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陌上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小事,他被土匪抢劫的籍口不仅没有彻底打消军官的疑心,反而令自己陷入一个始料未及的祸事里。唉,他不仅没有出家人的度牒,甚至从来就没见过度牒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现在别人都不用关心他到底有没有度牒的事,只消随便就度牒的模样内容提几个问题,就能立刻揭穿他假和尚的身份。和尚的身份是假的,那他到这里的意图就很可疑了。再加上这里又属于边疆地区敏感地带,那么不管他到底是什么意图,也不管他到底想干什么,只要他说不清楚自己的来历,那么他的人生旅途也许很快就会走完……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他垂头丧气地想。他现在只后悔一件事:他为什么要在别人错认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承认自己是个和尚呢?他完全可以给自己捏造一个更靠谱的身份呀!比如说他是个来自遥远国度的胡商,比如说他是个外地来投亲的流民,比如说……
军官并没有把他押进城,而是把他带到城门洞旁边。那里还站着十几个士兵,有拎矛的,也有挎刀的,还有个士兵手里挽着把长弓,背上斜背着一壶箭。
军官朝靠着城门的告示栏指了指,说:“你站过去。”看商成抱着头想蹲下,军官摇摇头示意他不需要这样做。不过他还是警告商成,“你最好别乱动。我的兵喊话你不一定能听懂,要是有误会你就麻烦了。你别动,过会儿事情罢了自然会有衙门里的人来找你。”看来他知道本地话商成听不大明白。
虽然军官说话的语调依然是一副冷冰冰地公事公办口吻,可商成能听出军官对自己的关心。他感激地朝军官点下头,缩手缩脚地站在告示栏下。这样站着人很难受,但是他没办法,这告示栏修得矮,他要是伸直身体,头就得抵在告示栏的雨檐上……不过他马上就明白为什么那军官明明知道这告示栏容不下他,还是要让他站过来他要是真想有点异常举动,背后的告示栏还有头上的雨檐都会限制他的行动……
他唆着嘴唇瞄了那军官一眼。难为这家伙了,竟然在这么短时间里就想到这好办法。恰巧那军官也在打量他,两人的目光碰了碰,他明显感到那军官的目光有一股仔细审视观察的意味。不是带着敌意的审视,而是带着好奇的观察。看来这军官也知道,自己已经识破他的小伎俩了。
既然军官一时半会还不会认真对付自己,商成原本忐忑的心情也稍微平静了一些。他现在可以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出路了。和尚的身份是不能否认的,度牒也只能一口咬死是被土匪抢去了,要是衙门里的差役询问自己度牒的形制内容的话,他只能推说自己是庙里的小和尚,既不识字脑子也苯,什么都记不太清楚。他知道,这说法依然是漏洞百出,不大可能蒙混过关。可他还能怎么样呢?他眼下就只能咬死自己是和尚!嘉州大佛寺的和尚!至于别人信不信这篇鬼话……唉,听天由命吧……
一旦决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老天爷来掌握,他紧张的心情也骤然舒缓下来。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内衣已经被冷汗浸透了,被冷风一吹,胸前后背都是冷飕飕地发凉。头低久了颈项也有些酸胀,他忍不住想抬起手来揉搓一下。可他的手臂刚刚动了动,就察觉到附近的几个士兵都谨慎地握紧了武器。他只好苦笑着又把胳膊放下来,强制着自己不要去想肌肉酸胀的事情。可这种感觉越想忘记就越清晰,渐渐地不仅是脖子酸胀,腰杆也不舒服,腹部紧绷紧的几块肌肉更是突突直跳几近痉挛……他急促地喘息了几口,才把脑海里克制不住的活动手脚的想法压下去。这样下去不行,要找点事情让自己做,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然的话,不用等到衙门里的差役过来盘问自己,周围这些兵的矛尖就很可能先扎进自己身体里!
