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陈魏忠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秦朝时候,在白云山南麓有个小村庄,住着一位青年人叫郑安期。他父亲早已去世,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母子俩相依为命过日子。
郑家家徒四壁,无田无地。幸好郑安期自少跟父亲行医,多少学得一点知识,经过长期观察实践,对看病的望、闻、问、切,对各种药物的辩认和使用,逐渐地有了明显的进步,于是便在村前设一间小亭子,摆卖生草药,兼替乡民医治一些小病小痛。
起初,乡民对郑安期的诊治不很放心,来问津的人很少。郑安期认真阅读医书,刻苦钻研,因此医术进步很快,医好了许多乡民,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郑安期家里虽然穷困,但富于同情心,凡是穷苦人来看病,他不收诊金,有特别困难的,甚至连药费都减免,因此,甚得乡民的爱戴尊敬,都称赞他是“存心济世,治病救人”的好医生。
有一年,广州地区发生一种流行病,得病的人先是畏寒,继而高热,同时全身酸痛,伴有流涕咳嗽,救治不及,则抽筋昏迷,直至死亡,因此,登门求医的络绎不绝。
对这种流行病,郑安期虽翻尽医书,试用各种药物,但疗效都不显著。眼见一个个乡亲痛苦呻吟,悲惨死去,郑安期心象刀割,焦躁不堪。
一天深夜,郑安期为乡亲看完病回家,母亲见他神色憔悴,满脸愁容,便问他外出治病的情况,郑安期唉声叹气地把各地流行病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告诉她。母亲听了后,也叹息不已,她想了一阵后说:“早年听你父亲说过,医治流行病,最好用九节菖蒲,但这种药不容易找呀!”
郑安期听母亲这样一说,宛如在黑暗中忽然见到一丝光明。他连忙问:“九节菖蒲什么样的?在什么地方有得采摘?”
母亲说:“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只记得你父亲叨念过,九节菖蒲是古代尧舜时候的一种稀有植物,这种植物是由降精灵于地,精灵吸收了日月精华,从地上生长出来的,所以世人称之为‘尧年韭’,能驱除百病,起死回生;就是无病的吃了,也能壮体健脾,延年益寿,是世上的灵丹妙药呀!”
郑安期听说九节菖蒲有此神效,很感兴趣,于是继续问:“那九节菖蒲一般形态怎样?生长在什么地方?”
母亲说:“听说它叶瓣如兰,茎分九节,身如匙柄,有种清雅的幽香,一般是生在高山大岭的悬崖峭壁上。这种药物难找呀?你父亲找了一辈子也没找到,只怕你也很难找到。”
郑安期是一个倔强的人,他说:“不!就算走遍天涯海角也一定要找到九节菖蒲,把乡亲的病治好!”
次日凌晨,郑安期安排好了母亲的生活,背起药筐,拿起手锄,就出门了。去哪里找呢?他想,白云山最近,应先到白云山去寻找。
白云山真不愧为岭南的名山,层峦叠嶂,白云缭绕,流水淙淙,百鸟喧鸣。但对这一切,郑安期都无心观赏。他一心想着的,是把九节菖蒲找到。
他不停地在山上跑着,专向那些从未到过的悬崖峭壁爬去。尖锐的岩石割破了他的脚,锋利的荆棘划破了他的手脸,他丝豪也感觉不到痛楚,而使他感到不安的是,已经找了将近一天了,但九节菖蒲的影子也看不到。
黄昏时候,郑安期来到白云山东麓,只见一条小溪涧在山间蜿蜒奔流,溪涧两边长着茂密的植物,于是他沿着溪涧往前寻找。走了一段路,前面是一个陡峻的山崖,山崖下是深不见底的潭水,郑安期见无路可走,只得停下来。
夕阳西下,暮色苍茫,郑安期感到失望了,他颓然地在悬崖边的一块大岩石上坐下来,到这时候他才感到汗水湿透了衣衫,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疲倦无力。
就在郑安期感到失望之际,忽然微风吹过,送来阵阵香味,这种香味比兰花清新,比玫瑰馥郁,使他精神一振。他立刻站起来,沿着香味寻找,发现悬崖下二三丈的地方,长着一棵象兰花似的植物,往花的茎上一数,不多不少,正好是九个节,这不是九节菖蒲又是什么?刹时,郑安期高兴得跳起来。
郑安期立即走近去,试着伸手采摘,但它生得很低,手无法扳着,他想寻路下去,但悬崖峭壁,无路可通,看着这宝物在眼皮下而采摘不到,急得直跺脚。这时,他忽然发现一块岩石下,有一藤蔓植物匍地而生,他灵机一动,当即把它采集起来,扭成一股绳子那样,一头捆住岩石,一头垂落悬崖,然后自己攀着藤蔓,堕下悬崖,爬近生长九节菖蒲那里,小心翼翼地把它采撷下来。
面对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九节菖蒲,郑安期高兴极了,心想。有了它流行病将会被扑灭,患病的乡亲将会得救;同时,只要把根保护好,繁殖多多,以后就不愁没救命药了。他用嘴把菖蒲咬着,用双手攀着藤蔓,想爬返崖顶。忽闻“辟拍”一声,藤蔓突然拉断,郑安期竟翻身跌下悬崖。
正在危急的时候,忽然崖下升起一朵白云,顷刻变成一只仙鹤,把郑安期稳稳托着,然后背着他,飘然而去。相传他羽化成仙了。
后来,乡亲们沿着郑安期的的足迹来到这里,找到了九节菖蒲,用它扑灭了流行病,恢复健康。为了纪念郑安期,人们就把他坠崖的地方称为郑仙崖,把那条小溪涧称为蒲涧,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寺庙,称为蒲涧寺,供人们拜祭。
秦朝时候,在白云山南麓有个小村庄,住着一位青年人叫郑安期。他父亲早已去世,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母子俩相依为命过日子。
郑家家徒四壁,无田无地。幸好郑安期自少跟父亲行医,多少学得一点知识,经过长期观察实践,对看病的望、闻、问、切,对各种药物的辩认和使用,逐渐地有了明显的进步,于是便在村前设一间小亭子,摆卖生草药,兼替乡民医治一些小病小痛。
起初,乡民对郑安期的诊治不很放心,来问津的人很少。郑安期认真阅读医书,刻苦钻研,因此医术进步很快,医好了许多乡民,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郑安期家里虽然穷困,但富于同情心,凡是穷苦人来看病,他不收诊金,有特别困难的,甚至连药费都减免,因此,甚得乡民的爱戴尊敬,都称赞他是“存心济世,治病救人”的好医生。
有一年,广州地区发生一种流行病,得病的人先是畏寒,继而高热,同时全身酸痛,伴有流涕咳嗽,救治不及,则抽筋昏迷,直至死亡,因此,登门求医的络绎不绝。
对这种流行病,郑安期虽翻尽医书,试用各种药物,但疗效都不显著。眼见一个个乡亲痛苦呻吟,悲惨死去,郑安期心象刀割,焦躁不堪。
一天深夜,郑安期为乡亲看完病回家,母亲见他神色憔悴,满脸愁容,便问他外出治病的情况,郑安期唉声叹气地把各地流行病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告诉她。母亲听了后,也叹息不已,她想了一阵后说:“早年听你父亲说过,医治流行病,最好用九节菖蒲,但这种药不容易找呀!”
