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建文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夜,乾清宫。
朱允炆还是和往常一样在朱元璋的寝殿里搭了一张床,夜已经很深了,但是允炆翻来覆去还是睡不着,听着朱元璋轻微的鼾声,不由得佩服朱元璋,今天大局已定,蓝玉必死无疑,朱元璋睡的那么香,但自己知道,昨晚朱元璋睡的比自己晚。朱允炆苦笑一声,这就是差距啊,对大局的掌控程度是自己无法想象的,但是自己睡不着并不是因为这个。蓝玉一案眼看就要掀起血雨腥风,可自己无能为力,但皇爷爷说的也对,蓝玉有谋反的能力,也有谋反的准备,可以说死有余辜,但如果将涉案的人都杀掉,自己实在不忍心。自己看了很多人的证词,即使在酷刑之下,也只是招认自己对这件事情略有耳闻,只是知道蓝玉要做大事而已,这样的人也要杀,似乎有些过了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知情不报起码说明对方两不相帮,甚至乐观其成,这也许是皇爷爷想杀他们的原因吧,当年的韩国公李善长不就是这么死的吗?皇爷爷想要建立一个完全服从,对皇帝没有一点私心的朝廷,正如他想建立一个没有贪官的社会一样,并不现实。从历史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做到,即使自己的伴读,也是各有各的心思,说不定现在就在物伤其类,兔死狐悲吧。
另外,朱允炆想起了吏部尚书詹微,自己想杀他很久了。在父亲朱标做太子时,詹微就处处和他作对,詹微是个酷吏,用法严酷,但是他善于揣摩圣意,所以有恃无恐。父亲为人宽厚,也很有胆量,敢和皇爷爷争执,自己就差了很多,不太敢惹皇爷爷生气。父亲批阅奏章的时候,对一些案件进行轻判,但詹微不同意,他那时候还是都御史,结果闹到皇爷爷那里,皇爷爷认同詹微的做法。父亲很生气,和皇爷爷说出了“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臣。”的话,但却引得皇爷爷大发雷霆,说“等你当了皇帝再说吧。”这给了父亲太大的压力,所以一病不起。允炆还记得父亲和自己说“詹微害我,要为我报仇。”从那时候起,自己就想找机会除掉他。但是詹微是吏部尚书,没有充分的理由,自己也拿他没办法。詹微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推举皇太孙时,詹微出言反对。今天蓝玉竟然指认詹微同谋,自己当机立断拿下了詹微,最后的证词中也附上了他。皇爷爷看了没说什么,就决定要全部处死。当时觉得很快意,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悔了,詹微是要被满门抄斩的,可能有几百口吧,自己为父报仇,但灭掉了对方整个家族。他切实感觉到了皇权的可怕和威严,皇爷爷应该知道自己想什么吧,但却当做不知道。
朱元璋当然知道朱允炆和詹微的矛盾,虽然詹微很合他的心意,但这个人名声太差,朝臣对他多有不满,顺手杀掉就算了。在他的眼里,朝臣几乎没几个是清白的,都有可杀之道。既然允炆想杀,那就杀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总体来说,朱元璋对自己的皇太孙比较满意,允炆天资聪颖,心地善良,仁孝宽厚,手腕越来越纯熟,能力也不错。但是唯一让他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书生气太重,总觉得上古三皇五帝才是完美的皇帝,其实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孔子为了推广自己的儒学编造的。西晋出土的《竹书纪年》记录的是另一番样子,如“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上古书籍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就不可见了。幸亏秦朝时间不长,否则儒家学说搞不好就湮没在历史之中了,现存的典籍大多是后人回忆复述所得。还有允炆过于心软,蓝玉案他就有点受不了了,不过也好,让他体会一下帝王之道吧。
朱允炆翻来覆去,一直到天快亮了,才昏昏睡去。
