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iquge3.cc,大唐第一狠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巨大的牛油火烛噼啪作响,李世民的声音意味深长,整座太极大殿一千五百多名大臣,一时之间竟然没人敢开口问问皇帝的意思。
今夜的事情透着诡异,大臣们吃不准皇帝的心思,陛下不但大动干戈召开夜朝,而且一开口就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朕等今日,多年矣……”
啥意思?
还是没人敢问。
大臣们只敢在心底不断猜测,揣摩皇帝这番话到底什么用心。这话若是只看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李世民等待辽东大捷多年矣,可若是稍微琢磨一下,谁都能听出皇帝的话里话外别有所值。
一千五百多人的朝堂大殿,竟然有种落针可闻的寂静,除了巨大牛油火烛的噼啪声,只余无数人略显谨慎的呼吸声。
李世民突然轻轻一叹。
但见皇帝伸手一指地上那个红翎急使,问众臣道:“诸位臣工对此有何感想?”
有何感想?
一个累死的红翎急使呗!
但是这感想只能藏在心底,面上必须显出肃重沉痛之色。不过也有一些人发自真心的沉痛,开口出声道:“终于使命,恪于职责,自我大唐建立红翎急使制度以来,信使为了传递大事常有疲累致死之事,臣以为,甚悲壮。”
说这话的必然是公允之人,然而李世民明显很不满意,但见皇帝继续负手仰头,轻声又问道:“仅仅悲壮么?”
那大臣顿时闭口,一时不好再接茬。
李世民的声音陡然变得高昂,大声道:“在朕看来这不仅仅是悲壮,在朕看来这是大唐的大英雄。连续狂奔六天五夜,七千里长途碾于脚下,不眠不休,直至累死,临死陷入痴迷梦魇,高呼吾乃红翎急使,声嘶力竭,长街让路,如此英雄之事,岂能以一句悲壮作为他的置评?”
皇帝的情绪似乎很激动,突然看向大殿中某个臣子,大声道:“房玄龄,朕要发一旨,传告天下。”
这话说的无头无脑,前后跳跃性十分严重,然而房玄龄却肃穆点头,郑重道:“陛下但请放心,老臣必然用心措辞!”
皇帝要发圣旨传告天下,但是圣旨不一定是皇帝亲手撰写,有些圣旨需要文采斐然,必须让大臣用心撰写。
这并不是说李世民文采不行,而是大臣们多方商量更容易出彩,历史上许多大事所用圣旨,都是宰相们带领文臣一个字一个字推敲而出,这样的圣旨传告天下才显得庄重。
李世民见房玄龄答应下来,转而又看向大殿中令一个臣子,再次开口道:“李孝恭,红翎急使是军中的信使……”
这话还是有些无头无脑。
但是李孝恭同样也肃穆点头,郑重道:“陛下但请放心,臣会督促兵部论功行赏。”
然而这次李世民却摇了摇头,道:“你错了,朕指的不是这个。”
李孝恭微微一怔。
但见李世民轻轻吐出一口气,忽然看向红翎急使尸身旁边那个守门将领,开口问道:“帛书是否在你手中。”
那守门将领一直单膝跪地,闻言连忙抬头道:“回禀陛下,帛书确实在末将这里。”
说着探手入怀,准备掏出帛书呈递。
哪知李世民猛然一挥手,语气郑重道:“不用呈递,你来诵读。”
守门将领登时一怔。
让他诵读帛书?
这不合规矩啊。
李世民虎目炯炯,道:“汝虽长安守门令,但汝手中有红翎,朕现在问问你,红翎急使的使命是什么?”
守门将领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千里狂驰,只为上报大捷,红翎不倒,信使不灭!”说着下意识抬手,高高举起了那根红翎。
“那你还等什么?”李世民轻喝一声。
至此,大殿众臣已经猜到李世民用意。
红翎急使的使命是上报大捷,然而现在大捷尚未当众报出,既然守门将领接收了红翎,那么他得完成红翎急使未完成的使命。
守门将领忽然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把那根红翎极其庄重插在背上。
然后他双手托着那份帛书,脸上现出极其肃穆颜色,道:“吾乃红翎急使,来此上报大捷,今有渤海国书传递千里,辽东一战阵斩三十万,请问帝,可诵否?”
能成为长安城守门令的人物,本身就是军中出类拔萃的将军,守门令的官职不高不低,但是个顶个都是皇家的心腹,能够被李世民收为心腹,自然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卒,不但要能征善战,而且要熟知礼仪,哪怕是搁到朝堂之上,也能做到不失进退。
他双手托着帛书,以礼问询皇帝可否诵读,李世民面上显出肃穆之色,忽然反身走到龙椅上坐下,这才郑重开口道:“朕,心甚喜,朕,盼闻听。”
一板一眼,极其庄重,这一刻不论是皇帝还是守门将领,全都依足了朝堂以礼肃重以待。
这情形若是搁在后世人看来有些奇葩... -->>
巨大的牛油火烛噼啪作响,李世民的声音意味深长,整座太极大殿一千五百多名大臣,一时之间竟然没人敢开口问问皇帝的意思。
今夜的事情透着诡异,大臣们吃不准皇帝的心思,陛下不但大动干戈召开夜朝,而且一开口就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朕等今日,多年矣……”
啥意思?
