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3.cc,我的藏经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吐纳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炁,心性渐渐伏下,与肾炁交合。《老子》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炼炁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入静。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益津可化炁,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炁”,肺主炁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造精捷法也。随着修炼功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士谁能知之。吕祖喻为“长生酒”,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行炁既久,成为自然,即使不用意领,气息自回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渐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经云:“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积久纯熟,有心化为无心,有意化为无意,则可使心神得到极大休歇,达至无念无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无梦。

    《庄子》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中效验不可思议。

    最后神意合为一体,不知不觉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氤氲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满口,丹田温暖,周身融融,呼吸开合,周身毛窍皆与之相应。静到极处,但觉炁如根根银丝,透入毛孔,空洞畅快,妙不可言。鼻无出入之气,脐有嘘吸之能,好似婴儿在胞胎之中,是为胎息。

    《老子》说:“专炁致柔,能如婴儿乎。”真正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远矣。

    但是达到如此境界,随各人秉赋有早有晚。要在慎终如始,勿懒勿怠。《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养生篇

    1.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饥渴,可就地静心吐纳服炁,则无饥渴之感,所谓“炁满不思食”。种种效验,日久自知,不必详述。

    2.炼习吐纳,最好结合太极拳之类的动功。盖“有动乎中,必有其静。”动静相兼,互相增益。炼武术者,亦可以此作为内功,只知蛮用拙力,不知以意领炁,以炁领形,终究落于下乘,且于养生无益。

    3.《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此法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时日。常人多在大病之后,方去寻求气功疗法,一旦病有好转,却又置之不理,学者切忌此种弊端。

    4.平日注意保持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炁。(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油。”内含侈炼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试看哪位修养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5.荤腥香辣之物,不利养炁,应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应注意。盖荤腥之物,性属沉浊,食之必使先天之炁组而难伏;香辣之品,性主轻浮,食之必使先天之炁散而不聚。故均应避之。应持清淡饭食,以养真厢。食可则止,不宜过饥过饱,过饥伤炁,过饱伤神。此饮食之道,修真炼炁者不可不知。

    6.不可当风吐纳,炼到好处,全身发热,毛孔开张,更不可见风。若盘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骤然下地,最伤筋骨。先把两腿伸开,手抚两膝,养静片刻,待觉身轻,方可下地。

    7.炼炁当禁烟洒,烟为火之象,火能烁金(肺),故抽烟多者肺先损,肺损则无以生秃。酒者,入于心经则多说话,人于肺经大声叫喊,人于肾经情欲不节,入于脾经不愿吃饭,人于肝经大动肝火……种种危害,皆令人性乱而炁耗,故宜戒之。

    8,即此一法,已为养生不二法门。但这在道家修炼之中,只为筑基功法。学者得其真超,欲求上层接命之术者,再访高师深造可也。

    ……………………………………………………

    练功时出现头胀.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这些现象,是怎么回事?如何处理?

    答:产生的原因:

    第一,是年老体弱或过度疲劳勉强练功,气血虚弱不能上供脑部所致.

    第二,是没有收好功,没把头上和胸中之气导入丹田.

    第三,是姿势不正确.有的是长时间头部位置较低,影响血液供应;有的是姿势强直,如天柱部位俩筋过于僵硬或练功时目向下视,眉头紧皱.

    第四,是环境嘈杂,或是练功注意力分散,或急于求成等造成意守过于用力,强行压制杂念,用心过于执着;也由于意守部位不准确,过高或过低,比如阴虚阳亢者死守上丹田,就引起阳亢上冲.

    第五,但体内真气尚未充沛时急于求成,勉强以意引气,追求通三关.打通任督二脉,结果就出现气升至头顶下不来,也会出现上述症状.第六,呼吸过于用力.过度深沉,过于深长,不留余地.

    纠正方法:

    1.练功运功量要适中,不要过于疲劳,务必循序渐进,逐步增强.年老体弱者更应如此.如果发现偏差,即应减少运动量或暂停练功,待体力恢复后再练.

    2.要真正理解起式和收功并非可有可无.如不按要求,就会引出偏差.所以要认真做起式和收功.

    3.练功时要纠正姿势,抬正头位,注意自然放松,不可僵硬.头要随肢体运动而略有摆动,脖子不能僵硬不动.

    4.练功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原则上是安静.空气流通.容易入静.意守时亦若有若无,不能过于用力.如果杂念过强,不必强压,可暂时停练.

    5.以意领气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应耐心的待真气充沛后,稍以意念顺其自然地导引,气便流行,不可引气硬撞.

    6.呼吸应是细.柔.匀.长,自然通行,以刚刚能听到自己呼吸出入为佳.

    7.如果在练功后呕吐,纠正的方法则是搓热劳宫穴,拍打左右手内关各100次;然后再搓热劳宫穴,拍打左右足三里各100次.一个是内关,一个是足三里.

    注意,想练不能急,当初我花了二天半,前面学穴位图等时间不算,才感应到气?有些比较惨的,一个多月才感受到,可能是因为……童……子身!

    手机用户请浏览m.69zw.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