不能帮助我提高英语实力。

    即使到了现在,写英语文章依然是我的弱项。为了克服这个“我不会”的想法,只能每天勤奋努力。但是,自从听到“你的英语很棒”这句赞美后,我就有了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应该很会英语才是。不自觉地逃避英语实力差的现实,不肯去正视问题。

    不去活在可能性里

    后来,我到一所大学教古希腊语。有一次,让同学们把希腊语翻成日语。有一个学生始终保持沉默,就是不愿意开口。那个学生会很多门外语,会英语、德语,还会法语。不过,看到很难的古希腊语,第一次碰到了自己不会的语言。我问他为什么不回答。他说,不愿意让老师认为自己是个差学生。

    但是,对他来讲,重要的是学到那门语言,而不是得到我的好评和认可。如果他不回答,我就无从得知他不会的是哪个部分、错在哪里。当然也有我的责任,我的教育方式尚有不足。学生如果只考虑得到老师的认可,就不可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我对那个学生说:“即使你做错了这些题,我也绝不会因此而认为你是一个‘差学生’。”从那一次开始,他就再也不怕自己犯错。他的希腊语很快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超越劣等感

    上小学之前,祖父总是对我说“长大了要上京大啊”。那时我并没有听懂祖父的意思,只是隐约觉得要是进了京大,大人们会夸我。虽然不知道具体意思,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要想进京大,就得聪明、就得学习好。

    但是,进了小学不久,我发现自己算数差。因为暑假开始之前期末考试中我的算数得了“3”分。我家在学校附近,从学校到家走路要花30分钟,我在途中多次放下书包,掏出通知单来确认,但是不管看几次,算数成绩依然是“3”。“糟了,这样下去,京大是去不了了吧。”我心想。也许有人会说5分满分制的话,“3”已经够好的了。但是,劣等感跟真正的实力无关,它和你自己怎么认为有关。如果你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认为自己不行了,就真的不行。

    阿德勒说过,劣等感谁都会有,它会“刺激人做出健康而正常的努力、以求成长”。就因为有劣等感,人们才会努力、求进步。只是,此时的劣等感并不是指与他者比较而产生的劣等感。如果你得了“3”分,不用和别人竞争做比较,只需要努力、比现在的你更优秀就可以了。

    努力

    不管是否被认可,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上,要想达到熟知的程度,就只能靠努力,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第二个捷径。不过有时候,公开说要努力、看上去十分勤勉的人会遭人嫌弃、反感。反而,看起来不太努力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还有人提倡,扔掉手中的书,从经验上学习,果断上街去经历。笛卡尔说过“到了可以不用老师监督的年龄后,我果断放弃了通过书籍获取学问”。(《方法论》)请注意这不是指他就此放弃了阅读,应该理解为他不再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发现真理的唯一且最有效的方法途径。笛卡尔不可能就此放弃读书。我们不能完全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笛卡尔的这句话。

    为什么有的人想让自己看上去不是很努力学习的呢?这么做是有目的的。万一失败了的话,他们就能找到借口,说因为没有尽力、没有足够努力才失败。

    自尊心强的人害怕受伤。他们有时不做该做的努力就去参加考试或干脆就不参加考试。因为这样做,可以为不好的结果找到借口。他们会说:“我要是努力,肯定能得好成绩呢。”

    说这种话,就等于是“走钢丝的演员”,知道脚下铺着网,即使从钢丝上掉下去,也会有柔软的丝网接住自己,没有任何危险,不会受伤。(《儿童教育心理学》)

    有很多人热衷于类似不用限制食物、不做运动也可以减肥的方法。还有只需听听就能讲出英语的学习方法呢。即使我们真的靠这些方法成功地减肥、会英语了,要想继续保持体重、英语实力的话,依然需要付出努力。否则,现在的成功就很难继续保持下去。不得不说,不付出努力就想成功的人,根本就是缺乏认真劲。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出租车司机,聊过这种话题。