周围还有两个人的穿戴和那个军官一般模样,也是黑盔黑甲。距离近,商成看得更加清楚,虽然他们把盔甲清理得很干净,可盔边甲缝里依然能看见隐隐约约的暗红色。商成猜测,那暗红色的东西应该就是铁锈。这样看来,这三名军官还有城门楼上的士兵,身上穿戴的大概都是铁盔铁甲。至于黑乎乎的颜色,也许是为了防止盔甲氧化锈蚀而采取的措施给盔甲涂抹上黑色漆料,能减少铁和空气接触的机会,延长盔甲的使用寿命。
看来这个时代的冶铁水平并不高……
棉布已经普及,铁大规模使用而冶炼水平不高,草原民族的威胁时刻存在,这三样互不相联的东西也许能让他更接近这个时代的历史坐标。对了,还有文字!文字的发展程度一样能清晰地勾勒出时代!
告示栏上就贴着两张文告。一份的时间已经有些久了,文字被雨水浇淋得无可辨认,只剩下乌黑的一团墨迹。另外一份显然是最近两三天才张贴上去的,纸张上不仅没有风吹雨打留下的痕迹,还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墨香,只是不知道这篇文告到底是出自哪个家伙的手笔,字的行间架构全无章法,一横一竖粗细不匀,有的头重脚轻,有的左右失衡,通篇文字七扭八斜,望去宛如一幅儿童学字时的涂鸦。或者连涂鸦也算不上,因为不少字商成根本就辨认不出。
“文告:燕山卫提督告全境兹有桓州匪燕山左诛自匪首闯过天以下凡三百六三人尽特此宣东元十七年四月。”
在时间的落款上盖着屹县县令的官印。
看来这份文告是出自县衙里某为书办的手笔。商成嘴角带着淡淡的嘲讽笑容想到,这位撰文的书办,不会就是大丫他们的父亲霍十七吧?
文字的书写很差劲,可商成依旧看出一些端倪文告上的字虽然丑陋难看,但这只是书写者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和字的本身无关!这些文字的结构严谨,字体端正,上下左右对称饱满,应该是成熟的楷书字体!而楷书是中唐之后才逐渐走向成熟的文字……
楷书文字,这说明这个年代不会早于中唐;棉花种植的大规模推广棉布的普及应该是南宋的事情,这说明时间不可能早于北宋;北方有游牧民族时刻威胁中原,这说明时间不会晚于清朝。综上所述,他来到的这个时代只能是宋元明三朝中的某一朝!
再细细地推导下来这里是燕山卫,东边有渤海卫,仅仅凭借这两个地名,就可以把苟安于江南半壁的南宋划掉;元朝也不可能,蒙古族本身就是游牧民族,不可能再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侵扰;这样剩下的时间就只能是北宋或者明朝。明朝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他眼前的土城墙,让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是来到用砖筑起万里长城的明朝,况且他身在北地边疆,到现在也没人提到长城,这就更加坚定了他把明朝排除在可能性之外的想法。他觉得,最有可能的时间就是北宋!他所获得一切资料都把时间的坐标定位在北宋年间!
