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张居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白色。邵大侠分析,这是极度悲哀所致。从此,他收留了这只白猿,视为宠豢。‘棉衣事件’发生后,他自忖必死无疑,遂将这只猴子千里迢迢送来新郑,赠予老夫。”
关于高拱与邵大侠之间的传闻,张居正听过不少,这也是他要邵大侠必死的原因之一。但他没有想到邵大侠到死都对高拱抱有一份感情,不免心生醋意,问道:
“邵大侠是有心之人,他千里送白猿,必有说法。”
“邵大侠知道老夫是属猴的,故以这只白猿相赠。”
“不会这么简单吧?”
“猴生性好斗,属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类的角色。邵大侠担心我这只老猴子秉性不改,送这只白猿来大概是想提醒咱。这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哀。其实他这个提醒是多余的,咱一个村夫野老,还能跟谁斗呢?”
高拱出言吐气句句话都带“刺儿”。他自隆庆六年秋被逐出京城,这六年时间,他蜗居在高家庄,几乎是足不出户,每日以谈论桑麻著书立说为乐事。但对六年前的“内阁之变”,他始终耿耿于怀,他一直认为这是遭了冯保与张居正的暗算,因此老想着寻机报复。怎奈事过境迁,善于掌权的张居正早把政坛社稷侍弄得风调雨顺井然有序。一方面,他佩服张居正匠心独运的治国才能;另一方面,他又为自己的饮恨离京而难以释怀,因此,他对张居正的感情极为复杂:论治国之道,两人是千古不遇的政友;论朋友之情,两人又是水火不容的大敌。当高拱听说张居正要特意绕道前来拜会他时,他的心情是既高兴又愤懑,由于处在感情的两极,所以在行为上便表现出一会儿涕泪纵横,一会儿又剑拔弩张。
高拱的这种态度完全在张居正的预料之中。他虽心藏不悦,但还不至于怒目相向。听了高拱由白猿而引发的高论,张居正装作听不明白,善意地谑道:
“高大人再要发什么无名火,就发给这个老猴儿听,兴许它能给你安慰。”
“这猴子懂人话,倒真是个好伴儿。”
说罢,两人一起大笑起来。
张居正在高家庄一待就是两个多时辰。中午,高拱吩咐厨下烧了几样家常菜,两人对酌起来。高拱因犯老年哮喘的毛病,早已遵郎中所嘱戒了酒,但今天“故友”重逢实属难得,他也破例小饮了几杯。席间二人的谈话再也不存心思斗什么机锋,而是真正畅叙了六年的阔别之情。张居正详细询问了高拱的饮食起居日常情况,同时也半真半假地讲述了自己当首辅后的种种苦恼。高拱借着酒力,突然问了一个一直想问的问题:
“叔大,皇上和李太后还生老夫的气吗?”
张居正叹一口气,点一点头算是作答。高拱垂下眼睑,伤感地说:
“看来,咱高某在有生之年是看不见皇上与太后回心转意的时候了。”
“元辅,你不要过于灰心……”
“叔大,你不用劝老夫,”高拱粗暴地打断张居正的话头,言道,“咱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活了将近七十年,咱不得不认命,富贵祸福皆由天定,人生太无常了!今有两事相托,不知叔大兄肯不肯援之以手。”
“请讲。”
“第一,咱高拱一生没有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没有续接香火者,咱高拱有朝一日伸了腿儿,将有何面目见地下的列宗列祖。因此,老夫想立一个继子,现有几个高姓子弟愿意承祧,究竟哪一个合适,还望叔大你帮老夫审查定夺。”
“这个不难,第二呢?”
“第二件事嘛,可能要棘手得多,”高拱迟疑了一会儿,才道,“老夫隆庆六年被逐出京师,说是致仕,其实是罢官,至今都没个说法儿,活着咱也不争这口气,但死后却不能不讨个清白。老夫想,一旦咱咽了气,你叔大能否奏请皇上,为老夫恢复名誉?”
“元辅,你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这话是不吉利,但不得不说。”高拱又执拗起来,瞪着张居正说道,“叔大,当今小皇上,还有李太后,他们母子二人对你的信任也是前朝所罕见。你若肯下决心帮忙,兴许异日老夫长眠地下,心有所安。”
“元辅,你这话见外了。为你恢复名誉,是不谷分内之事,何谈是为你帮忙。”
“有你这句话,老夫放心了。”
高拱说到此,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看看时候不早了,张居正欲起身告辞,高拱忽然又伸手将他一拦,沉吟了一会儿,又道:
“还有一件事,老夫心下存疑,想讲出来,又怕叔大说咱干扰政事。”
“元辅但讲无妨。”
“听说今年春节期间,在辽东团山堡,张学颜与李成梁将来犯的鞑靼虏匪斩杀了八百多人?”