次日早朝,朝堂上已经少了一些人,百官个个都是战战兢兢,有的人出门前甚至和家人诀别。殿上,朱元璋令长福宣旨,蓝玉谋逆,证据确凿,本应凌迟处死,念其功高,处以枭首剥皮之刑,其余从犯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何荣的弟弟尚宝司丞何宏,都督黄恪,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指挥庄成、孙让,府军前卫百户李成凌迟处死,满门抄斩,十岁以下男女徙往崖州(海南),明日午时行刑。文武百官都要去城外法场观礼。群臣俯首称是。
退朝之后,朱允炆带上四个伴读来到了锦衣卫衙门,衙门里进进出出,不停地有人被锁拿过来,大堂上刑部尚书杨靖主审,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陪审,太监长福陪坐,大部分人是在诏狱里审过,拿到口供之后才过堂的,即使这样子,大堂上仍然忙个不停。杨靖今年三十五六岁,非常年轻,目前兼任太子宾客,朱允炆对他印象很好。不过现在的杨靖疲劳不堪,因为人太多了,而且如果他想要对供词提出异议,想要重审时,往往被蒋瓛拒绝,最终往往不得不听从蒋瓛的建议。朱允炆带着四个伴读到偏厅坐下,观察着大堂的情形。堂上的人带上来的时候往往皮肉模糊,神色呆滞,一言不发,让认罪、画押,都没有反抗;偶尔有几个说冤枉的人,杨靖会要求重审,但是没多大用处,很多人在大刑之下最终还是认罪,甚至有当堂打死的现象。不过死的人大多为武将,如果是文臣,杨靖往往会据理力争,倒是有活下来的。
看了一会儿,朱允炆叹了口气,把四个伴读叫过来坐下,看着他们说“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耿璇等人互相看了看,齐齐拱手说“卑职没什么要说的。”朱允炆知道他们是害怕,不敢说,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想了想,说道“耿璇,你找一下蒋瓛,让他把蓝玉提过来,我有些话要问。”耿璇应了一下,出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蓝玉带到,一夜过去了,蓝大将军更显苍老了,戴着镣铐,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 -->>
一秒记住【69中文网www.69zw.com】,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夜,乾清宫。
朱允炆还是和往常一样在朱元璋的寝殿里搭了一张床,夜已经很深了,但是允炆翻来覆去还是睡不着,听着朱元璋轻微的鼾声,不由得佩服朱元璋,今天大局已定,蓝玉必死无疑,朱元璋睡的那么香,但自己知道,昨晚朱元璋睡的比自己晚。朱允炆苦笑一声,这就是差距啊,对大局的掌控程度是自己无法想象的,但是自己睡不着并不是因为这个。蓝玉一案眼看就要掀起血雨腥风,可自己无能为力,但皇爷爷说的也对,蓝玉有谋反的能力,也有谋反的准备,可以说死有余辜,但如果将涉案的人都杀掉,自己实在不忍心。自己看了很多人的证词,即使在酷刑之下,也只是招认自己对这件事情略有耳闻,只是知道蓝玉要做大事而已,这样的人也要杀,似乎有些过了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知情不报起码说明对方两不相帮,甚至乐观其成,这也许是皇爷爷想杀他们的原因吧,当年的韩国公李善长不就是这么死的吗?皇爷爷想要建立一个完全服从,对皇帝没有一点私心的朝廷,正如他想建立一个没有贪官的社会一样,并不现实。从历史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做到,即使自己的伴读,也是各有各的心思,说不定现在就在物伤其类,兔死狐悲吧。
另外,朱允炆想起了吏部尚书詹微,自己想杀他很久了。在父亲朱标做太子时,詹微就处处和他作对,詹微是个酷吏,用法严酷,但是他善于揣摩圣意,所以有恃无恐。父亲为人宽厚,也很有胆量,敢和皇爷爷争执,自己就差了很多,不太敢惹皇爷爷生气。父亲批阅奏章的时候,对一些案件进行轻判,但詹微不同意,他那时候还是都御史,结果闹到皇爷爷那里,皇爷爷认同詹微的做法。父亲很生气,和皇爷爷说出了“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臣。”的话,但却引得皇爷爷大发雷霆,说“等你当了皇帝再说吧。”这给了父亲太大的压力,所以一病不起。允炆还记得父亲和自己说“詹微害我,要为我报仇。”