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风雨大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杜中宵和王凯坐在二楼的小阁子里,相对饮酒。看着窗外春暖花开,出城踏春的百姓人流如织,杜中宵有些心烦意乱。本以为此次进京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可一切都平淡无奇,将来路在何方,还是很迷茫。本官升了一阶,转太常博士,河东路经略司判官的职权大了一些,可以临机处理一些不重要的边境事务,仅此而已。认真说起来,职权跟以前并没有多少变化。
为官五年,在每一任上都做得出色,但也仅是出色而已,并没有让朝野震动的大功。对于一个普通进士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同年中的状元杨寘未赴任就丁母忧,悲恸过度,英年早逝。接下来的韩绛和王珪都已经入馆阁,在京城任职,进入了官职晋升的快车道。王安石也被召试,却坚辞不就,到鄞县任知县。自己的官职比王安石高,但文词不行,很难有召试带馆职的机会。官员不带馆职,哪怕次次晋升,升官的速度也太慢。特别是一直在外地任职,朝廷中没有人脉,皇帝那里没有印象,升官太难了。
第一次廷对,战战兢兢,连皇帝长个什么样子都没有看清。第二次廷对,好不容易有座位了,又是公事公办走了个过场,君臣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叹了口气,杜中宵仰头饮了一杯酒。
王凯道:“知军莫不是心中有事?只管一个人喝闷酒。”
杜中宵道:“依朝廷宣命,三日后我们就要回归河东路,不得停留。我家在许州,离着京城几百里路,不知道能不能赶来。好不容易回京一次,仕途无大进展,好歹见家人一面。”
王凯笑道:“原来是思念家人了。不必忧心,只要知军的家人赶得急一些,能来得及。”
“借钤辖吉言。”杜中宵举杯,与王凯喝了一杯。
西北元昊初反的时候,王凯还只是一个小使臣,七八年间,依战功而升团练使,一方主将,建节指日可待。他还是升官速度一般的,夸张的如狄青,十年时间,从一个小小指挥使,升到防御史、殿前都虞侯、真定路副都部署,差一步就到武将顶峰。有时候,杜中宵想自己干脆转武职算了,只要有仗打,官职升得飞快。依狄青的年纪推算,过不了几年,就该到西南侬智高造反的时候了。自己有枪有炮,对付侬智高有十足的把握。了不起如夏竦、明镐等人一般,官升上去了再转回文职。
杜中宵觉得迷茫,是在做官的过程中,实在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可以忙忙碌碌,按照生产力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改变的观点,一直注重于发展生产力,等待一个变革时刻的到来。可做到了知军,仅仅靠经济发展,并不能引起朝廷的注意。此次入京也看得出来,哪怕制了火枪火炮出来,从皇帝到百官虽然非常重视,但也仅是重视,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场对于军事的革命。他们对于火器的认识,还局限在是一种厉害的新式武器,便如神臂弓一般,对于现有的军队是一种补充。
想到这里,杜中宵有些无奈。自己虽然是进士,却是进士中文不成武不就的一类。进士文章写得好是有大用的,可以从馆阁而知制诰,再到翰林学士,几年时间就到宰执大臣。如翰林学士钱明逸和御史中丞杨察,便是走的这条路子。可惜自己的进士是死记硬背出来的,没有草拟制词的文采,这条路无论如何走不通。老实做文官,就只能依资历晋升,前途实在不怎么光明。
别看现在杜中宵的官比王安石还高一点,只要王安石脑子开了窍,愿意入馆... -->>
杜中宵和王凯坐在二楼的小阁子里,相对饮酒。看着窗外春暖花开,出城踏春的百姓人流如织,杜中宵有些心烦意乱。本以为此次进京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可一切都平淡无奇,将来路在何方,还是很迷茫。本官升了一阶,转太常博士,河东路经略司判官的职权大了一些,可以临机处理一些不重要的边境事务,仅此而已。认真说起来,职权跟以前并没有多少变化。
为官五年,在每一任上都做得出色,但也仅是出色而已,并没有让朝野震动的大功。对于一个普通进士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同年中的状元杨寘未赴任就丁母忧,悲恸过度,英年早逝。接下来的韩绛和王珪都已经入馆阁,在京城任职,进入了官职晋升的快车道。王安石也被召试,却坚辞不就,到鄞县任知县。自己的官职比王安石高,但文词不行,很难有召试带馆职的机会。官员不带馆职,哪怕次次晋升,升官的速度也太慢。特别是一直在外地任职,朝廷中没有人脉,皇帝那里没有印象,升官太难了。
第一次廷对,战战兢兢,连皇帝长个什么样子都没有看清。第二次廷对,好不容易有座位了,又是公事公办走了个过场,君臣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叹了口气,杜中宵仰头饮了一杯酒。
王凯道:“知军莫不是心中有事?只管一个人喝闷酒。”
杜中宵道:“依朝廷宣命,三日后我们就要回归河东路,不得停留。我家在许州,离着京城几百里路,不知道能不能赶来。好不容易回京一次,仕途无大进展,好歹见家人一面。”
王凯笑道:“原来是思念家人了。不必忧心,只要知军的家人赶得急一些,能来得及。”
“借钤辖吉言。”杜中宵举杯,与王凯喝了一杯。
西北元昊初反的时候,王凯还只是一个小使臣,七八年间,依战功而升团练使,一方主将,建节指日可待。他还是升官速度一般的,夸张的如狄青,十年时间,从一个小小指挥使,升到防御史、殿前都虞侯、真定路副都部署,差一步就到武将顶峰。有时候,杜中宵想自己干脆转武职算了,只要有仗打,官职升得飞快。依狄青的年纪推算,过不了几年,就该到西南侬智高造反的时候了。自己有枪有炮,对付侬智高有十足的把握。了不起如夏竦、明镐等人一般,官升上去了再转回文职。
杜中宵觉得迷茫,是在做官的过程中,实在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可以忙忙碌碌,按照生产力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改变的观点,一直注重于发展生产力,等待一个变革时刻的到来。可做到了知军,仅仅靠经济发展,并不能引起朝廷的注意。此次入京也看得出来,哪怕制了火枪火炮出来,从皇帝到百官虽然非常重视,但也仅是重视,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场对于军事的革命。他们对于火器的认识,还局限在是一种厉害的新式武器,便如神臂弓一般,对于现有的军队是一种补充。
想到这里,杜中宵有些无奈。自己虽然是进士,却是进士中文不成武不就的一类。进士文章写得好是有大用的,可以从馆阁而知制诰,再到翰林学士,几年时间就到宰执大臣。如翰林学士钱明逸和御史中丞杨察,便是走的这条路子。可惜自己的进士是死记硬背出来的,没有草拟制词的文采,这条路无论如何走不通。老实做文官,就只能依资历晋升,前途实在不怎么光明。
别看现在杜中宵的官比王安石还高一点,只要王安石脑子开了窍,愿意入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