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大明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康知府,照你这么说,是本官冤枉你了?”。
刑部王侍郎笑道:“来的路上,我们已向部分签名的百姓核实,他们现在就在随行的马车上,随时可以作证”。
这个?这……,怎么会这样……
康祺一阵哆嗦,几次欲言又止,一旁的通判曹正也早已没了主意,连个欲言又止的举动都没有,干脆一言不发。
“怎么样?康知府,还有什么要说的?若你觉得人证不够,我们随时可差人去其他县核实”。
张御史不紧不慢道:“身为朝廷命官,若抱有侥幸心里,最后一番周折,罪证摆到面前,怕是躲不过要严惩了”。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若能主动交代,大家都省事、省心。
能做到四品知府,自有过人之处,事已至此,康祺也开始暗暗思量:一个刑部侍郎,一个左副都御史,若没有真凭实据,他们断断不会随意行事。
但此事事关地方府县,二位钦差只是恰巧遇到而已,若真要一查到底,还需朝廷另下旨意,重新派人前来。
而他们此时突然来府城,也只是初步调查,核实无误后,再回去向朝廷禀报。
换句话说,只要这两位钦差不说此事,去京城不做任何禀报,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可化解在这知府衙门里。
天高皇帝远,只要他们不说,皇帝是不会知道的,朝廷自然也不会多此一举。
先搞定眼前再说吧。
“此事来的太突然,下官虽为知府,但底下那些知县到底做了什么,也无法一一掌握”。
康祺话锋一转:“二位大人既已来到鄙府,何不多住几日?一路劳顿,下官总归是要尽些地主之谊的”。
这时,一旁的曹通判立刻上前道:“府里已备好饭菜,请二位大人尝尝地方特色,还有当地酒家自酿的酒,甘甜、柔顺,不上头”。
二人一唱一和,想必这位知府与通判,用同样的方法接待不少类似的客人。
“康知府,曹通判,咱明人不说暗话,你们不要寄希望于大鱼大肉、美酒陈酿,或者书本里夹银票,特产埋些金银玉器之类”。
看来,这位左副都御史不吃这一套,未等对方开口,自己竟一口气说完了。
刑部王侍郎接过话茬儿,继续道:“是啊,三法司的人,平日里办案,这些门门道道倒见过不少,张大人既都说明了,本官就不需再重复了吧?”。
康祺脸上一阵青来一阵白,他此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奈位卑言轻,身为一方知府,又不能不接待上差。
“二位大人金玉良言,下官铭记在心,上任地方以来,只求一心办差,绝无大鱼大肉之事,更无金银玉器一说”。
事已至此,康祺也不再回避,事情总归是要解决的。榆林府之事,说到底,还是大煤矿最为要紧,即便税赋,最终也会查到大煤矿上来。
牵扯到大煤矿,必然会牵扯到他身后之人。而身后之人,即便是刑部侍郎、左副都御史,恐怕也奈何不了。
要死大家一起死,反正不止我一个。况且一旦事情闹大了,最终先死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好,康知府既然这样说,那我们也就公事公办”。
台上的二位钦差对视一眼,而后张御史起身而立道:“马上通知下去,让各县衙的知县,全部来知府衙门,当面对质,如此我们也好向朝廷交差”。
“下官马上差人去办”。
康祺反倒少了一些慌乱:他属下的这些知县中,有人在京城人脉不错,六部甚至内阁,都能说的上话。
若要把这些知县下手,他们岂会坐以待毙?
呵呵,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nbsp;“康知府,照你这么说,是本官冤枉你了?”。
刑部王侍郎笑道:“来的路上,我们已向部分签名的百姓核实,他们现在就在随行的马车上,随时可以作证”。
这个?这……,怎么会这样……
康祺一阵哆嗦,几次欲言又止,一旁的通判曹正也早已没了主意,连个欲言又止的举动都没有,干脆一言不发。
“怎么样?康知府,还有什么要说的?若你觉得人证不够,我们随时可差人去其他县核实”。
张御史不紧不慢道:“身为朝廷命官,若抱有侥幸心里,最后一番周折,罪证摆到面前,怕是躲不过要严惩了”。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若能主动交代,大家都省事、省心。
能做到四品知府,自有过人之处,事已至此,康祺也开始暗暗思量:一个刑部侍郎,一个左副都御史,若没有真凭实据,他们断断不会随意行事。
但此事事关地方府县,二位钦差只是恰巧遇到而已,若真要一查到底,还需朝廷另下旨意,重新派人前来。
而他们此时突然来府城,也只是初步调查,核实无误后,再回去向朝廷禀报。
换句话说,只要这两位钦差不说此事,去京城不做任何禀报,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可化解在这知府衙门里。
天高皇帝远,只要他们不说,皇帝是不会知道的,朝廷自然也不会多此一举。
先搞定眼前再说吧。
“此事来的太突然,下官虽为知府,但底下那些知县到底做了什么,也无法一一掌握”。
康祺话锋一转:“二位大人既已来到鄙府,何不多住几日?一路劳顿,下官总归是要尽些地主之谊的”。
这时,一旁的曹通判立刻上前道:“府里已备好饭菜,请二位大人尝尝地方特色,还有当地酒家自酿的酒,甘甜、柔顺,不上头”。
二人一唱一和,想必这位知府与通判,用同样的方法接待不少类似的客人。
“康知府,曹通判,咱明人不说暗话,你们不要寄希望于大鱼大肉、美酒陈酿,或者书本里夹银票,特产埋些金银玉器之类”。
看来,这位左副都御史不吃这一套,未等对方开口,自己竟一口气说完了。
刑部王侍郎接过话茬儿,继续道:“是啊,三法司的人,平日里办案,这些门门道道倒见过不少,张大人既都说明了,本官就不需再重复了吧?”。
康祺脸上一阵青来一阵白,他此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奈位卑言轻,身为一方知府,又不能不接待上差。
“二位大人金玉良言,下官铭记在心,上任地方以来,只求一心办差,绝无大鱼大肉之事,更无金银玉器一说”。
事已至此,康祺也不再回避,事情总归是要解决的。榆林府之事,说到底,还是大煤矿最为要紧,即便税赋,最终也会查到大煤矿上来。
牵扯到大煤矿,必然会牵扯到他身后之人。而身后之人,即便是刑部侍郎、左副都御史,恐怕也奈何不了。
要死大家一起死,反正不止我一个。况且一旦事情闹大了,最终先死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好,康知府既然这样说,那我们也就公事公办”。
台上的二位钦差对视一眼,而后张御史起身而立道:“马上通知下去,让各县衙的知县,全部来知府衙门,当面对质,如此我们也好向朝廷交差”。
“下官马上差人去办”。
康祺反倒少了一些慌乱:他属下的这些知县中,有人在京城人脉不错,六部甚至内阁,都能说的上话。
若要把这些知县下手,他们岂会坐以待毙?
呵呵,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