    “有您在车上,其实不应该说这种话。但是,老实说,一旦有乘客上车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安全送乘客到目的地就可以了,这段时间不算是‘工作’。对我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工作’呢?应该是从客人下车到下一位客人上车为止,这段时间不能只是漫无目的地开车。在哪里、什么时间能遇到客人呢?我需要时刻考虑这些,努力搜集相关信息。抱着这种心态开十年车,就能改变之后的十年哦。就会说(今天没什么客人,运气真差)的人,根本就做不成这份工作。”

    即使是短距离的客人,如果客人数量足够多,也算是不小收入吧,不过只是满足于这种情况,遇到客人少就抱怨运气差,抱着这种心态,是不会想为了改善现状而采取措施的。他的人生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毫无作为,有时会将事情变得更糟。

    倒没有必要故意炫耀自己有多努力学习,但是,尽可能地付出努力还是需要的。如果你都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没有得到好成绩、没能通过考试,的确,是很遗憾。那么就请接受这个结果,期待下一次会更好,继续挑战、继续努力。

    万事开头难。没有人一开始就会骑自行车、会游泳。再怎么难,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最终只能是靠自己来完成。没人能替代自己。如果坚持下去,开始不太会,再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做了。这是真理。

    有一次,我还教过立志当钢琴家的高中生英语。她说自己从三岁起就开始学弹琴。我问她:

    “有没有想过要放弃钢琴?”

    “从来没有。”

    “那有没有觉得练习钢琴很辛苦?”

    “从来没有。”

    她回答得十分干脆。

    从来没有人强迫她学钢琴。她有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开心地弹琴,当钢琴家的决定也是她自己来做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就不会觉得辛苦。老师、父母误以为学习、练习钢琴等是一件必须咬牙才能坚持的痛苦的事,然而这是错误的。要知道,为学习一件新的事情,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这个学习过程本来就应该是很开心的过程。

    具备若干勇气

    前面我们说过,有了贡献感,就会有勇气走进人际关系中。此时的勇气,不一定是很特殊的勇气。不会游泳,还敢跳进水中,这种行为和勇气毫无关系。这种只能算是无知野蛮的“勇气”。

    法语中,勇气(courage)前面还会加上冠词,du courage。大学的时候,我的法语老师用“若干程度的勇气”来形容这个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这个比喻很有意思。

    我们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若干程度的勇气”。一点点勇气能改变人生。他者,不全是可怕的。并不是因为他人可怕才不愿意和他们接触,而是为了不和他人接触,才决定把他们看成是可怕的存在。

    除了人际关系以外,工作也是一样的。并不是能力不足。只是因为我们自己觉得做不到,自己给自己加以限制,不想付出足够的努力而已。从而,也给自己留了一定余地、留下了一些可能性,自欺欺人,说“我要是再努力,肯定能成功”。

    有的人还以他者的评价作为自己不解决课题的借口。我在学生时代听指导教师说过一句话。“你这人不擅长写论文啊。”之后的几十年,我一直都无法摆脱这句话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老师的一句话才导致我认为自己不擅长写东西,他的话只是一个契机而已。我是为了不面对这个课题,找出了“自己不擅长写东西”的借口。不擅长,所以不去写,这样就没人评价我了,这才是我的真正目的。

    阿德勒说“我们能做任何事”。(《个体心理学讲义》)他在晚年将活动据点移到美国之后,这个主张受到过很多人的攻击和批评。他们提出,这句话太武断,必须考虑才能、遗传因子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阿德勒引用了罗马诗人维吉尔乌斯(Publius Vergilius Maro)的话,说到“你认为你能做到,所以才能做到”。(《儿童教育心理学》)这不是什么精神主义的理论。这是在为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看到:认为自己做不到——这个想法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固定观念,一直存在于你的整个人生当中,阻止你继续进步,会害你一直停留在原地。(前述著作)然而,实际上,我们能够赶上并超越。

    阿德勒说,才能不是遗传、孩子可以摆脱套住自己的限制,他用自身经历——数学为例子说明了这个观点。[《有关人生之意义的心理学(下)》、霍夫曼《阿德勒的一生》]

    有一次,老师陷进了一个看上去根本解不开的问题上。只有阿德勒一个人解开了那道题。通过这一成功,阿德勒对数学的心态完全改变。他变得喜欢数学了,抓住所有机会培养和强化自己的数学能力。阿德勒说,通过这个经历他发现人有特殊才能、与生俱来的能力根本就是错误的想法。

