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不敢奉诏 (1/2)
69中文网 biquge3.cc,锦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京城里已经开始出现了巨大的恐慌。
各种流言蜚语迅速弥漫开来。
于是,京城的城门不得不关了。
现在什么样的流言都有。
一时说城外的京营已经完全溃败,死伤数万。
又有说各镇的京营指挥已经南逃。
还有人说陛下已经效仿唐玄宗,连夜带着銮驾往南京跑了。
现在京城已和城外隔绝,莫说是寻常的百姓,便是城中的百官,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城外送来的消息,也大多都是不实。
以至于一时之间,竟不知哪一个消息为真,哪一个消息为假。
读书人们此时开始发出各种议论,有的说毛文龙已经投降了建奴。
也有人说此次是贼酋亲征,大军已入山海关。
当然更多的,还是痛斥之所以沦落到了这样的境地,都是因为陛下任用奸人的缘故。
人心惶惶之下,倒是黄立极几个,不得不站了出来!
黄立极上奏,请孙承宗节制兵部,统领京城的布防。
天启皇帝一一照准。
而孙承宗又上奏,应该加强城内哪一处防线,需要调动哪一些兵马,天启皇帝也一应照准。
唯独有一事,天启皇帝却没有朱批。
便是黄立极认为,此时应该命各州县,征募乡勇,前来京城勤王。
天启皇帝并不认为这是一次大举进攻。
也不认为,建奴人的主力抵达这里。
若只是偏师,甚至可能人数不会超过千人。
关内承平日久,各地的卫所早就糜烂了,世袭的武官们根本不知如何节制兵马作战,这突然袭来的建奴人,带来的恐慌远远大于杀伤。
有时兵锋还未抵达,当地的文武官吏便闻风而逃。
所以……天启皇帝确实觉得这些建奴人很棘手,只有朝廷慢慢站稳阵脚,了解了真实的敌情,然后调拨一些精锐兵马进行合围,就算不能将其全歼,可至少……也可以将这些建奴人吓走。
可一旦下诏勤王,那显然就不一样了。
这就意味着,整个大明将要进行一场空前浩大的总动员。
不只是镇守在锦州、宁远、山海关等一线的兵马,需要调拨精锐,立即杀回关内。
还有这京城附近的各州县,都要大量的征丁、征粮!
而一旦动员了数十甚至上百万的人丁,结果发现这些建奴,不过千人,那么……就真滑天下之大稽了。
天启皇帝丢不起这个脸。
他一直踌躇不决。
而此时……他对京营也是极为失望的……
从许多战报来看,京营的问题极多,这些在京畿附近承平了这么多年的军马,问题凸显。
三千兵马,遭遇到了建奴人,居然一触即溃,指挥率先逃窜,而杀伤力,几乎为零。
就这……天启皇帝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为,这指挥已算不错了,至少……人家有勇气出战。
不过天启皇帝担心的,还是张静一。
张静一还在城外,京城已经紧闭了各处城门,这张静一不会有什么闪失吧?
还有那些城外的百姓,在如此混乱之下,却不知要遭受多少的伤害。
如此一想,竟是无数的烦恼袭至天启皇帝心头,天启皇帝只觉得心里堵得慌,难受。
…………
而此时,张顺冒着风险,终于在昌平寻到了张静一。
这是张家的庄园,如今外围已经砌起了石墙。
终于见到了张静一,张顺略带激动,拜倒在地道:“张百户,陛下有旨……”
“什么旨意?”张静一人在城外,对外头发生的事了解得更多一些,所以此时他也忧心忡忡。
大量的百姓被杀戮,许多的百姓都在逃亡。
新区这儿,情况还算是好的,在蓟县等地,情况十分糟糕。
就在三个时辰之前,建奴人屠了一处市集,三百多口人死在那里,血流成河。
可怕的还是混乱……因为混乱,盗匪也随即滋生,他们趁着百姓逃亡,四处劫掠。
那些京营也没好到哪里去,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张静一是真的开了眼界,有些兵马,名为剿贼,却不敢去围剿建奴人,反而以征粮的名义祸害乡里。
... -->>
京城里已经开始出现了巨大的恐慌。
各种流言蜚语迅速弥漫开来。
于是,京城的城门不得不关了。
现在什么样的流言都有。
一时说城外的京营已经完全溃败,死伤数万。
又有说各镇的京营指挥已经南逃。
还有人说陛下已经效仿唐玄宗,连夜带着銮驾往南京跑了。
现在京城已和城外隔绝,莫说是寻常的百姓,便是城中的百官,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城外送来的消息,也大多都是不实。
以至于一时之间,竟不知哪一个消息为真,哪一个消息为假。
读书人们此时开始发出各种议论,有的说毛文龙已经投降了建奴。
也有人说此次是贼酋亲征,大军已入山海关。
当然更多的,还是痛斥之所以沦落到了这样的境地,都是因为陛下任用奸人的缘故。
人心惶惶之下,倒是黄立极几个,不得不站了出来!