从那时候起,自己就想找机会除掉他。但是詹微是吏部尚书,没有充分的理由,自己也拿他没办法。詹微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推举皇太孙时,詹微出言反对。今天蓝玉竟然指认詹微同谋,自己当机立断拿下了詹微,最后的证词中也附上了他。皇爷爷看了没说什么,就决定要全部处死。当时觉得很快意,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悔了,詹微是要被满门抄斩的,可能有几百口吧,自己为父报仇,但灭掉了对方整个家族。他切实感觉到了皇权的可怕和威严,皇爷爷应该知道自己想什么吧,但却当做不知道。
朱元璋当然知道朱允炆和詹微的矛盾,虽然詹微很合他的心意,但这个人名声太差,朝臣对他多有不满,顺手杀掉就算了。在他的眼里,朝臣几乎没几个是清白的,都有可杀之道。既然允炆想杀,那就杀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总体来说,朱元璋对自己的皇太孙比较满意,允炆天资聪颖,心地善良,仁孝宽厚,手腕越来越纯熟,能力也不错。但是唯一让他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书生气太重,总觉得上古三皇五帝才是完美的皇帝,其实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孔子为了推广自己的儒学编造的。西晋出土的《竹书纪年》记录的是另一番样子,如“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上古书籍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就不可见了。幸亏秦朝时间不长,否则儒家学说搞不好就湮没在历史之中了,现存的典籍大多是后人回忆复述所得。还有允炆过于心软,蓝玉案他就有点受不了了,不过也好,让他体会一下帝王之道吧。
朱允炆翻来覆去,一直到天快亮了,才昏昏睡去。
次日早朝,朝堂上已经少了一些人,百官个个都是战战兢兢,有的人出门前甚至和家人诀别。殿上,朱元璋令长福宣旨,蓝玉谋逆,证据确凿,本应凌迟处死,念其功高,处以枭首剥皮之刑,其余从犯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何荣的弟弟尚宝司丞何宏,都督黄恪,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指挥庄成、孙让,府军前卫百户李成凌迟处死,满门抄斩,十岁以下男女徙往崖州(海南),明日午时行刑。文武百官都要去城外法场观礼。群臣俯首称是。
退朝之后,朱允炆带上四个伴读来到了锦衣卫衙门,衙门里进进出出,不停地有人被锁拿过来,大堂上刑部尚书杨靖主审,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陪审,太监长福陪坐,大部分人是在诏狱里审过,拿到口供之后才过堂的,即使这样子,大堂上仍然忙个不停。杨靖今年三十五六岁,非常年轻,目前兼任太子宾客,朱允炆对他印象很好。不过现在的杨靖疲劳不堪,因为人太多了,而且如果他想要对供词提出异议,想要重审时,往往被蒋瓛拒绝,最终往往不得不听从蒋瓛的建议。朱允炆带着四个伴读到偏厅坐下,观察着大堂的情形。堂上的人带上来的时候往往皮肉模糊,神色呆滞,一言不发,让认罪、画押,都没有反抗;偶尔有几个说冤枉的人,杨靖会要求重审,但是没多大用处,很多人在大刑之下最终还是认罪,甚至有当堂打死的现象。不过死的人大多为武将,如果是文臣,杨靖往往会据理力争,倒是有活下来的。
看了一会儿,朱允炆叹了口气,把四个伴读叫过来坐下,看着他们说“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耿璇等人互相看了看,齐齐拱手说“卑职没什么要说的。”朱允炆知道他们是害怕,不敢说,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想了想,说道“耿璇,你找一下蒋瓛,让他把蓝玉提过来,我有些话要问。”耿璇应了一下,出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蓝玉带到,一夜过去了,蓝大将军更显苍老了,戴着镣铐,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