    我们说过阿德勒主张“我们能做任何事”在美国受到了批判。阿德勒解释,这句话不能按照字面意义来解释,而是要与孩子们的问题事例结合起来考虑。说这是为了帮孩子们解决问题时,为了让教育者和治疗者持有乐观主义信念而提出的观念。(霍夫曼《阿德勒的一生》)我倒是认为,阿德勒没必要做出这种解释替自己辩解。

    阿德勒女儿亚历山德拉·阿德勒不擅长数学。有一次她没有参加考试就回了家。“你怎么了?这么简单、谁都会的问题,你不会真的以为自己做不到吧?你只要做,肯定能做出来。”听到父亲这一句,亚历山德拉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到了数学课第一的成绩。(霍夫曼、前述著作)

    搬出才能、遗传学的人,只是想以此为借口,逃避人生课题而已。热衷于赌博的人,因为和钱有关,会很谨慎而严谨地计算。如果是赌马,他们会去掌握一切和参赛马匹相关的信息,从名字到每一匹马的性质、特征会倒背如流了如指掌。

    医疗机关有了失误,家人在投诉医生时,会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再难解的医疗知识都难不倒他们。手术之前,他们只会对医生说“拜托您了”,哪有这么大的热情去学习这些。然而当他们面临法庭审判时,就马上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就连律师,看到他们如此敬业的态度都不禁感叹,而且表示遗憾,说手术之前怎么就做不到这些呢。

    上了年纪的人,慨叹说已经不能像年轻时候那样记东西了。那么,上了年纪后,他有没有付出和学生时代一样多的努力呢?并没有。如果不是遇到逼不得已的情况,比如学分不够就得留级这种情况,很多人就不会认真学习。稍微努力,如果进展不太顺利,就会立即放弃。

    但是他们要是知道学习的乐趣,即使没有考试约束,不用他人强迫,也会主动去努力学习。如果还像学生时代那么花时间去努力的话,其实,大多数事情还是能够完成的。不过,学生时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人,没有什么必要的话,估计就不想再学了吧。

    不管做什么事,就算真的与才能无关(而很多人都认为与才能有关),只要花上一定时间就能攻破,如果没有足够的动机,很多人还是不会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

    学习不应该只是为自己而做的,它必须是为别人贡献而进行的。一个人只想通过学习考入名校、出人头地飞黄腾达——或许这些词已经被淘汰无人再用——那么,一旦得知无望,就会立即放弃学习。

    失败的勇气

    阿德勒提到过几种失败。

    相同失败重复很多次,这是个问题。但是,没有人从来都不失败。通过成功,我们什么都学不到。相反,通过失败,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失败使人成长。唯有失败才能学到东西,这句话丝毫不夸张。失败,不会挫伤勇气。重要的是,失败后该怎么做。

    具体来说,因失败而失去、遭到破坏的东西,尽可能地恢复到原状,为了不再重复相同失败、思考今后该怎么做,这些都是必要的。如果,你伤害了别人,那就去向对方认罪,这也是负起失败责任的方式之一。失败后毫无作为,那么必定会犯下相同错误,也无法从失败中学到任何东西。

    有时候,人们不愿意承认,而故意去掩盖失败的事实。其实失败这种事根本不可能掩盖得了。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企业领导们待事情败露后才会召开记者会向众人低头认罪,没有比这个更丑陋的了。

    害怕失败的人、但凡有一丝可能性就想掩盖失败,他们对课题本身并不关心。他们只对与课题相关的人际关系抱有关心。一个人因害怕失败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因此而降低而放弃课题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他从始至终只考虑了自己。

    失败的话,肯定能从中学到东西吗?不一定。因为有的人会以失败为理由,放弃继续做课题。

    掩盖失败、被发现才低头认错的人,当然不可能从失败中学到东西。这种人只考虑自己。重要的,不是介意失败时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而是为了挽回失败,再一次进行挑战。

