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点卡目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生活
记者:继高旭旺抒情诗选、高旭旺白话诗之后,您的第九部诗集心灵的太阳再次轰动诗坛。还是从你的诗歌经历谈起,什么时候开始写诗?
高旭旺:我写诗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叶、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的。当时街头流行枪杆诗、打油诗,我就经常写点打油诗。严格意义上来讲,我的诗歌创作是从部队开始的。1975年发表诗歌处女作绣出一个新地球,内容就四句:“天不下雨我不愁,敢于老天接对头。锄作银针汗作线,绣出一个新地球。”在当时的部队影响很大。从此以后,我在战旗文艺、战旗报就经常发些“枪杆诗”都是歌颂战士站岗放哨、歌颂部队生活的一些诗。1976年,我所在的师部解散了,我就退伍到某公社做文化专干,就继续写诗。其中一首诗在当时的河南农民报获得了一等奖,时任洛阳地区文联主席的张宇就发现了我,把我借调到洛神杂志社。此后,我在全国各地的诗歌杂志发表了不少诗歌,其中1979年在奔流发表了头条。随后我被调到团省委青年导报社。1988年,河南省青年诗歌学会成立,我被选为理事。我的诗歌真正进入发表鼎盛时期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集中写了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后来结集出版高旭旺抒情诗选,其中一首写马灯的诗得到了诗歌泰斗苏金伞的高度评价。1993年,河南诗歌学会改选,我当选执行会长。
记者:您说过,您一直在“飘”直到您在郑州“定”下来。“飘”与“定”对您以及您的诗歌创作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您在郑州“定”下来前后,您的诗歌创作有着什么样的变化?
高旭旺:你知道,作为文学创作的人来讲,很希望有个稳定的家,特别是要有个好的书房。我在参观著名作家李佩甫、张宇的书房后,很漂亮。我就决定在这里买房。在此之前,我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书房,我所有的创作都在报社办公室,可以说我的书房又是我的办公室。办公室是办公的地方,创作就不可避免的经常被打断。没有这个漂亮的书房,我这部献给母亲的诗集心灵的太阳很可能会推迟到2005年、2006年。
记者:诗歌对于你,是生活中的偶然,还是生命中的必然?
高旭旺:诗歌对于我个人来讲,既是生活中的偶然,也是生命中的必然。我觉得是诗歌先发现、培养了我,然后,我再去创造诗歌。前几天,在我的诗歌研讨会上,著名诗人王怀让说我是:诗写成的人,人写成的诗。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宇先生在给我作序的时候说:高旭旺是诗歌把他培养起来的,他的诗歌写到什么境界,人就到了什么境界。
记者:口语是诗歌文本的一个现象,她往往抛弃了技巧和想像,只在语感的叙述。当它成为诗歌写作的一个态度后,便有了诗歌形式上的一个价值,你觉得诗歌的口语文本价值应当体现在哪里?你认为诗歌是口语吗?
高旭旺:严格来讲,诗歌不是口语,诗歌是形象思维的表现方式。口语不是诗歌的文本,诗歌真正的文本是:有生命体验以后,用形象思维去表述。
记者:在诗坛,有人认为您是“乡土诗人”有人称呼您为“黄河诗人”有人说您是“白话诗人”您更认同那种称呼?为什么?
高旭旺:我创作诗歌三十多年来,我一直不敢给自己下定论:到底是黄河诗人、乡土诗人还是白话诗人。也不能下定论,现在正是创作的时候。写了一些黄河诗,就把我定位为黄河诗人;写了几年白话诗,就把我定位为白话诗人;出了一本乡土诗集,就把我定位为乡土诗人,我觉得这都是评论家干的事儿,作为诗人我不会给自己下定论。作为诗人或者作家,如何对待土地、如何对待母亲、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对待你周围的朋友,只有自己清楚,自己觉得怎么舒服怎么写,不要管评论家怎么说。
记者:诗歌是如同闪电一样,短促而激烈地划过你的脑际的么?或者,它是仿佛与你捉迷藏一般地,慢慢地被你细心地找到的?能否描述一下你写作时的状态?
高旭旺:诗发掘于灵感,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但靠灵感创作仅仅是创作的初级阶段,真正的创作应该是:当你发现灵感之后,不要急于把它表述出来,静一段时间,这种“静”是对灵感的再沉淀、是对生活深处细节的再思考。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去了一次帕米尔高原以后,写了一些诗,可能人家编辑照顾我是编辑、有名望的诗人,也给发表了。实际上这些诗连自己都不满意。经过五年的沉淀、思考,我才把对帕米尔高原的真正感受写成大西北野韵,发表在人民文学上,我写那里的缺氧,说是民族的缺氧,这是一种忧患意识。这在刚从帕米尔高原回来时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
记者:除诗歌外,你是否创作过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
高旭旺:除了诗歌之外,我写过散文诗,大概有150多章,出了一本散文诗集流彩的世界。给别人写过序、写过评论。另外,散文、报告文学、新闻都写过,大概有150多万字。
感恩母亲
记者:谈到诗歌、谈到母亲,总让人想起孟郊的游子吟、总让人想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褓母关于母亲的诗,好想单篇诗作多一些,而整本诗集地去歌唱母亲好想还不多,是这样吗?
高旭旺:是这样的。我翻过一些资料,无论国内的唐诗宋词,或者国外的一些诗歌。国内外所有的诗人,一个人写歌唱母亲的诗写得最多的也就是一二十首,整本诗集地歌唱母亲,截止目前,除了我之外,还没有发现有其他诗人这样做过。我出版心灵的太阳整本诗集地去歌唱母亲就是想有个零的突破。
&nbs... -->>
感谢生活
记者:继高旭旺抒情诗选、高旭旺白话诗之后,您的第九部诗集心灵的太阳再次轰动诗坛。还是从你的诗歌经历谈起,什么时候开始写诗?