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判断有些不对路的地方。
北宋在北方的敌人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国,而不是莫名其妙的突竭茨人;北宋和辽国的关系似乎也没有那么紧张来县城的路上柳月儿是怎么说的?突竭茨人把渤海卫的两座县城烧成了白地?在他的印象里,似乎北宋和辽的关系一直将将就就吧?虽然双方谁都看谁不顺眼,可谁也没把谁认真得罪过,直到女真人攻打辽国,北宋才匆忙撕毁和辽的盟约,在背后捅自己的盟友一刀……
太复杂了!他使劲地摔摔头。他知道的这些零碎消息依然不能让他正确判断年代,只能模糊地断定现在是在五代十国之后而在元朝之前的某个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只有北宋和南宋,虽然他知道自己肯定不会是在南宋,可他依然不能相信自己是在北宋的某个时间点上。
是小事,他被土匪抢劫的籍口不仅没有彻底打消军官的疑心,反而令自己陷入一个始料未及的祸事里。唉,他不仅没有出家人的度牒,甚至从来就没见过度牒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现在别人都不用关心他到底有没有度牒的事,只消随便就度牒的模样内容提几个问题,就能立刻揭穿他假和尚的身份。和尚的身份是假的,那他到这里的意图就很可疑了。再加上这里又属于边疆地区敏感地带,那么不管他到底是什么意图,也不管他到底想干什么,只要他说不清楚自己的来历,那么他的人生旅途也许很快就会走完……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他垂头丧气地想。他现在只后悔一件事:他为什么要在别人错认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承认自己是个和尚呢?他完全可以给自己捏造一个更靠谱的身份呀!比如说他是个来自遥远国度的胡商,比如说他是个外地来投亲的流民,比如说……
军官并没有把他押进城,而是把他带到城门洞旁边。那里还站着十几个士兵,有拎矛的,也有挎刀的,还有个士兵手里挽着把长弓,背上斜背着一壶箭。
军官朝靠着城门的告示栏指了指,说:“你站过去。”看商成抱着头想蹲下,军官摇摇头示意他不需要这样做。不过他还是警告商成,“你最好别乱动。我的兵喊话你不一定能听懂,要是有误会你就麻烦了。你别动,过会儿事情罢了自然会有衙门里的人来找你。”看来他知道本地话商成听不大明白。
虽然军官说话的语调依然是一副冷冰冰地公事公办口吻,可商成能听出军官对自己的关心。他感激地朝军官点下头,缩手缩脚地站在告示栏下。这样站着人很难受,但是他没办法,这告示栏修得矮,他要是伸直身体,头就得抵在告示栏的雨檐上……不过他马上就明白为什么那军官明明知道这告示栏容不下他,还是要让他站过来他要是真想有点异常举动,背后的告示栏还有头上的雨檐都会限制他的行动……
他唆着嘴唇瞄了那军官一眼。难为这家伙了,竟然在这么短时间里就想到这好办法。恰巧那军官也在打量他,两人的目光碰了碰,他明显感到那军官的目光有一股仔细审视观察的意味。不是带着敌意的审视,而是带着好奇的观察。看来这军官也知道,自己已经识破他的小伎俩了。
既然军官一时半会还不会认真对付自己,商成原本忐忑的心情也稍微平静了一些。他现在可以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出路了。和尚的身份是不能否认的,度牒也只能一口咬死是被土匪抢去了,要是衙门里的差役询问自己度牒的形制内容的话,他只能推说自己是庙里的小和尚,既不识字脑子也苯,什么都记不太清楚。他知道,这说法依然是漏洞百出,不大可能蒙混过关。可他还能怎么样呢?他眼下就只能咬死自己是和尚!嘉州大佛寺的和尚!至于别人信不信这篇鬼话……唉,听天由命吧……
一旦决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老天爷来掌握,他紧张的心情也骤然舒缓下来。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内衣已经被冷汗浸透了,被冷风一吹,胸前后背都是冷飕飕地发凉。头低久了颈项也有些酸胀,他忍不住想抬起手来揉搓一下。可他的手臂刚刚动了动,就察觉到附近的几个士兵都谨慎地握紧了武器。他只好苦笑着又把胳膊放下来,强制着自己不要去想肌肉酸胀的事情。可这种感觉越想忘记就越清晰,渐渐地不仅是脖子酸胀,腰杆也不舒服,腹部紧绷紧的几块肌肉更是突突直跳几近痉挛……他急促地喘息了几口,才把脑海里克制不住的活动手脚的想法压下去。这样下去不行,要找点事情让自己做,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然的话,不用等到衙门里的差役过来盘问自己,周围这些兵的矛尖就很可能先扎进自己身体里!
