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不负如来不负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驼铃悠悠,缓步前行在无边无际的沙丘上。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在大漠里走了八天。我裹着头巾回头看,四指比拟出相机镜框,拉动着取景。指框中出现一幅绝美的画面:斜照的阳光,金色沙涛上一行行骆驼的脚印,一直延伸到遥不可及的天边。风扫过,如同掀起细碎的波浪,一点点模糊这些脚印。
“咔嚓!”定格成一副永恒的画面,收藏进我心中的相册。
“你在做什么?”
“呵呵,没什么。”
收回手,当然不能告诉他我是为了没带相机而遗憾。我感慨道:“你看这些脚印,很快就会消失,就像人活在世上一样。”
我勒住缰绳,从骆驼背上跳下。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腰肢扭扭,活动一下我泛酸的筋骨。仰头对着骑在骆驼上的他笑:“不过呢,就算脚印迟早会消失,我也要好好踏实自己的每一步,笑着走到终点。”
拉上缰绳,我牵着骆驼在沙上踏行,在这千年的大漠里留下一串属于我的脚印。他眉间逐渐绽放笑意,也下了骆驼,学我的样子前行。一旁有人将我们手中的缰绳接过,牵着两匹骆驼走开。
走了一段路,我们回头看,两行脚印并排,两行平行线延伸。我对着他说:“来,你在前走。”
他有些疑惑,还是听话地朝前走。我踏着他的脚印,跟在他身后。他走了一段便停下,转回身。我差点撞上他,赶紧稳住身子,走到他一旁。
“我们本来是平行的两行脚印,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交集。却因为机缘,重叠在了一起。”
我看着两行脚印重合成一行,想到不过八天前我还在千年外的另一个时空,不由摇头叹息:“所以缘分这东西,真的很奇怪。”
“我倒是觉得,能跟你结识,是佛祖之意。”
转身对视上他的眼,一泓清泉晶亮明澈,他是我二十三年生命中看过的眼神最纯净的人。正要回答,突然看见前方出现一个人影,迎面向我们走来。走近了,是个游方僧人,瘦骨嶙峋,满脸尘土,牵着一匹跟他一样瘦的马。丘莫若吉波急忙上前,美女尼姑也下了骆驼,让队伍停下。两人恭恭敬敬地双手合十迎他。
他们给老和尚奉上水袋和食物,老和尚接过,放进马背上的破包里,然后叽叽咕咕跟他们说话。老和尚仔细打量丘莫若吉波,又跟他讲了几句,神色越来越凝重。他再转头对着吉波讲了几句,两人一边讲一边看丘莫若吉波,连吉波的神态也跟老和尚一样凝重。老和尚不一会儿就告辞了,朝着我们相反的方向走。母子俩好像都有点心事重重。
我们重新上了骆驼,我不动声色地骑到丘莫若吉波身边:“嗯,那啥,那老和尚跟你们说了什么?”
他看我一眼,想一想才答:“他说,要我母亲千万要守护好我。我日后会大兴佛法,超度无数人,与Upagupta无异。”
“Upagupta是谁啊?”我弱弱地问。
“他是天竺名僧,以坐禅第一,大化众生闻名。”
“哇,这老和尚这么厉害,能看出你将来的成就。”我由衷地赞同,“我相信他说的,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德高僧!”
我这绝不是恭维。他现在就已经表现出超凡的智慧,以后决不会籍籍无名。只是以我的西域知识,实在猜不出他是哪号人物。不过他听了我的赞扬,反而有些忧心忡忡。
我直觉上那个老和尚应该不只夸夸他那么简单。“怎么了?他还说了什么?”
他把眼光飘向远处的一丛红柳,眼神有些涣散,面色沉沉。思量一会才略低下优雅的颈项:“那位上师还说,如果持戒不全,则无能为力,我只能成为一个才明俊义的法师。”
“持戒不全?你怎么会持戒不全呢?”
抓缰绳的手指握紧,指节泛白。头更低,语更轻。“他说,若我在三十五岁之前……”
他停顿住,素来平静的脸上飞过一丝红晕,眼里却有隐隐的恐惧。只一小会,又迅速回复到以往的淡定。
“三十五岁之前怎样?”看他的模样,感觉会是件挺严重的事情。
他沉默了半晌,将缰绳放松,面淡无波地说:“我不知道汉文如何说。”
这这这……我郁闷,这不是在吊我胃口么?
