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中文网 biquge3.cc,工业霸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310 鲁中机床
“喂,你好,我们这里是劳模搬家公司……哦,哦,我们的收费是根据搬家的距离和东西多少来定的,对对,一般情况下就是60块钱……不,不用的,我们有规定,不准抽客户的烟,不准吃客户的宴请。好的好的,我记下你的地址……”
在厂门口的公用电话边,何天霞一手握着电话听筒,一手拿着一支笔,在一个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客户的电话、地址,那个像小蛐蛐似的数字寻呼机就放在她的身边,随时给她带来新的业务信息。
守公用电话摊子的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何天霞,调侃道:“天霞啊,这两天,你都快把我这个摊子包下了,赶明你们家是不是也该自己装个电话了。”
何天霞满面春风地说道:“张奶奶,你还真说着了。我家老曹说了,如果生意继续这样火,他们就要租房子,装电话了。好家伙,这一天到晚……你看,这不又来传呼了。”
自从有了开一家搬家公司的点子之后,曹树林等人几乎一天都没有耽搁,马上就跑到工商局去登记注册了。工商局那边本来手续是颇为繁琐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折腾起来,没一个月也办不下来。但这个时候,劳动局出面了,确切地说,是由副市长示意劳动局出面了,要求工商局特事特办,尽快办好这件事。
这其中,就涉及到林振华答应给曹树林他们做的免费广告了。林振华当然知道广告是很花钱的,但他还知道一点,那就是有一种称为软广告的东西,运作好了,非但一分钱都不用花,而且广告效果还远远地好于报纸夹缝里的豆腐块。
林振华深知,当前国企改革是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一部分亏损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难题。曹树林他们自谋职业,创办搬家公司,这本身就是一条非常符合主旋律的新闻。再加上搬家公司这样一个新鲜事物极其能够吸引眼球,因此要通过报纸进行炒作,应当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林振华与青岛方面的媒体不熟,他先是一个电话打到了北京,找到了新华社的徐海皓。徐海皓恰好有一个同学就在青岛日报,而且还是一个管事的领导。林振华打着徐海皓的名义找上门去,如此这般地一说,与那位领导一拍即合。第二天,报社就派来了两名记者,找着曹树林等人好一通采访,一篇《青年愚公搬家记》就新鲜出炉了:
“众所周知,愚公是以搬掉家门口的山而出名的,可是,今天的愚公却改行了,专门干起帮人搬家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记者走访了有着青年愚公美誉的省劳动模范曹树林师傅,请他讲一讲自办搬家公司,开创再就业渠道的故事……”
这样一篇报道在青岛日报的头版登出来,立即吸引了分管就业工作的副市长。副市长看过之后,龙颜大悦,当即表态:对于这样不等不靠,自主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人,要大力宣传,大力扶持。
有了领导这一句话,横亘在青年愚公面前的太行、王屋二山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跑得无影无踪了。工商局专门派了一个小姑娘过来,给曹树林送来了营业执照;税务局通知他们,三年之内各种税收全免;劳动局给他们送了一块“劳模搬家公司”的木头牌子,不过现在这块牌子还只能挂在曹树林的家门口;总工会也打了一个电话过来,叫曹树林务必要在年底去总工会填表,今年的劳模肯定还是他的。
这些官面上的事情还都是虚的,最关键的是,青岛日报上的这篇报道,以及后来晚报、电台等媒体的后续报道,把搬家公司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送到了千家万户。要说起来,搬家公司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贴近老百姓的一个创意,但凡有点办法的人,谁乐意请亲戚朋友来帮忙搬家的,钱不少花,还要搭上人情,而且搬得还不一定好。有了搬家公司,几十块钱掏出去,什么都不想操心了,谁不乐意?