“实有其事。”
“朝廷怎么处置这件事情?”
“李成梁晋爵一级,张学颜升任戎政总督,兵部与内阁官员,或赏赐增俸,或荫子晋爵,都各有所赏。”
“吕调阳呢?”
“晋太子太傅,荫一子。”
“张四维呢?”
“晋太子少傅,荫一子。”
“你自己呢?”
“皇上恩旨,准不谷进上柱国勋衔,荫一子。不谷再三恳辞,皇上终于同意。”
“你为何不肯获此赏赐?”
“团山堡大捷,不谷手无寸功,若获颁赐,恐怕会引起朝野非议。”
“叔大,你到底是聪明人,”高拱瘦削的脸颊痉挛了几下,“这些封赠,有可能成为烫手的山芋。”
“啊?”张居正听出话中有话,急忙问道,“元辅,你听到什么风声了?”
“老夫没听到任何风声,但自听到团山堡大捷的消息,就一直心存疑惑。”
“你疑惑什么?”
“叔大,你也曾在隆庆年间主管过兵部,你可曾听说过鞑靼在数九寒天时骚扰边境?”
“……没有。”
“辽东边境,一过霜降就寒风凛冽,立冬之后更是冰天雪地,这时候鞑靼人都缩在毡房里躲避严寒,怎么可能犯边呢?”
“你是说这里头有诈?”
“依老夫判断,肯定有诈!而且,捷报说斩获虏首八百余级,杀了这么多人,肯定是一场很大规模的战争。既然是一场大战,事前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叔大,开仗之前你可收到辽东方面传来的加急警报?”
“没有。”
“捷报传来之后,你是否派人去检查过虏匪的首级?”
“派人清点过。”
“咱说的不是清点,是检查!”
“检查?查什么?”
“查这些首级到底是不是鞑靼战士。”高拱说着突然站起身来,眼眶里射出的光芒刀子一样锋利,“叔大,老夫担心这些首级中会不会有妇女儿童,或者是像咱这样的糟老头子。”
论及政事,高拱依然保持了当年那种思维敏捷洞察幽微的宰辅风范。张居正不禁被他的气势所震慑,对他的分析也深深折服。他心中忖道:“这位高胡子,虽蛰居乡间僻壤,却依然心存魏阙。朝廷一应大事,孰优孰劣,哪一件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为寰宇之内还有这样的“山中宰相”而高兴,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他瞅了瞅高拱枯草一样的灰白胡子,说:
“元辅,你对团山堡大捷的分析深有道理,不谷马上派人前往辽东密查此事。”
“老夫只是提出疑惑,该怎么处置,是你叔大的事了。”
张居正点点头。茫茫九州,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人能够令他心存敬意的话,大概就是眼前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了。他正要向高拱表示谢意,忽见高福一脸紧张地跑了进来,匆匆禀道:
“老爷,出事儿了!”
“啥事儿?”
“白猿,那只白猿……”高福欲言又止。
“白猿怎么了?”
高拱问了一句,竟忘了腿脚不便,转身就向门外跑去。院子里围了一群人,见高拱跑来又赶紧散开。只见那只白猿躺在地上,四肢抽搐已是只有出气没有进气。
“它怎么了?”
高拱蹲下来,一边抚摸着白猿,一边锐声问道。一应仆役见主人发怒,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不敢上前,只有高福凑拢来,硬着头皮回答:
“白猿在老爷用午膳时,自个儿踱到那边花墙下晒太阳,打眯盹。不知何故,那堵花墙突然塌了一截,一下子把白猿压在里头了。几个仆役赶紧上前施救,待扒开烂砖头,白猿就是这个样子了。”
高拱扭头看了看,院子东边的花墙果然垮了一段,再回头看看地上的白猿,已是口吐白沫翻了白眼儿。高拱愣怔了好一会儿,突然一挺身站了起来,用脚踢了踢白猿的尸体,用那种大限临头的口气对站在身边的张居正说:
“老猴儿死了,这是天意!”
