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明风八万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因此豪格信心十足地说道:“这次应当有六成希望彻底解决这位承天皇帝!”
只是豪格内心深处总觉得所谓“六成希望”是最低估计,实际情况要乐观得多,至少有八成希望甚至九成希望解决问题。
只是事情的发展总是偏离豪格的预期。
虽然越明军第一时间派人过来联络并保证豪格原来所有的一切地位与利益都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承天皇帝还是会给予格外恩赏,但问题在于豪格降明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得满城风雨。
不管是对于清国还是明国还是暂时抱观望态度的墙头草来说,肃亲王豪格降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象征性事件。
阿济格在河南全军尽没死于阵中,摄政王多尔衮死于满洲亲贵的内讧之中,而现在肃亲王豪格又率大军降明,大家觉得大清国是彻底没救了。
因此许多原来还持观望甚至准备与明军决一死战的亡命之徒第一时间改变了态度直接降明,他们甚至变得特别积极,恨不得越明军明天就能攻入北京城,这其中还有不少满蒙亲贵。
而豪格好不容易从山东退下来的上万将兵也因为这则消息而陷入了极度混乱,虽然很多汉军与外藩蒙古之前已经郑重考虑过降明的问题,但是有豪格坐镇,他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现在豪格既然已经降明,他们自然表现得特别积极。
事实上现在一门心思想要降明的不仅仅是汉军与外藩蒙古,豪格麾下的蒙古八旗与部分满洲牛录都觉得既然要随豪格降明,不如自己直接与承天朝联系卖个好价钱。
至于剩下那些不肯降明的清军,现在同样是处于失控局面,他们觉得豪格是大清国亡国的头号罪人,恨不得现在就干掉豪格。
这支大军在越明军的追击之下保存了大部分实力,但由于豪格的诈降命令在三五日之内变得四分五裂,至少有两三千兵马连声招呼都不打直接越过战线直接降明。
剩下的几千兵马现在也是人心涣散,豪格已经遇到了好几次刺杀更引发了好几次营肃,更让豪格哭笑不得的是发动叛乱者都是大清国最忠贞的将士,而帮助他平叛者却都是那些一门想叛清降明者。
他们之所以还支持豪格自然是希望这位肃亲王能出面帮他们与越明朝谈个好价钱,现在豪格根本不敢跟人谈诈降的问题,而是一门心思扮演起对大清国彻底失望的肃亲王。
最初豪格只是逢场作戏,内心深处还想着怎么借着诈降的机会干掉承天皇帝刘永锡,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已被裹胁进去,不再是大清国的肃亲王,而是大明承天朝的肃王,一心帮着承天朝招降纳叛。
至于那些不肯归附承天朝的大清臣子纷纷死于豪格之手,虽然这绝不是豪格的本意,但是形势的发展却一直朝着他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死在他手上的大清忠臣越来越多,甚至比死在明军手上还要多。
豪格虽然很想说明真相,但是他现在完全是刀剑之下身不由已,而且他已经渐渐转变,觉得成为大明的肃亲王似乎也不错,对付大清国的屠刀也越来越快,甚至他亲自出手解决了一些大清国的死硬份子。
现在大清国上上下下都把豪格视为最危险的敌人,虽然大家都能理解豪格是迫于形势才率部投降,但是豪格降明之后翻脸太无情了吧!
原本大家都觉得大清还能抵抗一阵子,甚至可以与明国达成一个城下之盟,但是豪格这么一闹,大清国手上能打的筹码几乎是一扫而空。
而且豪格的降明还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之前降明的清军最多也就是三五千人,但是豪格降明之后整个山东与北直隶几乎所有的清军统帅不分种族都跟着豪格降明。
因此现在满洲贵族与大清朝廷的想法已经从怎么与越明军订下城下之盟变成了“宁可亡于明国之手,也不能亡于肃王之手”。
偏偏肃亲王豪格的兵马降明之后已经变得残暴无比,下手甚至比越明军还要狠毒,不管是八旗、蒙古、汉军,只要不肯归附明朝都是当场虐杀的结局,因此现在大清朝廷突然觉得承天皇帝人似乎不错。
毕竟这位承天皇帝对待敌人特别宽厚,而且豪格降明之后,大清退往关外的计划已经没有操作性了,因此他们派出使者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希望承天皇帝尽快抵达他忠实的北京城。
p; 因此豪格信心十足地说道:“这次应当有六成希望彻底解决这位承天皇帝!”