他突然甩甩缰绳,夹紧骆驼,快走几步,跟我拉开了一段距离。单薄的身躯,僧衣被风鼓起,斜斜投射来的阳光剪出一个寂寥的暗红背影。心里纳闷:我得罪他了么?
不远处出现了一小片林子,驼队前方传来到那片林子扎营的讯息。那袭已然走远的褐红停了下来,回头望来。一直到我走过他身边,然后与我同速而驰。
悻悻然的神色,夹杂着几分歉意。嗯哼一声,转头问我:“对了,艾晴,你为何叫那位Bhikkhu老和尚,又经常叫我小和尚呢?”
知道他想转移话题,可是我不懂梵语啊。Bhikkhu是什么?还有,当我想不起他那难读的名字时,总是叫他小和尚。这很奇怪么?
我反问他:“梵文里有没有对僧人的尊称,类似‘和尚’这种发音的?”
他想了想,摇头:“梵文里应该没有。但是于阗国对传戒师称为Khosha,听上去倒是像你说的‘和尚’。”
哦,长见识了,原来我们熟悉的“和尚”一词是从于阗语翻译而来的。
“可是,传戒师唯有受了大戒十年以上,且熟知大律,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我离此还太远,你怎能称我为和尚呢?我还未受大戒,你应该称我为Sramanera。”
又掉梵文!我瞪眼看他,他马上明白,不等我开口就自己解释:“Sramanera乃七岁到二十岁之间,受过十戒但还未受大戒的僧人。二十岁受大戒后便称Bhikkhu,意为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饮食。”
我知道了!难怪发音这么熟悉。Sramanera就是沙弥,Bhikkhu既是比丘,都是音译。原来僧人的称呼也很有讲究。可是在中国,老僧是老和尚,小僧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长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没想到“和尚”是个这么高规格的尊称,不能随便乱叫。<... -->>
驼铃悠悠,缓步前行在无边无际的沙丘上。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在大漠里走了八天。我裹着头巾回头看,四指比拟出相机镜框,拉动着取景。指框中出现一幅绝美的画面:斜照的阳光,金色沙涛上一行行骆驼的脚印,一直延伸到遥不可及的天边。风扫过,如同掀起细碎的波浪,一点点模糊这些脚印。
“咔嚓!”定格成一副永恒的画面,收藏进我心中的相册。
“你在做什么?”
“呵呵,没什么。”
收回手,当然不能告诉他我是为了没带相机而遗憾。我感慨道:“你看这些脚印,很快就会消失,就像人活在世上一样。”
我勒住缰绳,从骆驼背上跳下。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腰肢扭扭,活动一下我泛酸的筋骨。仰头对着骑在骆驼上的他笑:“不过呢,就算脚印迟早会消失,我也要好好踏实自己的每一步,笑着走到终点。”
拉上缰绳,我牵着骆驼在沙上踏行,在这千年的大漠里留下一串属于我的脚印。他眉间逐渐绽放笑意,也下了骆驼,学我的样子前行。一旁有人将我们手中的缰绳接过,牵着两匹骆驼走开。
走了一段路,我们回头看,两行脚印并排,两行平行线延伸。我对着他说:“来,你在前走。”
他有些疑惑,还是听话地朝前走。我踏着他的脚印,跟在他身后。他走了一段便停下,转回身。我差点撞上他,赶紧稳住身子,走到他一旁。
“我们本来是平行的两行脚印,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交集。却因为机缘,重叠在了一起。”
我看着两行脚印重合成一行,想到不过八天前我还在千年外的另一个时空,不由摇头叹息:“所以缘分这东西,真的很奇怪。”
“我倒是觉得,能跟你结识,是佛祖之意。”
转身对视上他的眼,一泓清泉晶亮明澈,他是我二十三年生命中看过的眼神最纯净的人。正要回答,突然看见前方出现一个人影,迎面向我们走来。走近了,是个游方僧人,瘦骨嶙峋,满脸尘土,牵着一匹跟他一样瘦的马。丘莫若吉波急忙上前,美女尼姑也下了骆驼,让队伍停下。两人恭恭敬敬地双手合十迎他。
他们给老和尚奉上水袋和食物,老和尚接过,放进马背上的破包里,然后叽叽咕咕跟他们说话。老和尚仔细打量丘莫若吉波,又跟他讲了几句,神色越来越凝重。他再转头对着吉波讲了几句,两人一边讲一边看丘莫若吉波,连吉波的神态也跟老和尚一样凝重。老和尚不一会儿就告辞了,朝着我们相反的方向走。母子俩好像都有点心事重重。
我们重新上了骆驼,我不动声色地骑到丘莫若吉波身边:“嗯,那啥,那老和尚跟你们说了什么?”