    不完整的勇气

    这是指要有勇气承认失败的可能性。人一旦认为自己绝对不可以失败,那么,但凡有一丝失败的可能性都不会去面对课题。我们在前面看到过,怕做错而不做希腊语题的学生就是属于这一种。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历过多次失败,也遇到过成绩差的情况。然而,优秀的学生,不用经历太多辛苦也能轻松考入大学。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教的古希腊语不是一门简单的语言,那位学生可算是遇到了平生第一次难题,居然还有他“不知道”的语言。要知道秀才对这种情况往往都比较脆弱。

    如果是运动,必须得和他者竞争。问题是有的人一旦得知自己赢不了,就马上放弃挑战。不管是什么人,不可能总会拿到好成绩。无法完成这个课题,只能从会做的开始做起。如果不开始,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勇气,阿德勒把它称为“不完整的勇气”。(Adler Speaks)

    阿德勒把“一旦发现课题很难完成时,就想从这里逃走的生活方式”,用“是全部、还是零”来解释。(《儿童教育心理学》《神经症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即使只完成了50,也比0要好得多。

    做一个普通人的勇气

    关于这个勇气我们前面也提到过。普通,并不是指平凡。我们要相信,存在本身就是为他人做贡献。如果一定要做了什么才算是贡献的话,那什么都做不成的人就无法获得贡献感。身体尚为健康时,还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做贡献,然而,随着年老或尚为年轻却得了疾病时,就无法通过行动来做贡献。即使这种情况也要认为自己有价值,是的,要想做到这一点,确实需要勇气。

    阿德勒举了一个问题少年的例子。少年犯下了很大的错误,以至于他父亲下决心将他送进看管所。谁知,他患上了骨关节结核,大概有一年只能卧床。之前,少年一直以为自己不招人待见,就连父母都不关心自己,在卧床期间,他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关心自己,心甘情愿地为自己付出。少年这才知道自己错了,原来自己是受很多人喜爱的。少年出院复学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和之前有天壤之别,变成了招人喜欢的少年。(《难教育的孩子们》)

    现在的自己就挺好,人如果对自己没有这种基本信赖感的话,就会想变得特别优秀。一旦发现达不到,就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想变得特别坏特别差。不想变得特别优秀,也不想变得特别差,只需要拿出勇气做一个“普通”人,这才是我们的出发点。

    承认错误的勇气

    自己犯了错,有时候是自己发现,有时候是靠别人指出才意识到。当然有的人不喜欢被人指出错误。

    我写过我在某大学教过古希腊语时的故事。犯错的不仅是学生。即便是作为教师的我,明明是比学生多花几倍的时间仔细做准备、写了讲义,在说明语法或翻译时还是会犯错。有的老师会很反感,觉得老师出错会有失权威或面子。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学到知识,纠结保住自己的威信和面子是本末倒置的行为。

    老师比学生多学了很多年,知识比学生多是应该的。不犯错固然最好,要想达到这一点,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但是即使犯了错、并且在学生面前被指出,也不用因此而感到丢人。相反,学生要是有能力找出老师的错误,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才是。

    信赖他者

    不用多说,这一点实在是太理所应该了。所以,反而很少每天都去提及。人不信任他者的话,一刻都活不下去。司机不会故意出车祸、会保证乘客的安全;作为乘客如果没有这点信任的话,就不可能乘坐地铁、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了吧。的确,有时候也会发生大型事故,破坏这种信任关系,但毕竟这种事不是天天遇到。

    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破坏信赖关系的大型事故不会一瞬间发生。人际关系,都是基于对他者的信赖基础上才成立的。孩子和大人吵架后就不回家了,或者学生上了无聊的课以后第二天就拒绝上学了,如果相互之间信任,那么这种糟糕情况即使发生了也只是暂时的。信赖一旦缺失了,只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会给其带来任何好处。

    无法信赖时

    信赖他人,究竟是指什么呢?如果所有事情都能明确告知,就不用纠结信任与否了。信赖是指,眼下正在发生或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中有未知的内容时,需要用主观去补充其未知部分的行为。只对直接的知识或有值得信赖的论据时才去相信的,不叫作“信赖”。

    为了解释方便,我们用词汇来区别吧。通常所说的“信用”,前提就是因为不信任。不只是商业往来时。如果无望还款,银行就不会借贷。在人际关系中,比如,孩子说明天开始学习,今天却没有学时,不可能因为孩子食言了就和他断绝关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