黄立极上奏,请孙承宗节制兵部,统领京城的布防。
天启皇帝一一照准。
而孙承宗又上奏,应该加强城内哪一处防线,需要调动哪一些兵马,天启皇帝也一应照准。
唯独有一事,天启皇帝却没有朱批。
便是黄立极认为,此时应该命各州县,征募乡勇,前来京城勤王。
天启皇帝并不认为这是一次大举进攻。
也不认为,建奴人的主力抵达这里。
若只是偏师,甚至可能人数不会超过千人。
关内承平日久,各地的卫所早就糜烂了,世袭的武官们根本不知如何节制兵马作战,这突然袭来的建奴人,带来的恐慌远远大于杀伤。
有时兵锋还未抵达,当地的文武官吏便闻风而逃。
所以……天启皇帝确实觉得这些建奴人很棘手,只有朝廷慢慢站稳阵脚,了解了真实的敌情,然后调拨一些精锐兵马进行合围,就算不能将其全歼,可至少……也可以将这些建奴人吓走。
可一旦下诏勤王,那显然就不一样了。
这就意味着,整个大明将要进行一场空前浩大的总动员。
不只是镇守在锦州、宁远、山海关等一线的兵马,需要调拨精锐,立即杀回关内。
还有这京城附近的各州县,都要大量的征丁、征粮!
而一旦动员了数十甚至上百万的人丁,结果发现这些建奴,不过千人,那么……就真滑天下之大稽了。
天启皇帝丢不起这个脸。
他一直踌躇不决。
而此时……他对京营也是极为失望的……
从许多战报来看,京营的问题极多,这些在京畿附近承平了这么多年的军马,问题凸显。
三千兵马,遭遇到了建奴人,居然一触即溃,指挥率先逃窜,而杀伤力,几乎为零。
就这……天启皇帝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为,这指挥已算不错了,至少……人家有勇气出战。
不过天启皇帝担心的,还是张静一。
张静一还在城外,京城已经紧闭了各处城门,这张静一不会有什么闪失吧?
还有那些城外的百姓,在如此混乱之下,却不知要遭受多少的伤害。
如此一想,竟是无数的烦恼袭至天启皇帝心头,天启皇帝只觉得心里堵得慌,难受。
…………
而此时,张顺冒着风险,终于在昌平寻到了张静一。
这是张家的庄园,如今外围已经砌起了石墙。
终于见到了张静一,张顺略带激动,拜倒在地道:“张百户,陛下有旨……”
“什么旨意?”张静一人在城外,对外头发生的事了解得更多一些,所以此时他也忧心忡忡。
大量的百姓被杀戮,许多的百姓都在逃亡。
新区这儿,情况还算是好的,在蓟县等地,情况十分糟糕。
就在三个时辰之前,建奴人屠了一处市集,三百多口人死在那里,血流成河。
可怕的还是混乱……因为混乱,盗匪也随即滋生,他们趁着百姓逃亡,四处劫掠。
那些京营也没好到哪里去,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张静一是真的开了眼界,有些兵马,名为剿贼,却不敢去围剿建奴人,反而以征粮的名义祸害乡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