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崔哲男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了薄云残雪写的冷漠是世俗的本性一文,忍不住给他的文章留了言,这也是因为薄云残雪写地漂亮,写出了大手笔。
冷漠是世俗的本性,这句话的确算是经典的格言警句了,不过,我觉得“世俗为何会变得冷漠?”这个问题,却是值得认真探讨一番的。
因为,我觉得自己属于比较冷漠的类型,对人也缺乏热情。
当我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是不冷漠的,当我们还是初中生的时候,那个时期也不冷漠。冷漠,是从上高中之后,开始渐渐地侵袭了我们的内在,从而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变成了我们性格之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和怪圈。
小学时代属于“立志为了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天真时代,初中时代属于“学雷锋做好事为了祖国富强党国兴旺而努力地在啃书本的同时,拼命响应学校发出的勤工俭学号召,为学校做足课外劳动作贡献”的时代。上了高中之后,一切都变了,我们变了,思想也变了,于是“冷漠”这个怪胎,就开始渐渐地侵袭到我们的骨髓甚至灵魂里来了:按照那时候成人们的说法,我们“成熟”了,自然,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幼稚”的。
从幼稚到成熟,我们经历了从热情到冷漠的转变,经历了从天真到市侩的过渡,经历了从家庭到社会的跳跃。于是,我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社会了,看的结果:我们都开始冷漠了。
我们冷漠,不是因为有利益在驱使着我们去转变,而是常常为了明则保身的处世原则;我们冷漠,不是为了获得非法的权势和地位,而往往是因为不喜欢充当野心家们的牺牲品;我们冷漠,不是为了要和他人划清界限或者与世隔绝,而恰恰是为了避免与人过分亲密所产生的刺猬效应:近则相伤。总而言之,我们冷漠是为了自保,而非为了保人,或者去伤人。
冷漠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并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却能令他人的不适当行为能得到适可而止之结果的唯一方法。法律,管不了人际关系之中的是是非非,道德,也不会为你的朋友背叛你的行为担负起任何实际的责任,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条文,能够真正制止了人际关系中那些错综复杂鸡皮蒜毛的纠葛,至于家庭内部的不和以及各种各样的矛盾,解决的方法也只有天知道。
于是,我们都需要用冷漠来沉淀和冷却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不必要的麻烦和人事纠纷,冷漠,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最实用的生存智慧。于是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冷漠!
冷漠既是世俗的,也是一种脱俗的表现。冷漠的性质,取决于具体的人,而非取决于“冷漠”这个词汇。
很多人的冷漠,是势力化的,也就是说,这些人的冷漠表现,只针对那些对自己毫无利益可言的人。只要对自己有利,他们是不冷漠的,也正像薄云残雪说的那样:他们会去拼命地给当权者或者有钱人拍马溜须加舔腚。他们的冷漠,只是针对社会底层或者针对自己的同事或者针对生活中的那些弱者而已,并不针对所有人。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一种冷漠,是源于对社会的彻底失望所衍生的冷漠。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不少人都去当和尚,他们也都冷漠了。他们自以为占山建庙,就能修成正果,其实本质也不过是找个地方疏散一下他们内心的疲惫而已。好人只有在万分疲惫的情况下,才会变得冷漠,而坏人,则会因为无利可图而变得冷漠。这个世界最好笑的事情是:好人和坏人,最后都会变得非常冷漠:因为坏人会让好人变得冷漠,而坏人自己,也会因为野心和欲望得不到彻底满足,而变得非常冷漠。
所以,冷漠,的确是世俗的本性!
所以,看起来,好人和坏人,没什么两样!
所以,这个世界可笑,又可怜!
所以,冷漠变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
我们不想冷漠,但是我们并不具备足够的热量能让这个世界变得热情起来;我们不想冷漠,但是我们缺乏足够的力量去制止那些利用我们的热情去满足个人野心的坏人;我们不想冷漠,可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约束所有人都变成热情的人。
在一个人情越来越走向沙漠化的地球之上,作为个人,我们能有多少热情为那些只知道索取无度却从来不知奉献的人间沙漠提供保障?我们谁都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保持沉默。而沉默行为,在他人看来,也就等于冷漠。于是,我们和那些坏人一样,都“冷漠”了,都“世俗”了,都“小人”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冷漠的背后就是拒绝,既拒绝付出,也拒绝得到。
这个世界,只有在彻底地消灭了坏人,消灭了不公平,消灭了人种差别,国家差别,民族差别,消灭了所有一切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以及不公平的社会潜规则之后,人类,才能真正地重新燃起团结向上的集体热情,才会真正做到打破“冷漠”的僵局。然而,要想打破冷漠,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
首先,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这一条,能在地球上得到最广泛的解决吗?我看很难,所以,我们还是继续冷漠吧!
冷漠,就是相互之间不存在信任感的直接反映。当冷漠的风气浸入了社会的所有角落之时,我们所发现的实际问题是:现代社会,早就没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了!
冷漠,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信任危机和安全感的缺失,才是“冷漠”的现实之所以产生的根源!