还是没人敢问。
大臣们只敢在心底不断猜测,揣摩皇帝这番话到底什么用心。这话若是只看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李世民等待辽东大捷多年矣,可若是稍微琢磨一下,谁都能听出皇帝的话里话外别有所值。
一千五百多人的朝堂大殿,竟然有种落针可闻的寂静,除了巨大牛油火烛的噼啪声,只余无数人略显谨慎的呼吸声。
李世民突然轻轻一叹。
但见皇帝伸手一指地上那个红翎急使,问众臣道:“诸位臣工对此有何感想?”
有何感想?
一个累死的红翎急使呗!
但是这感想只能藏在心底,面上必须显出肃重沉痛之色。不过也有一些人发自真心的沉痛,开口出声道:“终于使命,恪于职责,自我大唐建立红翎急使制度以来,信使为了传递大事常有疲累致死之事,臣以为,甚悲壮。”
说这话的必然是公允之人,然而李世民明显很不满意,但见皇帝继续负手仰头,轻声又问道:“仅仅悲壮么?”
那大臣顿时闭口,一时不好再接茬。
李世民的声音陡然变得高昂,大声道:“在朕看来这不仅仅是悲壮,在朕看来这是大唐的大英雄。连续狂奔六天五夜,七千里长途碾于脚下,不眠不休,直至累死,临死陷入痴迷梦魇,高呼吾乃红翎急使,声嘶力竭,长街让路,如此英雄之事,岂能以一句悲壮作为他的置评?”
皇帝的情绪似乎很激动,突然看向大殿中某个臣子,大声道:“房玄龄,朕要发一旨,传告天下。”
这话说的无头无脑,前后跳跃性十分严重,然而房玄龄却肃穆点头,郑重道:“陛下但请放心,老臣必然用心措辞!”
皇帝要发圣旨传告天下,但是圣旨不一定是皇帝亲手撰写,有些圣旨需要文采斐然,必须让大臣用心撰写。
这并不是说李世民文采不行,而是大臣们多方商量更容易出彩,历史上许多大事所用圣旨,都是宰相们带领文臣一个字一个字推敲而出,这样的圣旨传告天下才显得庄重。
李世民见房玄龄答应下来,转而又看向大殿中令一个臣子,再次开口道:“李孝恭,红翎急使是军中的信使……”
这话还是有些无头无脑。
但是李孝恭同样也肃穆点头,郑重道:“陛下但请放心,臣会督促兵部论功行赏。”
然而这次李世民却摇了摇头,道:“你错了,朕指的不是这个。”
李孝恭微微一怔。
但见李世民轻轻吐出一口气,忽然看向红翎急使尸身旁边那个守门将领,开口问道:“帛书是否在你手中。”
那守门将领一直单膝跪地,闻言连忙抬头道:“回禀陛下,帛书确实在末将这里。”
说着探手入怀,准备掏出帛书呈递。
哪知李世民猛然一挥手,语气郑重道:“不用呈递,你来诵读。”
守门将领登时一怔。
让他诵读帛书?
这不合规矩啊。
李世民虎目炯炯,道:“汝虽长安守门令,但汝手中有红翎,朕现在问问你,红翎急使的使命是什么?”
守门将领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千里狂驰,只为上报大捷,红翎不倒,信使不灭!”说着下意识抬手,高高举起了那根红翎。
“那你还等什么?”李世民轻喝一声。
至此,大殿众臣已经猜到李世民用意。
红翎急使的使命是上报大捷,然而现在大捷尚未当众报出,既然守门将领接收了红翎,那么他得完成红翎急使未完成的使命。
守门将领忽然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把那根红翎极其庄重插在背上。
然后他双手托着那份帛书,脸上现出极其肃穆颜色,道:“吾乃红翎急使,来此上报大捷,今有渤海国书传递千里,辽东一战阵斩三十万,请问帝,可诵否?”
能成为长安城守门令的人物,本身就是军中出类拔萃的将军,守门令的官职不高不低,但是个顶个都是皇家的心腹,能够被李世民收为心腹,自然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卒,不但要能征善战,而且要熟知礼仪,哪怕是搁到朝堂之上,也能做到不失进退。
他双手托着帛书,以礼问询皇帝可否诵读,李世民面上显出肃穆之色,忽然反身走到龙椅上坐下,这才郑重开口道:“朕,心甚喜,朕,盼闻听。”
一板一眼,极其庄重,这一刻不论是皇帝还是守门将领,全都依足了朝堂以礼肃重以待。
这情形若是搁在后世人看来有些奇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