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清明上河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镇服了这些位高权重桀傲不训的官员后,余平看一眼台上讲官,那讲官发觉了他的眼光,也不做声,只是轻轻点一点头。
余平冲他鼓励的笑上一笑,然后便轻轻转身,踱出房门。
出门之后,他又安排了一些细务,然后又吩咐人备马,立刻往宫中去见皇帝。
他这几个月来,天天与赵桓见面,与把守宫门的禁军早混的熟了,见他来了,也不要他多讲,一个军官便立刻去门上通传,过不多时,一个小宦官出门来,细声细气的向他道:“陛下说,在花园传见。”
余平也不理会,只冲着那通传的军官抱拳一谢,便跟着宦官往内行去。
路过时,他眼角扫过,只见那军官肩膀上赫然佩着一个铜牌,上面刻着一颗镀金的小金星,很是漂亮。他微觉诧异,停住脚步,问道:“将军肩上这是什么饰物,好生漂亮。”
那军官咧嘴一笑,答道:“大人,这个是军职标识,末将是个正将,所以有这个。副将就没有,是四颗银月。”
余平沉吟道:“这到新鲜,是谁的主意?”
“这是陛下的主张。咱们这些人,都算是御前班直,带刀侍卫的首领,陛下说,靖康年后,身边的老人多半不在,咱们这些多半是从下头抽调上来,不但兵不识将,连陛下也不能尽识,这怎么能成。是以在肩头带上标识,是正将副将,还是部将统制,都可以一眼识得。”
说到这里,他指指自己胸前的一块小小铜牌,又笑道:“看吧,上面还有末将的名字,职份,一眼就能看的分明。”
见余平拿眼来看,那正将又笑道:“陛下真是英明,竟能想到这样的好法子。没个把月,隔的老远,也能叫出咱们的姓名了。就算是下头更低级的军官,陛下也是能一口叫出名字,还能知道各人家里的境况,问寒问暖,大伙都说,陛下真是难得的圣主!”
“萧东楼萧将军?”
“正是小将。”
这将军显然是知道余平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将来可能大用,顾不得自己官阶其余高过余平,极有礼貌,一点皇帝御前带刀侍卫的架子也没有。
余平心里思索皇帝用意,只觉得没有这么简单,只是他到底见识不能超越时代,想了一回,只是不得要领。
当下向这萧东楼答道:“说的正是,下官也是叹服。”
说罢,向这将军一拱手,跟着早等的不耐烦的小宦官入内。
一路行走,余平心中感慨,若是换了几个月前,这样一个将军岂有拿正眼看自己的时候?到得如今,不但是这萧东楼,就算是朝中大佬,又能如何。
他面露冷笑,当此得意之时,却是不知怎地,想到自己为官十几年来,沉沦下僚,郁郁而不得志,若不是皇帝偶尔赏识,几十岁人,不知道要混到何日才是出头之日!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才干学识是有,能让皇帝赏识重用他的,却正是他这一点子不平之气。
赵桓前生为官多年,下属中是什么品性,有多大才干,是擅言谈交际,还是肯做实事,还是虚华不实,或是背后有强大的靠山和后台,一眼看将过去,八九不离十。
这余平在当日见皇帝时,态度模样,明显就是一个不得志的小官僚,对答谈吐也还清楚明白,眼神掠过,明显是郁结与不甘,这样的人,不拿来用上一用,岂不是太过浪费。
只是在提拔使用时,皇帝自然不能这样推心置腹,几碗迷汤一灌,把公忠廉能的信条先给这余平上了几课,然后委以重任,品阶虽然没有怎么提,不过不但是这余平,连其余的卫士和政事堂的几个宰执,都知道此人必定会大用了。
他一路迤逦行来,绕过几个别院小门,一路上卫士都识得余平,知道他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因此并没有过多盘查,一路放行无阻。
待到了原经略衙门的后园,余平远远一觑,看到皇帝正坐在园中一处草地上边临帖写字,便一时立住了脚,不敢打扰。
赵桓为着节俭用度,整个宫室不肯加一砖一瓦,唯有这后园,格局虽然不变,为着能在闲暇时舒缓精神,仍然是请了不少工匠加以修葺,花了过千贯钱,将这小小花园整治的平整干净,又是错落有致,山石流水横亘于其中,很是漂亮。
今日天气晴好,赵桓也动了雅念,命人在这后院摆好书案,磨好笔墨,自己拿起笔来,一笔一字,照着赵佶的书稿,一字一字的临摹。
在他身边,有几株正在盛开的腊梅,阵阵清香不绝于缕,环绕左右。草地不远,几处山石边上,两只仙鹤正知梳理雪白的羽毛。
天气又好,虽然还是早春,今天的阳光却很是暖和,洒在人身上手上,令人觉得舒适异常。
更令后世很多书法爱好者瞠目结舌,甚至口水横流的是,赵桓身前几案上摆的,全是宋徽宗赵佶的亲笔作品。
因着条件有限,并不能寻到很多赵佶的书法艺术作品,只是将他赐给大臣的临帖和批复下来的文书奏章,捡着好的汇集了几本册子,好让赵桓临摹。
这项任务,当初皇帝交待下来,竟是政事堂承旨来办,翰林学士王用诚亲自四处寻访,报给李纲和诸位宰执后,进呈御览。
之所以这么慎重,原因却是简单。
当前的皇帝赵桓,大宋朝至高无上的天子,他不会写毛笔字。
赵桓师承其父,自小就对书法极感兴趣,一笔漂亮的毛笔字,在艺术成就上只是稍逊其父而已。在他太子和继承帝位的几年,宫中也流传出他不少的作品,在士大夫中间广为流传。
在五国城时,他无需写字,回到陕西后,面临... -->>
镇服了这些位高权重桀傲不训的官员后,余平看一眼台上讲官,那讲官发觉了他的眼光,也不做声,只是轻轻点一点头。
余平冲他鼓励的笑上一笑,然后便轻轻转身,踱出房门。
出门之后,他又安排了一些细务,然后又吩咐人备马,立刻往宫中去见皇帝。
他这几个月来,天天与赵桓见面,与把守宫门的禁军早混的熟了,见他来了,也不要他多讲,一个军官便立刻去门上通传,过不多时,一个小宦官出门来,细声细气的向他道:“陛下说,在花园传见。”
余平也不理会,只冲着那通传的军官抱拳一谢,便跟着宦官往内行去。
路过时,他眼角扫过,只见那军官肩膀上赫然佩着一个铜牌,上面刻着一颗镀金的小金星,很是漂亮。他微觉诧异,停住脚步,问道:“将军肩上这是什么饰物,好生漂亮。”
那军官咧嘴一笑,答道:“大人,这个是军职标识,末将是个正将,所以有这个。副将就没有,是四颗银月。”
余平沉吟道:“这到新鲜,是谁的主意?”