2008年10月16日凌晨
山野居士
看了薄云残雪写的冷漠是世俗的本性一文,忍不住给他的文章留了言,这也是因为薄云残雪写地漂亮,写出了大手笔。
冷漠是世俗的本性,这句话的确算是经典的格言警句了,不过,我觉得“世俗为何会变得冷漠?”这个问题,却是值得认真探讨一番的。
因为,我觉得自己属于比较冷漠的类型,对人也缺乏热情。
当我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是不冷漠的,当我们还是初中生的时候,那个时期也不冷漠。冷漠,是从上高中之后,开始渐渐地侵袭了我们的内在,从而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变成了我们性格之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和怪圈。
小学时代属于“立志为了社会主义添砖加瓦”的天真时代,初中时代属于“学雷锋做好事为了祖国富强党国兴旺而努力地在啃书本的同时,拼命响应学校发出的勤工俭学号召,为学校做足课外劳动作贡献”的时代。上了高中之后,一切都变了,我们变了,思想也变了,于是“冷漠”这个怪胎,就开始渐渐地侵袭到我们的骨髓甚至灵魂里来了:按照那时候成人们的说法,我们“成熟”了,自然,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幼稚”的。
从幼稚到成熟,我们经历了从热情到冷漠的转变,经历了从天真到市侩的过渡,经历了从家庭到社会的跳跃。于是,我们开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社会了,看的结果:我们都开始冷漠了。
我们冷漠,不是因为有利益在驱使着我们去转变,而是常常为了明则保身的处世原则;我们冷漠,不是为了获得非法的权势和地位,而往往是因为不喜欢充当野心家们的牺牲品;我们冷漠,不是为了要和他人划清界限或者与世隔绝,而恰恰是为了避免与人过分亲密所产生的刺猬效应:近则相伤。总而言之,我们冷漠是为了自保,而非为了保人,或者去伤人。
冷漠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并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却能令他人的不适当行为能得到适可而止之结果的唯一方法。法律,管不了人际关系之中的是是非非,道德,也不会为你的朋友背叛你的行为担负起任何实际的责任,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条文,能够真正制止了人际关系中那些错综复杂鸡皮蒜毛的纠葛,至于家庭内部的不和以及各种各样的矛盾,解决的方法也只有天知道。
于是,我们都需要用冷漠来沉淀和冷却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不必要的麻烦和人事纠纷,冷漠,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最实用的生存智慧。于是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冷漠!
冷漠既是世俗的,也是一种脱俗的表现。冷漠的性质,取决于具体的人,而非取决于“冷漠”这个词汇。
很多人的冷漠,是势力化的,也就是说,这些人的冷漠表现,只针对那些对自己毫无利益可言的人。只要对自己有利,他们是不冷漠的,也正像薄云残雪说的那样:他们会去拼命地给当权者或者有钱人拍马溜须加舔腚。他们的冷漠,只是针对社会底层或者针对自己的同事或者针对生活中的那些弱者而已,并不针对所有人。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是一种冷漠,是源于对社会的彻底失望所衍生的冷漠。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不少人都去当和尚,他们也都冷漠了。他们自以为占山建庙,就能修成正果,其实本质也不过是找个地方疏散一下他们内心的疲惫而已。好人只有在万分疲惫的情况下,才会变得冷漠,而坏人,则会因为无利可图而变得冷漠。这个世界最好笑的事情是:好人和坏人,最后都会变得非常冷漠:因为坏人会让好人变得冷漠,而坏人自己,也会因为野心和欲望得不到彻底满足,而变得非常冷漠。
所以,冷漠,的确是世俗的本性!
所以,看起来,好人和坏人,没什么两样!
所以,这个世界可笑,又可怜!
所以,冷漠变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
我们不想冷漠,但是我们并不具备足够的热量能让这个世界变得热情起来;我们不想冷漠,但是我们缺乏足够的力量去制止那些利用我们的热情去满足个人野心的坏人;我们不想冷漠,可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约束所有人都变成热情的人。
在一个人情越来越走向沙漠化的地球之上,作为个人,我们能有多少热情为那些只知道索取无度却从来不知奉献的人间沙漠提供保障?我们谁都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保持沉默。而沉默行为,在他人看来,也就等于冷漠。于是,我们和那些坏人一样,都“冷漠”了,都“世俗”了,都“小人”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冷漠的背后就是拒绝,既拒绝付出,也拒绝得到。
这个世界,只有在彻底地消灭了坏人,消灭了不公平,消灭了人种差别,国家差别,民族差别,消灭了所有一切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以及不公平的社会潜规则之后,人类,才能真正地重新燃起团结向上的集体热情,才会真正做到打破“冷漠”的僵局。然而,要想打破冷漠,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
首先,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这一条,能在地球上得到最广泛的解决吗?我看很难,所以,我们还是继续冷漠吧!
冷漠,就是相互之间不存在信任感的直接反映。当冷漠的风气浸入了社会的所有角落之时,我们所发现的实际问题是:现代社会,早就没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了!
冷漠,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信任危机和安全感的缺失,才是“冷漠”的现实之所以产生的根源!
2008年10月16日凌晨
山野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