各家报纸的报道后面,都留了劳模搬家公司的寻呼号码,一时间,曹树林的寻呼机几乎要被呼炸了。有些人是马上就着急要搬的;有些人则是过一段时间要搬,现在先询询价钱的;还有一些是同样的下岗、待岗工人,打电话来问是否还招人的。当然,也不乏有什么《改革牛***辞典》组委会之类的机构,扬言只收300块钱就可以把曹树林的名字登到那本16开本、好几千页的书上去……
无数的业务涌过来,曹树林等人忙得四脚朝... -->>
310 鲁中机床
“喂,你好,我们这里是劳模搬家公司……哦,哦,我们的收费是根据搬家的距离和东西多少来定的,对对,一般情况下就是60块钱……不,不用的,我们有规定,不准抽客户的烟,不准吃客户的宴请。好的好的,我记下你的地址……”
在厂门口的公用电话边,何天霞一手握着电话听筒,一手拿着一支笔,在一个小本子上飞快地记录着客户的电话、地址,那个像小蛐蛐似的数字寻呼机就放在她的身边,随时给她带来新的业务信息。
守公用电话摊子的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何天霞,调侃道:“天霞啊,这两天,你都快把我这个摊子包下了,赶明你们家是不是也该自己装个电话了。”
何天霞满面春风地说道:“张奶奶,你还真说着了。我家老曹说了,如果生意继续这样火,他们就要租房子,装电话了。好家伙,这一天到晚……你看,这不又来传呼了。”
自从有了开一家搬家公司的点子之后,曹树林等人几乎一天都没有耽搁,马上就跑到工商局去登记注册了。工商局那边本来手续是颇为繁琐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折腾起来,没一个月也办不下来。但这个时候,劳动局出面了,确切地说,是由副市长示意劳动局出面了,要求工商局特事特办,尽快办好这件事。
这其中,就涉及到林振华答应给曹树林他们做的免费广告了。林振华当然知道广告是很花钱的,但他还知道一点,那就是有一种称为软广告的东西,运作好了,非但一分钱都不用花,而且广告效果还远远地好于报纸夹缝里的豆腐块。
林振华深知,当前国企改革是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一部分亏损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难题。曹树林他们自谋职业,创办搬家公司,这本身就是一条非常符合主旋律的新闻。再加上搬家公司这样一个新鲜事物极其能够吸引眼球,因此要通过报纸进行炒作,应当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林振华与青岛方面的媒体不熟,他先是一个电话打到了北京,找到了新华社的徐海皓。徐海皓恰好有一个同学就在青岛日报,而且还是一个管事的领导。林振华打着徐海皓的名义找上门去,如此这般地一说,与那位领导一拍即合。第二天,报社就派来了两名记者,找着曹树林等人好一通采访,一篇《青年愚公搬家记》就新鲜出炉了:
“众所周知,愚公是以搬掉家门口的山而出名的,可是,今天的愚公却改行了,专门干起帮人搬家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记者走访了有着青年愚公美誉的省劳动模范曹树林师傅,请他讲一讲自办搬家公司,开创再就业渠道的故事……”
这样一篇报道在青岛日报的头版登出来,立即吸引了分管就业工作的副市长。副市长看过之后,龙颜大悦,当即表态:对于这样不等不靠,自主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人,要大力宣传,大力扶持。
有了领导这一句话,横亘在青年愚公面前的太行、王屋二山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跑得无影无踪了。工商局专门派了一个小姑娘过来,给曹树林送来了营业执照;税务局通知他们,三年之内各种税收全免;劳动局给他们送了一块“劳模搬家公司”的木头牌子,不过现在这块牌子还只能挂在曹树林的家门口;总工会也打了一个电话过来,叫曹树林务必要在年底去总工会填表,今年的劳模肯定还是他的。
这些官面上的事情还都是虚的,最关键的是,青岛日报上的这篇报道,以及后来晚报、电台等媒体的后续报道,把搬家公司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送到了千家万户。要说起来,搬家公司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贴近老百姓的一个创意,但凡有点办法的人,谁乐意请亲戚朋友来帮忙搬家的,钱不少花,还要搭上人情,而且搬得还不一定好。有了搬家公司,几十块钱掏出去,什么都不想操心了,谁不乐意?
各家报纸的报道后面,都留了劳模搬家公司的寻呼号码,一时间,曹树林的寻呼机几乎要被呼炸了。有些人是马上就着急要搬的;有些人则是过一段时间要搬,现在先询询价钱的;还有一些是同样的下岗、待岗工人,打电话来问是否还招人的。当然,也不乏有什么《改革牛***辞典》组委会之类的机构,扬言只收300块钱就可以把曹树林的名字登到那本16开本、好几千页的书上去……
无数的业务涌过来,曹树林等人忙得四脚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