周围还有两个人的穿戴和那个军官一般模样,也是黑盔黑甲。距离近,商成看得更加清楚,虽然他们把盔甲清理得很干净,可盔边甲缝里依然能看见隐隐约约的暗红色。商成猜测,那暗红色的东西应该就是铁锈。这样看来,这三名军官还有城门楼上的士兵,身上穿戴的大概都是铁盔铁甲。至于黑乎乎的颜色,也许是为了防止盔甲氧化锈蚀而采取的措施给盔甲涂抹上黑色漆料,能减少铁和空气接触的机会,延长盔甲的使用寿命。
看来这个时代的冶铁水平并不高……
棉布已经普及,铁大规模使用而冶炼水平不高,草原民族的威胁时刻存在,这三样互不相联的东西也许能让他更接近这个时代的历史坐标。对了,还有文字!文字的发展程度一样能清晰地勾勒出时代!
告示栏上就贴着两张文告。一份的时间已经有些久了,文字被雨水浇淋得无可辨认,只剩下乌黑的一团墨迹。另外一份显然是最近两三天才张贴上去的,纸张上不仅没有风吹雨打留下的痕迹,还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墨香,只是不知道这篇文告到底是出自哪个家伙的手笔,字的行间架构全无章法,一横一竖粗细不匀,有的头重脚轻,有的左右失衡,通篇文字七扭八斜,望去宛如一幅儿童学字时的涂鸦。或者连涂鸦也算不上,因为不少字商成根本就辨认不出。
“文告:燕山卫提督告全境兹有桓州匪燕山左诛自匪首闯过天以下凡三百六三人尽特此宣东元十七年四月。”
在时间的落款上盖着屹县县令的官印。
看来这份文告是出自县衙里某为书办的手笔。商成嘴角带着淡淡的嘲讽笑容想到,这位撰文的书办,不会就是大丫他们的父亲霍十七吧?
文字的书写很差劲,可商成依旧看出一些端倪文告上的字虽然丑陋难看,但这只是书写者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和字的本身无关!这些文字的结构严谨,字体端正,上下左右对称饱满,应该是成熟的楷书字体!而楷书是中唐之后才逐渐走向成熟的文字……
楷书文字,这说明这个年代不会早于中唐;棉花种植的大规模推广棉布的普及应该是南宋的事情,这说明时间不可能早于北宋;北方有游牧民族时刻威胁中原,这说明时间不会晚于清朝。综上所述,他来到的这个时代只能是宋元明三朝中的某一朝!
再细细地推导下来这里是燕山卫,东边有渤海卫,仅仅凭借这两个地名,就可以把苟安于江南半壁的南宋划掉;元朝也不可能,蒙古族本身就是游牧民族,不可能再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侵扰;这样剩下的时间就只能是北宋或者明朝。明朝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他眼前的土城墙,让他觉得自己不可能是来到用砖筑起万里长城的明朝,况且他身在北地边疆,到现在也没人提到长城,这就更加坚定了他把明朝排除在可能性之外的想法。他觉得,最有可能的时间就是北宋!他所获得一切资料都把时间的坐标定位在北宋年间!
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判断有些不对路的地方。
北宋在北方的敌人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国,而不是莫名其妙的突竭茨人;北宋和辽国的关系似乎也没有那么紧张来县城的路上柳月儿是怎么说的?突竭茨人把渤海卫的两座县城烧成了白地?在他的印象里,似乎北宋和辽的关系一直将将就就吧?虽然双方谁都看谁不顺眼,可谁也没把谁认真得罪过,直到女真人攻打辽国,北宋才匆忙撕毁和辽的盟约,在背后捅自己的盟友一刀……
太复杂了!他使劲地摔摔头。他知道的这些零碎消息依然不能让他正确判断年代,只能模糊地断定现在是在五代十国之后而在元朝之前的某个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只有北宋和南宋,虽然他知道自己肯定不会是在南宋,可他依然不能相信自己是在北宋的某个时间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