白色。邵大侠分析,这是极度悲哀所致。从此,他收留了这只白猿,视为宠豢。‘棉衣事件’发生后,他自忖必死无疑,遂将这只猴子千里迢迢送来新郑,赠予老夫。”
关于高拱与邵大侠之间的传闻,张居正听过不少,这也是他要邵大侠必死的原因之一。但他没有想到邵大侠到死都对高拱抱有一份感情,不免心生醋意,问道:
“邵大侠是有心之人,他千里送白猿,必有说法。”
“邵大侠知道老夫是属猴的,故以这只白猿相赠。”
“不会这么简单吧?”
“猴生性好斗,属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类的角色。邵大侠担心我这只老猴子秉性不改,送这只白猿来大概是想提醒咱。这叫人之将死其言也哀。其实他这个提醒是多余的,咱一个村夫野老,还能跟谁斗呢?”
高拱出言吐气句句话都带“刺儿”。他自隆庆六年秋被逐出京城,这六年时间,他蜗居在高家庄,几乎是足不出户,每日以谈论桑麻著书立说为乐事。但对六年前的“内阁之变”,他始终耿耿于怀,他一直认为这是遭了冯保与张居正的暗算,因此老想着寻机报复。怎奈事过境迁,善于掌权的张居正早把政坛社稷侍弄得风调雨顺井然有序。一方面,他佩服张居正匠心独运的治国才能;另一方面,他又为自己的饮恨离京而难以释怀,因此,他对张居正的感情极为复杂:论治国之道,两人是千古不遇的政友;论朋友之情,两人又是水火不容的大敌。当高拱听说张居正要特意绕道前来拜会他时,他的心情是既高兴又愤懑,由于处在感情的两极,所以在行为上便表现出一会儿涕泪纵横,一会儿又剑拔弩张。
高拱的这种态度完全在张居正的预料之中。他虽心藏不悦,但还不至于怒目相向。听了高拱由白猿而引发的高论,张居正装作听不明白,善意地谑道:
“高大人再要发什么无名火,就发给这个老猴儿听,兴许它能给你安慰。”
“这猴子懂人话,倒真是个好伴儿。”
说罢,两人一起大笑起来。
张居正在高家庄一待就是两个多时辰。中午,高拱吩咐厨下烧了几样家常菜,两人对酌起来。高拱因犯老年哮喘的毛病,早已遵郎中所嘱戒了酒,但今天“故友”重逢实属难得,他也破例小饮了几杯。席间二人的谈话再也不存心思斗什么机锋,而是真正畅叙了六年的阔别之情。张居正详细询问了高拱的饮食起居日常情况,同时也半真半假地讲述了自己当首辅后的种种苦恼。高拱借着酒力,突然问了一个一直想问的问题:
“叔大,皇上和李太后还生老夫的气吗?”
张居正叹一口气,点一点头算是作答。高拱垂下眼睑,伤感地说:
“看来,咱高某在有生之年是看不见皇上与太后回心转意的时候了。”
“元辅,你不要过于灰心……”
“叔大,你不用劝老夫,”高拱粗暴地打断张居正的话头,言道,“咱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活了将近七十年,咱不得不认命,富贵祸福皆由天定,人生太无常了!今有两事相托,不知叔大兄肯不肯援之以手。”
“请讲。”
“第一,咱高拱一生没有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没有续接香火者,咱高拱有朝一日伸了腿儿,将有何面目见地下的列宗列祖。因此,老夫想立一个继子,现有几个高姓子弟愿意承祧,究竟哪一个合适,还望叔大你帮老夫审查定夺。”
“这个不难,第二呢?”
“第二件事嘛,可能要棘手得多,”高拱迟疑了一会儿,才道,“老夫隆庆六年被逐出京师,说是致仕,其实是罢官,至今都没个说法儿,活着咱也不争这口气,但死后却不能不讨个清白。老夫想,一旦咱咽了气,你叔大能否奏请皇上,为老夫恢复名誉?”
“元辅,你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这话是不吉利,但不得不说。”高拱又执拗起来,瞪着张居正说道,“叔大,当今小皇上,还有李太后,他们母子二人对你的信任也是前朝所罕见。你若肯下决心帮忙,兴许异日老夫长眠地下,心有所安。”
“元辅,你这话见外了。为你恢复名誉,是不谷分内之事,何谈是为你帮忙。”
“有你这句话,老夫放心了。”
高拱说到此,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看看时候不早了,张居正欲起身告辞,高拱忽然又伸手将他一拦,沉吟了一会儿,又道:
“还有一件事,老夫心下存疑,想讲出来,又怕叔大说咱干扰政事。”
“元辅但讲无妨。”
“听说今年春节期间,在辽东团山堡,张学颜与李成梁将来犯的鞑靼虏匪斩杀了八百多人?”