只是豪格内心深处总觉得所谓“六成希望”是最低估计,实际情况要乐观得多,至少有八成希望甚至九成希望解决问题。
只是事情的发展总是偏离豪格的预期。
虽然越明军第一时间派人过来联络并保证豪格原来所有的一切地位与利益都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承天皇帝还是会给予格外恩赏,但问题在于豪格降明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得满城风雨。
不管是对于清国还是明国还是暂时抱观望态度的墙头草来说,肃亲王豪格降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象征性事件。
阿济格在河南全军尽没死于阵中,摄政王多尔衮死于满洲亲贵的内讧之中,而现在肃亲王豪格又率大军降明,大家觉得大清国是彻底没救了。
因此许多原来还持观望甚至准备与明军决一死战的亡命之徒第一时间改变了态度直接降明,他们甚至变得特别积极,恨不得越明军明天就能攻入北京城,这其中还有不少满蒙亲贵。
而豪格好不容易从山东退下来的上万将兵也因为这则消息而陷入了极度混乱,虽然很多汉军与外藩蒙古之前已经郑重考虑过降明的问题,但是有豪格坐镇,他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现在豪格既然已经降明,他们自然表现得特别积极。
事实上现在一门心思想要降明的不仅仅是汉军与外藩蒙古,豪格麾下的蒙古八旗与部分满洲牛录都觉得既然要随豪格降明,不如自己直接与承天朝联系卖个好价钱。
至于剩下那些不肯降明的清军,现在同样是处于失控局面,他们觉得豪格是大清国亡国的头号罪人,恨不得现在就干掉豪格。
这支大军在越明军的追击之下保存了大部分实力,但由于豪格的诈降命令在三五日之内变得四分五裂,至少有两三千兵马连声招呼都不打直接越过战线直接降明。
剩下的几千兵马现在也是人心涣散,豪格已经遇到了好几次刺杀更引发了好几次营肃,更让豪格哭笑不得的是发动叛乱者都是大清国最忠贞的将士,而帮助他平叛者却都是那些一门想叛清降明者。
他们之所以还支持豪格自然是希望这位肃亲王能出面帮他们与越明朝谈个好价钱,现在豪格根本不敢跟人谈诈降的问题,而是一门心思扮演起对大清国彻底失望的肃亲王。
最初豪格只是逢场作戏,内心深处还想着怎么借着诈降的机会干掉承天皇帝刘永锡,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已被裹胁进去,不再是大清国的肃亲王,而是大明承天朝的肃王,一心帮着承天朝招降纳叛。
至于那些不肯归附承天朝的大清臣子纷纷死于豪格之手,虽然这绝不是豪格的本意,但是形势的发展却一直朝着他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死在他手上的大清忠臣越来越多,甚至比死在明军手上还要多。
豪格虽然很想说明真相,但是他现在完全是刀剑之下身不由已,而且他已经渐渐转变,觉得成为大明的肃亲王似乎也不错,对付大清国的屠刀也越来越快,甚至他亲自出手解决了一些大清国的死硬份子。
现在大清国上上下下都把豪格视为最危险的敌人,虽然大家都能理解豪格是迫于形势才率部投降,但是豪格降明之后翻脸太无情了吧!
原本大家都觉得大清还能抵抗一阵子,甚至可以与明国达成一个城下之盟,但是豪格这么一闹,大清国手上能打的筹码几乎是一扫而空。
而且豪格的降明还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之前降明的清军最多也就是三五千人,但是豪格降明之后整个山东与北直隶几乎所有的清军统帅不分种族都跟着豪格降明。
因此现在满洲贵族与大清朝廷的想法已经从怎么与越明军订下城下之盟变成了“宁可亡于明国之手,也不能亡于肃王之手”。
偏偏肃亲王豪格的兵马降明之后已经变得残暴无比,下手甚至比越明军还要狠毒,不管是八旗、蒙古、汉军,只要不肯归附明朝都是当场虐杀的结局,因此现在大清朝廷突然觉得承天皇帝人似乎不错。
毕竟这位承天皇帝对待敌人特别宽厚,而且豪格降明之后,大清退往关外的计划已经没有操作性了,因此他们派出使者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希望承天皇帝尽快抵达他忠实的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