“这是陛下的主张。咱们这些人,都算是御前班直,带刀侍卫的首领,陛下说,靖康年后,身边的老人多半不在,咱们这些多半是从下头抽调上来,不但兵不识将,连陛下也不能尽识,这怎么能成。是以在肩头带上标识,是正将副将,还是部将统制,都可以一眼识得。”
说到这里,他指指自己胸前的一块小小铜牌,又笑道:“看吧,上面还有末将的名字,职份,一眼就能看的分明。”
见余平拿眼来看,那正将又笑道:“陛下真是英明,竟能想到这样的好法子。没个把月,隔的老远,也能叫出咱们的姓名了。就算是下头更低级的军官,陛下也是能一口叫出名字,还能知道各人家里的境况,问寒问暖,大伙都说,陛下真是难得的圣主!”
“萧东楼萧将军?”
“正是小将。”
这将军显然是知道余平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将来可能大用,顾不得自己官阶其余高过余平,极有礼貌,一点皇帝御前带刀侍卫的架子也没有。
余平心里思索皇帝用意,只觉得没有这么简单,只是他到底见识不能超越时代,想了一回,只是不得要领。
当下向这萧东楼答道:“说的正是,下官也是叹服。”
说罢,向这将军一拱手,跟着早等的不耐烦的小宦官入内。
一路行走,余平心中感慨,若是换了几个月前,这样一个将军岂有拿正眼看自己的时候?到得如今,不但是这萧东楼,就算是朝中大佬,又能如何。
他面露冷笑,当此得意之时,却是不知怎地,想到自己为官十几年来,沉沦下僚,郁郁而不得志,若不是皇帝偶尔赏识,几十岁人,不知道要混到何日才是出头之日!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才干学识是有,能让皇帝赏识重用他的,却正是他这一点子不平之气。
赵桓前生为官多年,下属中是什么品性,有多大才干,是擅言谈交际,还是肯做实事,还是虚华不实,或是背后有强大的靠山和后台,一眼看将过去,八九不离十。
这余平在当日见皇帝时,态度模样,明显就是一个不得志的小官僚,对答谈吐也还清楚明白,眼神掠过,明显是郁结与不甘,这样的人,不拿来用上一用,岂不是太过浪费。
只是在提拔使用时,皇帝自然不能这样推心置腹,几碗迷汤一灌,把公忠廉能的信条先给这余平上了几课,然后委以重任,品阶虽然没有怎么提,不过不但是这余平,连其余的卫士和政事堂的几个宰执,都知道此人必定会大用了。
他一路迤逦行来,绕过几个别院小门,一路上卫士都识得余平,知道他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因此并没有过多盘查,一路放行无阻。
待到了原经略衙门的后园,余平远远一觑,看到皇帝正坐在园中一处草地上边临帖写字,便一时立住了脚,不敢打扰。
赵桓为着节俭用度,整个宫室不肯加一砖一瓦,唯有这后园,格局虽然不变,为着能在闲暇时舒缓精神,仍然是请了不少工匠加以修葺,花了过千贯钱,将这小小花园整治的平整干净,又是错落有致,山石流水横亘于其中,很是漂亮。
今日天气晴好,赵桓也动了雅念,命人在这后院摆好书案,磨好笔墨,自己拿起笔来,一笔一字,照着赵佶的书稿,一字一字的临摹。
在他身边,有几株正在盛开的腊梅,阵阵清香不绝于缕,环绕左右。草地不远,几处山石边上,两只仙鹤正知梳理雪白的羽毛。
天气又好,虽然还是早春,今天的阳光却很是暖和,洒在人身上手上,令人觉得舒适异常。
更令后世很多书法爱好者瞠目结舌,甚至口水横流的是,赵桓身前几案上摆的,全是宋徽宗赵佶的亲笔作品。
因着条件有限,并不能寻到很多赵佶的书法艺术作品,只是将他赐给大臣的临帖和批复下来的文书奏章,捡着好的汇集了几本册子,好让赵桓临摹。
这项任务,当初皇帝交待下来,竟是政事堂承旨来办,翰林学士王用诚亲自四处寻访,报给李纲和诸位宰执后,进呈御览。
之所以这么慎重,原因却是简单。
当前的皇帝赵桓,大宋朝至高无上的天子,他不会写毛笔字。
赵桓师承其父,自小就对书法极感兴趣,一笔漂亮的毛笔字,在艺术成就上只是稍逊其父而已。在他太子和继承帝位的几年,宫中也流传出他不少的作品,在士大夫中间广为流传。
在五国城时,他无需写字,回到陕西后,面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