“实有其事。”
“朝廷怎么处置这件事情?”
“李成梁晋爵一级,张学颜升任戎政总督,兵部与内阁官员,或赏赐增俸,或荫子晋爵,都各有所赏。”
“吕调阳呢?”
“晋太子太傅,荫一子。”
“张四维呢?”
“晋太子少傅,荫一子。”
“你自己呢?”
“皇上恩旨,准不谷进上柱国勋衔,荫一子。不谷再三恳辞,皇上终于同意。”
“你为何不肯获此赏赐?”
“团山堡大捷,不谷手无寸功,若获颁赐,恐怕会引起朝野非议。”
“叔大,你到底是聪明人,”高拱瘦削的脸颊痉挛了几下,“这些封赠,有可能成为烫手的山芋。”
“啊?”张居正听出话中有话,急忙问道,“元辅,你听到什么风声了?”
“老夫没听到任何风声,但自听到团山堡大捷的消息,就一直心存疑惑。”
“你疑惑什么?”
“叔大,你也曾在隆庆年间主管过兵部,你可曾听说过鞑靼在数九寒天时骚扰边境?”
“……没有。”
“辽东边境,一过霜降就寒风凛冽,立冬之后更是冰天雪地,这时候鞑靼人都缩在毡房里躲避严寒,怎么可能犯边呢?”
“你是说这里头有诈?”
“依老夫判断,肯定有诈!而且,捷报说斩获虏首八百余级,杀了这么多人,肯定是一场很大规模的战争。既然是一场大战,事前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叔大,开仗之前你可收到辽东方面传来的加急警报?”
“没有。”
“捷报传来之后,你是否派人去检查过虏匪的首级?”
“派人清点过。”
“咱说的不是清点,是检查!”
“检查?查什么?”
“查这些首级到底是不是鞑靼战士。”高拱说着突然站起身来,眼眶里射出的光芒刀子一样锋利,“叔大,老夫担心这些首级中会不会有妇女儿童,或者是像咱这样的糟老头子。”
论及政事,高拱依然保持了当年那种思维敏捷洞察幽微的宰辅风范。张居正不禁被他的气势所震慑,对他的分析也深深折服。他心中忖道:“这位高胡子,虽蛰居乡间僻壤,却依然心存魏阙。朝廷一应大事,孰优孰劣,哪一件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为寰宇之内还有这样的“山中宰相”而高兴,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威胁。他瞅了瞅高拱枯草一样的灰白胡子,说:
“元辅,你对团山堡大捷的分析深有道理,不谷马上派人前往辽东密查此事。”
“老夫只是提出疑惑,该怎么处置,是你叔大的事了。”
张居正点点头。茫茫九州,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人能够令他心存敬意的话,大概就是眼前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了。他正要向高拱表示谢意,忽见高福一脸紧张地跑了进来,匆匆禀道:
“老爷,出事儿了!”
“啥事儿?”
“白猿,那只白猿……”高福欲言又止。
“白猿怎么了?”
高拱问了一句,竟忘了腿脚不便,转身就向门外跑去。院子里围了一群人,见高拱跑来又赶紧散开。只见那只白猿躺在地上,四肢抽搐已是只有出气没有进气。
“它怎么了?”
高拱蹲下来,一边抚摸着白猿,一边锐声问道。一应仆役见主人发怒,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不敢上前,只有高福凑拢来,硬着头皮回答:
“白猿在老爷用午膳时,自个儿踱到那边花墙下晒太阳,打眯盹。不知何故,那堵花墙突然塌了一截,一下子把白猿压在里头了。几个仆役赶紧上前施救,待扒开烂砖头,白猿就是这个样子了。”
高拱扭头看了看,院子东边的花墙果然垮了一段,再回头看看地上的白猿,已是口吐白沫翻了白眼儿。高拱愣怔了好一会儿,突然一挺身站了起来,用脚踢了踢白猿的尸体,用那种大限临头的口气对站在身边的张居正说:
“老猴儿死了,这是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