他看我一眼,想一想才答:“他说,要我母亲千万要守护好我。我日后会大兴佛法,超度无数人,与Upagupta无异。”
“Upagupta是谁啊?”我弱弱地问。
“他是天竺名僧,以坐禅第一,大化众生闻名。”
“哇,这老和尚这么厉害,能看出你将来的成就。”我由衷地赞同,“我相信他说的,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德高僧!”
我这绝不是恭维。他现在就已经表现出超凡的智慧,以后决不会籍籍无名。只是以我的西域知识,实在猜不出他是哪号人物。不过他听了我的赞扬,反而有些忧心忡忡。
我直觉上那个老和尚应该不只夸夸他那么简单。“怎么了?他还说了什么?”
他把眼光飘向远处的一丛红柳,眼神有些涣散,面色沉沉。思量一会才略低下优雅的颈项:“那位上师还说,如果持戒不全,则无能为力,我只能成为一个才明俊义的法师。”
“持戒不全?你怎么会持戒不全呢?”
抓缰绳的手指握紧,指节泛白。头更低,语更轻。“他说,若我在三十五岁之前……”
他停顿住,素来平静的脸上飞过一丝红晕,眼里却有隐隐的恐惧。只一小会,又迅速回复到以往的淡定。
“三十五岁之前怎样?”看他的模样,感觉会是件挺严重的事情。
他沉默了半晌,将缰绳放松,面淡无波地说:“我不知道汉文如何说。”
这这这……我郁闷,这不是在吊我胃口么?
他突然甩甩缰绳,夹紧骆驼,快走几步,跟我拉开了一段距离。单薄的身躯,僧衣被风鼓起,斜斜投射来的阳光剪出一个寂寥的暗红背影。心里纳闷:我得罪他了么?
不远处出现了一小片林子,驼队前方传来到那片林子扎营的讯息。那袭已然走远的褐红停了下来,回头望来。一直到我走过他身边,然后与我同速而驰。
悻悻然的神色,夹杂着几分歉意。嗯哼一声,转头问我:“对了,艾晴,你为何叫那位Bhikkhu老和尚,又经常叫我小和尚呢?”
知道他想转移话题,可是我不懂梵语啊。Bhikkhu是什么?还有,当我想不起他那难读的名字时,总是叫他小和尚。这很奇怪么?
我反问他:“梵文里有没有对僧人的尊称,类似‘和尚’这种发音的?”
他想了想,摇头:“梵文里应该没有。但是于阗国对传戒师称为Khosha,听上去倒是像你说的‘和尚’。”
哦,长见识了,原来我们熟悉的“和尚”一词是从于阗语翻译而来的。
“可是,传戒师唯有受了大戒十年以上,且熟知大律,才有资格为人剃度、为人授戒。我离此还太远,你怎能称我为和尚呢?我还未受大戒,你应该称我为Sramanera。”
又掉梵文!我瞪眼看他,他马上明白,不等我开口就自己解释:“Sramanera乃七岁到二十岁之间,受过十戒但还未受大戒的僧人。二十岁受大戒后便称Bhikkhu,意为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饮食。”
我知道了!难怪发音这么熟悉。Sramanera就是沙弥,Bhikkhu既是比丘,都是音译。原来僧人的称呼也很有讲究。可是在中国,老僧是老和尚,小僧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长不大,也可取名叫和尚。没想到“和尚”是个这么高规格的尊称,不能随便乱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