郑安期听母亲这样一说,宛如在黑暗中忽然见到一丝光明。他连忙问:“九节菖蒲什么样的?在什么地方有得采摘?”
母亲说:“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只记得你父亲叨念过,九节菖蒲是古代尧舜时候的一种稀有植物,这种植物是由降精灵于地,精灵吸收了日月精华,从地上生长出来的,所以世人称之为‘尧年韭’,能驱除百病,起死回生;就是无病的吃了,也能壮体健脾,延年益寿,是世上的灵丹妙药呀!”
郑安期听说九节菖蒲有此神效,很感兴趣,于是继续问:“那九节菖蒲一般形态怎样?生长在什么地方?”
母亲说:“听说它叶瓣如兰,茎分九节,身如匙柄,有种清雅的幽香,一般是生在高山大岭的悬崖峭壁上。这种药物难找呀?你父亲找了一辈子也没找到,只怕你也很难找到。”
郑安期是一个倔强的人,他说:“不!就算走遍天涯海角也一定要找到九节菖蒲,把乡亲的病治好!”
次日凌晨,郑安期安排好了母亲的生活,背起药筐,拿起手锄,就出门了。去哪里找呢?他想,白云山最近,应先到白云山去寻找。
白云山真不愧为岭南的名山,层峦叠嶂,白云缭绕,流水淙淙,百鸟喧鸣。但对这一切,郑安期都无心观赏。他一心想着的,是把九节菖蒲找到。
他不停地在山上跑着,专向那些从未到过的悬崖峭壁爬去。尖锐的岩石割破了他的脚,锋利的荆棘划破了他的手脸,他丝豪也感觉不到痛楚,而使他感到不安的是,已经找了将近一天了,但九节菖蒲的影子也看不到。
黄昏时候,郑安期来到白云山东麓,只见一条小溪涧在山间蜿蜒奔流,溪涧两边长着茂密的植物,于是他沿着溪涧往前寻找。走了一段路,前面是一个陡峻的山崖,山崖下是深不见底的潭水,郑安期见无路可走,只得停下来。
夕阳西下,暮色苍茫,郑安期感到失望了,他颓然地在悬崖边的一块大岩石上坐下来,到这时候他才感到汗水湿透了衣衫,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疲倦无力。
就在郑安期感到失望之际,忽然微风吹过,送来阵阵香味,这种香味比兰花清新,比玫瑰馥郁,使他精神一振。他立刻站起来,沿着香味寻找,发现悬崖下二三丈的地方,长着一棵象兰花似的植物,往花的茎上一数,不多不少,正好是九个节,这不是九节菖蒲又是什么?刹时,郑安期高兴得跳起来。
郑安期立即走近去,试着伸手采摘,但它生得很低,手无法扳着,他想寻路下去,但悬崖峭壁,无路可通,看着这宝物在眼皮下而采摘不到,急得直跺脚。这时,他忽然发现一块岩石下,有一藤蔓植物匍地而生,他灵机一动,当即把它采集起来,扭成一股绳子那样,一头捆住岩石,一头垂落悬崖,然后自己攀着藤蔓,堕下悬崖,爬近生长九节菖蒲那里,小心翼翼地把它采撷下来。
面对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九节菖蒲,郑安期高兴极了,心想。有了它流行病将会被扑灭,患病的乡亲将会得救;同时,只要把根保护好,繁殖多多,以后就不愁没救命药了。他用嘴把菖蒲咬着,用双手攀着藤蔓,想爬返崖顶。忽闻“辟拍”一声,藤蔓突然拉断,郑安期竟翻身跌下悬崖。
正在危急的时候,忽然崖下升起一朵白云,顷刻变成一只仙鹤,把郑安期稳稳托着,然后背着他,飘然而去。相传他羽化成仙了。
后来,乡亲们沿着郑安期的的足迹来到这里,找到了九节菖蒲,用它扑灭了流行病,恢复健康。为了纪念郑安期,人们就把他坠崖的地方称为郑仙崖,把那条小溪涧称为蒲涧,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寺庙,称为蒲涧寺,供人们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