高旭旺:我写诗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叶、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开始的。当时街头流行枪杆诗、打油诗,我就经常写点打油诗。严格意义上来讲,我的诗歌创作是从部队开始的。1975年发表诗歌处女作绣出一个新地球,内容就四句:“天不下雨我不愁,敢于老天接对头。锄作银针汗作线,绣出一个新地球。”在当时的部队影响很大。从此以后,我在战旗文艺、战旗报就经常发些“枪杆诗”都是歌颂战士站岗放哨、歌颂部队生活的一些诗。1976年,我所在的师部解散了,我就退伍到某公社做文化专干,就继续写诗。其中一首诗在当时的河南农民报获得了一等奖,时任洛阳地区文联主席的张宇就发现了我,把我借调到洛神杂志社。此后,我在全国各地的诗歌杂志发表了不少诗歌,其中1979年在奔流发表了头条。随后我被调到团省委青年导报社。1988年,河南省青年诗歌学会成立,我被选为理事。我的诗歌真正进入发表鼎盛时期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集中写了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后来结集出版高旭旺抒情诗选,其中一首写马灯的诗得到了诗歌泰斗苏金伞的高度评价。1993年,河南诗歌学会改选,我当选执行会长。
记者:您说过,您一直在“飘”直到您在郑州“定”下来。“飘”与“定”对您以及您的诗歌创作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您在郑州“定”下来前后,您的诗歌创作有着什么样的变化?
高旭旺:你知道,作为文学创作的人来讲,很希望有个稳定的家,特别是要有个好的书房。我在参观著名作家李佩甫、张宇的书房后,很漂亮。我就决定在这里买房。在此之前,我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书房,我所有的创作都在报社办公室,可以说我的书房又是我的办公室。办公室是办公的地方,创作就不可避免的经常被打断。没有这个漂亮的书房,我这部献给母亲的诗集心灵的太阳很可能会推迟到2005年、2006年。
记者:诗歌对于你,是生活中的偶然,还是生命中的必然?
高旭旺:诗歌对于我个人来讲,既是生活中的偶然,也是生命中的必然。我觉得是诗歌先发现、培养了我,然后,我再去创造诗歌。前几天,在我的诗歌研讨会上,著名诗人王怀让说我是:诗写成的人,人写成的诗。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宇先生在给我作序的时候说:高旭旺是诗歌把他培养起来的,他的诗歌写到什么境界,人就到了什么境界。
记者:口语是诗歌文本的一个现象,她往往抛弃了技巧和想像,只在语感的叙述。当它成为诗歌写作的一个态度后,便有了诗歌形式上的一个价值,你觉得诗歌的口语文本价值应当体现在哪里?你认为诗歌是口语吗?
高旭旺:严格来讲,诗歌不是口语,诗歌是形象思维的表现方式。口语不是诗歌的文本,诗歌真正的文本是:有生命体验以后,用形象思维去表述。
记者:在诗坛,有人认为您是“乡土诗人”有人称呼您为“黄河诗人”有人说您是“白话诗人”您更认同那种称呼?为什么?
高旭旺:我创作诗歌三十多年来,我一直不敢给自己下定论:到底是黄河诗人、乡土诗人还是白话诗人。也不能下定论,现在正是创作的时候。写了一些黄河诗,就把我定位为黄河诗人;写了几年白话诗,就把我定位为白话诗人;出了一本乡土诗集,就把我定位为乡土诗人,我觉得这都是评论家干的事儿,作为诗人我不会给自己下定论。作为诗人或者作家,如何对待土地、如何对待母亲、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对待你周围的朋友,只有自己清楚,自己觉得怎么舒服怎么写,不要管评论家怎么说。
记者:诗歌是如同闪电一样,短促而激烈地划过你的脑际的么?或者,它是仿佛与你捉迷藏一般地,慢慢地被你细心地找到的?能否描述一下你写作时的状态?
高旭旺:诗发掘于灵感,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定的。但靠灵感创作仅仅是创作的初级阶段,真正的创作应该是:当你发现灵感之后,不要急于把它表述出来,静一段时间,这种“静”是对灵感的再沉淀、是对生活深处细节的再思考。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去了一次帕米尔高原以后,写了一些诗,可能人家编辑照顾我是编辑、有名望的诗人,也给发表了。实际上这些诗连自己都不满意。经过五年的沉淀、思考,我才把对帕米尔高原的真正感受写成大西北野韵,发表在人民文学上,我写那里的缺氧,说是民族的缺氧,这是一种忧患意识。这在刚从帕米尔高原回来时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
记者:除诗歌外,你是否创作过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
高旭旺:除了诗歌之外,我写过散文诗,大概有150多章,出了一本散文诗集流彩的世界。给别人写过序、写过评论。另外,散文、报告文学、新闻都写过,大概有150多万字。
感恩母亲
记者:谈到诗歌、谈到母亲,总让人想起孟郊的游子吟、总让人想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褓母关于母亲的诗,好想单篇诗作多一些,而整本诗集地去歌唱母亲好想还不多,是这样吗?
高旭旺:是这样的。我翻过一些资料,无论国内的唐诗宋词,或者国外的一些诗歌。国内外所有的诗人,一个人写歌唱母亲的诗写得最多的也就是一二十首,整本诗集地歌唱母亲,截止目前,除了我之外,还没有发现有其他诗人这样做过。我出版心灵的太阳整本诗集地去歌唱母亲就是想有个零的突破。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